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志卷一

刘廷槐Ctrl+D 收藏本站

安徽滁州来安县知县汜水刘廷槐重修

舆地志

建置沿革    沿革表    疆域    星野    形势名胜附    山川

建置沿革

来安,在《禹贡》 :“扬州之域”。周初属徐国。

《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 。孔安国《传》曰 :北至淮,东南至于海。《淮南子》:徐偃王好行仁义 ,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通鉴辑览》 :徐偃王地方五百里。韩昌黎《徐偃王庙碑》:徐为嬴姓国 。及偃王诞,行仁义。周穆王无道,四方诸侯贽玉帛于徐庭者三十六国 。穆王闻之,恐,与楚连谋伐徐。徐偃王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今徐州府。山下百姓从之万有余家。偃王走死失国,民戴其嗣为君 。杜预曰:徐国在下邳、僮县东南。《括地志》云 :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古徐国也。《元和郡县志》 :徐城县东至泗州五十里。〈考正〉旧志云 :来安,周属钟离国。其说非是。按《世本》云 :钟离,嬴姓国。应劭云:钟离,古国名。唯杜预《春秋传注》:钟离,楚邑。不以为国名。《通典》云 :钟离故城在临淮县东四里。临淮废县距来安二百四十里。春秋时,小国地方不过六七十里。钟离并非大国,安得有二百四十里疆域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 俱云永阳春秋时为楚地,不云属钟离也。今按:徐国在泗州古徐城县北三十里,徐偃王跨淮立国,地方五百里。今之来安,在古徐国之南二百里,正为徐国属地。安得属钟离哉?兹采辑诸书订旧志之误。按《清一统志》 :康熙十九年,泗州沦于洪泽湖,移治虹县,非泗州旧治矣 。

春秋时先属吴,后属楚。为吴楚二国战争地。战国仍属楚。

《春秋传》 :鲁襄公五年,仲孙蔑会吴于善道。〈考正〉《南兖州记》:盱眙,春秋时为吴善道地。按来安与盱眙壤地相接,故同为吴之属地。旧志云:春秋时先属吴。今从之。《滁州志》:全椒县,春秋时为椒邑。楚大夫伍举封于椒,故曰椒举,其子曰椒鸣。汉改全椒县。《太平寰宇记》:六合县,本楚棠邑,《汉书》作堂邑,春秋时伍尚为棠邑大夫,即此地。秦灭楚,以棠邑为县,汉因之 。〈考正〉按楚伍举封于椒,即今之全椒。伍尚封于棠,即今之六合。全椒、六合之地既皆属楚,来安介居二邑之间,亦当属楚矣。《春秋传》:鲁襄公十四年,楚子囊师于棠(即今六合)以伐吴 。吴不出而还。盖近棠邑之地。是年,皆为子囊所取。来安自是属楚矣。《春秋传》:鲁哀公二十二年冬,越灭吴。《史记/越世家》:勾践已平吴,乃北渡淮,会诸侯于徐州。已去,渡淮南 ,以淮上地与楚。〈考正〉按《史记》越灭吴,即以淮上地与楚。来安未尝属越,旧志误。

秦灭楚,置建阳县,属九江郡 。

《楚世家》:负刍五年,秦破楚,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楚郡 。孙检谓:灭去楚名,以楚地为三郡。《晋书/地理志》谓:置彰、会稽、九江三郡。又《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初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汉书/地理志》:九江郡,县十五:寿春邑、逡遒、成德、橐皋、阴陵、历阳、当涂、钟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全椒、阜陵。《水经注》:寿春县故城,楚自陈徙此。秦始皇立九江郡,治此。《南畿志》:建阳城在滁州东四十里,本秦县。案今县南三十里水口镇,西至州城三十五里。镇东有故城遗址,俗呼东城埂,即其地。

汉初,建阳县属淮南国。元狩元年复属九江郡,隶扬州。

《史记/黥布列传》:天下定,布剖符为淮南王 ,都六 ,九江 、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布。《淮南衡山列传》:高祖十一年,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 ,凡四郡。传子厉王安,元狩元年坐罪国除 ,复为九江郡。《汉书/地理志》:秦分天下为郡县。汉兴,因秦制度。至武帝攘斥胡越,开地斥境 ,凡十三部,置刺史 。

后汉省入全椒县 ,属九江郡,隶扬州。建初四年,又以全椒益下邳国 。

《后汉书/郡国志》:扬州刺史,部郡六:一、九江。《宋州郡志》 :扬州刺史,前汉未有所治 ,后汉治历阳。又《续汉志》:九江郡,十四城:阴陵、寿春、逡遒、成德、西曲阿、历阳、当涂、全椒、钟离、阜陵、下蔡、平阿、沛义、成本。《序》云凡前志有县名,今所不载者,皆世祖所并省也。案此无《前汉志》之建阳,故旧志以为并省。《后汉书/惠王衍传》:下邳,惠王衍永平十五年封。建初四年,以临淮郡及九江之钟离、当涂、东城、历阳、全椒合十七县益下邳国。建安十一年,国除。案旧志:永平中封淮阳王为阜陵王,为阜陵国地,以全椒近阜陵、建阳,入全椒故也。然考东汉之初,九江十四城,全椒与阜陵并列,当永平十六年阜陵质王徙封之时(《本传》注:食二县 。)而全椒尚为列侯马成封邑 。至建初元年,质王贬侯,仅食阜陵一县。建初四年,全椒已益下邳国。后虽章和元年复爵,增封四邑,不得复有全椒明矣。且以阜陵下湿徒寿春 ,全椒亦非近邑。

三国为吴地,罢县,置屯田都尉屯阙 ,隶扬州郡属郡阙。

《吴志》 :赤乌十三年,遣兵十万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案此塘埂在堂邑,即今六合县地。《名胜志》:汉建阳、全椒、阜陵三县地,孙吴置涂塘以限魏兵 。案今滁地,古曰涂中。薛居正《五代史》谓 :孙氏作涂中、东兴塘、瓦梁堰,塞滁河为渊。《明一统志》谓 :东兴堤在无为州东北五十里东关口,西接巢湖,一名濡多坞。则东兴又涂中之南境也。《通志/沿革表》 :江淮之间,魏吴边境。又于《滁州沿革表》谓:三国属魏。系袭《州志》之误 。至旧志云:三国属吴,后属魏。属吴是矣,其云后属魏者,亦未知晋咸宁五年大举伐吴,地乃归诸晋也。《方舆纪要》 :涂塘即瓦梁堰。孙氏时,尽罢县邑,治以屯田都尉。瓦梁堰在今县东南赤山湖。《通典》:魏有州十二,扬治寿春。吴置州五,扬治建业。案《方舆纪要》:吴,扬州领郡六:丹阳、宣城、毘陵、吴郡、吴兴、新都,皆治江南。未详涂中设何屯都尉,属于何郡。

