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述记卷下末

胜庄Ctrl+D 收藏本站

佛言: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有十戒明摄善戒及饶益戒。此中有二:初别释十,后悬指说处。第一、别释之中复分有二:初有五戒释六度障,次有六戒明饶益。此即第一、释摄善报,为三:初一、忍报,次二、当慧障,后一、戒障。此即第一、释以瞋报戒,违忍心报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业道相,后而菩萨下,举过结罪。此即标人。

以瞋报瞋,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杀生报生,不顺孝道,尚不畜奴婢,打拍骂辱,日日起三业,口罪无量,况故作七逆之罪。

经以瞋报瞋下,第二、明业道相。文分为二:初明遮瞋,次明重释。此即遮瞋。次经若杀父母自下,第二、重释。谓若见他来杀我父母,而不得加报,何况故作七逆等众?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者,自有两释:一云:国主为他杀其父母,菩萨亦不以杀报杀。一云:若是国王被他处杀,亦不得报杀,住大悲心。次慈报杀,如师子王被他毒箭。以慈报杀事,如贤愚经?竖誓师子品说:杀生,生怨结,堕恶道故。不畜奴婢者,制出家;菩萨悲,制在家。言六亲者,父、母、伯、叔及兄弟也。

而出家菩萨无慈报仇,乃至六亲中故报者,犯轻垢罪。

经而出家菩萨下,第三、举过结罪。如瑜伽云:诸菩萨安住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瞋报瞋,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释是慧障。释二为三,此即第二、明憍不受法戒。文分有二:初、释人,如言佛子;后、明业道。

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聪明有智,或恃高贵年宿,或恃大姓高门,大解大福,饶财七宝,以此憍慢,而不咨受先学法师经律。其法师者,或小姓年少,卑门贫穷,诸根不具,而实有德,一切经律尽解。而新学菩萨,不得观法师种姓,而不来咨受法师第一义谛者,犯轻垢罪。

经:若出家菩萨,自下第二、明业道也。文分有二:初、明恃自不受法;后、明嫌他不受法。此即初也。此中有二:初、明恃己长;次、明不受法。前中有二:先、明未有所解;次、明恃己长。此即第一、明未有所解。经:而自恃下,第二、明恃自长。于中有五句:一、恃聪明有智;二、恃高贵年宿;三、恃大妊高门;四、恃大解;五、恃大富饶财。经:而不咨受,自下第二、明不受法。经:其法师者,自下第二、明嫌他不受法。谓咨受法,不观老少,不观高卑,恭敬法故。如说:有智法者,若老若少,犹如诸天奉事帝释。而菩萨嫌他卑下,不往听法,失传化益,故成犯也。如瑜伽云:怀憍心,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违犯,乃至广说。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明慢心。倒说戒,乖教训之义,故制也。七众同犯。文有三:初明人,次明受戒,后明业道。此即标人。

佛灭度后,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我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现前先受菩萨戒,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见好相;是法师师师相授故,不须好相。是以法师前受戒即得戒,以生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得戒,而要见好相。

经:佛灭度后至受菩萨戒时者。自下第二、明受戒法。先明自誓受,次依师受。前中,先明戒时节,次明自受法式。此即第一时节也。经:于佛、菩萨像前者。自下第二、自受法式。言忏悔者,应法师云:书无忏字,应云又磨。此云忍悔所作,半月半月增长戒根,谓自誓受。先于佛像、菩萨像前忏悔所作恶不善业。经:一七日,若得好相,是即得灭;不得好相,于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若不得好相,即不得戒。言好相者,如下经说:若有犯十戒者,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日六时诵十戒、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使得灭罪。经:若现前先者。自下第二、依师受戒。虽有二文,第二、明受戒竟。

若法师自倚解经律大乘学戒,与国王、太子、百官以为善友,而新学菩萨来问若经义、律义,轻心、恶心、慢心,一一不好答问者,犯轻垢罪。

经若法师身下,第三、正明业道。如菩萨地说: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堕、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广说乃至,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此由五缘得业道:一、有所缘;二、住本心;三、他未问;四、起烦恼,谓憍慢等;五、不称理。答: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习学异道戒。文分有二:初人,次行相,后即结罪。此即标人。

有佛经、律、大乘法,正见、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学修习,而舍七宝,反学邪见。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昙、杂论、书记,是断佛性,鄣道因缘,非行菩萨道。

经:有佛经律至瞋习者。此即第二、明业道。先明不习大乘,次明学异道。此即第一、不瞋习大乘。言正见者,如理所引慧。言正性者,谓理及行二种佛性。正法身者,谓前二因所得果也。舍七宝者,离释大乘经。反学邪见至书记者。此即第二、习学异道。先明习异道法,次显过失。此即初也。二乘、外道皆名邪见,乖违大乘相应见故。学二乘者,一向弃舍大乘经律,一向乐习二乘经论,是名有犯。伽瑜云: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向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非染违犯。学外道者,如瑜伽云: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所违越,是染污犯。具如前说。经:是断佛性等者。此即第二、显过失也。

若故作者,犯轻姤罪。

经故作者犯轻垢罪者,此即第三明结罪也。具缘多少,如理应知。

若佛子!

