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体系
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应急预案体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急预案体系1
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国际)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和核心企业,主要从事电源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中电国际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倡导风险预控理念,针对所属发电厂分布地域较分散、设备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安全生产基础相对薄弱、安全风险相对较大的实际情况,遵照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应急预案总体原则,初步建立了一套基于风险预控管理思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应急预案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强化应急事件管理方面发挥了充分作用。下面对中电国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做一简要介绍。
1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原则
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目的就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主要目标就是规范应急预案的管理,建立统一的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的管理标准和程序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应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1) 适用性原则: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符合应急事件处理的实际需要,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2) 重要性原则:明确各类应急事件的响应程度,突出重点,分清主次,严重事件的应急处理必须纳入体系;
(3) 可操作性原则:必须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应急事件处理时能真正发挥作用;
(4) 标准化原则:编制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的管理标准和程序,实现制定过程标准化和实施过程程序化;
(5) 闭环管理原则:应急预案从体系到个体均要不断自我完善、持续改进,实现闭环管理
2 应急预案体系的总体构架
综合考虑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和中电国际系统各发电厂的实际情况,在中电国际和发电厂2个层面建立了紧密关联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架
2.1 中电国际层面
针对重、特大事故共制定了9个应急预案,其中总预案1个: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8个,分别为:特别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重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重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水电厂垮坝和水淹厂房事故应急预案、火电厂灰坝垮坝事故应急预案、重大设备事故处理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
2.2 发电厂层面
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和安全风险的`评估结果,建立针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案体系,其中总预案1个、专项预案若干个,要求除制定上述9个应急预案外,还至少包括下列专项预案:一般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火电厂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等,其它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由发电厂自行控制
3 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
为了规范应急预案管理,建立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的管理标准和程序,按照中电国际管理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要求,发布了《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纳入到制度化轨道,明确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了应急事件的响应和处理能力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应急预案体系总体架构、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和内容、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步骤、应急预案的管理程序、相关人员职责、制度持续改进要求、相关文件引用、应急预案管理流程图、制度检查评价表、应急预案标准模板
4 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和格式
根据对各类应急预案的分析研究,对应急预案所包含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规范,提供了标准条款,主要包括:目的、适用范围、依据、定义和缩略语、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执行程序(通告和报警、应急资源、保护措施、信息发布、恢复)、事故调查、培训与演练、检查与评价、应急预案管理控制表、应急预案执行程序流程图等。同时还提供了应急预案标准格式模板,以实现应急预案内容和形式的标准化
5 应急预案的闭环管理
为了保证应急预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采取了必要的程序设计,以实现自我完善、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5.1 制度保证
在《应急预案管理制度》设计上,始终遵循闭环管理的原则,在制度制定、执行、修订等各个环节建立了制度控制、检查与评价、反馈、持续改善程序和记录,明确制度负责人和执行人的职责,规定制度修订的时间和要求,保证应急预案体系及时完善
5.2 组织保证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条款要求,每个应急预案均明确设立相关的组织机构,职责明确到岗位、人员,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执行、修订等各环节均有明确的人员负责
5.3 程序保证
应急预案从编制、审批、实施、修订都规定了必要的程序,并且有预案管理控制、检查和评价程序,保证每个应急预案都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能持续改进和完善。要求做到应急预案体系每年回顾检查一次、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修订
6 应急预案体系的应用成效
通过开展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电国际基本建立了重要应急事件快速、有序、高效的响应机制,在成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应用实例1:20xx-08-13凌晨,中电国际下属辽宁清河发电公司遭受了当地53年以来强度最大的特大暴雨袭击,2.5 h内降水174.2 mm,该公司紧急启动了防汛预案,人员到位迅速、措施执行得力,在2个煤场煤堆塌方、掩埋斗轮机轨道致使斗轮机不能运行以及地沟存、来煤不足的情况下,几乎靠人力转运煤炭,保证了全厂7台运行机组(110万 kW)的用煤;厂房及时堆砌砂袋,避免了厂房内部进水;铁路专用线各桥涵派人及时清污、分工把守,确保了运煤机车安全通行,全厂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未发生停机和降负荷事件,为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做出了贡献,受到当地政府和电力公司的表扬
应用实例2:20xx-06-18~22,中电国际下属福建电力开发公司(沙溪口水电厂)沙溪口水库流域内各地区普降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达到了336 mm,连续3日的日平均入库流量达12 000 m3s以上,其中22日的日平均入库流量大于15 600 m3s,该公司及时启动防汛预案,提前预测,合理组织,科学调度,在洪峰来临之前预泄腾库、削峰错峰,控制最大出库流量为17 200 m3s,成功削峰500 m3s;防汛人员按照预案要求,坚守岗位、齐心协力地抵御了3个入库流量大于15 500 m3s以上的洪峰,6月23日0时成功战胜了该厂建库以来的最大洪水,洪峰流量为17 700 m3s(超过20年一遇的标准),在保证电厂大坝、厂房、生产设备安全的同时,为减轻下游的洪涝灾害做出了贡献。
应急预案体系2
南方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许多企事业单位缺乏危机意识,缺少风险管理,事先没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危机到来之后,缺少预案,只是凭着有效指挥、八方支援和精神动力才克服困难、渡过了难关。许多中小企业每逢遇到重大工伤、火灾或意外事故,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忙乱不堪,这充分显露出对事故应急处理的严重缺失。有的小厂因一次大事故就垮了下来,留下终生的遗憾。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发展,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过去你管理不到位,就有人管你,有人监督检查你。现在,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了,上级不再包揽你的经营管理行为,也不再为你的失职而承担领导责任,更不能因为你出了事故,上级就给你拨钱、拨人、拨项目。当然,上级和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对遇到困难的企业给予帮助、指导和服务。中小企业管理薄弱,管理越是落后,越容易出事故。每一个事故,在表面上看,只是涉及企业的安危存亡,实际上,它在给社会添乱、添烦,所以,中小企业也应是有社会责任的企业。现提出中小企业事故应急处理的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是一套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新形势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随时显现出现代社会的优越性、先进性和现代性。当某地或某人发生重大的安全事件时,社会安全应急服务机制,就像生活中的110、119、120、8890——这些应急服务机构一样,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帮助某地某人变不安全为安全。因而,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尽快排除不安全的险障,使人们以最快的时间脱离险境,确保人员的安全与财产不受损失。但如果当事人员对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不了解或不掌握救生的本领,而仅仅是停留在出现安全问题后的一种及时妥善的被动补救方法的话,那么你只了解到了应急处理预案这一事件本身,而没有理解和真正掌握到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是人们处理突发事件的科学和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生产与安全、经营与效益、卫生与环境等方面强化了管理工作,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与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强调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以人为本,积极构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安全应急预案系统,进一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在这一条体系链中,安全第一,其它是零;只要有这个“一”在,后面零越多越好;如没有这个“一”,再多的零也无用。正如人们常说的:最大的财富是健康,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在检修施工前,要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系统联动、安全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检查与落实安全措施,协调好各方面工作(资源),以弥补应急预案系统中的不足,保证高效率地处理突发事故或意想不到的问题,以确保检修、施工和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为此,对所有中小企业而言,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实际生产中,要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安全细节想得多一点,各种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考虑得周全一些,把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才能确保生产装置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因此,在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应急处理预案已成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依靠生产一线的员工,从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艺流程、安装施工现场和各种安全设施的角度去帮助安全检查者、操作者、检修者和施工者们构建一套完整可行的安全措施与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策略。
二、做好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
应急体系从小范围来看,就是强调自主可控的主动安全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不仅包括安全技术,重要的还有安全管理措施。一方面是要遵章守纪进行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有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如在生产、设备检修、安装施工、运输产品的过程中,都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管理制度。
所谓预案,就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中小企业和当事者必须清楚应该怎样正确、有效、及时地处理问题和实施救援。即要求具有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又要有较完善的应对事故的.措施。大家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工作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不注意、不小心、不在意,都有可能会造成不应该发生的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关系到人命关天的大事。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大力提高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要加强事故防范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预防事故演练与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应对各类事故的处理解决的能力。在工作前要进行安全风险分析,使工作中的人员能互相监督,坚决遏制和铲除各种麻痹思想,构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火墙”,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更好地维护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与自身价值,力争把隐患排除在事故之前,加大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等方面资金的投入,加强广大员工的技术、安全知识培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实践证明,事故预防的投入产出比要高于事故后的惩戒和整改的投入产出比。这种投入增值作用明显,并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就像汽车装备有车灯、气囊、安全带等设施,让运行车辆更加平稳、安全更加可靠、速度更加快捷一样。因而,要吸取事故教训,痛定思痛是必须的,但痛前“防”痛更重要,积极做好本岗位的“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和“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工作,主动互相监督,以及多说一句安全提醒的话,往往就能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三、深入搞好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管理方能确保一方安全
