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明陆树声撰。撰者于卷首有题记,称:“余卧病榻间,冥心摄思。或瞥然起念,意有所得,欲言嗫嚅。时复假寐,顷焉得寤,蹶然起坐,凭儿捉笔, 造次疾书。”可见是他卧病榻间所做的杂记,至于称“寤言”者, “以其得之寤寐也”。全卷多为杂议,间以琐事杂记。 《四库全书总目》指其“中多养生家言”,并说:如“缓步当车、晚食当肉”语出《战国策》,而陆氏以为《史记》,这是由于“明人读书不求源本之故也。”
《东谷赘言》二卷,(明)敖英所撰。是书为著者于致仕后退居乡里所作。其最早由仁和沉淮刊刻于(明)嘉靖己酉年(二十八年)。书中所载多为先儒事迹及其语录,间或诗文评论、当朝史事。其行文採取问答的方式,既叙且议,阐释了儒者处世的价值观。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敖公的学识、经历以及兴趣爱好,可以说是其一生行历的缩影。透过这部书,可以有助于考察敖英的人生际遇,其作为一个古代普通读书人的思想,以及了解有关明代的若干典故旧闻.该书现在有江西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点校本。
《世说旧注》一卷,明杨慎撰。杨慎,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即位改充经筵讲官,嘉靖初因议礼案充军云南永昌卫(今属大理)。是书摘取刘孝标注《世说》加以编纂,共十五条,内容广泛,涉及经史诗传等所撰,以求证补。本书有《函海》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标点整理。
意谓兵法之百囊,全书共七卷。将古代兵法抽象概括为三十六个字,每字都有独立的含义,每字之下引战例加以说明,共引战例三百三十七则。是书具有明清兵书的显著特点,条分缕析,事理结合。许多精避论述,已成军事名言,虽非名家手笔,亦不乏真知灼见。正如方以南在刻本序言中指出的那样,“语必析精,事必征实,适合陆军学校教科之用。噫!是编出而胡文忠公《读史兵略》之价值减矣。” 是书虽著于明代,但作者手校孤本传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湖北工业传习所用铅字印刷,湖北国学编辑社出版发行,今藏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和湖北省图书馆。今据湖北工业传习所铅印本整理。
明代兵书。一般题为无名氏撰,有的版本题为黄之瑞或黄启瑞撰,均不可考。全书共12卷(清乾隆抄本作8卷,道光抄本作6卷),152篇。每篇先理论阐述,次引古代战例及兵家言论以佐证。内容涉及战争目的、战略战术、治军用将、阵法训练、火器制造、赏罚原则、屯田粮饷、阴阳占卜等。
唐白居易撰。四卷。成书于元和元年(806)。当时白居易为应制举,闭门“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后应试高中第二名。试毕,白居易将所拟策目“次而集之,分为四卷”。该书内容丰富,所拟问题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如“辨兴亡之由”;“议盐法之弊”;“备边并将置帅”;“禁厚葬”;“议释教”等。该书多与白居易文集并行,也有名《白氏策林》单行者。
又称《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道德经论兵要义》。唐代论述治国治兵之道的著作。王真撰。唐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刀兵不息,作者忧患于国家安危,惮思竭虑撰成此书,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呈献朝廷。今有明正统《道藏》本、《宛委别藏》本多种存世。81章。该书从军事角度注释《老子》,强调治国治军要道、德、仁、义、礼兼用,统治者要戢兵去战,就要无为,不争。但要为止战而备兵,反对麻痹轻敌。在战略上,提倡以不欲求欲,以不为求为,应敌后起,常为客兵。该书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军事思想并有所发展,但其企图以文治而非武力消除战乱的迂腐思想,不仅无济于当时,对后世也有不良影响。
一卷。旧传黄帝或云玄女撰,清洪颐煊辑。此书依托,无待明辨。最早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隋志·子部·兵家》云 “《黄帝问玄女兵法》 四卷,注曰: 梁三卷”。其后 《旧唐书·经籍志》也著录云: “《黄帝问玄女兵法》三卷,注曰: 玄女撰”。《新唐书·艺文志》亦云三卷。较《隋志》少一卷,未知佚,抑篇卷有所损益?其书久佚,今本为清人洪颐煊据类书辑录,凡引黄帝玄女战法,或黄帝兵法,皆辑入。古之兵法,依托黄帝,其来尚矣。考 《汉志》兵阴阳类,有 “黄帝十六篇,图三卷”是其证。《隋志》尚有 《黄帝兵法孤虚杂记》一卷,《黄帝兵法杂要诀》一卷,《黄帝军出大师年命立成》一卷,《黄帝太一兵历》一卷,《黄帝蚩尤风后行军秘术》二卷,注云:梁有《黄帝蚩尤兵法》。《旧唐志》有《黄帝太公三宫法要诀》一卷等,依托益繁,不可究诘。视为黄帝书,固为荒谬。然以其出现在隋、唐以前,其来已久,虽零文只句,仍可珍贵。至少可作隋唐兵书读,得窥其时兵家之一斑。此书有《问经堂丛书》本,清嘉庆中承德孙氏刊本。另有 《经典集林》本,民国十五年 (1926)陈氏慎初堂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