经:若佛子下,第二、有六戒,明饶益戒。初四同事摄障,次二是利行障。释初四中,即分为四。此即第一不善摄众戒,亦云用三宝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明应行,后举非结罪。此即初也。

佛灭度后,为说法主,为行法主,为僧房主,教化主,坐禅主,行来主,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善守三宝物,莫无度用,如自己有。

经:佛灭后下,第二、明应行也。于中有三:一者、时,如经佛灭后故;二者、明能行人,如经为说法主等故。此有六主:一、说法主,谓能说法,名说法主;或能建立法之会,名说法主,非能说人。二者、法主,谓有智法者,名为法主。解云:法之主,名为法主;未必能说,方名法主;或能说法,名为法主。三、僧房主,谓修治房舍、处分房舍者。四、教化主。五、坐禅主,谓如有一,先知坐禅所有方便,能教据化,名坐禅主。六、行来主,谓对当客人,迎来送去。三者、应行,如经应生慈心,善和斗讼等故。此中意说:如上六主,如其所应,应生慈心,善和斗讼。守三宝物唯有三。第二、明应行竟。

而反乱众,斗诤恣心,用三宝物,犯轻垢罪。

经而反乱众等者,自下第三,举过结罪。过有二种:一者,乱众,不依教理,乱处分故;二者,恣心用三宝物,谓僧主故,守三宝物,亦处分用。用物之时,不白僧众,恣心用故,犯轻垢罪。问:用三宝物,岂不犯重?解云:此物主不由偷心,亦不为己,但为僧用,而不白僧,是轻非重。小乘教中,若斗诤者,是波逸提;于七灭诤,浂用药者,是吉罗摄。若为僧主,故不白僧,用三宝物,唯义而说,是伦兰摄。(勘文)

若佛子!

经:若佛子下,第二、明独受利养戒。但制出家,非在家也。谓僧房、卧具,施主请僧,不得客主皆悉有分,而旧住人独受不分,旧他利分,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应行,后举过罪。此即标人。

先在僧房中住,后见客菩萨比丘来入僧房、舍宅、城邑、国王宅舍中,乃至夏坐安居处及大会中,先住僧应迎来送去,饮食供养,房舍、卧具、绳床事事给与。若无物,应卖自身及男女身,供给所须,悉以与之。若有檀越来请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坊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

经先住僧房中下,此即明第二应行也。此后有三:初明房主,如说先住僧房中故;次明客僧来,如经又见客菩萨、比丘来等故;后明资承客僧。此中有三:一者,迎来送去,如经住僧应迎来送去故;二者,供给所须,如经饮食供养,乃至供给所须,悉与之故;三者,若有人请,依僧以差,如经若有檀越来请众僧,乃至应次第差等故。然差僧次,略有六种:一者,显能差人,谓满五夏,亦不犯重戒,不带行施,僧差授方当知事。不带行者,不带僧残。二者,明所差人,谓出家五众,不犯他胜,不被殡者。若带僧残,行与学行法,恒居下次。三者,差僧次处有三处:一、聚落僧房,如僧伽蓝;二、阿兰若处;三、僧所住处。除上二处僧住处,如是三处,必先结界,然后差僧次。复有说言:虽未结界,依自然界,得差僧次。此亦无妨。四者,差僧之法,从具戒僧,下至沙弥,一周而复。从上坐差,下至沙弥,若斋若会,若临受戒,安居说法,随遇得差。若导上坐,若讲席,僧次悉差现前僧。僧次乃是的请异名,不同十方。五者、书请早晚者。如书来前后,随次而差。若一时俱到,知幸人所道,远为前,近为后。若近远内一时俱到,知事人先着为前。若有书,虽前人界,未到知事处,自有两释:一云入界为次,一云先见为次。凡论僧次,不问声闻、菩萨,但是出家平等差次。若有[跳-兆+永]来请声闻僧次,唯差声闻僧;若请菩萨僧,应差菩萨僧。六、受舍请者。问:舍前人请,得受后所请以不?解云:自有两释:一云先作是意,舍一云请,故舍前请,受后所请,而复舍之,此亦无妨,分属我故。一云若先作意,我舍前请,故舍前请,不得受后,而复舍之。问:先受请舍,与人外不?解云:复有两释:一云对人舍前,方得受后,舍前受与界外之人。一云不得外人以差僧,以本约界故。问:舍前所请,得与无僧食分人不?解云:此不得与无僧食分人。一云佛许舍请,舍请已竟,得与无请无僧食人。余文可解。

而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

经先住僧等者。自下第三,举过结罪。具缘多少,准理可知。如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诫,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有𤻞癞;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皆无违犯。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受别请戒。损他利养,违平等之义,是故制也。文分有二:初人,后结业道。此即标人。

一切不得受别请利养入己,而此利养属十方僧。

经:一切不得等者,自下第二、结业道。文分有二:初、明不应,次、明结罪。此即第一、明不应行。于中,先标,后释。此即标也。经:而此利养下,第二、释所以。问:于此中不受别请,有何意耶?为释此疑,故作是言:而此利养属十方僧。

而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入己八福田中,诸佛、圣人、一一师僧、父母、病人物,自己用者,犯轻垢罪。

经别受请,即取十方僧物等者,自下第二,举过结罪。此中意说,若请僧斋,若请僧施物,此等一切不得受别请也。有人云:于四人中,有一僧次,即无有犯。都无僧次,正此所制。具缘多少,如理应知。问:不受所请,亦犯罪不?解云:此犯罪故。瑜伽云:他来迎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饭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憍慢所制,怀嫌恨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有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置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议决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其请,皆无违犯。问:怀嫌恨心,不至其所,非染违犯,何故地持论云是犯染污耶?解云:尽旧翻译家执笔谬耳,不须致怪。八福田者,如前已说。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四、释别请戒违平等福,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应行,后举过结罪。此即标人。

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

经出家菩萨下,第二、明应行,如文可知。经而世人别请下,第三、举过结罪。言七佛者,并在此ス应犯,近在百劫之内,长寿诸天曾所见闻,且说七佛道理,一切三世诸佛亦无别请。然此别请,七众同犯,大小不同,小乘亦许别请法故。(勘文)此中自有两释:一云一会之处都无僧次,此即犯罪;一会之内有请僧次,余即别请,此即无犯。一云俱别请,皆是犯也。所言七佛者,谓过去三佛、贤劫四佛,是为七佛。故智度论第九卷云:九十劫有三佛,后一劫有千九十劫,初有毗婆尸佛。第三十劫中有二佛:一名尸弃,二名鞞怒沙付。第九十一劫初有四佛:一名迦罗鸠[山*食]陀,二名迦那含牟尼,三名迦叶,四名释迦牟尼。解云:毗婆尸亦名毗婆沙,亦名惟卫,即是梵音有轻有重,故有不同,其义一也。此云胜见,亦云种种见,亦云广见。言尸弃者,亦名式,此云胜,亦最上。言毗怒少付者,亦名毗舍婆,亦言[口*((白-日+田)/廾)]舍,亦云浮舍,亦云随叶,此云一切胜,亦云广生。言迦罗鸠餐陀者,亦云𤘽留孙,亦云𤘽楼秦,亦云迦罗鸠村大,此云顶。言𤘽那含牟尼者,或言迦那伽牟尼。𤘽那含,此云无节树。牟尼者,此云忍,亦云满,亦云寂。言迦叶者,此翻姓,从姓名。言释迦牟尼,旧翻能忍,亦云能满,今大唐翻能寂。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有二戒,明利行障。释二为二,此即第一、明邪命自活戒,违绝命违利行制。七众同犯,唯在出家。文分有二:先人,后举非显罪。此即标人。