在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安全生产、措施和环境因素越来越呈现“木桶”(是由多块木板相拼接而形成的圆型桶)的原理。也就是说,在生产运行、设备检修或安装施工中,由于在某一个环节上出现的差错,都将使中小企业全盘受到损失或局部遭到威胁。因此,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加强生产、设备检修、安装施工、储运过程中的准确性管理,进一步地提高企业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中小企业生产工作中如何制定既有可操作性,又能指导安全工作实践的应急处理预案。首先,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落实好本职本岗位中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工作中安全要素方面密切相关的工作能力,积极做好工作前安全风险分析事宜,要互相关心、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全面地掌握与认识中小企业生产事故发生的复杂性、突发性和严重性。其次,要结合中小企业多年来的事故案例、以及生产岗位上的隐患,要自下而上,经主管安全和有关部门的反复研究,然后又要自上而下的进行磋商、研究等,并要制定出检修、施工和生产操作过程中的预防事故与处理问题的应急措施与预案,以快速处置中小企业生产中突发事件。第三,本着“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加强安全专业部门与中小企业决策层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做好相关应急预案的具体管理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使员工认真遵守执行、严格细致操作、以及积极参与,达到落实好实施好本岗位的应急预案机制。第四,要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安全应急管理合作体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临时处置生产过程和维护检修与施工中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因地制宜设立指挥组织机构及应急联络系统,要模拟出生产岗位、设施损坏程度及操作人员及时处理事故预案的情况,实施预防事故和抢险救援的组织指挥程序等环节进行现场处置和实际演练等。通过预防事故发生的实际演练活动,提高了员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中小企业在事故应急情况下,避免或减少人员伤害和降低企业财产损失程度。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组织制定和认真落实好预防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一是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二是居安思危,预防为主;三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四是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五是快速反映,协同应对;六是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总之,中小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理念;把安全和环保列入企业文化,并不断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的新途径、新经验和新方法,使中小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工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要大力宣扬“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努力增强企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关心发展、平安是福”的安全文化理念,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增强安全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全面提高广大员工应对各类事故处理工作的综合防护能力。
应急预案体系3
一、总则
(一)目的
为了规范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行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制定本总体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省政府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三)分类与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业、商贸、建筑等行业的企业以及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铁路、道路、水运等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等。
突发公共事件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IV级(一般)。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
2、依法行政
依法规范政府及其部门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应急工作中的行为。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实施应急预案,依法补偿因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的损失。
3、统一领导
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分级响应、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实行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的各部门相互配合、联动的应急工作责任制。县人民政府、专项应急工作牵头部门、参与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是应急指挥工作、牵头工作、参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4、反应快速
完善及时、民主、科学决策程序,健全及时、完整、高效监测预报体系,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构建及时发动、组织求援的人、财、物和信息科技的保障机制以及各种合作机制,迅速控制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5、资源整合
按照条块结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协调配合。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交流制度,实现信息共享。
6、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性地做好灾害防范意识教育,加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尽量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并根据应急工作实践不断加以完善。
(五)预案适用范围
本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发生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和响应全市、全省范围内发生的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
县突发公共事件各专项应急预案是本总体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具体适用于各该专项应急预案规范范围内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
(六)预案的体系
本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县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县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由县政府制定、印发。
2、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该类预案是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两种以上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涉及若干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由县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3、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该类预案是县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本县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本部门的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由县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印发,并报县政府备案。
4、企事业单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该类预案由企事业单位根据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
5、举办大型会展、游园、灯会、群众集会和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县人民政府备案。
各类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及时修订;各类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构成将不断补充、完善。
二、组织体系
1、县应急领导机构与职责
县人民政府为全县应急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决定全县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重大问题;部署和总结年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时,决定启动县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指挥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响应省、市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指导监督县应急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2、县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
县政府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设立专项应急指挥部,由县长或主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在县政府的领导下,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专项应急预案的规定,具体指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
3、办事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为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设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县政府办公室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承办县政府应急管理的专题会议,督促落实县政府有关规定和领导批示、指示精神;督促检查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和执行情况,并给予指导;督促检查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专业技术机构的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工作情况,并给予指导;汇总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各种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承担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统一信息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协调指导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组织制订安全常识、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演练计划,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督促落实;完成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4、县应急工作专家委员会
县应急领导机构、应急指挥机构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县应急工作专家委员会。其职责是:平时为县政府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为县应急指挥部及现场指挥部提供指挥咨询服务。
5、工作机构
县政府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县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负责有关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具体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县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和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负责协助县突发公共事件主管部门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6、乡镇人民政府应急责任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实行群防群控、群防群治。
三、预测、预警信息监测与报告
1、政府监测
县政府应急工作主管部门,应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常规数据监测、安全评价、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建立重大危险源、危险区域数据库,划分监测区域,确立监测点,并重点加强对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监控,认真监测、收集、分析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分别逐级向其上级报告,同时通过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上传,不得谎报、瞒报、缓报。应急主管部门应当向同级县政府报告。
2、群众报告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应当通过电话等各种形式向县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有关专业技术机构报告。对多发、易发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事故灾难,各乡镇应在村(居)民委员会或者相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向县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通报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发的事故灾难情况。鼓励公民报警。
3、信息处理
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工作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接收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后,应当立即向县长或主管副县长汇报,县政府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必要时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立即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向市政府报告,同时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地区人民政府通报。情况严重的,县政府指派有关人员立即赶赴事发地妥善处置,防止事件发生。
4、报警电话
广泛宣传110、119、120、122等报警电话,向社会公布接警电话,逐步确立一个统一的报警电话和报警系统。
四、应急响应
①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响应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县人民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做好具体应急工作。
②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响应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启动后,县政府立即启动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实施统一组织指挥或者参与辅助指挥决策,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启动具体行动方案,做好具体应急工作。必要时,请求市有关部门给予支援。
