静字开头的诗句爱情集锦100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静字开头的诗句爱情集锦100句

爱字开头的诗句

1.爱恨情仇本无根,你我何必太矫情。一心只望成眷属,万载变却故人心。年年岁岁亦如今。

2.爱意如潮涌连天 /你可明我心一片 /一往情深终不悔 /万载怀君情不变 /年年岁岁共结缘

3.爱竹只应怜直节。 你我何分彼与此, 一望不见心断绝。 万里此情同皎洁, 年年并在此宵中。

4.我从何处来/爱上枫叶红/伍时来探访/梦中夜朦胧/瑶花镜中叶/月影映天公

5.我见犹怜叹佳人/爱屋及乌情意真/吉日良辰当择定/阳春白雪永不分分

6.我是山间一幽兰,爱意吐蕊清泉边。你是蝴蝶翩翩舞,余香不尽绕心田。文人常赞花蝶恋,锋芒含蓄千百年。

7.我心暗喜笑眯眯爱有心仪甜如蜜黄花闺女人多情鹂音奇妙君入迷

8.我心向明月,爱伊几徘徊。黄花怜瘦影,鹂鹊待卿归。

9.我心真挚表日月,爱意长留誓难收。吉辰美景畅胸臆!阳照彤云彩霞悠。

10.我欲乘风归去 爱恨已过黎明 任我多感惆怅 静思明日晨雾

11.我自流浪到天涯,爱似明月在长空。多少儿女情景泪?都在悲欢丽合中。

12.自醉来众人醒,爱恨缠绵永相随。任凭世人皆冷眼,静生等待终不悔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爱情词语言通俗清丽,感情真挚,形象逼真,前期作品情感热烈,积极向上,后期词作深沉悲愤,忧国忧民,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在我国宋代出现了一位才华出众,能与李白、苏轼、黄庭坚等杰出文人媲美的伟大女词人,她就是李清照。她的爱情词语言通俗清丽,格调高雅自然,情感热烈真挚,形象鲜明突出,艺术性和思想性都非常深刻。她的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李清照也因此成为一代“婉约词宗”。李清照一生坎坷不平,漂泊不定。李清照出生于一个诗书官宦家庭,少女时代生活无忧无虑,活泼快乐,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文学才华,十八岁便与情投意合的太学生赵明诚结为连理。但靖康之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先是丈夫暴病而亡,后又在逃难过程中,她与其夫共同收藏的文物又屡遭洗劫。从此,李清照成为一个无依无靠,漂泊异乡的孤独妇人。

一、前期词作情感热烈,表现对生活与爱情向往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前半生为喜,后半生为忧,划分得很清晰。她的词也以南渡为界,风格大不相同。南渡前的作品,描写的大多是少女时期的美好生活,情感乐观向上,大胆浓烈。《如梦令》就是此中佳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写的是少女时代李清照的一个生活片断。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李清照在家中花园饮酒,海棠花在风雨中摇曳,风雨也搅动少女情思,美酒更令她沉醉。一觉至天明,虽还略带醉意,但她却首先去询问风雨后海棠花的状况,侍女只知道回答没有变化。其实这里,侍女并不不明白李清照的心思,李清照是把自己比喻成园中这美丽沉静、温和文雅的海棠花,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就如这海棠花,红颜易老,青春易逝,希望能保持青春,活力无限。李清照的这首词是从两首唐诗中点化而来的。一首是盛唐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另一首是晚唐诗人韩�的《懒起》:“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孟浩然和韩�的诗作,虽有风雨,有花落,但只是幅风景画,没有对白,没有想象,缺乏感情。而李清照的词作中,有风雨,有醉酒,有问答,有回答,有质疑,更有作者的想象,有“绿肥红瘦”的点睛之笔。对比他们的作品,李清照的词作青出于蓝胜于蓝,是一台有景有人,声情并茂的舞台剧。尤其是词末“绿肥红瘦”四字,如神来之笔,令整首词色彩鲜亮,形态鲜活。这一绿一红,一肥一瘦,颜色鲜明,对比强烈。在当时深受诗人们的称赞,宋代著名诗评家胡仔就称赞说:“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苕溪渔隐丛话》)[1]。