晋初,仍入全椒,属淮南郡,隶扬州。东晋侨置顿丘郡 ,隶北徐州。后废郡为顿丘县,属秦郡,隶雍州。

《宋书/州郡志》:扬州刺史,魏治寿春,晋平吴,治建康 。《晋书/地理志》:扬州统郡十八,淮南郡县十六:寿春、成德、下蔡、义成、西曲阳、平阿、历阳、全椒、阜陵、钟离、合肥、逡遒、阴陵、当涂、东城、乌江。案淮南郡,袁术改九江郡置,魏晋因之。时无建阳名,应仍东汉省入全椒属焉。又,元帝渡江后置顿丘郡 ,属北徐州。《通典》:顿丘县,汉全椒县地。案此系以东汉建阳省入全椒言之。据《广舆纪》 ,顿丘故城在今来安县东一里许。则元帝初置顿丘郡,即与全椒合。至孝武置南谯郡于全椒 ,全椒已与顿丘分矣。郡废为县,又在孝武后。《宋书/州郡志》:顿丘县,二汉属东郡。在今大名府清丰县。江左流寓,立属秦郡。案改堂邑为秦郡,《宋志》列在晋末安帝时 ,《晋志》亦系约元帝渡以后言之 ,其止云侨立尉氏县属焉者 ,或安帝初置秦郡时,顿丘仍自为郡,至废为县,乃并以属之秦也。《通志》:东晋,秦郡之顿丘,乃寄治淮南者也,至隋改名曰清流。案东晋流民南徙,有一县侨置数郡者,有一郡惟领一县者,有竟省县者 。《通志》谓宋无全椒,东晋已为南谯郡。《南畿志》谓全椒南齐改为嘉平县,顿丘县之分自全椒。是否适得建阳故境 ,无可考,其后割并,亦复不一。至隋改清流,与全椒始复各出,全椒得秦县名。又《晋志》:元帝初,以雍州镇酂城,寻省 。孝武时于襄阳侨立雍州州,皆遥领。案旧志云:东晋孝武于淮侨立郡,邑属南谯郡。盖误于顿丘前之建阳省入全椒。考晋孝武太元中所置南谯郡,治山桑。《方舆纪要》谓在巢县东南二十里。固亦有谓在全椒县桑根山之阳者。然顿丘始于元帝已别自为郡,例不他属。及后废为县,则又属秦郡,不得复属谯郡也。若误以谯州为谯郡,则南谯州治新昌郡,郡治顿丘县,见《北魏志》及《隋志》 ,始于梁又不始于东晋。又《州志表》:西晋地属琅邪王国。今考《晋书》诸王列传,惟晋伐吴,使琅邪王胄督率所统连据涂中,既破吴,益封其子为侯,胄仍为琅邪王,并未食邑于滁。应依《晋志》属淮南郡为是。

宋初,顿丘县属秦郡,隶豫州。元嘉八年以沛县并入,改隶南兖州。元徽间又度属新昌郡,为郡治,隶徐州。

《宋书/文帝纪》:元嘉八年,割豫州、秦郡属南兖州。旧志谓在孝武帝时。误。又,《州郡志》:元嘉八年以沛并顿丘。《方舆纪要》:天长县,刘宋侨置南沛郡及沛县于此。又,元徽元年,割顿丘属新昌。又,平昌太守元徽八年立顿丘令。江左流寓时东晋立,属秦。先有沛县,元嘉八年并顿丘,元徽元年度属此。又《广舆纪》:顿丘城在来安,刘宋立新昌郡,治此。又《宋书/废帝纪》:元徽元年割南兖州之钟离、豫州之马头,分秦郡之顿丘时兼沛、梁郡之谷熟在今和州西北、历阳之酂在今和州北,置新昌郡,隶徐州。案新昌郡,《宋志》一作“平昌”。其实《宋书》“平昌”一见,“新昌”两见。又《通鉴纲目》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以蔡兴宗为新昌太守,则平昌字之讹也。《通志/沿革》谓南齐改平昌为新昌,非是。又旧志云:宋明帝时魏取淮北 ,侨徐、兖于淮南,淮阳立兖州,钟离立徐州。是地分隶二州之境。据《通鉴纲目》:明帝泰始二年,侨立徐、兖、青、冀州。注云:兖州治淮阴,徐州治钟离。则淮阳字误。又据《宋志》,先隶南兖,后改隶徐,并非分隶,且隶兖于元嘉时,兖亦不在淮阳。《太平寰宇记》:废顿丘城在永阳县东一里。宋明帝割秦郡顿丘以立新昌,即此处也。

齐为新昌郡治,隶北徐州,仍割置沛县。

《通志》:齐新昌郡,治顿丘。《南齐书/州郡志》:新昌郡:顿丘、谷熟、尉氏。又,北徐州镇钟离,宋泰始末年属南兖。案《纲目》:泰始二年,南兖治淮阴。此应其末年以钟离改南兖治。永徽元年置州,割为州治。《废帝纪》:割南兖州之钟离。本此。旧志云:齐为新昌郡,属豫州。今考《南齐志》惟南谯郡属南豫州 ,而新昌郡固隶北徐州。又,沛郡相萧沛。案系是时仍割置沛。

梁为新昌郡治,兼谯州治。又析置高塘郡,并隶谯州。太清三年入东魏 ,寻入北齐。

《隋书/地理志》:清流,旧曰顿丘,置新昌郡及南谯州。兼梁与东魏、北齐并陈并言。《寰宇记》 :梁大同二年,割北徐州之新昌、南豫州之南谯、豫州之北谯凡三郡,立为南谯州。案《魏志》 :萧梁所置,止曰谯州。陈于盱眙立北谯州,始以新昌所治为南谯。则诸书于梁称南谯者缘此,追称之也。《魏书/地形志》:谯州,萧衍置,魏因之,治新昌城。领郡四,新昌郡领县四:赤湖、荻港、薄阳、顿丘。案《舆地纪胜》 :荻港在清流县西北二十里。《州志》:赤湖在州西十里,薄阳坝在州南二十里。即二县故址。又今县东南四十里界六合有赤山湖,全椒县西北六十里有赤脚湖,或有一赤湖命名处。又高塘郡领县四:平阿、盘塘、石城、兰陵。案旧志:高塘城在县东北六十里。《魏书/地形志》:高塘郡,隶谯州。《隋志》:废高塘入顿丘。即此。《通鉴纲目》:梁太清三年,东魏取梁司州。注于是东魏尽有淮南之地。

