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文别集。17卷。罗从彦撰。元代曹道振编。曹道振序称:“郡人许源堂刻其遗集五卷,近得邑人吴绍宗稿,厘为一十三卷,附录三卷,外集一卷,年谱一卷,凡一十八卷。”一般著录本书时,不计入1卷年谱,所以都称为17卷。《四库全书》辑入明代成化间张泰重刻本,此书卷1为经解,但有目无文,卷2至卷9为《遵尧录》,卷10为《二程先生语录》,卷11、卷12为杂著,卷13为诗,卷14至卷16为有关作者生平著作的资料,卷17为外集,则录其生平交游所作祭文、书信等。卷首列张泰序及作者年谱,书后附谢鸾跋。北京图书馆除藏有明张泰刻本,尚有明成化年间冯孜刻本、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罗应斗刻本、明元季恭刻本等。清代康熙间张伯行重编《罗豫章先生文集》10卷,仅录作者诗文,卷首载张伯行、明代柯潜、宋代欧阳佑序,《宋史》本传及作者年谱。作者传世之作多为经世致用、传道讲学的学术著作,诗仅20余首,且多带有浓重的道学气息。
30卷,清高宗弘历撰,蒋溥等奉敕编。该书为作者早期所作诗文之合集,初刊于乾隆二年(1737)。其写作成书过程是,先有文钞本。雍正八年,即庚戌年(1730)作者原序说:“余生九年始读书,十有四岁学属文,今年二十矣。其间朝夕从事者四书五经、性理纲目、《大学衍义》、《古文渊鉴》等书,讲论至再至三。顾质鲁识昧,日取先圣贤所言者以内治其身心,又从身心所得者措之于文,均之有未逮也。日课论一篇,间以诗歌杂文,虽不敢为奇辞诡论,以自外于经传儒先之要旨,然古人所云文以载道者,内返窃深惭恧。每自思念受皇父深恩,时聆训诲至谆且详,又为之择贤师傅以受业解惑,切磋琢磨,从容于藏修息游之中,得以厌饫诗书之味。而穷理之未至,克己之未力,性情涵养之未醇,中夜以思惕然而惧。用是择取庚戌九月以前七年所作者十之三四,略次其先后,序、论、书、记、杂文、诗、赋,分为十有四卷,置于案头便于改正。且孔子不云乎:言顾行,行顾言。《书》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常取余所言者以自检所行,倘有不能自省克,以至于言行不相顾,能知而不能行,余愧不滋甚乎哉!”此编并未刊刻出版,可称为庚戌文钞本。可知这是作者青少年时作品选集,亦可见当年作者律己甚严,写作一丝不苟并精益求精之精神。
宋代诗文别集。李复撰。李复号“潏水先生”,因以名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书为40卷。钱端礼于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所作的《书〈潏水集〉后》谓“其孙龟年、龟朋出遗集四十卷”,钱端礼原欲刊行,但不久奉祠而归,竟未如愿。直到淳熙十年(1183)十月,其孙钱象祖才在上饶郡任所刊行其书。本集原本散佚无存,以至后世谈论宋文者,竟不知其名氏。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始由《永乐大典》中辑其佚作,重编为16卷。其前8卷辑入奏疏、表、启、书牍、记、赋、辞、序、跋、说、铭、墓志铭及杂著等各体文章;后8卷为诗。卷末附钱端礼、钱象祖跋语及徐衡仲题诗。钱象祖跋称“其文章尔雅,其议论醇正”,而徐衡仲题诗也说:“潏水先生道可宗,清诗华藻亦云工。欲知派别从何出,具载邦君大集中。”试观其集中,文如《华阴遇雨记》、《竹声赋》等,描写景物绘声绘色、穷形尽相,而且意境幽深。其诗多酬唱应和及记游之作,但如《过方山峄》等诗,绘景写情亦颇有新意。
十卷。明梁储撰。梁储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广东顺德人,成化十四年(1478)中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擢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谥文康。著有《郁洲遗稿》。此集为梁储之子梁子挹所编,初名《郁洲集》,香山黄佐序。后来,梁储之孙官任中书舍人,从内阁又录其奏疏,补入集中,编为十卷,故名为《郁洲遗稿》。梁储历事三朝,济世救国之心颇为感人。集中收录其许多奏疏,如武宗自封镇国公,则上疏力阻。许给秦王关中闲田为牧地,则草敕时为危言以动听,又力请回銮疏,均表达了梁储拳拳的爱国之心,虽然修辞不够华美,而义存规谏,也可以说是古之遗直。集中诗文廖廖无几,体格亦不甚高。
元代诗文别集。6卷。刘仁本撰。刘仁本诗文集久已散佚,仅《永乐大典》各卷收入了刘仁本《亦玄集》、《羽庭诗集》之中的作品。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重辑出刘仁本诗文若干篇,编为6卷,统名为《羽庭诗集》。卷首有宋无逸序,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刘仁本自序。刘仁本自序应为《亦玄集》而作。另外,贡师泰、朱右等人都为《羽庭集》写过序,但未收入《四库全书》本《羽庭集》。卷1为四言诗、五七言古诗,卷2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3为七言律诗,卷4为七言律诗,五七言排律、五七言绝句,卷5为序,卷6为记、题跋、传。总的来说,刘仁本的诗比文成就大,而诗又以七言为工。他学问淹雅,所作清隽绝俗,不染尘氛。由于其集久佚,一直未受到应有的评价。他在四明时与廼贤、盛熙明唱和颇多,当时元朝国运已衰,他却能以风雅为尚,似乎决然不为时事耽忧。他的记、序诸篇所涉及的内容多有史传所不载,亦可以补史阙。