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中还有许多描写爱情,抒发相思情绪的精品。《浣溪沙》中“半笺娇恨寄情怀,月移花费影约重来。”表现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活泼少女形象。还有《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将一种起伏不定的相思情绪强烈地表现出来,那种思夫愁绪才刚刚散去,愁眉才展,一种孤独之感,却又涌上心头,细致地描写了一位闺中思夫妇人形象。这些词都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满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后期的词作深沉悲愤,饱含忧国忧民的情感

南渡之后,李清照过着悲苦的流亡生活。国家的沦亡,民族的屈辱,个人的不幸,使她的词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词中不仅表现了对亡夫的怀念,对个人不幸生活的愁苦,而且包含对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情,对国家破碎的忧愤。后期的作品中,尤以《声声慢》这首词最为突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声声慢》写尽了李清照内心的痛苦,抒发了词人饱经忧患,国破家亡的悲痛。首句迎面而来就是连续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叠字天才写法,确实是前无古人。一种愁苦难堪的情感猛烈地涌现出来,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寻寻觅觅”表现了作者在寻找什么,又不知道要找什么的怅然若失的感觉,“冷冷清清”表现的是冷清孑然一人的环境,“凄凄惨惨戚戚”由冷清的感觉直接联系到那种孤独、寂寞、凄惨的心情。全首词一开头的十四字,就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环境,心情,给全词定下一种孤独愁苦的基调。“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北方南飞的大雁,呼起作者对国家北方故土的思归愁绪,不知何时能驱逐金族,回归故里。“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更是暗喻自己孤老无依,无人问津的孤苦愁情。最后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点出“愁”字,呼应开头,使这种愁情异常沉重。全篇写愁,末尾才说,却又是怎能说得尽呢?这种层层推进的写法,将个人不幸,国家破碎的愁苦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得到同时代评论家大加赞赏,张端义就称赞说:“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字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贵耳集》卷上)。

三、艺术特点

1.运用清丽通俗化的语言表现栩栩如生的'形象

李清照的爱情词,语言虽然很简单,通俗,但却透着淡淡的生活气息,自带一种淡雅的境界,表现了强烈的形象性。她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短短两句普通的话语,就勾勒出一幅少女生活醉酒图,前一句描写是风雨交加的环境,第二句给大家展现了一位沉睡后醉意未消的少女形象。语言简单,但形象深刻。句末的“绿肥红瘦”更是千古绝唱,颜色与形态的双重对比,细致地描绘风雨过后的海棠的样子,形象鲜明强烈。又如《点绛唇》中“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几句话语,就表现了一位对爱情既害羞,又大胆的少女形象[2]。还有《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西风卷帘这一动作,让帘外黄花与帘内人相互辉应,花瘦比人瘦,动静结合,人花一体。李清照的这些词无不是以通俗的语言来展现生活中逼真的形象,表现了其过人的才华。

2.用生活化的语言表现细致的内心世界,强烈的情感。

李清照的词多是描写生活的细节,来反映细微的内心变化,抒发个人强烈的情感,感染广大读者。《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通过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反映细腻的情感变化,将抽象的相思情怀具体化,形象化,表达了闺中人那种爱情之深,相思之苦,情深意切。《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给人一种漂泊无定,孤苦无依的强烈感觉,还有那黄花憔悴败谢,梧桐细雨绵绵,更是尽情地诉说着愁苦,真是景景含愁,物物诉愁,全首都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愁云惨雾,表现出强烈的愁绪。细致化的细节描写是李清照词中经常用到的手法,而这种写法又能反映内心的细微变化,表现强烈的情感,深深地感动着读者。

