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通货原理的表述

佚名Ctrl+D 收藏本站

通货原理理论的倡导者中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不过,有关这一原理的最为充分而详尽的阐述,可以在诺曼先生、劳埃德先生和托伦斯上尉的著作中,以及在前两位先生于1840年向下院发钞银行委员会提供的证词中见到。因此,我主要借助于他们对这一学说的解释及他们赞成这一学说的理由,作为考察这一理论及其应用的最好基础。

下面一段摘自诺曼先生证词中的话,是他对这一原理及应用进行的扼要表述。他认为通货原理是管理纸通货即银行券的唯一健全的规则,并把银行券限定为公众手中持有的票据。他的原话是:

“我认为金属通货是最理想的通货,尽管在某些方面是不方便的,成本是高昂的。在其余一切方面,金属通货都是最为理想的,应被看作其他一切通货的样本;若从更为方便和成本更为低廉的角度考虑,用银行券代替一部分金属通货,则我认为,对银行券应善加管理,使其具有金属通货的其他一切属性,在那些属性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银行券应该像金属通货那样增减。我认为除了方便和成本低廉这两点外,对金属通货加以改进是不可能的。” [1] 诺曼先生后来解释道:方便的含义是更易于转让,低廉的含义是节约,也就是使用不那么昂贵的材料;纸币仅仅是对金属通货作了如此改进而已。

根据诺曼先生的看法,若我国当前的纸币发行违背上述规则,主要会产生以下弊端: [2]

1.纸币的数量常常在不适宜的时期以不必要的程度变动,要么过剩,要么不足。

2.从商业上和政治上说,很大一部分纸币(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非常容易丧失信用。

3.许多发行人很容易陷于暂时的或永久的无力偿付债务的境地。

劳埃德先生在证词中就现行体制的不便,发表了下述看法:

问题2748:“现行体制除了有可能中止自由兑换外,是否还带来了其他弊害?”回答:确确实实带来了其他弊害。纸币发行状况会对信用、信心、物价以及银行业的状况产生很直接的影响;如果我们允许发行状况成为一种不自然的状况,那将会对信用、信心、物价以及银行业产生不自然的和有害的影响。如果通货常由于纸币数量过多而贬值,或者通货数量常发生剧烈的波动,那么,这确实将会随之对信心、信用、物价和银行业等等产生相应的影响。这些事物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我认为,我们无法分解这种影响,无法说出每一因素对产生这种影响究竟起了多大作用。能够有把握地说出来的仅仅是,如果能够依据健全的原理对纸币的发行进行管理,则可以肯定,就会消除那些由于缺少适当管理而造成的有害影响。”关于不自然的发行状况和缺少适当的管理,我们必须在劳埃德先生使用这些词的意义上理解它们的含义,即指的是银行券的数量同金块的数量不一致。

* * *

[1] G.W.诺曼向发钞银行委员会提供的证词,问题 1749。

[2] 根据 G.W.诺曼先生 1838年发表的“论通货和银行业务问题”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