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本文为小学王维的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年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年级: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四年级: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附:王维鹿柴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前两句诗用直白的语言,略作点染,境界即出.诗开头的“空山”,二字,是相对于无人而言,同时表明诗人的视野比较开阔,可以一视无碍;如果置身于隐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就得不到“空山”的意象.从这两个字,也可以窥见山中的景物形势特点.对句的“响”字与“空山”相呼应:只有在没有太多障碍物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方才可以说“人语响”.因此,周遭景物必是疏朗的..前二句写幽静,因声传神;后二句写幽深,以光敷色.山中景色会因朝夕晦暝、风雨因时而变化.此诗则选取傍晚时分的景色作为描写对象.这时夕阳返照射入树林深处,又有一部分光线落到青苔上面.天色就要暗下来,各类景物斑斑驳驳的,明暗对比鲜明。近处,投在地面上的蓊郁的树影渐渐拉长;树林深处,因黝暗而显得十分幽邃.这种景观的最佳时期是夏末秋初,而且必须是晴朗的傍晚,阴雨绵绵是不行的.诗的第一个透视点是深林.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测知树林深处,此诗以不可见即想象中的“无限”和“神秘莫测”写幽深之感.而幽深之感唯在夏末秋初夕阳明天中为最深.第二个透视点是青苔.这一景色即在目底,可以观其形,可以辨其色.青苔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它的生长,是浓密的树木遮住日光的结果,而此刻却在夕照中.这两个透视点合在一起,互相映发,使诗意虚实相生.
这首诗创造了一种幽深而光明的象征性境界,表现了作者在深幽的修禅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诗中虽有禅意,却不诉诸议论说理,而全渗透于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之中。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小学四年级古诗共计10篇,上册4篇,下册6篇。
上册:《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宋代诗人)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
《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唐代诗人)
渭城朝雨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我送元二出使去安西,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元二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下册:《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渔歌子》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 作者:刘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 潭面上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 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丽。 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
《忆江南》 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范成大(宋代诗人)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渔歌子》 作者:张志和(唐代诗人)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
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
上册:《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宋代诗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从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游山西村》作者:陆游(宋代诗人)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唐代诗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我送元二出使去安西,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请元二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这是为同学们整理的五年级古诗词,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帮助,关注我们小学频道,查看更多文章。
上册:《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
《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唐代诗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秋思》作者: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诗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下册:《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牧童》作者: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舟过安仁》作者:杨万里(宋代诗人)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 一叶(条)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止划动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这首诗体现出了孩童的机灵,诗人也乐在其中。
《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宋代诗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带着醉意,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地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古诗词,我们期待大家的持续关注。
下册:《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独坐敬亭山》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上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丽。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
《忆江南》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乡村四月》作者: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儿,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他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范成大(宋代诗人)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渔歌子》作者:张志和(唐代诗人)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