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男女、解梦吉凶、是男是女、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百种毒药、千种毒药、蛇毒、生金银蛊毒,都无慈心,犯轻垢罪。

经以恶心故下,第二,举过结罪。若依此经,邪命之法,有十二种:一、为利贩卖男女色,七众同犯;二、自手作食,制出家众,开在家者;三、自磨、自舂亦尔;四、占相男女;五、解梦吉凶;六、咒术;七、工巧;八、调鹰方法;九、和百种毒药;十、蛇毒;十一、生金银;十二、蛊毒。若依大智度论,四种口食,名为邪命。彼论第四云:净目女问舍利弗言:不净活命。舍利弗言: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殖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有出家人,观星宿、日月、风雨、雷电、礔礰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是名方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上算吉凶,如是等种种不净活命者,是名四维口食。姊!我不堕是四不净食,我用清净乞食活命。由其五家缘,即犯此戒:一者、事,谓所为事,即合药等事;二者、想,谓生彼想;三者、起欲乐,谓起不净活命之欲;四者、烦恼,谓贪利养,或瞋恚等,或愚痴等,或具不具;五者、究竟,谓事究竟。此中意说,若不善心,作如是等种种邪命,是染违犯;若为利益诸有情故,行合药等,是无所犯。故瑜伽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无有羞耻,坚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释不敬好时戒,七众同犯。一云:唯制在家斋三长月,本为在家,故初说胜。所以未出家,菩萨行恶;菩萨行恶方便,亦犯戒故。文分有二:先人,后罪。此即标人。

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淫色缚著,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经以恶心下,第二、举非结罪。年长斋月者,此有三种:一、正月,二、五、九月。谓是正月,诸众生类生现之初;五月,即是兴盛之中;九月,即是诸众生类欲藏之初。故此三月,名长斋月。又优婆塞戒经解云:为亡者修福,即有三时:春二月,夏五月,秋九月。若依此经,二月为初,五月为中,九月为后。今会此文,三长月者,从正月后半至二月前半,以为初月;五月后半至六月前半,以为中月;九月后半至十月前半,为后斋月。如是经文,各据一义,故不相违。大智度论第十五云:问:何六斋日受八戒修福?答: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㐫衰,令人不吉。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问:何故诸鬼辈以此六日恼害于人?答:如天地本起经云:劫初成时,有异梵天王子、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满天上十二岁。于此六日,割肉出血,著于火中。是故鬼神于此六日,辄有势力。又救疾经及四天王经云:此六日,帝释、四王及太子并使者下来,令得祸福。初说受斋经云:斋日,夜一分禅,一分读经,一分卧,是为菩萨斋日法。正月十四日受,十七日解;四月八日受,十五日解;七月一日受,十六日解;九月十四日受,十六日解。若依是经,有四长斋,随其机宜,见闻不同,不可致怪。余文可解。上来第一、正释十戒讫说。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经如是十戒等者,自下第二、明劝奉持,悬指余品。

佛言:佛子!

经:佛言下,第四、饶益戒。先释,后结。前中有二:一、初有三戒,明利行障;次、明有六戒,是摄善法戒。前中释三,即分为三。此即第一、明不行救赎戒。文分有三:初人,次应,后结过。此即标人。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心菩萨,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

经:佛灭度后下,第二、明应行。于中有二:初、时;次、明所应作境;后、明应行。此即第一、明时节也。谓佛灭度后,像法、末法恶世之中。经:若见外道恶人等者,自下第二、明所应作境。此有五种:一、卖佛菩萨形像;二、卖父母形像;三、经律;四、比丘、比丘尼;五、发心菩萨道人。谓卖初发心人,与一切人作奴婢者。

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

经:菩萨见是事已,自下第二、正明应行。虽有两文,第二、明应行竟。

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经若不赎者,自下第三结过。七众同犯,大小不同,谓声闻教。若见眷属被他贩卖而不赎者,犯第七聚(勘文)。经像余人,不别制也。由具五缘,犯是戒也。何等为五?一者事,谓经像及卖,并作奴婢等事。二者想,谓生彼想。三者欲,谓起不赎之欲。四者烦恼,谓贪瞋痴,或具或不具。五者究竟,谓不往赎取。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所作能引非理、能引非法,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若为持护多有情意故不救赎,无所违犯。

若佛子,不得畜刀杖弓箭,贩卖轻秤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明畜非法器。文分有三:初人,次明不应,后结过。如文可见,不须繁述。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明斗战嬉戏戒。文分有三:初人,次所不应行,后结过。此即标人。

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乐之声,不得樗𮑱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毬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爪镜芝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经:以恶心故,自下第二,明所不应行。复有五:一、不应见二事观者,谓男女斗及军兵斗;二、不应九事听,谓一、吹贝,二、鼓,三、角,四、琴,五、瑟,六、筝,七、笛,八、箜篌,九、歌叫;三、不应六事杂戏,谓樗𮑱等;四、不应五事卜茎,谓成狐镜(明利所报云)。

