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示儿诗句意思汇编100条

时间: 2023-11-24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陆游的示儿诗句意思汇编100条

陆游的《示儿》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示儿①

死去元知②万事空③,

但悲④不见九州同⑤。

王师⑥北定中原日⑦,

家祭⑧无忘告乃翁。

解读意思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成空,

只为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深感悲痛。

等到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的那一天,

家祭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注释

①示儿:给儿子们看。

②元知:本来就知道。

③万事空:什么都不存在了。

④但悲:只是伤心。

⑤九州同:指国家统一。九州:即全中国。古时把中国划分为九州。

⑥王师:宋王朝的军队。

⑦北定中原日: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定:平定;中原,指黄河下游一带地方,这里泛指被金人侵占的'淮河以北的地区。

⑧家祭:家中祭祀祖先。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父亲。乃:你的。翁:父亲,即诗人自己。

⑨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他为收复失地,坚决主张抗金,但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他失去官职后回到故乡,直到去世前仍然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失去的国土。

赏析

《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言,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

前两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明诗人临死前,对看不到回家统一的遗憾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虽然悲痛,却并没有绝望,而是坚信总有一天,大宋的军队一定能收复失地,统一全国。让人无奈的是,诗人活着的时候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的时候一定要将“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诗人临死之前还在为国家的命运深深担忧,表达了诗人浓烈的爱国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被掠夺的惋惜。短短二十八字,简单明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直到今天仍然激发着我们的爱国之情。

《示儿》练习:

1九州在诗中是指 —————— 乃翁是指 ——————

2这首诗看出作者 ———————— 的情怀

3作者希望【王师】是——————————

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

《示儿》答案:

祖国 你的父亲 不忘收复中原,祖国统一 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是故都汴京回归祖国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但:于“原”相同,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陆游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 乃:你 ,你的。 元:此字为通假字,通“原”,意为:原来。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无:不要。(为通假字,通“勿”)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 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中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失地的迫切愿望。

诗词鉴赏: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感情是何等的执著、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引导语:《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下文就是这首诗的古诗原文以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翻译]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简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 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 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 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 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 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名家评析

宋·梅尧臣《六一诗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明·徐伯龄《蟑精焦》:“较之宗泽三呼渡河之心。何以异哉!”

明·胡应麟《诗薮》:“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

清·贺贻孙《诗笺》:“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陈友冰、杨福生《宋代绝句赏析》:“诗的三、四两句来了个大幅度的`时空跳跃,由生前突然转为死后,由悲愤转为希望。”

姚奠中《唐宋绝句选注析》:“二句‘但’字一转,引出‘不见九州同’,突出一个‘悲’字。”

示儿对后世的影响

《示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催人泪下,发人深省。

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其他评述陆诗,特别提到《示儿》诗,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具有宗泽“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此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写:“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

历代爱国诗中,朱自清先生特别推崇《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这是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