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在《财计三》中,黄宗羲主要从社会习俗层面探讨财计问题。
黄宗羲认为要想富民,不能仅依靠朝廷减轻赋税、徭役,如果“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随后,他分别就习俗、蛊惑、奢侈进行了分析,认为需对民间婚丧习俗、巫佛的蛊惑及倡优、酒宴、机坊等造成的奢侈之风进行改革,如此才能杜绝浪费。由此,黄宗羲指出治理天下的根本就是要坚决杜绝导致巨大物质浪费和资源消耗的、对百姓一无是处的东西。
对于如何治理,黄宗羲认为政府的明令禁止并非治本之策,要“治之以本”需从学校教育入手,“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同时,他还重视工商业的作用,指出工商业也是社会经济之“本”,“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观点与传统的“重农抑商”的观念相比是一大进步,体现了黄宗羲卓越的经济见解。
在本篇中,黄宗羲主要从社会习俗方面讨论了富民问题,同时将国富与民富联系起来,将重商与重农并提,其经济思想有着先进的一面。但他想用一切禁绝的方法改变风俗,又过于依赖学校的教化作用,就显得有些迂阔了,所以对于他的这种改制之策,萧公权就指出:“梨洲财计之论,不切实际,似可不述。”(《中国政治思想史·黄宗羲》)
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何谓习俗?吉凶之礼既亡①,则以其相沿者为礼。婚之筐篚也②,装资也③,宴会也;丧之含殓也④,设祭也,佛事也,宴会也,刍灵也⑤;富者以之相高⑥,贫者以之相勉矣。何谓蛊惑?佛也,巫也⑦。佛一也,而有佛之宫室,佛之衣食,佛之役使,凡佛之资生器用无不备⑧,佛遂中分其民之作业矣⑨。巫一耳,而资于楮钱香烛以为巫⑩,资于烹宰以为巫,资于歌吹婆娑以为巫⑪,凡斋蘸祈赛之用无不备⑫,巫遂中分其民之资产矣。何谓奢侈?其甚者,倡优也⑬,酒肆也,机坊也⑭。倡优之费,一夕而中人之产;酒肆之费,一顿而终年之食;机坊之费,一衣而十夫之暖。
【注释】
①吉凶之礼:泛指婚丧等各类礼仪,这里指儒家理想中的西周礼制。
②筐篚:盛物的竹器,方的是筐,圆的是篚。此指婚俗中男方给女方的聘礼。
③装资:嫁妆。
④含殓:古时丧礼,人死时将珠宝和玉器等放于死者口中,然后入殓,所以也称含殓。此泛指随葬品。
⑤刍灵:古代为送葬而用茅草扎成的人马等物。此泛指送葬的物品。《礼记·檀弓下》:“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郑玄注:“刍灵,束茅为人马,谓之灵者,神之类。”孙希旦集解:“涂车刍灵,皆送葬之物也。”
⑥相高:互相攀比。
⑦巫:巫术,巫师。此指道教的各类方术。
⑧资生:赖以生长,赖以为生。
⑨作业:劳作。
⑩楮钱:祭祀时用于焚烧的纸钱。
⑪歌吹婆娑:唱歌、吹奏乐器和跳舞。此指方术仪式上的各种音乐和舞蹈。
⑫斋醮:道教各类法事、科仪的统称,供斋祭祀神灵,借以祈福。祈赛:谢神佑助的祭典。
⑬倡优:古代以乐舞嬉戏为业的艺人。此指看戏听曲等。
⑭机坊:从事丝棉织品的作坊。此指机坊织造的华丽服装。
【译文】
治理天下的君主已经减轻了赋税,但是如果民间的习俗没有改变,蛊惑人心的东西没有去除,奢侈之风没有革除,那么百姓仍不会变得富裕。什么是习俗呢?周礼已经消亡,那么民间就以沿袭下来的习惯为礼。结婚所讲究的聘礼、嫁妆、宴会;办丧事所用的随葬品、举行的祭祀、佛事、宴会、送葬用的茅草人马,富裕的人以此互相攀比,贫穷的人也因此竭力而置办。什么是蛊惑呢?佛教和巫术。就佛教供佛而言,有专门供佛的寺院,供佛所需的衣食,以及使用的杂役,凡是佛所用的器物无所不有,佛于是在无形中消耗了百姓的劳作成果。就巫术而言,要专门花钱去买纸钱、香烛,花钱去烹牛宰羊,还要花钱去准备歌舞吹唱之类的事情,凡是用于斋醮各类仪式所需的没有不准备的,巫术于是在无形中消耗了百姓的资产。什么是奢侈呢?最为奢侈的就是倡优、酒馆饭店、机坊。看戏听曲的花费,一个晚上就相当于一户中等人家全部的资产;酒馆饭店的花费,一顿饭就相当于一般人一年的饮食费用;锦衣华服的花费,一件衣服就相当于十个人穿暖御寒的费用。
故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投巫驱佛①,吾所谓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酒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今夫通都之市肆②,十室而九,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优倡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③,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④,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⑤。
【注释】
①投:抛弃,放逐。
②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市肆:城市中的店铺。
③奇技淫巧:过于奇巧而无益的技艺与制品。《尚书·泰誓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孔颖达疏:“奇技谓奇异技能,淫巧谓过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据人身,巧指器物为异耳。”
④痛绝:彻底戒绝。
⑤“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lài)”几句:按,黄宗羲此处所论与司马迁之讲农工商虞皆当重视一脉相承。《史记·货殖列传》曰:“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又曰:“《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来,劝勉,鼓励。
【译文】
所以要从根本上治理,使百姓的婚丧都遵循礼制,驱逐巫佛之类,这就是我所说的学校教化使得百姓明白事理之后才可以。治标之法,就是禁止倡优、禁止酒肆,除布帛之外,禁止奢侈的衣服。现在,大都城中的店铺,十有八九都在卖巫佛所用的物品、倡优所需的物品,以及那些奇巧而无益的物品,这些都对老百姓没有实际用处,应当一概彻底禁止,这也算是救治时弊的一个方面。这就是古代圣主明君崇本抑末的本意。当世的儒生不能体察这个道理,把手工业和商业当作末业,乱说应抑制它们。其实手工业本来就是圣主明君所鼓励的,也希望商人能够来往路上进行贩卖贸易,因为这都是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