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游山西村》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登鹳雀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贾岛。其全文古诗如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翻译】
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1.
2.
3.
4.
5.
6.
7.
8.
9.
10.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般来说,旁观者未必清。
这些“旁观者”究竟清不清呢?其实,一点也不清。 试想,四个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按理说,人人都应当是“当局者”,是主人翁。碰到困难,自己应尽一份力量。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他是不主张做旁观者的,何况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呢?如果你竞当了旁观者,就表明你完全忘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起码责任,这正是最大的“不清”。
一个人一旦置身于旁观者的地位,就会渐渐地与时代隔绝,与人民疏远,既尝不到创业的艰辛,也领受不到胜利的欢乐。甘与苦,爱与憎,冷与热,跟时代全不相通。这样就会变得庸俗猥琐,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而不顾四化之千秋大业。正是所谓孟子所说的“不见舆薪”(一车子柴草都瞧不见),又何“清”之有?
可见今天的旁观者,因为不清——对四化前途不清,对社会规律不清,对时代潮流不清——才旁观的。而愈是旁观,但愈是“不清”了。
现时,那句流行已久的俗话似乎应当倒过来:“当局者清,旁观者迷。”这样一改,也许更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俗话又说:“袖手旁观。”“袖手”,正是旁观者的特点。凡事若不动手干,只是袖手观看,就不会有变革现实的实践。只凭看,怎么能看得清呢?
一切真知本来只属于亲身实践的人们。今天,对我们的事业和前途真正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的,也只能是那些以主人翁的姿态变革社会、献身“四化”的人们。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狭隘”的“隘”:___________
“不见舆薪”的“舆”:_______
2.给合原文,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A.“匹夫有责”的`“匹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庸俗猥琐”的“猥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袖手旁观”的“袖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上述的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属_________文。其中的“敌论”是______________。
4.“一点也不清”的“一点”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一点也不清”出发,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批驳?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论证中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ài yú
2.A.平常人 B.庸俗不大方 C.把手藏在袖子里。
3.立论 驳论 驳论 “旁观者清”的观点,即“旁观者看问题清醒”
4.完全
5.批驳“旁观者”没有主人翁精神,忘记了自己是个中国人
批驳“旁观者”与时代隔绝,与人民疏远,不知“当局者”的甘苦,元“清”可言
批驳“旁观者”,因其不清而旁观,而愈是旁观便愈是不清
批驳“旁观者”,凡事不动手,不参与变革现实的实践,当然是看不清。
6.对我们的事业和前途真正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的,也只能是那些以主人翁的姿态变革社会、献身“四化”的人们。
(一)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7、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3、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2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5、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3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3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3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5、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3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4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4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5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3、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5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5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6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6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2、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6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6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6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6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0、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7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7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7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7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7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二)
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6、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8、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0、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7、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1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1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2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5、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2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3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 愈《进学解》
3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3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3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4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4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4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4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4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4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4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 学
50、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5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5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5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5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5、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汉·韩婴
5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5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5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5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6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6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6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6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6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6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6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68、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69、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70、学无止境。——荀子
7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7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7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7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