若佛子,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度大海,如草系比丘常生大乘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有六戒,明摄善法。戒分有四:初有三戒,明精进鄣;次有一戒,是定度鄣;次应教化,明戒度鄣;后有一戒,明法施鄣。前精连鄣中,三戒分为三。此即第一、明退心戒。七众同犯,大小不同。上第八戒,背大向小。此中所制,宜说小行,故有差别。文分有三:初人,次应,后结过。如文,可见。菩萨地云: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是染违犯,具缘多少,如理应知。

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友、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不发大愿戒。于中有三:初人,次明十愿,后结过。经:常应人下,第二、明十大愿:一、愿发敬顺父母,二、愿得好师,三、愿好得同学善知识,四、愿教戒大乘,五、愿解十发趣,六、愿解十长养,七、愿解十金刚,八、愿解十地,九、愿如法修行,十、愿持佛戒。经:若一切菩萨下,第三、结。如文,可见。

若佛子,发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愿言: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周匝缠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于信心檀越一切衣服。

复作是愿:宁以此口吞热铁丸及大流猛火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口食信心檀越百味饮食。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卧大猛火罗网热铁地上,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种床座。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受三百矛刺,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百味医药。

复作是愿:宁以此身投热铁镬经百千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千种房舍、屋宅、园林、田地。

复作是愿:宁以铁锤打碎此身,从头至足令如微尘,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信心檀越恭敬礼拜。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热铁刀鉾挑其两目,终不以破戒之心视他好色。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铁锥遍劖刺耳根,经一劫、二劫,终不以破戒之心听好音声。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刀刃割去其鼻,终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

复作是愿:宁以百千刀刃割断其舌,终不以破戒之心食人百味净食。

复作是愿:宁以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破戒之心贪着好触。

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菩萨若不发是愿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下,第三、不誓坚固心。文分有三:先标人,次发十大愿,后举非结罪。此即标人。经:发十大愿已下,第二、明发十三愿。一者、发愿不与女人作不净行,如经宁以身投炽燃猛炎火坑等故,谓此现身宁受现在暂时极苦,不应暂戏受长时苦;二者、发愿不受衣服,如经复作是愿宁以热铁罗网千重等故;三者、发愿不受百味食;四者、不受百种床坐;五者、不受百味之药;六者、不受房舍、园林;七者、不受恭敬、礼拜;八者、终不破戒之心视他好色;九者、终不破戒心听心好音声;十者、不以破戒之心贪嗅诸香;十一者、不破戒心食百味净食;十二者、不贪好触;十三者、愿一切人成佛。问:第三、不受饮食与十一、不受百味有何差别?先举四事显其不受,后举根门显不贪着,故有差别。复次,先说口中不受百味,后说心中不贪百味。此中意说:若诸菩萨防护正念,即不犯戒,不堕恶趣;若失正念,违犯净戒,受无量苦。是故菩萨发如是愿:宁舍身命,终不贪着香、味、触、法。云何菩萨防护正念,不着五欲?谓诸菩萨观生死中所有遇患,防护正念,如持油钵而不漏失。故涅槃二十二云:譬如世间,有诸大众满十里。王敕一臣:持一油钵,迳于中过,莫令倾覆。若弃一渧,当断汝命。复遣一人,拔刀在后,随而怖之。臣受王教,尽心坚持,迳历尔所大众之中。虽见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着彼所欲,当弃所持,命不全济。是人以是怖因缘故,乃至不弃一渧之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故,心不贪着。

若佛子!

经:若佛子下,第二、明定度障,亦名不入难处戒。文分有三:先人,次应行,后结过。此即标人。

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

经常应二时至结夏安居者,自下第二明应行,于中有二:先标,次释。此即总标。头陀者,大唐本云杜多,亦云投多,此云修治,严戒行、修治心故。如大智度论七十二云:十二头陀不名为戒,即戒庄严、戒行修。若依瑜伽,杜多差别有十二、十三故。彼论第二十五:云何成就杜多功德?谓常期乞食,次第乞食,但一坐食,先止后食,但持三衣,但持毳(元满反,细毛也)衣,持粪扫衣,住阿兰若,常居树下,常居迥露,常住冢间,常期端坐,处如常坐。如是依止,若食若衣,若诸敷具,杜多功德或十二种,或十三种。于乞食中分为二种:一随得乞食,二者次第乞食,广说乃至当知。此中若依乞食无差别性,唯有十二;若依乞食有差别性,便有十三,乃至广说。或有处说头陀有十二事。奉食亦有五:一不受别请,二当一食,三中后不饮汤水,四一坐食,五节量食。住处有五:一阿练若处,二者不卧,三者冢间,四者树下,五者露地。衣有二种:一正畜三衣,二常纳衣(勘文)。如是等说有不用者,随其根宜,见闻不同。问:何因缘故说此头陀?解云:此所化生有其三种:一食贪者,二衣贪者,三处贪者。如其次第善治三贪,故说十二或十三种。广如瑜伽二十五、大智度论七十二说,恐繁略述。

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坐,各各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一一如法。

经常用杨枝。自下第二广释。于中有三:初明头陀之具,次头陀时,后明布萨。此即第一明头陀具。有十八物常随其身:一者杨枝,二参豆。以三衣为三。言三衣者,一旧云僧伽梨,此音讹也。应云僧伽致,或僧伽胝,唐云合,或云重,谓割而合成,又重作也。此衣必割截而成之。余之二衣,或割不割,若法密部说一切有部等,分不割成。二郁多罗僧,或云郁多罗僧伽,或云优多罗僧,亦犹梵音轻重不同。讹,转也。唐云上着衣,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也。或云覆左肩衣。三安陀会,或作安陀卫,或作安陀婆婆,或作安陀罗䟦萨,唐云宿衣,谓近,或云里衣。如是三衣,名为袈裟。袈裟者,唐云不正色也。诸辛木中,若皮、若叶、若华等,不成五味,难为食者,则名迦娑。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又如幻三昧经云:普言无垢秽,又义离尘服。或云间色衣。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黑木兰者,但点之异名。六者、瓶,七、钵,八者、坐具,九、钖杖,十、香炉,十一、水囊,十二、手巾,十三、刀子,十四、火燧,十五、镊(而叶反),十六、绳床,十七、经律,十八、佛菩萨像。有人云:此十八物,随阙一物,犯轻垢罪。今解:此中不入难处,以为戒耳。此十八物,若具、不具,无所违犯。经:头陀者下,第二、明时节。如文,可见。经:若布萨时自下,第三、明布萨也。布萨者,此云增长,亦名增养。长善故,说为增长。