③情况通报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县人民政府及部门在接到信息后立即逐级向上级报告,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应当同时向同级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法律、法规、规章等国家有关规定对报告的部门、时限、程序等另有规定的,除按本总体应急预案上述规定报告外,还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报告,不得瞒报、漏报和缓报。
④特别情况的处理
突发公共事件跨县行政区域的,由县人民政府与有关联的县(市)人民政府联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跨市、跨省的,报市人民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跨部门的,同时启动相应专项应急预案,县政府办公室对应急工作进行协调。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密切注意和防止次生、衍生、耦合事件的发生。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1、灾民安置
民政部门应当迅速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继续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接收、发放工作,确保灾民基本生活。受影响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人员救助、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矛盾和纠纷。
2、疫病控制
卫生行政等部门负责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终末消毒、疫情监控和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工作。
3、现场清理
县人民政府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
4、恢复与重建
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对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计划,迅速进行重建工作,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县人民政府及时组织交通、邮政、电信、建设、电力等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尽快修复被破坏的交通、通迅、供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县人民政府根据损失评估报告、受影响地区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对受影响地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并组织其他地区和部门提供资金、物资支援。必要时,县人民政府可根据受损失情况报请上级人民政府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5、征用补偿
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返还征用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的房屋、土地;不能及时返还或者造成损坏的,应当依法予以补偿。采取其他应急处置措施或者紧急措施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及时依法予以补偿。
(二)调查和总结
1、调查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处置完毕后,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查明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形成调查报告。
2、总结
县政府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找出预防、预测、预警和处置环节中的经验和教训,改进工作,包括解决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需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的,应当及时组织修订,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对责任事故,必须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应急工作总结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六、保障措施
(一)信息与通信保障
1、信息系统
县政府信息网站会同有关部门在原有的政务网基础上完善功能,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
2、通信保障
在现有专业通信网的基础上,建立与省市互联,跨部门、多手段、多路由、有线无线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加强重要通信线路、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通信企业应制订应急通信保障方案,配备应急保障设备设施并进行经常维护。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迅速开通应急通信联络。
3、指挥部通信网络建设
县人民政府建立科学的应急指挥通信支持系统,建立应急联动平台。
(二)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专项应急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储备与应急工作相适应的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建立信息数据库,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等。并建立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实施定期更新和监督检查。
(三)应急队伍保障
1、专业队伍
县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建立或者确定政府综合性专门应急救援队伍。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建专门或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
2、企业队伍
危险化学品、电力、供水、供气等企业应当组建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并作为本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响应队伍。
3、队伍动员方案
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动态数据库,制订先期处置队伍、后续处置队伍、增援队伍的组织保障方案,以及保持应急能力的措施,包括协调调动消防队、武警中队、预备役人员的方案和措施。
(四)应急队伍保障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部门应当建立公路保障动态数据库,确定保障车辆提供单位、数量、功能、驾驶员名册等。
(五)医疗卫生保障
1、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医疗卫生保障动态数据库,掌握医疗救治和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预防控制机构的资源分布、救治能力和专业特长等,确定参与应急医疗卫生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名单,制定医疗卫生队伍调动方案。
2、医疗物资
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储备必要药品、医疗器械,加强医院特殊病房建设,制订医疗卫生、物资调度等方案。
(六)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应当拟订警力集结、布控方案、执勤方式和行动措施等各项应急状态下维护社会治安的准备方案,并加强基层治安保卫队伍建设,开展群众联防。
(七)物资保障
有关部门应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储备制度。
(八)资金保障
1、政府专项资金
县人民政府设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专项资金。当年专项资金不足时,财政及时予以保障。应急工作专项资金专款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
2、企业专项资金
企业应当设立本单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专项资金。
3、投保
支持各保险公司推广针对应急工作的险种,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购买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企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有关社会保险。
(九))法制保障
1、应急工作规范性文件拟制
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预防、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措施、规定,及时修改现行不适应应急工作的政府文件。
2、应急工作执法
有关部门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预防、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律、法规、规章,加强检查督促,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发现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执法违法、失职渎职、的,坚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宣传、教育
1、应急常识公众宣传
县人民政府向社会宣传有关应急预案和报警电话。县应急工作牵头部门和县广播电视部门应当把宣传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知识和技能作为应急工作的重要内容。媒体应当把宣传应急常识和技能作为公益宣传的重要内容。司法行政部门应当把应急法律、法规、规章作为全民普法的重要内容。各乡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应急常识的宣传和辅导。
2、学生应急常识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学校应急工作教育规划,中小学应当开设有关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应急知识、自救与互救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向学生普及应急常识。
八、监督检查与责任、奖惩
(一)监督检查主体
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本总体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县监察局依据行政监察法加强对本总体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行政监察。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有关应急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由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实施监督检查。
(二)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对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中拒不履行法定的应急处置义务,截留、挪用或贪污应急资金、物资,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公共事件重要情况,或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附则
1、本总体应急预案由县人民政府制定,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2、预案实施时间
本总体应急预案自之日起施行。
附件1:县直各部门在应急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应急预案体系4
XX年,在上级领导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部署下,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紧密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妥善处置,把突发事件控制在掌握之中,较好的完成了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确保了学校财产师生的安全。现将我校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XX年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将应急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校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负责,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及班主任任组员。
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安监办,安监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建立完善高效快捷运转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全面落实的应急管理工作体制,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责任。安监办明确相关单位部门组承担具体工作,如水火毒电由总务处负责,安全教育课间管理体育活动由教导处负责,值班由安监办门卫负责。按照分组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的作用。
(二)逐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工作措施
一是完善现有预案。重新修订系统了《东平县聋哑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地震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公共突出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防汛抗灾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东平县聋哑学校防食堂食品中毒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梳理汇总。二是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使全校的应急预案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三是明确工作措施。每项预案,从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各级各部门的具体分工到配合专业队伍具体处置,都制订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措施,明确了各班具体任务和工作方法。
(三)建立健全值班值守机制,完善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制度
明确了学校保卫人员工作职责,制定完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值班制度和门卫管理制度。要求安保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上课期间,关闭学校大门,严禁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入学校,确需进出学校的,要查验相关证件,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放行。要对带入带出学校的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对人员和车辆进行认真核对和登记。在学生上学放学的重点时段要加强治安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和治安事件,确保不发生一起针对学生的伤害事件。
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要排出值班表,安监办要按照工作职责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及时处理,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根据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配齐2名专职保安人员。进一步加强物防技防建设,形成集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要为保安人员和学校值班人员配备警棍强光手电等必要的警用器械,积极筹措资金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及时更换不能正常工作的'器械。
(四)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将应急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充实应急救援队伍。目前,我校建立了一支以所有男教工为骨干的应急救援队伍。紧扣直接关系学校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领域,从抵御自然灾害,预防事业灾难,防范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社会安全事故等方面入手,认真做好隐患排查,防疫防灾,矛盾化解工作。二是组织应急救援演练。XX年我校共举行应急演练共4次,其中举行灭火应急疏散演练2次,防踩踏疏散及防震各一次。加强演练,为应急预案启动和应急处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急管理的一些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为我校为残疾学生安全投入不足,公共安全基础弱等。