《南史》:梁绍泰元年,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举兵反。史略谓齐因纳萧渊明归地,及渊明废,徐嗣徽以谯、秦二州降齐,江北悉没 。又案旧志:北齐宣帝时,徙南谯州于新昌郡。误以陈宣帝为齐宣帝,兼误北谯州为南谯州。至云:北齐宣帝时改北谯为临滁,领县三,曰新昌、临滁、高塘。据《隋志》:全椒,梁曰北谯,置北谯郡。后齐改郡为临滁,亦在全椒。而齐无地志,莫详。所领县以高塘言,则为郡,自梁至后周始废为县。以新昌言,则至陈犹为郡,至隋始改顿丘县为新昌县。又皆不在北齐时。

陈为新昌郡治,兼南谯州治隶焉。太建末入北周,废州之高塘郡为高塘县。

《通鉴纲目》:太建五年,陈击齐,取江北数郡。瓦梁、庐江、历阳、合肥皆降于陈,高堂、齐昌、瓜埠、胡墅等城亦降于陈。《隋书/地理志》:盱眙,陈置北谯州。《陈书/宣帝纪》:太建五年,割南兖州之盱眙属谯州。应即北谯州之置。六年,诏赦南谯等州。应即新昌之谯州,别称南谯州之始。七年,移谯州镇新昌。据《隋志》:盱眙,陈置北谯州,寻省。应即省其割为北谯州之地,移入新昌郡属。《纲目》:太建十一年,周取陈江北地。南北兖晋三州及盱眙、山阳、阳平、马头,秦历阳、沛,北谯、南梁等九郡民。按此北谯或即移入南谯州,后州降为郡。又马头郡,刘宋置,陈末废。按《通鉴辑览注》:马头郡,在今江南怀远县。《纲目/质实》谓在来安县北七十里。非是,详马头山注。

《方舆纪要》:梁置高塘郡,后周改为高塘县,隋初省入顿丘县。按此高塘改县,或即属治顿丘之新昌郡,故隋初省入。

《通志》:高塘故城在来安县东北白塔镇西 ,又有古城,在县北八十里,疑即乐鉅。案此乐鉅亦附近顿丘 ,故隋初与高塘一并省入。又旧志:齐改新昌为永阳,地属永阳郡。陈宣帝时北齐取淮南,废永阳,于秦郡置秦州。已而陈破齐,尽复故地,仍为永阳,地今改县。自宋暨梁俱属南朝。梁太清末侯景乱,袭谯州,陷入北魏。明年,高洋废魏主而承其统,是为北齐。则取之者北魏,非北齐;失淮南者梁,非陈宣帝也。迨北齐主高洋纳萧渊明,陈霸先废渊明而立梁敬帝 。徐嗣徽以谯、秦二州叛入齐。盖齐因纳渊明,故复以归梁,渊明废,故复叛入齐也。至陈宣帝太建五年,克复江北,是地始为陈有。十一年复陷入北齐,后归于隋。又考《南齐地志》无永阳郡 ,顿丘仍属新昌。迨后梁置谯州亦治新昌,故后魏因梁仍为新昌,惟《南史/张欣泰传》:其父兴世,齐建武四年出为永阳太守。《陈书》:皇子伯智封永阳王。皆不详的在何地。

隋初并乐鉅、高塘,改置新昌县,为滁州治属焉。寻改清流县。大业初,罢州,属江都郡。

《隋书/地理志》:高祖开皇三年废诸郡。注罢郡为州。炀帝嗣位,寻即改州为郡。江都郡统县十六:江阳、江都、海陵、宁海、高邮、安宜、山阳、盱眙、盐城、清流、注:清流旧曰顿丘,置新昌郡及南谯州。开皇初改为滁州,郡废。又废乐鉅、高塘二县入顿丘,改曰新昌。十八年又改为清流。大业初州废。全椒、注:全椒,梁曰北谯,置北谯郡。后齐改郡为临滁。后周又曰北谯。开皇初郡废,改县为滁水。大业初改名焉。六合、永福、句容、延陵、曲阿。《舆地纪胜》:清流河,源出滁州西清流沛上,西南入滁河,县得名以此。案西南当作东南。《通志》:清流旧县,即今州治。案旧志误以置清流县在大业罢州后。

唐初,清流县复为滁州治。景龙三年,析清流别为永阳县 。后周改永阳郡。郡废,仍为滁州,县并属焉,隶淮南道,自贞观始。

《通典》:隋滁州,炀帝并入江都郡,唐复置。《通志》:唐武德三年复置滁州,天宝初改永阳郡,乾元时复曰滁州。

《唐书/地理志》:太宗元年分天下为十道 ,开元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增置十五采访使检察,如汉刺史之制。又,淮南道采访使治扬州。又,淮南道滁州永阳郡县三:清流、全椒、永阳。注永阳,景龙三年析清流置。案此隋之滁州治清流,领清流、全椒。唐初复滁州亦仍领二县。至中宗析清流置永阳,复归顿丘旧治,始领县三。又永阳郡系元宗时改 。《唐志》系约言之 ,旧志漏叙。《太平寰宇记》:永阳县,唐景龙三年析置,取县北永阳山为名。

五代永阳县为吴地 ,寻为南唐地,改今名,曰来安,属滁州,隶军阙。

《五代史/吴世家 》:唐龙纪二年,杨行密取滁、和州。又《职方考》:梁初十一国,至周之季,在者七国。自江以下二十一州为南唐。《续文献通考》 :唐永阳县,南唐改为来安县,属滁州。案旧志:五代自淮南留后杨行密取宣、润、滁、和等州,建国为吴,地属焉。徐知诰灭吴称帝 ,都金陵,号南唐,传子景 ,始改永阳县为来安。无年月。魏《序》谓来安设自南唐中兴,或又以中兴元年戊午当之。考戊午为周显德五年,景已尽献江北地;又,周分兵攻略滁州,在周显德三年二月,则来安非于戊午可知矣。又,旧志谓宋太祖开宝八年下江南地,始属宋。考属宋在建隆元年,其前已曾属周。又案《通鉴注》 :南唐以军领州,沿唐末节度使故事 ,后周亦然。如寿州,唐置清淮军节度使,后周改忠正军是也。至宋乾德初,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节度使之权始轻 。滁在南唐时隶军未详。