若头陀时莫入难处,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蛇毒,一切难处悉不得入。一切难处故,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亦不得入此难处,况行头陀者?见难处故入者,犯轻垢罪。

经:若头陀时,莫入难处,第三,举非结罪。先举非,谓不应入难处;后结罪,可知。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八、明次第戒违失威仪,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俱制。文分有四:一、人,二、应,三、不应,四、结过。此即初也。

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在后坐。不问老少,比丘、比丘尼、贵人、国王、王子,乃至黄门、奴婢,皆应先受戒者在前坐,后受戒者次第而坐。

经:应如法次第,自下第二明应行。众有七种:一者比丘,二者比丘尼,三者正学,四者勤䇿,五勤䇿尼,六者近事,七者近事女。然释此坐次,自有三释。一云:比丘众中,先受菩萨戒,以为上坐。谓如有一,声闻戒中在后受戒,菩萨戒中在前受戒。有一人,声闻戒中先受具戒,菩萨中在后而受。此二众中,先受菩萨戒为上坐,后受为下。余之六种,准此可知。此中意说,如是七众,随其所应,比丘为上,比丘尼为次,乃至最后。说在家者,受菩萨戒,虽有先后,而不得在家。在出家上,说其次第,不应相离,男女大小,类各别故。一云:有声闻戒在先而受,而不受菩萨戒;有声闻戒在后而受,于菩萨戒在先而受。此二众中,若有菩萨戒,有不受菩萨戒者,菩萨戒以为上坐,戒最胜故。二人若受菩萨戒,复以本声闻夏为次第。余之六种,准此应知。一云:出家菩萨,但以声闻戒夏为次第,依声闻法,得出家故。虽有三释,初说为胜。

莫如外道痴人,若老若少,无前无后,坐无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后者后坐,而菩萨不次第坐者,犯轻垢罪。

经莫如外道下,第三、明不应。如文,可知。经而菩萨下,第四、结过。具缘多少,如理应知。若诸菩萨见耆长来,不推胜坐,是即轻罪。如瑜伽论云: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怀嫌恨心,不起迎来,不推胜坐,是名有犯。乃至广说。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三、明布施度。谓财、法,可知。违摄善之义,是故制也。七众同犯,大小不同。文分有三:初人,次应,后结过。此即标人。

常应教化一切众生,建立僧坊、山林、园田,立作佛塔,冬夏安居坐禅处所,一切行道处皆应立之,而菩萨应为一切众生讲说大乘经律。若疾病、国难、贼难,父母、兄弟、和上、阿阇梨亡灭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应读诵讲说大乘经律。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所烧,大水所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七逆、八难,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瞋、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读诵讲说此经律。

经:常应教化自下,第二、明应。此复有二:初、教令修福德;次、明福德之中复有四种:一者、建立僧房;二者、园林中立作佛塔;三者、建立安居坐禅处;四者、立行道处。如文,可解。经:而菩萨下,第二、明修行。解此所为,有十七种:一者、病难,谓国之内多诸疾病;二者、国难,谓诸恶王治国之时,或国被歒时;三者、贼难;四者、所尊云时;五者、行来时,谓远行来时;六者、持生时,或有经本云持生,持生者,受生异名,谓现此生彼时,名持生时(思);七者、火难;八者、水难;九者、风难;十者、罗刹难;十一者、一切罪报,谓定、不定等;十二者、三报,谓现生、后报,或三报者,谓三途报;十三、七逆,后当分别;十四者、八难,八难者,如增一阿含经云:一、地狱,二、畜生,三、饿鬼,四、长寿天,五、在边地,六、六情不具,七、心识邪见,八、佛不出也;十五者、牢狱;十六者、三毒;十七者、自身疾病,如上所说;十七、胜将中,读诵讲说大乘经律。

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经而新学菩萨下,第三、结过,如文可知。此中意说如是难时,讲大乘经如实正理而不宣说,犯轻垢罪。故瑜伽云:若菩萨安住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陇戾,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中当说。

经如是九戒下,第二、劝持,悬指余品。

佛言:佛子!

经:佛言:佛子!自下第五有九戒,明饶有情戒。于中有二:初正释九戒,后结。别释之中即分为九,此即第一明简授戒违遍利义,是故制也。是行障,文分有三:先人,次释授戒,后举过结罪。此即第一标人也。

与人受戒时,不得简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六欲天、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

经:与人受戒时,自下第二、明授戒法。于中有四:一、简受戒人,二、释威仪,三、简其七难,四、出家不得礼拜俗人。此即第一、简受戒人。十八天者,即上所说十八梵也。欲界诸天,略而不说。所以者何?若举初、后,中自显故。谓初说人,后说色界诸天,不待说成故。

应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坏色与道相应,皆染使青黄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尽以坏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若一切国土中国人所著衣服,比丘皆应与其俗服有异。

经应教身所著,自下第二、明其威仪。袈沙者,此云胡衣,或云离尘衣。

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耶?菩萨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七逆者: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上、杀阿阇梨、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余一切人尽得受戒。