1. 林花未吐怯轻寒,人在天涯送客还。

2. 林间雀声急,知有少女风。

3. 林响溪雨来,萧萧客窗暝。

4. 林开沄鹊绿烟销,月挂珊瑚树影高。

5. 林轩飞翠隔黄尘,瑶草吹香别是春。

6. 林岭甚可爱,溪源无尽时。

7. 林卧苦泥雨,忧来不可绝。

8. 林泉适意可忘年,静境寥寥断俗缘。

9. 林麓已尽虎不见,迩来流民所蹂践。

10. 林梢宿鸦翻,未觉烟树暝。

11. 林花倒影落清池,池面春波泛绿漪。

12. 林园春雨余,竹色浮绿雾。

13. 林风却立小楼边,红烛邀迎暮雨前。

14. 林居近冬候,雨晴天已冷。

15. 林下扶藤杖,溪边整葛巾。

16. 林郎花鸟今代奇,水墨到处皆天机。

17. 林稠庐落聚,垄断路歧分。

18. 林竹谁开径,春江暂系船。

19. 林下云水香,幽亭识花气。

20. 林郑为文学我家,波澜议论阔无涯。

21. 林皋叶脱风凄凄,远峰森立寒云齐。

22. 林深不辨径,积叶翳寒泉。

23. 林叶净堪数,山蝉吟未休。

24. 林子勇报国,太华欲力学。

25. 林栖野吸散鸦群,极目风霾乱日曛。

26. 林园柿栗日,郊野粳稻风。

27. 林间忘时节,今朝忽重午。

28. 林墅光阴日日新,不因时节强随人。

29. 林下忘官品,闻公近最荣。

30. 林居多解识秋声,岂是松篁耳惯经。

31. 林野相望不隔关,梦魂径到岂为难。

32. 林深岚气重,一犬吠寒烟。

33. 林木南山荟蔚时,工斤樵斧竟朝侪。

34. 林影熹微晓乍晴,老於世故独关情。

35. 林表登层阁,秋声隐暮钟。

36. 林下有高兴,眼前无此流。

37. 林园瑟缩似高秋,门苍萧条若故侯。

38. 林杪一蝉噪,翛翛凉风来。

39. 林梢初日弄阴晴,露浥溪花笑欲迎。

40. 林叶新经数夜霜,地炉独拥一山房。

41. 林塘腐草化为萤,星散飞来暗复明。

42. 林泉违约久,归此有余欢。

43. 林宫暑处薄,短簟逸人眠。

44. 林峦影里有清贤,与我相知二十年。

45. 林表枫能赤,崖边菊许长。

46. 林雪乾留冻,巘云行带昏。

47. 林动风微扫,庭空月正方。

48. 林端结阁小跻攀,四面岚光绕曲栏。

49.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50. 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51.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52.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53. 林屋小如舟,老鹤长似人。

54. 林坞藏幽芳,丛桂团苍玉。

55. 林居休暇日,春尽夕阳坡。

56. 林密帘栊暝,门清树石连。

57. 林樾真无暑,追随竟夜留。

58. 林庐寄幽旷,墟落但烟霏。

59. 林栖同倦鸟,山寺晚钟残。

60. 林西微月色,思与宁家同。

61. 林塘难共赏,鞍马莫相催。

62. 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

63.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64.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65. 林亭自有幽贞趣,况复秋深爽气来。

66. 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

67.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68. 林泽斯总,山川是遍。

69. 林凋帷影散,云敛盖阴收。

70. 林雪消艳阳,简册漏华光。

71. 林遥飞鸟迟,云去晴山出。

72. 林壑郁重重,危阑俯万松。

73. 林下逍遥饱则眠,何人能似尔安然?

74. 林间江上绝风尘,自向支离笑此身。

75. 林塘何处好,独有前溪路。

76. 林径无人尽日闲,幽禽时弄语关关。

77. 林塘寒雨后,摵摵下秋棚。

78. 林畔低烟豁,斜光草露轻。

79. 林巷仍逃俗,结茅池上台。

80. 林乌夜啼金井西,蟋蟀在户声相齐。

81. 林园乐事颇相关,不换神仙只一闲。

82. 林馆夕暂休,星驾晓仍发。

83. 林塘幽窈隔桑村,风磴崎岖接石门。

84. 林吹绕横塘,山亭挹众芳。

85. 林战飘风霹雳奔,推云拥雾日西昏。

86. 林中当百五,屐齿泛晴光。

87. 林回觉路枉,路枉亦自适。

88. 林僧言别去,自憩松下石。

89. 林坳动萧槭,橡叶走檐际。

90. 林花落尽意萧然,旧喜图书病亦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