后周,来安县属滁州,隶淮南军。

《宋地志》 :来安县,唐永阳县,南唐改。案此周无当所更 。《五代史/南唐世家》:周世宗南征,取扬、泰、滁、和等十州。景遂献庐、舒、蕲、黄,画江以为界。又《职方考》:滁,周有。又《通鉴》:宋建隆元年冬十月,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谋起兵。案周于扬州设淮南节度使,始自显德三年,时有节度使向训请并力攻寿春,滁州守将亦弃城引兵趣寿春,当为所领 。

宋初属滁州永阳郡军,直隶京师,后隶淮南路 ,又改隶淮南东路。南宋绍兴五年省入清流。十八年复。乾道九年废为镇。淳熙二年复。

《通鉴》:太祖乾德元年正月初,以文官知州事 。四月,置诸州通判 ,诏军民之事皆统治之,与长官均礼。又令节镇所领支郡皆直隶京师,得自奏事,不由诸藩 。三年三月初,置诸路转运使。案宋之路即唐之道也。时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尽由一路转运使掌之,虽节度、防御、团练、观察诸使皆不得预佥书金谷之事。第财赋隶于转运,纠举则隶于观察,兵马则隶于节度,其奏事则仍专达。又《通鉴》:太宗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宋史/地理志》:淮南路,熙宁五年分为东西两路。东路州十,南渡后州九 。滁州上 ,永阳郡军事,县三:清流望、全椒紧、来安望。绍兴五年废入清流,十八年复,乾道九年废为镇,淳熙二年复。又滁州,嘉熙中移治王家沙。景定五年复旧治。案旧志载,仁宗时邑罹荒乱 ,人户仅百余,不堪置令,议改为镇。误以高宗为仁宗,其云改为镇者,即《宋史》所谓废入清流也 。《宋史》云废为镇者亦然。

元初属滁州路总管府,寻属扬州路滁州,并隶江淮行省 ,后又改隶河南江北行省。

《元史/地理志》:至元中,内立中书省,外主行中书省。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十二,淮东道宣慰司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扬州路 ,领州五。滁州下,元至元十五年,改滁州路总管府,二十年仍为州,隶扬州路,领三县:清流下、来安下、全椒中。案《通鉴》 :河南行省会两淮转运使盐筴 ,见于武宗至大元年。其前自世祖至元十五年见淮西宣慰司、十七年见江淮行省、二十五年又与江西、福建等省同见、二十八年又与内郡及四川省同见、二十九年又有江淮行枢密副使之设 ,直历成宗至武宗元年而与河南合者,始见于编。后乃河南省与江浙、江西并见者,一在仁宗延佑元年,一在文宗至顺元年,无复江淮名,则滁州路属及扬州路滁州属,世祖三十一年以前隶江淮行省,于成宗时改隶河南江北行省可知矣。迨顺帝至元十三年复有淮南行省之设,地已非元所有。《元地志》 :初立江浙行省,治扬州路,复分置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司,属焉。后改立河南江北行省,治汴梁。而淮东道又增置宣慰司,以江浙治在杭州。此当系江淮“淮”字之讹。

明初并清流、全椒入滁州,属凤阳府,隶南京京师中书省 ,寻与全椒各复为县,属凤阳府滁州,隶京师六部 。洪武二十二年,滁州升直隶州。永乐元年,京师复曰南京 。宣德后置南畿巡抚,隶焉。附县卫所初隶南京大都督府 ,洪武十三年改隶中军都督府 。

《明史/地理志》:洪武元年建南京,时以汴梁为北京,故金陵号南京,后十一年南京改京师,至永乐元年仍复号南京。罢行中书省,以应天等府直隶中书省,卫所直隶大都督府。十三年罢中书省,以所领直隶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以所领直隶中军都督府。滁州元属扬州路,洪武初以州治清流县省入。七年属凤阳府。案七年以前当仍属扬州路。二十二年二月直隶京师,领县二:全椒、州南,洪武初省,十三年复置。来安。州北,洪武初省,十三年十一月复置。来安水在县东。案州北当作州东北。又案十三年复县后,属滁州,滁州仍属凤阳府,故二十二年始直隶京师。《续文献通考》谓:洪武十四年改直隶州。似以《明百官志》有属州、有直隶州,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 。不知其时属州亦得领县也。旧志:十九年改直隶州。亦误。《广舆记》:江南,明为京畿重地,不设三司 ,而受成于六部 ,其巡抚专命 ,自宣德昉也 。然正统以前或遣部寺大臣,至景泰间始定以都御史专抚应天等府,而以淮、扬、庐、凤四府,徐、滁、和三州属总漕兼管巡抚 。案不设三司,谓异于他省之设布、按等使司也。明太和县令吴公《御寇始末》内载:崇祯八年正月初七日,详奉钦差总督漕运巡抚凤阳等处地方、兼理海防、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扬批示。即系以总漕兼巡抚事。至明季崇祯末年,分置安徽巡抚、苏松巡抚与庐凤军务总督,皆一时权设 ,非常置。其安徽巡抚亦名安池太庐巡抚 ,□ 自成化九年,设提督操江都御史于池州,为今安徽巡抚之所自昉。又明太和县令吴公《御寇始末》内载:详奉钦差整饬淮徐等处兵备带管颍道事右参议徐批示 ,淮谓淮扬凤庐四府,徐谓徐滁和三州,与巡抚所辖同。其云带管颍者,颍州于时有属县 ,仍与泗州同为凤阳府之属州,犹六安州时属庐州府,不得依徐滁和直隶州之视府也。

国朝属滁州直隶州,初隶江南省。康熙六年隶江南安徽省。《通志》 :顺治二年,平定江南,改置江南承宣布政使司 ,驻省城。十八年为左布政使,领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淮安、扬州九府,徐、滁、和、广德四州。分置右布政使驻苏州,领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五府。康熙五年右布政使增领扬州、淮安二府及徐州,六年定为江南省江苏、安徽二布政使司。江苏布政使司领江苏八府,直隶三州。案原领五府,康熙五年增扬、淮二府及徐州。雍正十年又改徐州为府,共八府。后又分江宁布政使司,领江、淮、扬、徐等四府,直隶海、通二州,驻江宁。江苏布政使司领苏、松、常、镇等四府,直隶太仓,仍驻苏州。安徽布政使司领安徽八府,直隶五州。案原领九府四州,康熙五年分扬、淮二府及徐州归右布政司,领七府,直隶三州。雍正二年改六安、泗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又改颍州为府,共领安、徽、宁、池、太、庐、凤、颍八府,滁、和、泗、六、广五州。于乾隆二十八年移驻安庆。又滁州明初属凤阳府,后改直隶州。国朝因之 ,领县二:全椒、来安。