经:若欲授戒时,自下第三,简其七难。若犯七难,现身不得受戒。此中意说:若犯七逆,未得忏悔,虽是忏悔,而未得好相,如是之人,于现身不得受戒。若先犯五逆,后于诸佛菩萨前,至心忏悔,亦得受戒。而此经云:现不得不受者,据未忏悔,未得好相,故作是说。故决毗定尼经云:若有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于女人,或犯男子,或有故犯,犯塔犯僧,如是余犯,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昼夜触处,至心忏悔。广说乃至,菩萨若能称彼诸佛所有名号,常于昼夜行三事者,得离犯罪及诸忧悔,并得三昧。解云:三事者:一、礼佛忏悔,二、回向,三、发愿。具如彼经。此中意说:若人称佛名,及念佛功德,所有善根,无量无边,由此能灭罪障,令得清净。如涅槃经第十九云:大王!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一: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载宝,其数各百,以用布施,不如有人发心向佛举足一步。或有人云:若犯七逆,于现身中,必不得戒。言七逆者:一、出佛身血,二者、杀父,三者、杀母,四者、杀和上,五者、杀阿阇梨,六者、破羯磨僧及法轮僧,七者、杀圣人。然释七逆,五门分别:一者辨体,二者约人分别,三者处,四者时,五者趣分别。第一辨体,诸宗不同。依萨婆多云:第六一种,落业为性。余之六种,身业为性,如应杀生,杀方便故。若依经部,意业为性,如正理论第四十三云:且上坐言,三业为体,身业、语业二独能招异熟果,理难成故。但以意业所作事重,故许能感殊胜异熟。今依大乘,与萨婆多自有差别。身、语二业,以思为体,能发语、思,名为语业。非如萨婆多色、声为性,色、声定非业自性故。次约人分别者,能破僧者,要大苾刍,非在家等;唯见行者,非爱行、住净行人;非破戒者,以犯戒者言无威故。余之六种,通于男、女、有戒、无戒。所言处者,破僧无间,要异处破,非对大师,以诸如来不可轮逼,言词威肃,对必无能。余之六种,随其所应。言时者,出佛身血,破法轮僧,佛在世时,客有此事,佛灭度后,无真大师,为歒对故。所余五种,破羯磨僧,通于余时。五趣分别者,法轮僧及出佛身血,唯人瞻部洲,瞻部洲中,佛出世故。余通人三洲,除北俱卢洲,彼处无有杀生等故。如是等义,广释如瑜伽论第九,毗婆沙第一百一十六、第一百一十九,俱舍十七、十八,正理四十三说。非是中要,略而不说。

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但解法师语,有百里千里来求法者。

经:出家人法自下,第四、明出家人不礼俗人,为敬法故。

而菩萨法师,以恶心瞋心,而不即与授一切众生戒者,犯轻垢罪。

经:而菩萨自下,第三、举过结罪。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二、释为利授戒。实无所解,为利强授,有误之失,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初人,次应,后举过结罪。此即标人。

教化人起信心时,菩萨与他人作教戒法师者,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上、阿阇梨。

经:教化人下,第二、明应行。复分有二:一、明能教人,二、明正教。此即初也。经:见欲受菩萨戒时,自下第二、明正应教。于中有四:一者、教请二师,二者、问七难,三者、应教忏悔,四者、总结。此即第一、教请二师。若依瑜伽,但请羯磨师,不请和上;若依此经,教请二师。何故如是?有不同者,若于近处堪作和上、菩萨僧者,应请二师,是为第一;若于近处无人堪作,虽有菩萨堪作和上,而能授者事缘不具,但请一师,受亦得戒。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现身有七遮,师不应与受戒;无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受戒。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罪灭,不同七遮。而教戒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

经:二师应问。自下第二,应问七难,义如前说。经:若有凡十戒者。自下第三,明忏悔。然忏悔,经论不同。菩萨地云: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授。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余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此中意说,所犯之罪有二种聚:一者、不还净聚,二者、还净聚。还净聚中,开忏悔法,如法已,还得安住清净戒故。不还净聚,不开悔法,若悔不得,还住净戒。是故但说应当更受道理,亦有忏悔之法。又决定毗尼经云:若有菩萨犯于初戒,于十众前,以正直心,愍重忏悔。解云:言初戒者,四重名初,指五十戒之初故。此中自有二释。一云:犯此四重,有其三种。何等为三?一者、上品缠犯,二者、中品缠犯,三者、下品缠犯。若上品缠犯初戒者,于十人前,或于佛前,以愍重心,发露忏悔。忏悔灭罪,应当更受。罪若不灭,虽是受戒,而不得戒。若得好相,知罪得灭。中、下品便犯初戒者,对于三人及对一人,至心忏悔,即得灭罪。而此唯说对十人者,但说初人,后即一人,略而不说。一云:此中所言犯于初戒对十人者,但说中、下品缠犯者。所以者何?上品缠犯,不能还净,故此不说。此言十人者,极少二、三人,多亦无妨,故不相违。问:以上品缠犯他胜处,失戒律仪,不能还净,何故大方等陀罗尼经云:行此一法已,若有众生犯五逆罪,身有白癞,若不除差,无有是处。若菩萨二十四戒、沙弥十戒、叉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是诸戒,若犯一一诸戒,当一心忏悔。若不还生,无有是处,除不至心。解云:随其根宜,见闻不同,不可会释。若作是说,依瑜伽说,上品缠犯他胜处法,舍律仪,不能还净,必应更受。若依方等陀罗尼说,无有犯重即舍者,舍戒功德,不舍种体。不舍种故,如法忏悔,净戒还生。或依实义,如瑜伽说。而言还生者,依下、中品犯他胜处,有还净义。密意说言:若不还生,无有是处。为欲引摄暂犯他胜处,住犹预者,生决定心,说是密言。或瑜伽说他胜处,与此经说二十四戒,意别不同。此经是根本他胜处法,犯已还生,此有何失?不舍戒故。经教戒师:自下第四,结