(二)应急管理经费保障和建设投入情况。处理突发事件应急资金基本有保障,但在建设投入方面,技防监控布置还有待完善,存在防范死角,没有专项的资金安排。建议上级财政部门应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纳入财政年度预算。
应急预案体系5
1.目的和范围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当事故发生时及时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在本单位范围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危险品泄漏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处理。 2.职责
2.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 2.2安全标准化负责人负责预案的审定。 2.3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委员会负责预案的审批。
2.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与消防、医疗等单位紧急联系。 2.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各部门负责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组织抢险工作。
2.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对紧急情况发生后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完善本程序。
2.7总经理负责应急现场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工作。 3.工作程序
3.1应急准备
3.1.1认定紧急情况
(1)各部门在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调查时,不仅识别现有的、正常状态下的环境因素,还要预警和识别未来可能发生的和异常、紧急情况下的'环境因素,在识别调查中一旦发现这类因素,应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上记录。
(2)此外,所有管理者在日常生产业务活动应注意和发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上未能记载的潜在问题,千方百计地发现潜在事故,努力做到不遗漏。应特别关注--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暴风(雨)雪、台风、地震等。
3.1.2应急准备管理
(1)成立应急救护队,由总经理任总指挥,组员由各部门、车间门等单位组成。领导机构必须反应迅速,互相协调,明确相应的职责,候补人及联络方式。
(2)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
a、可能的事故性质、后果;
b、与外部机构的联系,报警联络步骤;
c、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
d、应急指挥中心地点、组织机构;
e、应急措施
f、培训计划和演练。
(3)建立自己的和社会的救援力量,对应急救援过程中的消防手段、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个体防护、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应定期检查、维护
(4)事故易发生单位(车间、班组)成立应急队并落实应急措施。
(5)每年举行一次应急演习,验证应急计划和措施。
(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健全包含有消防队、医院等单位以及本单位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与消防队、安监局等保持联络,以获取安全及健康方面的相关资讯。
3.2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由三部分组成,即应急组织,应急预案及应急演习计划。
3.2.1应急组织
(1)为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作业过程的各类突发事件,应建立各类应急组织,并明确职责与权限。
(2)根据建立的应急组织,编写应急组织的职责与权限。
a、应急小组总指挥是应急计划实施的指挥人,对上级应急组织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有权作出有利于应急计划实施的决策;
b、落实应急人员和物资;
c、对紧急事件实施应急计划;
d、对整个应急行动跟踪记录并写出最终报告;
e、对员工进行应急程序培训,不定期地举行应急演练;
f、对应急程序进行修正。
3.2.2应急预案
(1)及时编制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编制的应急预案应详细、具体、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分析明确,并有培训和演习计划要求。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包括: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抢险救援技术保障等。编写或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具体描述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所采取的措施,其基本要求是:
a、具体描述可能的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及其后果。
b、确定应急期间负责人及所有人员在应急期间的职责。
c、确定应急期间起特殊作用人员(如:消防员、急救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d、规定疏散程序。
e、明确危险物料的识别和位置及其处置的应急措施。
f、建立与外部应急机构的联系(消防部门、医院等)
g、定期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保险机构及相邻企业的交流。
h、做好重要记录和设备等保护。
(3)应急预案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并取得回执。
3.2.3应急演习计划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按规定要求对各类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已经进行的演练和评价结果应随时记录,编制应急演练总结报告,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
3.3应急响应
3.3.1重大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员应迅速将此信息传递给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和安全标准化负责人、经理,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由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联络工程处、生产处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灾。
3.3.2若事故不能控制,在应急救护队统一指挥下,立即通知市消防队,报警时必须讲明事故地点、事故大小、事故状态、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警。
3.3.3总事部负责组织将受伤人员转送医院或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
3.3.4其他管理入员参与协助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等工作。
3.4应急保障
3.4.1公司内根据紧急情况,建立应急响应队伍,包括:
(1)消防
(2)医疗救护
(3)搜索与救援
(4)安全保卫
(5)通讯
(6)抢修
3.4.2公司内根据紧急情况,配备的装备,包括:
(1)通信设备
(2)急救用品
(3)紧急备用电源、消防及应急设备设施及物资
(4)摄影设备
(5)应急人员的识别标志
(6)急救防护用品
3.4.3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应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3.4.4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根据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3.4.5成立救护队,人员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
3.4.6应急救援协议。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
3.4.7消防及应急救援装备必须建立清册,各部门指定专人对本部门负责的消防及应急救援装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良好状态。事故电源、应急电源、消防泵、排洪泵、泄放阀门、启闭机的重要应急设备设施应有远方起动装置,定期轮换或切换,保持良好状态。
3.4.8对国家强制检测的消防、应急设备设施(如防雷防静电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阀、电工器具、各类仪器仪表、监视测量的校准设备设施等)由生产维护部定期送具有资质的检测检验单位或部门进行检测检验,保持良好状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和监督管理。
3.5应急评审与改进
3.5.1应急评审
(1)事故总结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发生地点由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总结,并填写《事故调查分析报告》。总结应突出:
a、事故发生的原因;
b、相关的责任人;
c、应急准备及相应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d、关于修改有关规章、制度及本程序的建议;
e、形成报告后交总经理确认后予以实施,并将《事故调查表》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2)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以及应急预案演练后,相关部门立即对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评审和修订。评审内容应包括: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的结果、外部应急经验、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
(3)由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组织对本制度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3.5.2培训、训练及演习
(1)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2)应急演练。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分别安排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员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不断完善预案。内容包括:
a、应急培训;
b、撤离演习;
c、泄漏清除和抑制演习;
d、急救演习;
e、逃离演习;
f、响应时间演习;
g、模拟演习;
h、中止工作;
i、区域隔离的流程和位置
应急预案体系6
摘要:根据多年从事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的体会,对建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8大基本要求、基本内客(即机构整合、文件整合、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整合等)及其运行机制。指出只有建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体系,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才能得到落实。
关键词: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
为快速、有效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于可能引起群死群伤甚至导致社会灾难的生产系统必须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但目前许多企业,甚至许多地区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不知道如何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现根据多年从事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的体会,对建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搴的管理体系进行一些探讨,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度发展,企业界日益意识到:如果组织(即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就难以稳定地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由此应运而生,并在全球广泛应用。其后,人们发现单纯关注产品质量远远不够,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与环境、社会的和谐相处,进而对人的生存质量日益关注,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ASl8000相续诞生。3个管理体系分别从顾客、社会、员工的利益出发,建立了科学的企业管理规范,以期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节能减排,减少质量事故、环境影响、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增强企业综合发展实力。
在上述背景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需要参照ISO9000、ISO14000、OHSASl8000的做法,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方能使事故应急教援预案落到实处。
1.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体系要吸收ISO9000、ISO14000、OHSASl8000 3个管理体系的优点进行一体化整合建设,统筹处理、交叉、融合各要素间的关系,确保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选到如下要求:
(1)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建设模式是以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为轴心,以满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框架的“三位一体”组合模式。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整合建设工作必须进行系统策划,循序渐进的现代管理体系建设,做到相互协同,有目标、有计划、有程序、有培训、有演练,并能持续改进。
(3)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成功建立与有效实施的关键是领导重视和积极参与,一体化管理整合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领导层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一切行动严格按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规定执行,方能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可增强体系的时效性。
(4)保障和强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审查员队伍的建设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水平持续提高的基础,必须明晰审查员的职能,以及与标准条款对应的`职责分配关系;充分提高审查员的自身素质,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中要赋予审查员相应的权限。
(5)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有效的培训,营造组织(即企业)的安全氛围,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导向怍用,让员工知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做好本职工作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作用,增强员工参与的责住感和主动性。适时地引入现代管理知识和工具,有助于推进体系建立与运行,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
(6)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生命线,建立并强化对管理体系运行效果测评、审查员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促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有效运行的保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应具有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持续改进。