建置沿革表 

虞禹贡扬州之域

周扬州徐国地

详前建置沿革

吴国地

鲁襄公四年,仲孙蔑会吴于善道。其地在今县北盱胎县。何时属吴,今不可考。 楚国地

详前建置沿革

秦九江郡建阳县

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九江郡治寿春,领县十五。一、建阳。故城在州东四十里。今县南三十里水口镇东城埂,即其地。

汉仍秦制分郡,兼分诸侯王国。淮南国建阳县

扬州

武帝时置十三部刺史,扬州史部领郡六。黥布时都六,高帝子长都寿春。

九江郡

元狩元年复

东汉扬州九江郡全椒县

初治历阳,汉末徙寿春,复徙合肥。

下邳国

永平十五年封,建初四年以九江郡全椒等县益之。光武时省建阳县并入。

三国吴扬州郡缺屯田都尉屯缺

治建业,领郡六。赤乌十三年筑涂塘、瓦梁,在今县东南赤山湖。其时县罢为屯,屯名未详。

晋扬州淮南郡全椒县

治建康,统郡十八。治寿春县,九江郡故治,领县十六。一、全椒。

东晋北徐州顿丘郡

元帝渡江后,徐州地只得半,侨置临淮等郡属南徐州;侨置顿丘郡属北徐州。明帝后,在淮南者又但称徐州。故城在今县东一里,时仅侨郡,无领县。

雍州

元帝时侨治酂武,孝武时侨置于襄阳。秦郡

安帝时侨置,故城在六合县西北。顿丘县

时废郡为县。

宋豫州秦郡顿丘县

寄治雎阳,即汉晋寿春县。

南兖州

晋成帝初立,寄治京口。宋文帝改治广陵。

徐州

    明帝侨立,治钟离。武帝初,领顿丘等县,隶豫州。文帝改隶南兖州。

新昌郡

元徽元年置,治顿丘。

顿丘县郡治

齐北徐州新昌郡顿丘县郡治

治钟离,即宋元徽元年割南兖州治所置。

梁谯州新昌郡顿丘县州郡治

大同三年立,治新昌城。

高塘郡

析顿丘置,故城在今县东北白塔镇西。

东魏

北齐谯州新昌郡顿丘县州郡治

梁太清三年,东魏尽有淮南地,又北齐因纳萧渊明归地。梁绍泰元年江北复没于齐。

北周南谯州新昌郡顿丘县州郡治

盱眙,陈置北谯州,以治新昌者为南谯州。大建七年移谯州镇,新昌郡又省北谯入南谯。

高塘县

陈大建十一年,周取陈江北地。又高塘郡,梁置,周改高塘县。

附:乐鉅县

隋初并乐鉅、高塘入顿丘。乐鉅在今县北古城,隋以前当置县。

隋滁州新昌县州治

开皇三年罢诸郡,置州,滁州治新昌县。

江都郡

大业初,州废改郡,江都郡治广陵。时并乐鉅、高塘入顿丘改置。

清流县

开皇十八年复改新昌县。

清流县

唐滁州清流县州治

淮南道

贞观元年置道,开元二十一年复增置其采访使,如汉刺史之制,次之为观察使。武德三年复。

滁州

永阳郡

天宝年间改。

滁州

乾元时复。

永阳县

景龙三年析清流置,以县北永阳山为县名,旧治在今县北二里许北塔山上,一名瓦砾冈。

永阳县

五代吴滁州永阳县

唐龙纪二年杨行密取滁和州。

南唐军缺滁州永阳县

来安县

后主景以县东二里来安水改。

后周淮南军滁州来安县

显德三年置,寻弃,五年复置。

宋直隶京师滁州永阳郡军事来安县

乾德元年定,时诸路武有节度、防御、团练等使,文有观察,并转运等使。其奏事州得专达。

淮南路

至道三年分隶京师者并隶路。

淮南东路

熙宁五年分淮南路置。

清流县

绍兴五年县省入。 来安县

绍兴十八年复置县,移居今县治。

清流县

乾道九年县省入。 来安县

淳熙二年复置县。

元江淮行省江北淮东道滁州路总管府来安县

至元十三年,平江淮,设治扬州。

河南江北行省

至大元年,河南省臣会两淮盐筴改隶,当在至元以后,治汴梁。肃政廉访使司治扬州。

江北淮东道

淮东道

宣慰司改隶河南江北行省时增置。至元十五年置。

扬州路总管府滁州

至元二十年改。

明南京京师中书省凤阳府滁州

洪武元年建南京,十一年改为京师。             

京师六部     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置六部。  

南京六部

永乐元年,京师复为南京。

南畿巡抚

宣德时置,初遣部寺大臣,至景泰间定以总漕兼巡抚淮、扬、庐、凤四府,徐、滁、和三州。

分巡淮徐等处兵备道

初设未详。案与景泰间巡抚所辖府州同。

凤阳府滁州

滁州直隶州

洪武二十二年升。时省县并清流、全椒俱入滁州。 来安县     洪武十三年与全椒俱析自滁州复置。

国朝江南省

顺治二年置。 江南安徽省

康熙六年分。 两江总督

顺治四年设,驻江宁,辖江南、河南、江西三省。六年改辖江南、江西二省。康熙元年兼操江。

安徽巡抚

初设以操江兼巡抚,驻安庆。顺治五年移驻池州。康熙元年操江并归总督,始设安徽巡抚,驻安庆。

安徽布政使司

顺治二年初设江南布政使司,十八年分为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定为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八年由江宁移驻安庆。

安徽按察使司

初设为江南按察使司,驻江宁。康熙三年分设北按察使司,驻泗州。五年改北按察使司为安徽按察使司,移驻安庆。

分巡庐凤颖六泗滁和兵备道

明设淮、扬、凤、庐、徐、滁、和道。国初顺治七年设安庐道于庐州,又改庐六道。康熙五年分淮扬二府及徐州归右布政使。九年设庐凤滁和道,驻凤阳。至雍正二年,改六、泗为直隶州。十三年,改颖州为府。治为今庐凤颖六泗滁和道。