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

经若不解等者,自下第三、举过结罪。先举过,后结罪。此即举过。过者,谓不解也。不解第一义谛者,此有二种:一者、信解,二者、证解。未得二解,故言不解。习种性者,经论不同。依瑜伽说:发心已前,名性种姓;发心已去,名习种姓。故彼论三十五云:云何种姓?略有二种:一、本姓住种姓者,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意说:闻勋所成,名习种性。依本业经:习种姓者,位在十解。故彼经云:习种性中有十人,其名发心住菩萨、治地住菩萨,乃至第十灌顶菩萨。或有人言:瑜伽论说习种姓者,亦在十解,闻慧唯在十解上故。如本业经云:六种姓亦名六慧: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当慧、闻当慧。既是十解中摄,故知种在十解已上。虽有两释,初说为胜。本业经中但说十解是闻、思慧,不说闻勋唯在十解,不通上下,故不相违。命此经言习种性者,但取十解。所以者何?十信位中,若退若进决定故,故此不说。如本业经云:佛子,若退若进者,十住以前,一切凡夫法中,发三菩提心,学行佛法。信想心中行者,是退分善根。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而言七住以前名退分者,为摄一分懈怠有情,假说退分,而实不退也。问:若十解以前是退分者,何故无性摄论颂曰:清净增上力,坚固心升进,名菩萨初修,三无数大劫?释曰:从无始来,生死流转,齐何当言三无数劫最初修行?为答此问,故说伽陀。坚固心升进者,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弃舍大菩提心。广说乃至,大菩提心所修善根,念念增坚固,不退增进,不生喜足,齐是名为最初修行三无数劫。解云:退有二种:一者现行,二者种子。十信菩萨,若其现行,容有退义。由此道理,经说退。若种解脱分善根种子,必无退义。以此义故,论说不退,故不相违。言长养性者,谓此十行,六种性中性种姓也。不坏性者,谓十回向。道种性者,谓四善根。此十回向及四善根,名道种性。言正性者,谓即十地舍异生性入圣故,名为正性。或断恶趣品邪业烦恼,故言正性。有说通性者,此显十地圣道性故,名为道性。言正性者,等妙两觉,名为正性。因行正满,果正现前,故言正性。余如前说。此中意说,显六种姓。六种姓者,如本业经云:习种性、姓种姓、道种性、圣种性、等觉种性、妙觉种性。复名六忍:信忍、法忍、顺忍、正忍、无垢忍、一切智忍。广如瑜伽抄会。言多少观行者,谓修十八胜处,随多少行,观诸色故。或多少行,随其所应,在余行中,若多若少,随分观行。言出入十禅支者,十禅支定,或出或入。十禅支者,十八禅支,修为十支。初静虑中具五支,谓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第二静虑,加内等净,所余三支,前已说。第三静虑,加足三支:舍、念、正知,所余一支,前已说。第四静虑,加二支,谓不苦不乐,余之三种,前已说故。言十禅支,于如是等行法之中,亦得此法中意,名为不解。

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恶求贪利弟子,而诈现解一切经律,是自欺诈,亦欺诈他人故,与人受戒者,犯轻垢罪。

经:而菩萨下,第二、正举过结罪。问:此与第十八戒何别?解云:第十八戒直说,不解为他作师。此戒为利与人授戒,故有差别。利养摄御徒众,是染违犯。故瑜伽云:贪着供事增上力故,以爱染心管御徒众,是名有犯。是染违犯。无违犯者:不贪供侍,无爱染心管御徒众。若依此说,虽未研究甚深法性,而不求利,但以慈悲相应之心,随分随力与授戒者,皆无违犯。具缘多少,如理应知。

若佛子!

第三、为言人说戒,文有三:初、明标人,如说若佛子故。

不得为利养故,于未受菩萨戒者前、外道恶人前,说此千佛大戒;邪见人前亦不得说,除国王,余一切不得说。是恶人辈不受佛戒,名为畜生。生生不见三宝,如木石无心,名为外道邪见人辈木头无异。

经不得利自下,第二、明不应。未受戒人前不得说戒者,谓未发大乘心前,不得说十佛戒。虽未受戒,已发大愿,为说无过。而此说言未受戒前不得说戒者,从多而说多分来,受戒人闻菩萨戒,生怖畏故,生诽谤故,是故制也。除国王、王子者,若不为说,破灭法故。言千佛戒者,贤劫千佛。

而菩萨于是恶人前,说七佛教戒者,犯轻垢罪。

经:而菩萨自下第三结罪。持地论第四卷云:欲受戒者,应先为说菩萨戒犯不犯相。令受者自心观察,我能受戒。又菩萨善戒经云:不信受教者,及不成就优婆塞戒,不成就沙弥戒,不成就婆罗提木叉戒者,不得听菩萨戒。听者得罪。若比丘犯婆罗提,不愧不悔,听菩萨戒,得偷兰遮罪。若犯偷兰遮,不愧不悔,听菩萨戒,得僧残罪。(勘)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四、明破戒受施戒。文分有三:初人,次不应,后结罪。此即人也。

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骂言:佛法中贼!一切众生眼不欲见。犯戒之人,畜生无异,木头无异。

经信心出自下,第二、明不应行,谓破戒人不应受信施等。所言大贼者,如世间贼,能夺财宝及害命根。此中大贼亦复如是,能夺他人法身、慧命及恒沙等功德大宝。故大智度论第十五云:破戒之人不可共止,犹如恶贼难可亲近;破戒之人难可共住,譬如毒蛇;破戒之人虽似比丘,譬如尸死在眼人中;破戒之人如伪珠在真珠中,譬如伊兰在栴檀林中;破戒之人若着法衣,则是熟铜铁鍱以缠其身;若持钵盂,则是盛洋铜器;若所啖食,即是吞烧铁丸,饮热洋铜;若受人供养供给,则是地狱狱卒守人;若入精舍,即是入大地狱;若坐众僧床㯓,是为坐热铁床上。

若毁正戒者,犯轻垢罪。

经:若毁正戒,自下第三、结罪。

若佛子!