诗文别集。北宋刘跂撰。八卷。跂字斯立,斋号学易,东光(今属河北)人。挚之子。元丰二年进士,曾知彭泽、管城、蕲水,政和末以朝奉郎卒。有集二十卷,原本世久不传,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缀成编,诗四卷,有赋一首;古诗五言四十六首, 七言十首;五言律诗四十五首,排律三首;七言律诗三十四首;绝句五言十八首,七言六十三首,凡二百二十首。 文四卷, 有表、策问、启、书、序、记、碑、赞、题跋、墓志铭、行状、祭文等八十七篇。其所作古文,简劲有法度,吕祖谦奉敕修《宋文鉴》,多取其文。诗则多作黄庭坚体。《遣怀》:“此身为客几东西,万物须于一马齐。山色不随春草绿,边声长伴夜鸟啼。宦海碌碌凭谁记,簿领纷纷为底迷。犹喜官轻无局事,不妨酣寝过晨鸡。”常怀忧怨, 语多悲愤。 吕本中《紫微诗话》推其隶事之工, 为北宋末一卓然作者。有《四库全书》、《畿辅丛书》、《清芬堂丛书》及《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武英殿聚珍版书》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有《学易集》拾遗五条。
宋文别集。2卷。孙梦观著。集后附录志赞诔文1卷。全书分奏议和故事两部分。“故事者,征引古书于前,而附列议论于后,更番进御,因事纳规。盖当时体制如是也。”(《四库全书总目》)如以“司马光谓众言纷纷乃朝廷好事,王安石谓公议为流俗”为题目,前引典籍,后加评论,否定了王安石的观点,认为君主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提出“愿陛下恢宽容之量,以开众正之路”。又如以“吕蒙正尝言都城外不数里饥寒死者甚众”为题,提出“西土创残,北难方炽,尤当念民命之莫保湖湘,念民瘼之良苦”的议论。其奏议亦能以激昂的情感,对种种政治弊端,提出批评和建议。
诗文别集。宋姚勉(号雪坡)著,从子姚龙起编。五十卷。封事笺表七卷,讲义二卷,赋一卷,诗十一卷,杂文二十八卷,词一卷。篇首有方逢辰、文及翁序。传世有清佚名影宋本《姚舍人集》,藏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本曾以《永乐大典》校补,名《雪坡文集》。胡思敬《豫章丛书》本据四库本校刊,附《补遗》一卷,补诗一首,文四篇;《校勘记》一卷,《校勘续记》一卷,《校勘后记》一卷;正讹拾遗,较为可取,名《雪坡舍人集》。
诗文别集。南宋王质撰。十六卷。质有《雪山词》已著录。是集阮《序》称:听其论古,如读郦道元《水经注》,名山支川,贯串周匝,无有间断。其集原四十卷,久佚,清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掇拾排次,厘为十六卷,凡岁月可稽者,附考于题下。卷一至十一为文,有奏议、表、论、序、题跋、记、书、启、铭、传诸体凡一百一十篇;卷十二至十五为诗,有赋、雅四首,古体诗五言十一首;七言三十五首;律诗五言七十三首,七言七十二首;五言排律一首,五言绝句四首;卷十六为词,凡七十五首。另删除青词一体,文七篇,未收。质学博而才瞻,故奏札诸篇,详明剀切,语词精妙,论理高瞻。有《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湖北先正遗书》本。另今人栾贵明据现存《永乐大典》辑得清四库馆臣漏弃者一十二条,见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明代诗文别集。程本立(字原道,号巽隐)著。有嘉靖元年(1522)吴德翼刻本,题“赐进士嘉兴吴昂编辑,同郡庠生马淮校正”。前有云南布政使司左参议古闽后学林庭昂序。共4卷,卷1、2为诗,卷3、4为文,附录为状略。此刻本《四库全书》馆臣原未见,故说“岁久皆散佚”。其实,这刻本今仍存。万历元年(1573)濮阳棐得遗稿于其裔孙九泽,嘱训导李诗校刊,再次刻印,也是4卷。前面除林序、濮序外,还有弘治十八年(1525)李廷梧序。《四库全书》本即以此刻本为底本。程本立诗文颇受推重。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建文诸臣,文莫过方希直(孝孺),诗莫过程原道。希直之文,取法昌黎,下亦不失为苏子瞻。原道之诗,刻意杜陵,下亦不失为陈简斋也。”《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本立文章典雅,诗亦深稳朴健,颇近唐音。不但节义为足重,即以词采而论,位置于明初作者之间,亦无愧色。”陈田《明诗纪事》评论说:“明初槜李诗人,首推清江(贝琼),次及巽隐。巽隐诗格浑气遒,七律尤对仗整齐,固当与嶙峋大节,并留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