(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方针和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总体目标相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必须是遵循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的客观反映。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体现了当代先进企业的管理水准,它涵盖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它对组织(即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导入必将进一步扩展管理范围、提升管理水平,适应组织(即企业)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有机构整合、文件整合、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整合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整合有赖于组织(即企业)有关方面经验的积累,以及推行管理体系整合的决心和效果。
2.1 组织机构与职责的整合与建立
2.1.1 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范围的划分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整合首先要从组织(即企业)内部有关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入手,由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通常包含组织(即企业)所有的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辅助部门、后勤部门及相关现场,而且必须是全员参与,即体系包括组织的全体员工和所有部门,因此,需要明确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
生产经营企业必须设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指挥部人员职责范围的划分。总指挥:组织指挥企业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安全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保卫科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生产科长(或调度长),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信联络和对外联系;设备(机动)科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卫生科长(包括气防站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总务科长,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供销科长,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环保科长,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2.1.2 培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审核员
审核员是组织(即企业)内部建立、整合、维护管理体系的主要力量,审核员必须具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资格,能够同时参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并承担事故应急教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的内部审核工作,以及接受外部认证机构的一体化审核。并配置必要的人力资源,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2.2 应急教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文件体系的整合与建立
文件整合是作业整合的基础,由于有了文件化体系的整合,就有可能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现场管理、改进活动等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2.2.1 管理手册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文件体系的管理手册,通常要以ISO9001—20xx版标准为基本模式,按照PDCA循环的规律和标准各个条款的功能,插人环境和职业腱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应要求,组合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手册。管理手册的具体内容依据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来编写。
2.2.2 程序文件
参照质量、环境、职业犍康安全管理体系3个标准的要求,编写一套“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程序文件”。也就是将3个标准中管理要求相同的条款进行整合(大约有11个条款),编写出一套“三合一”程序文件,因此,应该结合本组织(企业)的实际情况,依据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程序文件。
2.2.3 第3、4层次文件
第3、4层次文件即组织(企业)的“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记录表单等”不受必须按照要素进行描述的约束,因此可以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文件体系的需要进行编写。主要有:预防事故的措施、事故处置、工程抢险抢修、现场医疗救护、紧急安全疏散、训练和演习、社会支援等作业指导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审核员的相关记录表单、事故应急救援装备巡检、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培训、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表单等,从而大大减少了文件管理的工作量,也方便了作业现场的使用。
3.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建立有效的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生命线,建立并强化对管理体系运行效果测评、审查员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促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有效运行的保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具有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方能持续改进。
3.1 管理策划的协调一致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标和指标都需要定期更新。随着组织(即企业)的活动、产品、服务的变化、机构和职责的调整、新的法律法规颁布等情况的发生,组织(即企业)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或修订其过程控制方法、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或不可承受风险等。为了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组织(即企业)还需要不断地提出更高的经营目标,其中也包括与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目标有关的内容,例如:原辅材料消耗定额、不合格品率、重大工伤事故发生率、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率、重大财产损失率、劳动生产率等,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整合应体现在管理体系策划(方针、目标、管理对象)的协调一致,以及与组织(即企业)经营目标的协调一致。
3.2 审查员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
建立审核员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审核员必须具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资格,能够承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的内部审核工作,以及接受外部认证机构的一体化审核。审核员可以从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中进行严格培训产生,以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3 持续改进共同提高
持续改进是管理体系提出的要求,也是组织(即企业)内部管理和自我发展追求的目标。持续改进的含义是:通过改进和强化管理体系达到提高组织(即企业)各种绩效的目的。因此,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使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位一体,这就要持续改进。组织(即企业)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可能使管理体系从合并变成兼容,从兼容变成融合,从一时的融合达到长久的融合,实现3个管理体系的共同提高,以及达到质量、环境、安全、卫生绩效的不断提高。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的几个方面来考虑:即过程控制的优化、管理职能的简化、管理人员的多能化、文件构成的简约化、记录设置的合理性、监视和测量的有效性、自我完善的推动力等。
4.结语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13号)指出:建立企业预案的评估管理、动态管理和备案管理制度。各企业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动情况,应急预案演练情况,以及企业作业条件、设备状况、产品品种、人员、技术、外部环境等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评估和补充修订完善预案。企业应急预案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备案,并告知相关单位。备案管理单位要加强对预案内容的审查,实现预案之间的有机衔接。只有通过建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体系,才能使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得以落实。
应急预案体系7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如地震、火灾、核辐射等,这些灾害事件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是指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协调的预案体系,一般由预警、预防、应对和恢复四个部分组成。预警部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及时掌握可能发生的灾害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护措施;预防部分则要求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措施和计划,减轻灾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应对部分是指在灾害事件发生后,启动一系列的紧急措施,拯救灾区人民生命,切实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恢复部分则是指在灾后恢复重建,帮助受灾人民重建家园。
对于应急预案体系,其工作要关注以下几个点:
第一,要贯彻防灾减灾的基本理念。根据灾难的不同性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地震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等。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了解常识和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第二,要多渠道的和不同层面的机构建立沟通与联络渠道,如警察、医务人员、企业、社会团体及家庭等,形成以政府为核心、社会参与的灾难应对网络。
第三,要制定以应急预案为基础的指导手册与标准。在制定应急预案时,需要在政策、法律体系及相应的规定框架下,梳理好各类灾害的`特点和情况,明确救援任务的范畴、实施机构、与其相关的计划等。
第四,要针对不同的应急措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方法、步骤和流程、以及调度和指挥等,确保应急执行有效、快速、规范。
第五,要精心组织和协调统筹好应急人员、物资和设备,同时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素质,使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得以充分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应急预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需要根据实际处于不断完善和调整,以保证其时刻应对突发事件。
总之,在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过程中,应着重围绕应急防范、应急处置、应急调度和应急后续工作等作业内容,综合分析、全面思考,才能让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完善、实用和可行。同时,需要注重灾难宣传、安全教育、人员培训和演练等工作,不断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提高全国灾害应对能力,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
应急预案体系8
应急预案体系是指一套完整的预先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响应的规范化、标准化措施,即一套由各级领导机构、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共同制定的组织程序、措施和技术手段的体系,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预案体系的核心是应急预案,应急预案针对各种不同的灾害和突发事件进行明确的规划和部署,包括对应急响应组织结构、预警和信息发布、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救护和应急处置等各个方面的安排,使各级领导机构、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处置,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传媒等新媒体手段,提高公众对灾害和事故应急知识的了解程度,增强公众防灾意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此外,应急预案体系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应急救援能力,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灾害和事故带来的挑战。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合理、全面系统。应急预案要考虑各种突发事件可能面临的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环境、技术、人力、时间、经济等各方面的条件,制定预案的过程要尽量科学,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可实施性。
二、统筹协调、分工明确。各级领导和专业机构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各单位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施顺畅、高效。
三、联动配合、信息畅通。应急预案体系里面所有成员要形成紧密的配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沟通反馈信息畅通,并能自由协调;同时还要具有相互支援应对灾害的能力,配备相应的通讯设备等,保证应急预案体系的协同配合。
四、常态化、动态更新。应急预案体系的制定是一个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预案要随时更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各种突发事件的类型繁多多样化,预案的调整和完善也要考虑到时效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应急预案体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体系,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加强教育、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应急能力,增强群众的防灾自救能力,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预案体系9
