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店主

女店主

意大利喜剧。作者哥尔多尼(Carlo Goldoni,1707—1793),喜剧作家,一生写了100多部作品。本剧描写一个机灵、美丽、泼辣的姑娘米兰多琳娜,父母相继去世后,独自掌管一爿旅店,周到地应酬着来往客人,生意兴隆。她容貌秀丽,风姿迷人,远近的贵族纷纷光顾她的旅店,为她神魂颠倒、忘乎所以。其中有弗尔利波利侯爵和阿尔巴菲奥里达伯爵。弗尔利波利侯爵是一个世袭贵族,因挥霍无度已濒于破产,却总爱摆出一副臭架子,炫耀自己高贵的出身。阿尔巴菲奥里达伯爵是一个新贵,他的领地是花钱买来的,他认为只要有钱,就能随心所欲。侯爵和伯爵都在追逐女店主,为了博得她的欢心,终日周旋在她的周围,为她争风吃醋,并对贵族的价值和金钱的作用问题争论不休。前者认为爵位比什么都值钱,米兰多琳娜需要的是他贵族的身份;后者认为金钱万能,米兰多琳娜需要的是金钱。旅店里还住着极端鄙视女人的骑士,认为女人是男人不堪忍受的祸害。米兰多琳娜以她的聪明、美丽,引诱骑士疯狂地追求自己,使他懂得了女人的力量和魅力,好好地教训了骑士。在机智地戏弄了这些不怀好意的显贵之后,米兰多琳娜选择了诚实、勤劳又钟爱着她的仆人范布里齐奥为终身伴侣。这出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喜剧崇尚人无贵贱之分的精神,无情地鞭挞了没落、腐朽的封建贵族阶级暴发户的丑恶嘴脸,热情地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朴素、忠贞的爱情。戏中勤劳、乐观、妩媚动人的女店主米兰多琳娜是哥尔多尼笔下塑造得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女店主》成为最受欢迎的保留剧目之一。

交叉小径的花园

交叉小径的花园

《交叉小径的花园》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创作的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中国人。它讲述了一战期间在英国为德国当间谍的主人公俞琛在同伴被捕、自己被追杀的情况下,为了把重要情报告知德国上司,而不惜杀死汉学家阿尔贝的经过。故事的讲述又以俞琛被捕后狱中供词的方式展开,且以欧洲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的推迟为切入点,引人入胜。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是(智利) 巴勃罗·聂鲁达所作诗集。该书聂鲁达不仅在赞美爱情,而且是在赞美性。命运注定该作品要以更富诗意和节奏感的书名面对读者,因为它的确不是一本关于性的诗集,而是一本揉合性与爱的诗集,这就是该诗歌的真正魅力,因为它更接近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关系的本质。

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

弗罗姆(ErichFromm,1900—1980)著。1941年初版。通过对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对人、社会的独特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把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归结为是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需要,把纳粹主义看作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是片面的。应从个人的心理中去寻找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原因。提出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化”与“孤独感”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越来越摆脱他人与自然的束缚,自我实力增强;另一方面,人因切断了同母亲及其他人的“原始缔结的纽带”,使得原先所具有的相与感、安全感不断消失,人越来越感到孤独。这一矛盾使“自由”具有双重含义:它既意味着个性的独立与发展,又意味着个人的孤独与不安。因此人形成了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即个人放弃其独立自由的倾向,而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某人或某事结合起来,以便获得他所缺少的力量。这种心理机制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社会性格”,把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能量引向同一方向。认为这种心理机制是产生法西斯主义的动力,只要这种心理机制继续存在,就会不断出现各种形式的独裁制度。提倡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心理革命”,铲除独裁主义产生的心理因素。认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提倡人类之爱,就能克服对孤独的恐惧心理,使人从具有双重含义的消极自由走向只具有一种含义的积极自由。该书确定了作者以后的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奠定了综合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基础。

人有人的用处

人有人的用处

副标题《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著作。美国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著。本书初版于1950年,随后,作者又对本书进行了修订,修订本于1954年由英国伦敦艾尔一斯波蒂斯伍德(Eyre and Spottiswoode)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作者继《控制论》出版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分11章,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控制论来看待与分析社会。书中,作者首先将社会看做是一个通讯和控制的系统,在这一基本思想指导下,分析了人类社会的通讯特征;分析了一些具有一般性的社会现象,如语言、法律等;分析了工业革命以及通讯机器和未来等问题。从而说明人类只有通过对消息及有关通讯设备的研究,才能了解社会;阐明在这些消息和通讯设备的未来发展中,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消息,势必要在社会中占居日益重要的地位。