经:若佛子,自下第五、不供养戒。文分有三,如前可知。

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

经常应下,第二、明应。于中有六:一者、受,谓于师前领所未解;二者、持,谓受已不忘;三者、读;四者、诵;五者、书写;六、供养。第五、书写中云剥皮为纸等者,标其心极愍重法故不惜身命,如大智度论第十八。

复次,爱法梵志,十二岁中遍阎浮提,求知圣法而不能得。时,世无佛,佛法亦尽。有一婆罗门言:我有圣法一偈,若实爱法,当以与汝!答言:实爱法!婆罗门言:若实爱法,当以汝皮为纸,以身骨为笔,以血书写之,当以与汝!即如其言,破骨剥皮,以血写偈: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今世亦后世,佛法者安稳!

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

经若不如法下,第三、结罪。菩萨地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若不恭敬、懒堕、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见一切众生,应唱言:汝等众生尽应受三归、十戒。若见牛、马、猪、羊一切畜生,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而菩萨入一切处山川、林野,皆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是菩萨若不发教化众生心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六、不教化众生戒。文分有三,此即标人。经:常起大悲,自下第二、明应行。言三归者,如优婆塞戒经第五卷云:善男子,为破诸苦,断诸烦恼忧,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如汝所问,云何三归依者?善男子,谓佛、法、僧。佛者,能说怀烦恼破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怀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破烦恼因,得正解脱。又八戒斋品云:善男子,若人能受三归依者,当知是人所得果报不可穷尽,乃至广说。如说:受持不忘语戒,现身得王位,一日一夜持八戒,得生天上。故涅槃经第十五云:波罗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中杀无量羊。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夜。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经:若不教化,自下第三、结罪。如瑜伽云: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是名有犯,是染违犯。

若佛子,常行教化,起大悲心,入檀越贵人家,一切众中不得立为白衣说法,应白衣众前高座上坐。法师比丘不得地立为四众说法。若说法时,法师高座香华供养四众,听者下座如孝顺父母,敬顺师教如事火婆罗门。其说法者,若不如法说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七、明说法、不如法戒。文分有四。此初,标人。经:常行!自下第二、明不应行。经:若不说法时!自下第三、明应。经:说法者!自下第四、结罪。如文,可解。

若佛子,皆以信心受佛戒者,若国王、太子、百官、四部弟子,自恃高贵,破灭佛法戒律,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不听出家行道,亦复不听造立形像、佛塔、经律,破三宝之罪。而菩萨故作破法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八、憍慢破法戒。文分有二:初人,后举过结罪。此即标人。经:皆以信心下,第二、举过结罪。先明过非,后即结罪。此即显过,如文应知。经:而故作下,第二、结罪。

若佛子,以好心出家,而为名闻利养,于国王百官前说七佛戒,横与比丘、比丘尼、菩萨戒弟子作系缚;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天魔能破坏。若受佛戒者,应护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而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三百鉾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等无有异。宁自入地狱百劫,而不用闻一恶言破佛戒之声,而况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缘,亦无孝顺之心!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经:若佛子!自下第九、破法自缘戒。内破和合之义,外绝信乐之益,是故制也。文分有三,如文应知。如上九戒,如其所应,是四摄障。

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

经是九戒下,第二、释劝奉持。上来别释四十八轻戒说。

诸佛子,是四十八轻戒,汝等受持,过去诸菩萨已学,未来诸菩萨当学,现在诸菩萨今学。

经:诸佛子!此是四十八轻戒。自下第三、总劝受持。上来第二、释四十八轻戒,说一释十重,次释轻戒。虽有两文,第二、正释戒相讫。

诸佛子谛听!此十重、四十八轻戒,三世诸佛已诵、当诵、今诵,我今亦如是诵。汝等一切大众,若国王、王子、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受持菩萨戒者,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佛性常住戒卷,流通三世,一切众生化化不绝,得见千佛,佛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常生人道天中。我今在此树下,略开七佛法戒,汝等当一心学波罗提木叉,欢喜奉行。如无相天王品劝学中,一一广明三千学士。

经:弟子听!自下第三、总劝流通。于中有二:初佛劝持流通,后菩萨奉行。前中有五:一、三世佛已当今诵,说证不虚;二、汝等一切下,正劝流通;三、得千佛下,明流通利益;四、我今此下,劝今奉持;五、如无相品下,悬指说处。三千学者,三威律仪等,虽有五文,第一、明如来劝流通奉持竟。

时座听者,闻佛自诵,心心顶戴,喜跃受持。

经时坐听者下,第二、菩萨奉持行。上来正说有二:第一、正释竟。

尔时,释迦牟尼佛说上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心地法门品中十无尽戒法品竟;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从摩醘首罗天王宫至此道树下十住处说法品,为一切菩萨、不可说大众受持读诵、解说其义亦如是,千百亿世界、莲华藏世界、微尘世界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

经:尔时,释迦自下大段,第二、明总结上说。心藏者,十世界海,名为心藏。地藏者,谓四十心。戒藏者,结无尽戒。无量行愿者,谓十忍等,名无量行;十大愿等,名无量愿。因果者,结上所说戒是一切诸佛本原佛性种子。又结当当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佛性常住者,结上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如如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竟,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若广开心地相相,如佛华光王七行品中说。

经:如如一切佛说等者。于此中,大分有三:一、序分,二、正说,三、流通。自下第三、明流通分。

稽首无上大道师,于一切法智无碍,

救护一切大悲者,甚深微妙契经海。

已证二空诸菩萨,及余一切发大愿,

今依戒经相应论,略释菩萨清净戒。

决判持犯差别相,在佛及圣慈氏等。

受斯微妙善根本,惠施有识证法性。

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间。

安获五种利: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

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

为净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

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此是佛行处。

智者善思量,计我著相者,不能信是法。

灭尽取证者,亦非下种处,欲长菩提苗。

光明照世间,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

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

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于学于无学。

勿生分别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

一切戏论处,悉由是处灭。诸佛萨婆若,

悉由是处出。是故诸佛子,宜发大勇猛,

于诸佛净戒,护持如明珠。过去诸菩萨,

已于是中学,未来者当学,现在者今学。

此是佛行处,圣主所称叹,我已随顺说。

福德无量聚,回以施众生,共向一切智。

愿闻是法者,疾得成佛道。

梵网经述记卷下末(大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