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应急办的大力支持下,我校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紧密围绕学校工作大局,结合实际情况,联合区公安局、街道派出所、区消防大队,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既有应急知识宣传讲座,又有现场的应急演习。从小学的工作实际出发,把突发事件控制在掌握之中,较好的完成了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确保了学校财产、师生的安全。现将我校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校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我校制订了并完善了一系列的既符合实际又具有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例如《四方坪小学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四方坪小学突发事件学生紧急疏散预案》、《四方坪小学校舍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四方坪小学大型集体活动应急预案》、《四方坪小学防震应急预案》 、《四方坪小学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四方坪小学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四方坪小学传染病应急安全预案》 、 《四方坪小学食堂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等覆盖了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稳定、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共计九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信息报送等制度,在组织领导、工作原则、通讯联络、人员集结、应急响应、处置流程、新闻宣传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大大提升了预案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目前,我校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相互联动,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体系,为应急处置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应急管理机构逐步完善
第一是领导重视,将应急管理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校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负责,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任组员。
第二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主要负责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第三是强化责任。如水、火、毒、电由总务处负责,安全教育、课间管理、体育活动由教导处负责,值班由门卫负责。按照分组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的作用。
(三)应急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明确了学校保卫人员工作职责,制定、完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值班制度和门卫管理制度。要求安保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上课期间,关闭学校大门,严禁外来人员、车辆随意进入学校,确需进出学校的,要查验相关证件,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放行。要对带入、带出学校的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对人员和车辆进行认真核对和登记。在学生上学、放学的重点时段要加强治安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和治安事件,确保不发生一起针对学生的伤害事件。
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排出值班表,按照工作职责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汇报,及时处理,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根据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为保安人员和学校值班人员配备警棍等必要的警用器械。
(四)各部门协同配合能力不断加强
明确所有参加应急处置的科室、人员由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 根据实际需要成立若干工作组,负责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卫生防疫、治安警戒、人员疏散和安置、应急物资经费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各工作组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我校将每年的3月 26 日-4月 1 日确定为应急知识宣传周,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专项活动,通过黑板报、校园广播、专题讲座、家长会、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普及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应急常识,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培训效果。我校结合实际,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我校教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对应急工作的认识。 我校 2011 年共开展了消防疏散、地震疏散、应急疏散等共计三次应急演练,20xx年三月的消防疏散演习在长沙市新闻频道《119火线》栏目播出。通过演练活动增强了我校应急领导小组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处置能力,提高了全体师生抗灾减灾、应急处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尽管我校应急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校应急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照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下列问题:
(一)应急管理的一些基础工作薄弱,一些师生的灾害危机意识淡薄, 重应急处置、轻事前防范,在灾害防范上被动应付。
(二)应急管理经费保障和建设投入情况。处理突发事件应急资金基本有保障,但在建设投入方面,技防监控布控还有待完善,存在防范死角。
三、下一步我校应急预案工作的打算
(一)进一步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切实提高预案制定的质量。预案要随着突发公共事件形势的'变化,以及相关 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完善,并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建立完善预案的修订、评审和备案制度。准确把握预案的定位,确保相关预案之间的联动和衔接。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并通过演练不断补充和完善预案,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具体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切实做好信息汇总和应急值班工作。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接报及应急处置程序,形成快速响应机制,切实做好重特大事故现场救援指导、协调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应急监测和预警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和重大风险源排查。三是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宣传培训教育。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校园电视台、主题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适时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演习和训练,提高师生参与应急管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四、建议与意见
(一)、上级部门应建立学校安全主管领导或安全专员的培训机制,让学校应急体系更专业,避免闭门造车。
(二)、形成工作机制,让直接主管的上级应急部门、公安、消防等部门积极配合学校的应急培训与演练。
(三)、落实经费投入,完善应急设施。
近年来,我校致力创建和谐校园,和谐了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推动了学校教育改革,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xx年我校中考成绩取得了跨越式突破,总评分名列全区第四名,50%的考生考取了市重点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位居全区前列,其它各项工作也开创了新局面,35名教师分别被评为市区骨干教师、市区优秀教师、市区优秀班主任,教师参加区职工全民健身排舞赛获得三等奖,工会在抱石公园广场成功承办了一场“新余市百姓幸福广场文艺展演”活动,学校被评为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区远程教育先进单位、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我校创建和谐校园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班子建设,推进学校民主化、科学化管理
1.加强学校班子建设。我校重视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搞好“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抓好教育理论学习,健全校务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素质、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我校建立了领导干部带头制度,即带头遵守制度,带头履行好教学教研职责,带头响应号召,带头当班主任,带头讲文明、讲风格、讲奉献。严格要求班子成员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宽容,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缺位,排难不推难,补台不拆台,同唱一个调。严格要求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学校还为每一个教师办公室购买了烤火炉,但没有为任何一个行政办公室配置取暖设备。
2.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调查研究、征求意见、民主讨论、民主议事等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议事办事,确保了学校重大决定和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我建立了校务会民主议事制度,事情无论大小,都一一商议,集思广益,务求决策科学可行。
3.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学校完善了校务公开制度,实施“校务公开”阳光工程,及时向教师通报校务会各项决议,职称聘任结果及时公示,组织教工民主评选先进。完善了教代会制度,让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促进了学校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
二、实施关爱工程,构建和谐校园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性化管理同刚性的制度管理结合起来,不仅关心广大教职工政治思想上的进步和专业上的发展,同时也关心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建教工食堂,解决教师中午吃饭难的问题,为部分教师腾出房间,解决午休难的问题,为每一位教工过生日,送生日蛋糕和鲜花,成立教师舞蹈队和教工篮球队,丰富教师课余生活,组织教工和教工家属体检,看望生病住院教师,每月请离退休教师来校开展娱乐活动,重大节日走访老教师,补助生活困难的教职工,组织教师登山,开展教工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多项比赛活动,开展迎新年庆祝活动。
此外,还努力改善教师工作条件,为教师办公室配备新办公桌椅,安装电脑,引入宽带。
应急预案体系10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尤其在印钞行业尤为重要。近年来,公司本着安全先行的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逐步制订和完善了各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落实相关措施,开展应急演练,取得了较好成效。现将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目前公司应急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建立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近几年来,公司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均面临许多新情况。为使公司有效降低各类风险发生率,在提升各类安全管控措施的基础上,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结合公司中高度危险源,分部门、分专业全面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至2011年年底,已修订和制订了《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办公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人身伤害急救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产品丢失、被盗应急预案》、《公司处理运输过程中重要物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公司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八部预案,并纳入公司《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公司发布实施。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各专业部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把预案编制与制定工作延伸至各岗位,提高预案的针对性与实操性。
随着安全生产各类应急预案体系的完备,明确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机构组成、工作职责、响应程序、后期处置等内容,为有效实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奠定了基础。
2、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
为提高各类预案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不同层次、规模、形式的演练(习)。相继于每年消防日期间开展大楼火灾逃生的应急演练。同时为深化预案演练的针对性,切实加强各岗位、各类人员的应急技能,自2010年开始,根据公司现阶段经营特点,找出重点易发的危险源,分部门、分岗位、按阶段组织实施了危化品泄露、化学药品灼伤、产品运输等各专业的应急演练。同时在演练过程中抓拍重点画面,将相关画面按流程制作成宣传展板,方便员工在平时熟悉相应的应急流程,通过画面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使演练的效果得以延续,对全员整体应急技能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一系列演练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公司各部门、各专业应急救援响应和事故处置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提供了依据。
3、加强应急体系基础建设
为提高公司应急管理水平,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基础工作:一是加强应急管理装备的调查和落实,摸清现有应急救援基本装备、力量,建立相关信息资料;二是加强对应急预案演练的评估总结,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和管理机制,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三是积极同行业兄弟企业接触与学习,充分发挥行业大厂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信息研判、决策咨询、专业救援、应急抢险、事件评估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及时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意见和建议;四是根据公司特点,不断加强应急救援设施及队伍的建设,由公司出资购买救援装备,各部门分专业组建救援队伍,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的新途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案体系还不够完善
预案体系尚不完备,一些重要生产环节还没有制定专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如针对公司后期大规模搬迁、改造等环节的相应应急预案等;部分预案不够规范,可操作性不强,一些预案应未经演练和检验,存在着准备措施不到位、操作规程不完善等问题。
2、工作基础相对薄弱
建设专业化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有待探索,企业、职工的自救互救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外部专业救援与公司内部员工自救相结合的救援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物质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有待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还不能适应实际需要;预案演练、应急培训、宣传教育等还没有走上正常化、规范化轨道。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建立规范、完善的指挥机构