西西弗的神话

西西弗的神话

副书名是《论荒谬》。法国加缪著。是一部哲学文论,1943年出版。是加缪所著的惟一涉及哲学理论的书。由“荒谬的推论”、“荒谬的人”、“荒谬的创造”三部分组成。较系统地论述了荒谬和对荒谬的态度;荒谬的人的典型,以及荒谬的人所致力的创造。加缪指出,荒谬产生于“人的呼唤和世界不合理的沉默之间的对抗”,荒谬感是由于人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分离构成的。他批评企图通过希望或通过自杀来逃避荒谬,尤其批评了各种存在哲学使人寄希望于未来或宗教的逃避态度。作者从荒谬中推导出反抗、自由和激情三个结果,认为在荒谬的世界里,生活意味着对未来的无动于衷,意味着要穷尽既定的一切的激情。因此,对于正视现实的荒谬的人来说,重要的并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这种荒谬的人的典型有:要穷尽无数女人并对生活心满意足的唐璜、有要经历生活的多样性的演员、有要对抗命运的征服者。创造是荒谬的人的快乐。作者最后把古希腊神话中被罚作无效无望劳动的西西弗推崇为荒谬的英雄。

马铁奥·法尔哥尼

马铁奥·法尔哥尼

小说。作者梅里美。选自《梅里美小说选》。小说写杂木丛林的科西嘉成了牧人和一切犯法者的乐园。一次巡逻队追捕强盗齐亚尼托,齐亚尼托大腿受伤,一瘸一拐来到马铁奥家,他儿子福尔图纳托一人在家,强盗给福尔图纳托五法郎,让他把自己藏起来。巡逻队来后,准尉许诺给他一只银质挂表,让他说出强盗的藏身之处,福尔图纳托接受挂表,说出了强盗藏身的干草堆,强盗被巡逻队带走。马铁奥认为儿子背信弃义,用枪打死了福尔图纳托。小说通过马铁奥大义灭亲的举动,表现他好侠尚义,威猛刚烈的性格,令人震惊。

塔芒戈

塔芒戈

梅里美(1803-1870)是19世纪法国风格独特的中短篇小说家。《塔芒戈》创作于1829年,是其小说中比较突出的一篇,讲述了非洲武士塔芒戈落入奴隶贩子勒杜之手后,在航船上率领其他黑人奴隶奋起反抗,最后杀死白人船员的故事。作者以冷静的笔调,塑造了孔武有力、野蛮机智的塔芒戈形象,真实地反映了非洲人民的悲惨命运,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罪恶。

歌剧魅影

歌剧魅影

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身为记者的作者随着调查和采访的深入,讲述了宏伟壮丽的巴黎歌剧院里闹鬼的事。歌剧院经理德比埃纳先生和波里尼先生辞去经理之职后,如释重负;他们的继任者蒙沙尔曼先生和里夏尔先生上任伊始,有个亲眼见过歌剧院幽灵的置景工猝然吊死在舞台下面的台仓里,把德比埃纳先生和波里尼先生的告别辞行晚会给搅了;新任经理又受到歌剧院幽灵先后两次敲诈,四万法郎神秘地不翼而飞;著名女歌星卡洛塔竟然在演唱拿手曲目时走调,癞蛤蟆般的鼓噪甚至惊得剧场大厅里的枝形吊灯都掉下来,当场砸死已被里夏尔先生指定去接替幽灵的领座员吉里太太职务的看门妇,卡洛塔含羞结束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取而代之的歌坛新星克里斯蒂娜,师从所谓的“音乐天使”,亦即歌剧院幽灵,在《浮士德》中,她用自己的全部心灵去演唱玛格丽特一角,演至最后一幕,她用超凡脱俗的歌声呼唤天使,她的身体仿佛腾空而起,拉着全场为之震颤的观众一起展翅高飞,每个观众都以为自己插上了翅膀,这时舞台上突然陷入一片黑暗,观众几乎来不及发出惊叫,灯光又重新照亮舞台,但克里斯蒂娜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了,被劫持了;克里斯蒂娜失踪后,她的心上人夏尼子爵也不知去向,子爵的兄长菲利普伯爵又意外身亡;围绕着夏尼子爵和温柔迷人的红歌星之间的爱情故事,骇人听闻的罪恶勾当接踵而至……

黄色房间的秘密

黄色房间的秘密

讲述一位教授的女儿独自在房间里,突然发出惊人的喊救声,赶来救助的教授与助手不得其门而入(这是个上锁的房间),只听到房内传来枪响,另一边赶来救助的仆人则发现窗户也是从内上锁的,等到他们合力破门而入,教授女儿已倒在血泊之中,房间里却没有任何凶手的身影。该书是推理史上第一部密室杀人长篇经典,被誉为“不可模仿、不可超越的推理小说杰作”。日本推理文坛泰斗横沟正史在《本阵杀人事件》中称其为“永远的杰作”。书中的不可能犯罪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创了密室犯罪的先河,对后世作品影响深远。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一部小说的灵感也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