滁州直隶州

来安县

疆域

县始自秦,曰建阳,治今县水口镇东。时县地与今州地合。东南界棠邑今六合,西南界全椒,北界盱眙,东北界东阳今天长,西北界东城今定远,其界至究,莫详也。东汉省建阳入全椒,南及东南、西南又当以全椒所界为界。至东晋复分置顿丘,治今县东一里,与全椒别,是否适得建阳故城,亦莫详也。宋以沛县并入,兼今天长全境。萧齐复置沛县,未还顿丘之旧。梁又于东北析置高塘,治今县东北六十里白塔镇西;于西南错置赤湖、荻港、薄阳等县,迩今州地。北齐、陈、周间复废赤湖、荻港、薄阳,《隋志》不言废,知北齐、陈、周间已废,而置乐鉅。乐鉅见《隋志》,而宋、齐、北魏诸《志》无,疑北齐、陈、周间置其地,即今县东北古城是也。分合错杂,界益难言。至隋并废乐鉅、高塘入顿丘,改置新昌县,移今州治,立滁州。新昌寻又改名清流,时今县地与今州地始约略可睹。唐景龙三年,析清流置永阳,治县北二里北塔山上,今县地又始约略可睹,其西南则界清流,其北则界盱眙也,其东北则界天长,其东、南则并界六合也。今南界江浦,江浦系明析六合及滁、和二州境地置。五代时,南唐以今县东有来安水,改永阳为来安县。宋南渡后,累遭兵燹,尝省入清流。绍兴十八年,复置县,移居今县治焉。乾道间又经省并,未久旋复。明初亦尝省入清流,寻复,故清流为今州地。今县系唐置永阳析出清流地。故今县地南北袤而东西狭。四至八到,具列如左:

东至界首桥,二十五里,六合县界。《通志》:施官桥即界首桥。

南至三汊河,七十里,江浦县界。即汊河集,系来安水、清流水入滁河处。

西至腰铺桥,二十里,本州界。

北至长店桥,九十里,盱眙县界。在古城集北

东南到张家堡渡,七十里,江浦县界。又东南到雷官集界牌,五十里,六合县界。

西南到乌衣河,六十里,本州界。又西南到界牌墩,二十里,本州界。

西北到三界市,七十里,本州及盱眙、定远县界。又西北到嘉山,五十里,盱眙县界。

东北到三山,八十里,天长县界。又东北到白塔集,七十里,盱眙县界。

东西延阔狭不一 ,南北袤一百六十里迤南偏东至张家堡河 。

东至六合县,九十里。微偏东之南。

西至定远县,二百二十里。偏西之南。

南至江浦县,一百里。偏南之东。

北至盱眙县,一百五十里。

东北到天长县,一百二十里。

西南到本州,四十五里;到全椒县,九十里。

西北到凤阳府,二百四十里。

东南到江宁府省会,一百二十里。

西南到安庆府省会,水陆六百六十里。

北至京师,陆二千二百里,水三千二百五里。

星野

来邑分野,次为星纪 ,宿属南斗 ,星当天府 ,度在半初 。

《晋书/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 ,为星纪。吴越之分野,属扬州。《汉书/地理志》:吴地,斗分野也。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尽吴分也。《唐书/天文志》: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淮海间,为吴分。《宋史/天文志》:南斗六星,一曰天机 ,南二星魁、天梁也 ,中央二星天相也,北二星天府、廷也。石申曰 :魁第一主吴,二会稽,三丹阳,四豫章,五庐江,六九江。《晋书/天文志》:九江,入斗一度。

来安县经纬度康熙年测定

来安县治,按地球纬线在赤道北三十二度二十五分四十秒,经线在北京东一度五十五分四十九秒。〈考正〉旧志仅载纬线,漏经线未载,今补入。

形势

永阳,名邑,界于江淮,西阻滁山之险 ,南通浦口之津 ,东连瓜埠之口 ,北拊盱眙之背 。圩田如罫 ,易于足糗粮 ;山势若环,便于资守御。诚长江之屏蔽,建业之咽喉也。以故白塔溃师,拓跋因之扰江北;梁天监二年,魏攻梁 ,拔大岘三城,白塔、牵城皆溃。魏师进攻阜陵。嘉山筑垒,女真不敢窥淮南 。宋嘉定年间,金人犯来安,李全败之于嘉山。今故垒尚在。惟此岩疆,实据形胜,保民者所当注意也。第万山雄峙,古戍犹存;宋绍定元年,滁帅赵葵命赵必胜守万山,有戍垒故迹。石固嵯峨,遗屯何在?宋绍兴辛巳,居民避寇石固山上,垒石为屯以防守。欲讲地利,先求人和。故曰:形势虽强,要以仁义为本。〈考证〉原文错误,今订正。

附名胜旧志有图

琉璃日影县治后数十武吉祥寺前古井 ,大旱不竭,亭午日影射入 ,光若琉璃。

玉石霞光县东南二十里,朝夕霞光,隐映禅林 ,足称胜境 。

沙河带练县东来安水源远流长,环绕顿丘邑。势东向,拱抱有情,学宫宜向之。

石固呈祥岩石层叠,与尖山对峙,为邑东北隅门户。顶极平衍 ,可屯千余人。明时曾产驺虞献于朝 。

五湖环秀山在县东北十八里,广袤可二十里 ,西南北茆村,北白禅村,村下乃五湖。今已半湮,环秀未改。

八石仙踪《滁志摭遗》云:尝见万历年县志十景图作“八石仙踪” ,谓淮南八公,道经来邑,留仙踪于八石山也。事详《十道志》及《太平寰宇记》。今《伍志》作“王母仙踪”,误矣。

舜歌樵乐县北二十里,为邑基之保障。樵歌互答,亦太平乐境也。

天竺迎晖寺在龙山内,山口幽邃,沿溪而入,将六七里,至水穷处。竹木阴翳,禅居隐焉。

龙泉云气山距邑三十里,势如龙蟠。东有伏虎岩,泉流幽咽,云气郁葱。名贤多留题咏。

马岭风声岭距邑九十里,上为白禅村。山高林茂,风声飒然而至,披襟当之,每生远想。

山川山

来安山脉起自六安,逶迤入滁,为五尖山,是为来邑祖山。自六安历庐州西陲,延袤百余里 ,行平塘小焰而起五尖山,又平地分脉出东支、北支。北支起南将军庙皇甫山,东趋州治 。又其先,皇甫直北而行者,渡牵驴坂至磨盘山,稍东为仙居山、大岱山,转南为牛头山,东行为矾山、小岱山,又转北从严家集起嘉山,走信山,转龙窝,经舜歌、银杏以底县治 。左界来安水,右界小涧水,棋布星罗,征名如左:

