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历史》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全书结构严谨,评论精当,用词古雅,引文考究,是研习清史者重要资料。从明末农民起义到努尔哈赤起兵,再到多尔衮挺进中原,一统天下,清朝时期的中国,曾威震四海,但也故步自封。在这里,有文武兼具的创业之君皇太极、从少年天子到千古一帝的康熙、风流天子乾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特色鲜明的人物,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清朝历史,尽在此书。
《孔子的故事》最早出版于1956年,在之后的数十年中,这本书又多次再版,甚至被翻译成其他语言走向海外,成为了读者了解孔子的一个窗口。是李长之先生专门写给大众读者的一部通俗读物。他用通俗而富有情感的笔法讲述了孔子的精神面貌和孔子的坎坷一生。全书截取了他一生中最精彩的片断,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书中的孔子有十五岁便“志于学”的少年意气,有夹谷会齐时牛刀小试的喜悦,有见君王“好德不如好色”的悲叹,有率领众弟子奔波辗转的艰辛,有命悬一线却不改从容的气魄,有至死不渝追寻理想的执著。《孔子的故事》是一部通俗读物,李长之并没有因此减弱他斟酌史料的严肃性,相反,他对史料的取舍拣择都有根有据,一丝不苟。《孔子的故事》不到十万字,而脚注多达239条,引书几十种之多,可称言必有据,其中凝铸着作者的史的眼光和不苟的精神。本书是一部集学术性、思想性、通俗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
笔记。宋叶梦得(1077—1148)撰。原十卷,存一卷。梦得有《石林燕语》已著录。叶氏见长于文学,一生著述甚丰。收集日常所记典故趣闻而成此集。故其条目内容,既有前人著述,又有叶氏文采。大致可归纳为前人轶事、当代趣闻、叶氏杂感等。叶氏崇拜陶潜、杜甫,述其轶事以隐居避世、同情民间疾苦为主,取材以前人诗文佳句居多。余皆借题发挥,或申述诗文理论,或讲求措词造句,或讨论文章规范。颇能代表宋代一派文风。有《说郛》本,《古今说部丛书》本。
《辛丙秘苑》,是中华民国初期的“小报之王”所发掘出来的独家新闻,由袁世凯次子袁克文所写,于1919年成书,有10万字。袁克文的《辛丙秘苑》分22期连载于1920年的上海《晶报》三日刊上,专门记载从1911年至1915年这一时期内北京政坛上的人事秘闻。除去《启》和《序》之外,共有篇目30篇,记述的内容包括重大事件的内幕、袁世凯集团一些重要人物的秘闻及对他们的评述、袁家内部的一些事件等,在内容上十分丰富。由于作者与袁世凯的特殊关系,使其在写作时较多地掺进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使得本书的内容除了具有材料上的第一手性之外,同时还被打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从而使得本书面貌显得愈发的复杂与多样。而本书原本欲写二三十万字,但由于作者与《晶报》主编张丹翁因交换古玩闹翻以致中断连载,最终仅仅完成数万字,故此书又可被称为一部腰斩之作。
中国佛教史书。简称《尼传》。四卷,有序。南朝梁时宝唱撰。宝唱,俗姓岑。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十八岁投建初寺僧祐律师出家,住庄严寺,博涉经律。曾听处士顾道旷等讲经史、《庄》、《易》。齐末避乱至浙江、福建一带。梁天监四年(505)回到京师,敕为新安寺主。宝唱素以博学多识著称,十一年(512)参与僧伽婆罗译场,笔受《阿育王经》等十一部经。后又受梁武帝之命,掌华林宝云经藏,广搜遗逸经籍。先后助僧旻编撰《众经要抄》、助智藏编撰《义林》、助僧朗编撰《大般涅槃经注》以及助萧纲编撰《法宝联璧》等。生平撰述颇多,除此书外,尚有《续法轮论》七十余卷、《法集》一百三十卷、《名僧传》三十一卷、《华林佛殿众经录》四卷、《经律异相》五十五卷、《出要律仪》二十卷等,但大多佚失。现仅存本传和《经律异相》。《比丘尼传》系根据碑颂记集,或博闻前贤所得的资料整理而成。共著录从西晋建兴(313—316)至梁天监十五年(516)止,约二百年间晋、宋、齐、梁四朝著名比丘尼的事迹。其中:卷一有东晋的净检等十三人,卷二有刘宋的慧果等二十三人,卷三有南齐的法缘等十五人,卷四有梁的净修等十四人,共正传六十五人,附见五十一人。
全称《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亦称《碧岩集》。宋代禅宗僧人佛果克勤 (圆悟) 著。宋徽宗政和年间克勤住持澧州石门夹山灵泉禅院时, 将雪窦重显 (980—1052) 的《颂古百则》加以评唱,经门 人编辑而成。善会曾以 “鸟含花落碧岩前” 的诗句咏夹 山,故夹山又称为碧岩,是为书名之来由。雪窦《颂古百 则》用偈颂的形式表达禅宗掌故,十分注意修辞,为丛林 称重。克勤则于每段公案和偈颂之前加一提纲式的垂示, 又在本文各句之后系以短小精悍的着语 (夹注),接着, 在公案和偈颂之后加以评唱,成为非常完全的著作,对参 究禅学者有较大的启发作用。自是书问世,宗门派别逐渐 倾于合流,而“禅机”也逐渐融化于 “诗境”。后大慧宗 杲(1089—1163) 担心此书造成不明根本,专尚语言的弊 病,故焚毁其版。但该书仍然流行,模仿该书的著作也不 断出现。在中国佛教史上,该书对于禅风的转变有深远影 响,曾传至朝鲜,并被誉为经典。
凡八卷。唐代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乃释迦如来于耆阇崛山,为文殊师利、弥勒等诸大菩萨叙述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计分序品、报恩品、厌舍品、无垢性品、阿兰若品、离世间品、厌身品、波罗蜜多品、功德庄严品、观心品、发菩提心品、成佛品、嘱累品等十三品。关于本经之传译,据卷首御制序载,此经梵本系唐高宗时代之师子国王所献,逮元和年间,始由般若三藏等八人奉诏译之,复由谏议大夫孟兰等四人修饰而成。
佛教论书。 此论开篇即称 “论曰: 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摩诃衍是梵语译音,就是 “大乘”,所以汉文译为《大乘起信论》。传为古印度著名的大乘论师马鸣所作,南朝名僧真谛所译。但自隋唐以来,历代都有人对这部论书的作者及译者表示怀疑。近代佛教界的学者各持一端,一派说是南北朝时期中国人伪撰而托名马鸣的,另一派则坚持认为是马鸣所作。有趣的是,这部大乘佛教的重要论著却曾在印度本土一度失传,而由唐朝名僧玄奘由汉文重译成梵文,传回印度。不管这部论著是否为伪作,它对中国佛教各宗派都产生过影响,甚至成为佛教的入门书。全论共分五部分,第一因缘分,第二义分,第三解释分,第四修行信心分,第五流通分。其核心内容是如来藏缘起,主张如来藏即众生心,是宇宙万有的总根源,并立 “一心开二门” 之说,把一心分为 “心真如门” 和 “心生灭门”,认为 “众生心” (一心)蕴含杂净、逆顺、凡圣两种因素,在迷即为 “生灭门”,在悟即为“真如门”。劝人虔信真如和佛、法、僧三宝,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等五行,以获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