建立规范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部门为主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和公司、部门、工序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保障系统,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定期开展演练和检验,真正形成公司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员工自主到位,全员共同参与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2、加强预案体系建设
继续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注重提高预案质量,不断补充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做到各个层次预案的制订和落实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3、加强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围绕重点工序、重点专业和薄弱环节,推进应急管理建设,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人员培训、预案演练,提高各级人员指挥水平和管理人员、应急救援的专业技能。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作,落实到位。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重点立足于部门内部,通过宣传、教育与培训,让公司各方面人员尤其是岗位操作人员了解预案内容,懂得应急程序,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应急能力。
4、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
从加强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队伍和后勤保障系统建设入手,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一是加快建设公司内部应急救援网络体系,为安全生产事故报告、事故统计分析、中高度危险源和中高度事故隐患监控管理以及重点专业安全状况动态和事故预防预测等提供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快速、准确的应急预警预报和指挥系统,确保各类信息准确及时传递,确保各级指挥指令的畅通;
二是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人员、通讯、物资、装备、志愿者队伍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公司应急资源信息库,明确各类物资、设施存放场所,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组织、物资、装备保障;三是建立和完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提高救援装备水平,增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和抢险救援能力。税务局信息化建设异常情况应急预案县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关于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应急预案体系11
省国土资源厅:
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属丘陵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特殊的地貌和多年矿产开采,使我市部分地区成为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发区。针对这一情况,为高效、有序地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安徽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我市编制了全市范围内各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类型复杂,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目前,我市已调查发现的市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处,有的隐患点较为严重。而且我市每年汛期降水集中,单位时段降水强度大,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以往有所增高。为此,我市各级政府和市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多年来一直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健全群防群测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我市共编制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4件,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件,各地质灾害点应急预案8件,确保应急措施落到实处。
二、主要做法
1、建立应急预案框架体系。我市于XX年发布了《芜湖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年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市所辖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结合本县情况,编制县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全市8个重点地质灾害点都编制了应急预案,并印发施行。基本形成市、县、镇(办事处)三级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2、建立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设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三县四区国土资源局(分局)相应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局应急办与各县(区)局(分局)应急办联系逐步加强,与各职能部门衔接更加协调,初步形成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3、建立预防和预警机制。建立各县区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点监测、预防和预警体系,明确各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和负责人,建立群防群测网络,负责监测的单位和个人,广泛地收集整理与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数据和信息,并及时逐级上报监测结果。
市国土局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地质灾害检查和巡查工作,监督“地质灾害群防群测明白卡”的发放,建立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上报地质灾害险情和灾害等级。
4、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行分级响应,根据地质灾害等级确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各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各部门从核实险情、应急调查、抢险救灾、医疗救助和治安、通讯以及应急信息速报等各方面各司其职,做好各项应急保障工作。
三、存在问题
根据地质灾害应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网络化的'要求,我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是应急管理体制不够完备,已发布的各类应急预案需修正完善;二是监测预警能力和队伍建设比较薄弱,专业应急监测网络,预警体系,信息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困难,专业应急队伍数量不足,应急处置技能尚待提高;三是应急演练未做到经常化。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修订和完善各级和各地质灾害点预案,形成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
2、加强地质灾害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实现市、县(区)、镇(街道)三级互联互通,形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统一指挥的协调体系。
3、进一步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知识教育,对各个隐患点的监测人和负责人进行专项业务培训,增加公众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意识和自救能力。
4、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援演习,根据我市各隐患点的应急预案,适时地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体系12
近年来,我镇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认识到和谐稳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深入学习和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依法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全面加强建设系统应急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和学习
我镇结合本地区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贯彻实施要求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并组织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安全监督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了解这部法律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与自身职能或业务相关的内容。通过深入的宣传和学习,有关人员熟悉和掌握了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原则程序措施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
二做好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
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国务院建设部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职能和业务范围,按照有关突发事件分类分级标准,明确应对分工和责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制定和完善基本工作制度。
(二)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动态管理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镇情实际,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制订和完善适用于本地区本级别的相应预案,先后出台了《故城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故城镇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故城镇重特大火灾扑救预案》《故城镇抗旱应急预案》《故城镇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故城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故城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故城镇地震应急预案》等多个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预案。最近,时值森林防火期,为提高应急实战能力,根据镇森林防火预案内容,重新调整充实防火应急分队人员名单,组织护林防火应急分队进行了演练。
(三)加强对有群众矛盾地区和有邪。教人员地方的监控力度。加强衔接与协调,做好突发事件预防,防止其在敏感时期集体上。访。同时,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登记调查,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员到我镇进行非法传教。
(四)进一步加大安全隐患及危险源的排查力度。结合我镇实际,开展了元旦春节国庆等多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对重点企业在建工程学校等敏感地方进行了专项整治,对危化物品食品药品爆炸物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有安全隐患的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做好回头看工作,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将整改情况上报镇安监站,安监站也按时作好回查回访工作。
(五)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长期以来,我镇都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及必要物资装备和设备的储备,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调配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深入宣传有关应急预案,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推动应急知识进企业进村镇,增强企业有关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意识及能力,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应急资金匮乏;
(二)应急设备简陋;
(三)人民群众公共安全意识低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差;
(四)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差;
四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我镇将一如既往地把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做为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市县的相关要求,抓好抓实我镇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的能力,尽最大的努力确保我镇人民群众的安全,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新农村。
应急预案体系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自然灾害以及人为事故的不断发生,应急预案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减轻灾害对人们的伤害,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是当前和未来的必然趋势。
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和调度各方面资源进行紧急处理的行动方案。它是一种预防性的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应变性的处理方法。应急预案是各个部门、企业、机构、单位制定出的突发事件应对计划,它的核心作用就是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
应急预案体系是由多个层次的应急预案组成的,由整体性的应急预案、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个人应急预案等多个层次构成。整个应急预案体系是一个大团队,各级单位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向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界传递应急管理理念和信息,提高组织各级预案实施和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预案体系有如下特点:
1.由上至下全面性
应急预案体系应具有以从政策、法律法规、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灵活、高效、实用的应急预案,将应急管理贯彻到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方方面面。
2.科学性
应急预案体系应该具有科学性,并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应急预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风险。
3.权威性
应急预案体系需要有权威性的`组织和管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和政府部门、公共安全机构、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界等多方合作,制定出的应急预案应得到各利益相关方的全面支持和认可。
4.综合性
应急预案体系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应该将安全、预警、信息、人员、物资、资源、技术等方面列为考虑因素,以确保在应急事件中各类问题得到最佳处理。
应急预案体系中应当包括灾难预警、应急指挥、救援物资、通信与协调、信息共享、应急演练等环节,以保证在突发事件的时候,能及时抵御并发挥最大的效能。