嘉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为县治主干。上有龙王庙。宋庆元间敕建 ,赐号嘉泽。有井,名嘉泽井,有封诰石刻。又有法华寺、七盘岭、锦绣谷、清凉源、白云涧、过溪桥、丹枫栈、分宝岩、钓鱼台诸景。山之西北属盱眙县。宋嘉定十二年,金人寇淮西,自盱眙犯来安,李全败之于嘉山,即此。故垒犹存,周数里。凡山有寺者详后《寺观》。

信山在县西北四十二里。

太平山与信山连。

鲁山

长岭

白肖山皆与嘉、信两山相连。

破山在县西北五十里,悬崖对峙,如一山分凿。

浮山在县西北四十里,上有宝积寺,后废,塔存,下有涧。

莲荷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顶有莲花池。

独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孤峰矗立,上有寺三重,俱历峻级而登,多古佛像,每至佛诞日 ,香火甚盛。

清河岭在县西北八十里,双源沛—出于此,去为清流河 。

网鹰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树林阴翳,多鹰鸟,猎者率网捕于此。

柱子山在县西北四十里。

香炉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二山俱以形名 。

练寺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双源沛—出于此。旁有孔雀寺,旧称名胜寺,东曰浮林,产浮石,体轻质黄,入水不沉。一名浮石岭。

岑湖山在县西北二十二里,旧有开元观。

雨山在县西北二十里。

乌龙山《明一统志》:在县西十八里。上有乌龙王庙,祈雨辄应。旧有茅司徒庙。《通志》:宋绍兴初,县多虎,有石尉者立茅司徒庙于此,率兵捕逐,害遂除。又有黑龙泉,出石窦 ,旱潦无盈涸。

磨山在县西十三里。

八石山在县西十里。巨石叠砢,耸立山岭,丛林环之。《太平寰宇记》:八石山,在永阳县西南十三里。故老相传云,汉时有八仙人在寿春寻淮南王,于此山过,各踞一石坐,故号八石山。《十道志》:即淮南八公憩石处。一曰八公山,亦名八仙山。

马岭在县北九十里。来安水出其下。上为白禅村,村旁有石羊石虎蹲于茂草,不知为谁氏冢。案《隋地志》:县有白禅山。旧志疑即五湖山,以地有白禅村也。据此亦有白禅村,《隋志》所云或即此。并存备考。

马头山《明一统志》:在县北七十里。俗传有龙经过。又石上有人马足迹。欧阳泉曰:旧志依《纲目/质实》以马头郡即来安之马头山 ,其说非是。考《通鉴》:梁天监五年,魏攻马头,拔之。武帝命修钟离城 。胡三省注云 :马头城在钟离之西。马头既陷,魏必东攻钟离,故预为之备。是年,梁取魏合肥,魏人守寿阳,于马头置戍。又普通五年,梁取寿阳,亦置戍于此。《通鉴辑览注》 :马头城,今在江南怀远县。则《质实》以来安之马头山当之,非也。

郑家山在县北六十里。

矾山在县北六十里。《通志》:山中 练成白矾,下为长沟水。

宝山在县北五十五里,下为宝山集。

续村口山在县北五十里。

门槛岭在县北四十余里,岭势高峻,横截南北,有一径可通往来,立门阙于上 。

岳家山在县北四十余里。

斗山在县北四十里。

峦楼山在县北三十六里。

卧羊山《明一统志》:在县北三十五里,形似卧羊。

塔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卓立如塔,河流转抱。

龙窝山在县北三十二里,迤逦来自信山,如龙之蟠曲。上有龙窝寺,今废。案此与盱眙龙窝寺异。

大迪山在县北三十里,上有石坑。

尖山在县北三十里,来安水经其东崖,囤仓集居其西麓。《方舆纪要》 :石固山北五里为尖山,其山特出,下临大涧。

舜歌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山有二泉,一东流可资灌溉,一自西麓吉祥庵后石罅中出,名观音泉,北有石濑石谷,人迹罕到。

乌石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山多乌石。

梅子山在县北二十三里。

伏牛山《明一统志》:在县北二十一里,形似伏牛。

银杏山在县北二十一里,俗名□ 厉山,嶙峋多石,为县治胎息 。

马鞍山在县北二十里。

弓子山在县北二十里。二山俱以形名。

盈公山在县北二十里,北有涧,名断密。

北塔山在县北二里白茆村。《州志》 :旧有圣塔寺,久废。

五湖山《明一统志》:在县东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以为名。一名白禅山,因山北属白禅村故也。元《符图经》云:南北长二十里,广十余里。今俗亦称二十里长山。有白禅河,源出山南。泗州官路行山脊上。山前后有二铺 ,中有镇。自建炎兵后,官路及二铺俱废。山有涧道横亘。又名双合山。《方舆纪要》:来安五湖山,控扼南北,至为险要。

石固山在县东北二十八里。势甚高险,望之上圆如鼓而面平,山顶有岳庙。宋绍兴辛巳,居民避寇其上,垒石为城,寇围之逾月。贼首自山南率众而上,有梅姓者挽弩射之,一发而毙,余寇俱退。山北有苟孝子母墓。宋宣和时,芝生其地 。又明宣德四年,山下民舍产驺虞二,黑质白章 ,驯扰不惊,州守以闻尚书 。黄福作颂,夏原吉作赋,以进请受贺,不许。

龙泉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一名武宅山。南有飞泉,悬流幽咽。

芝麻岭在县东北四十里。

婆娑山在县东北四十里。

万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宋绍定元年,赵葵守滁,命赵必胜守万山,即此。有城垒故迹。

佛子山在县东北五十里。

王母山在县东北五十六里。上有池,径三丈。旧志:王母仙踪,当指此处为是。

踏青山在县东北六十里,白塔镇南。

团山在县东北六十五里。

高塘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下有塘,名高塘,可灌田二百顷 ,今湮为田。山麓有城埂,南接王母山,绵亘四五里。相传六朝时梁魏置高塘郡,此其遗址。案《旧唐书》:汉皖县,梁置高塘郡。《隋志》为宿松县。此高塘乃以其名侨置 。山盖缘故郡名,而城废适为塘,或遂谓以塘名山云。