应急预案的执行需要多方合作,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能在危急时刻迅速启动,适当的调度和利用各类资源,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也能在灾害事故发生前,进行预报、预警、防御等工作,减轻灾害的损害程度。
因此,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显得至关重要。在建设应急预案体系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加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预案能够让各方面部门积极参与并把措施贯彻到位。同时,还要定期组织演练和复盘分析,不断完善和更新预案,加强应急预案体系的管理。这样才能使应急预案体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灾害和安全事件的应对提供保障和支持。
应急预案体系14
区市政公用局应急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应急办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建章立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应急预案体系的组织保障到位有力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市政公用局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抢险应急小组共5个,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各小组在局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下,实行分工合作,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打总体战,及时处理本局职能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每年,局系统层层签订了应急管理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保证全面工作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形成各级联动,层层负责,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良好局面,为各项应急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细化措施,优化完善应急预案
一是完善体系,优化方案。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建设目标,强化应急预案的制订。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城市道路桥梁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城市供水系统事故应急预案》、《防洪抢险专项应急预案》、《路灯设施应急预案》等10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等级划分、预防预警信息、预防预警行动和处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等制度,在组织领导、工作原则、通讯联络、人员集结、应急响应、处置流程、新闻宣传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大大提升了预案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形成《成都市温江区市政公用局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办法》,并装订成册。二是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假期期间,按时报送值班表,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局领导班子和值班人员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三是建立健全了隐患排查机制,局领导带头,每天分片区采用徒步拉网式方式巡视巡查,切实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做到了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加强应急演练
为高效有序地应对我区市政公用设施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运转良好的应急救灾体系,检验我局应急实战效果,每年,我局都会组织一次市政、路灯、供水设施等安全事故应急抢险演练。应急抢险演练过程中,由局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应急演练指挥部统一领导、科学决策、有序处置,各抢险队反应及时、迅速、措施得当,整个抢险过程高效有序,协调配合。通过演练,检验了我局应急实战效果,进一步完善了我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了我局应急管理水平,增强了处置突发事件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同时,完善硬件设施,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加大应急物资储备资金投入。加强了常规应急物资(如手电筒、雨靴、雨衣、沙袋)的储备,实行专人保管和定期检查,确保应急物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完善的机制、严密的措施、科学的体系大大提升了应急管理和响应处置能力。“5.12”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局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方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局主要领导带头连续工作72小时以上,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工作岗位,一直做到勤巡视、严检查,每天对市政公用设施逐条街道进行拉网式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维护,全区未发生停水和水质卫生事件、燃气安全事故,市政公用设施正常安全运行,为促进抗震救灾工作科学、高效、有序进行,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应急预案体系15
根据州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为组长,州人大常委会社会委、州应急管理局有关同志为成员的调研组于7月下旬,对全州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现场询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察看了XX等,听取了州人民政府、大理市人民政府的情况汇报,州级发改、水务、林草、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地震、气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
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我州于20xx年3月设立了大理州应急管理局,明确了职能职责和人员编制,按照边组建、边应急、边防范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认真履行应急救援、安全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职责,全州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组建至今年6月,共有效组织应急救援55起,妥善处置了7起较大事故和自然灾害,完成防灾减灾知识“大讲堂”120场次,开展应急演练1011次。20xx年全州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2024年下降52.5%、52.8%。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州、县(市)两级成立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减灾委员会三个议事协调机构。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救援相关工作,下设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防汛抗旱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州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州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全州安全生产工作重大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州减灾委员会主要承担全州抗灾救灾和防灾减灾综合协调工作。州级三个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州应急管理局,负责做好日常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巡查考核等工作。
(二)整合资源,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全州共有各类救援队伍314支,基本形成了以消防救援、森林消防2支综合救援队伍为骨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为突击力量,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医疗救护等行业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应急志愿者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全州有应急救援装备:挖掘机243台、装载机181辆、建筑货运自卸车84辆、压路机36辆、推土机5辆、吊车19辆、平地机4辆、战备桥60吨、货运运输车582辆。另外,大理消防救援支队依托15个执勤消防站,组建有5支地震救援重型搜救队、1支地震救援轻型搜救队,23支地震救援分队,配备有搜救犬16条,地震应急救援消防车59辆,防护类器材4352件套,探测类器材175件套,破拆类器材586件套,救生类器材755件套,警戒类器材554件套,及部分照明、洗消、通信类等器材。
(三)完善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效能。完成了大理州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接入并整合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应急现场等感知数据,实现上下贯通,满足政务值守、应急响应、决策指挥、应急救援需要。目前已接入治安、交通高清视频监控信息和森林草原防灭火热成像摄像头监控信息、广电网络应急广播系统、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和应急管理部视频会议系统,初步实现上连下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系,实现灾情的现场传输、远程会商、分析研判以及救援指令的接收、发出,基本实现了以州应急管理局为中心、州级重点部门和县(市)级应急局为节点,乡镇、街道为支点,直通直联突发事件现场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
(四)防备结合,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州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1个应急总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7个专项预案(地质灾害专项预案、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非煤矿山突发灾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基本覆盖了常规突发事件。机构改革后,针对应急职能的归并调整,以两个办公室(州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州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为主,启动了自然灾害类和安全生产事故类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目前《大理州地震应急预案》已于20xx年6月16日印发执行,其余1个总体预案、6个专项预案正在修订中。20xx年全州举办应急演练1011次,参演人数710111人。其中,州、县(市)政府部门举办452次,参演人数70563人;企业举办演练559次,参演人数9348人。另外,在大理的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举办4次,参演人数133人。
(五)强化保障,抓实备战备灾能力。全州建成了以省级救灾物资大理储备库为中心,1个州级库、11个县级库为基础,51个乡镇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目前,全州共储备救灾物资(含省储备)帐篷11973顶,棉被58758床,大衣19419件,衣服26542套,折叠床25261张,床上用品14308套,毛毯10110床,彩条布4232件。同时,为降低救灾物资储备成本和丰富救灾物资品种,州减灾备灾中心与4个大型超市签订了救灾物资供应预售合同,与5个物流公司签订了救灾物资应急运输协议,能确保灾后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运往灾区,受灾群众12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六)狠抓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以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乡镇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推动家庭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为重点,开展了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结合每年的安全生产月,共举办文艺演出11场,发放宣传资料7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60多版,组织防灾减灾知识“大讲堂”120场次,并“以案示警”开展了电动车火灾警示教育等活动。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应急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一是乡(镇)、村(社区)应急管理、安全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无专人负责,灾害信息上报不及时、统计不精确;二是应急管理局与两支消防队伍(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在应急救援调度指挥、应急管理信息上报等,存在职能交错、职事交叉、职责交织等现象。
(二)应急处置体系不够完善。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滞后,职能部门之间协作应急响应机制、应急资源调配、抢险救援力量整合与实际需求有差距。
(三)应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与现实需要存在差距,目前除大理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祥云县(矿山救护队)外,其余10个县都没有专业救援队伍;应急管理部门对社会救援力量管理还不到位,尤其是对企业应急救援力量缺乏规划、引导和指导。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认真贯彻党中央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树牢“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理念,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进一步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完善健全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最大程度地预防、化解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尽快完善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应急管理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完善与消防救援、森林消防两支重要救援队伍的协调协作机制,理清应急管理局与消防救援、森林消防间职能、职责,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一盘棋的应急救援格局。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尽快修订好总预案及地质灾害专项预案、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非煤矿山突发灾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据预案强化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应急管理经费投入,抓好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升应急队伍专业化技能和处置水平,整合现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源,建立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在应急队伍建设上,可借鉴其他地方依托消防救援建设“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经验,探索全州尤其是县(市)“一专多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五)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针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等重点环节,重点谋划好应急管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