荆塘山在县东北七十里。

方山在县东北八十里。

三山《明一统志》:在县东北八十里,与天长县接境。山有三峰排列,下为孔道。

义良山在县东北八十五里。

向阳山在县东北九十里。

顿丘山在县东二里。东晋因流民南徙,侨置顿丘郡及县于此。山盖因故治而名。山下旧有石,嶙峋如笋立。

西龙山《明一统志》:在县东二十里,近六合界,与东龙山对峙。势颇高峻,上有龙王庙。

火焰山在县东二十里。

黄连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山下有石谷。

赤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土多赭赤,故名。下有赤山湖。

延塘山在县东南五十里。

驻马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通滁、六之径。明太祖驻马于此,因名。

金家山在县西南三十里。

山川川

滁 ,名川也,发源于合肥东北废梁县界,流至全椒金狮潭,迤南曲转由赤石埠东下 ,过全椒南二十里之楚迷沟,历石潭口,会襄河抵滁及江浦县界,东北至三汊河,汇巨浸焉。此州所由以滁名也。邑诸水虽无远派,而来安水亦以名县,并其它源流出于县之左右,而汇于三汊河,及发源县北由天长入运河者,亦不可不详也。缕晰条分 ,区别如左:

来安水县东三里。其水行沙石间,澄清澈底,一名沙河。源出县北九十里马岭山,逦迤而南合诸涧谷水,三十五里经宝山西,又南二十五里经尖山东,又东南五里经石固山西,过石濑又南三十里过县城东,高官、龙尾水自西注入,又南五里过洪家桥东,双坝水自西注之,又南十五里过清净桥,又南十里至水口镇,过观风桥,又南十里过板桥,大小涧水自徐家沟西来注之,又南二十里至小河口入清流河,遂转而东会流三十里至汊河集入滁河,又东十里至张家堡,由六合县瓜埠口入江。

高官水源出县北银杏山东南,由高官桥至甄家河入来安水。

龙尾水县城东。源出县北普润塘,东南流经东关外龙尾坝,又东南绕顿丘故城根,至毛家桥入来安水。普润,旧作普涧,误。

玉带河县城东。分龙尾坝水支流向南,由银锭桥至陆家冈转入来安河。以其环绕如带故名。

水口河县南三十里。来安水自县东会高官、龙尾水,又南会县西双坝水,及县南诸陇水悉会于此,为水口。置水口汛,为四达要道。水南去为小河,可通舟楫,由小河口达清流河,下贯滁河。

汤河县东南三十五里。《明史/地志》 :来安东南有汤河,南入滁河。旧有汤河市,久废。《方舆纪要》谓水口集临汤河,误水口即来安水。《明地志》:来安水合清流河、汤河入滁河。明非—水矣。

吴沛水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西龙山大石谷,南流十二里过施官集界首桥,又东南至下湾,二水合流,又东南二十五里入赤山湖,交六合县界。三国时吴作涂塘,筑瓦梁堰于此,亦称吴堰,今水称吴沛以此。水又东注滁,为瓦梁河,由六合瓜埠口入江。以上为县境东条水。

二里坝水县西二里。源出八里庙童塘,南流过梁家桥,又南至二里桥,入苟家坝与三里坝水合流,东过洪家桥,入来安水。

三里坝水县西三里。源出卓家集之东,南流过夏家坝,又南至三里坝,入苟家坝与二里坝水合流,东过洪家桥入来安水。旧志:此县基内明堂之水,为右水倒左,绕黄坝、古坝,东南与来安水会合。

小涧水县西九里。源出龙窝山西南,南汇为大石塘。又南过杜家涧,绕八石山根经蔡家桥、张家湾过县西小涧桥,又南过清水坝,会大涧水转而东南至徐家沟出口与来安水合,由小河口入清流河以注于滁。

大涧水县西南二十里。源出黄道山侧,东南过腰铺桥,又南过大涧桥,俱界本州境。又东南至清水坝,会小涧水出徐家沟口合来安水注清流河达滁河。

双源沛县西北二十五里。旧志:一源出招信界岭下,一源出本县界练寺山后官庄岭下,两水相合于此,因名。十里至沙涧,入清流县界北赵村与清流河合。案旧志云出招信界,入清流县界。下独山水亦云至清流县界,皆沿宋元旧文。招信即盱眙。《方舆纪要》:盱眙,五代吴为招信军,宋初为县,建炎间升为招信军,元为招信军治。水出岭下,即清河岭,其水亦清流河之一源,故曰清河岭。清流县界,今为本州境。此可见今县与州境历宋元如此,盖自清流、永阳析置已然。

独山水县西北三十里。旧志:源出嘉山乡,南三十五里至清流县界,过蒲冲与秋沛水合,入清流河。案嘉山乡,亦宋乡都旧名。

秋沛水县西北三十五里。源出嘉山。西至蒲冲与独山水合,入清流河。《州志》:白茆河在州西北,至蒲冲与盈福河及来安、嘉山河合,入清流河。以上为县境西条水。

南湖河县西南五十里。《州志》:南湖河,州东南三十五里,源出来安县界,东流入清流河。

乌衣河县西南六十里,即清流河。源出本州清流沛,会瓦店河,盈福河及县境双源沛、秋沛、独山诸水,至州城东为清流河。东南流接县境,又东南至乌衣镇,曰乌衣河,又东五里至小河口会来安河,又东至三汊河,入滁河。《州志》:清流河在州东二里,又称北角河。源出清流沛,上有梁村涧水,下与白茆、瓦店河合,北流过常山,与嘉山白道河及沙子涧水合,流至东关门会于东河,入清潭,下至乌衣,东五里又与来安县河合,自此入滁河。

三汊河县南六十里。以来安河、清流河、滁河三水至是合流故名。上为费家渡。以上为县境南条水。

长店水县东北四十五里。源出五湖山北及野塘谷。东北流十五里至丁城,与白塔水合,又东北入天长县界吉家埠河,注天长河达运河入江。

白塔水县东北五十里白塔镇南。源出赵家港。东流十里入天长县界,注吉家埠河。

长沟水县北六十里。源出矾山。东北流十里,入天长县界巷村涧,转注吉家埠河。

打砂涧水县东北六十五里。源出雍家谷。东流二十里入天长县界巷村涧,注吉家埠河。

彭家湾水县东北七十里。源出大山何家谷。东流十里入唐家湾,又东十里入天长县界巷村涧,迤逦流入吉家埠河。

范庄水县东北七十里。源出马岭。东流合戚家谷水入天长县界,迤逦入吉家埠河。

马岭水县北八十里。源出马岭戚家谷。东南流二十五里,合范庄水入天长县界,转注吉家埠河,由此过石梁南,会天长河,抵高邮,达运河,入于江。以上为县境北条水。

开新河案即玉带河    乾隆四年,安徽藩司晏斯盛条陈地方事宜一折内言凤、颍、庐三府,滁、六、泗三州皆有水利可开等语,奉钦差大臣核准,署来安县王师旦详文协同藩司于乾隆五年二月到县详勘举行,续经安徽巡抚陈大受到河重核无异,动帑委员监开报销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