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说理之部

顾随Ctrl+D 收藏本站

《四十二章经》选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 译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第五章)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第八章)

按:金刻大藏经,此章为韵文(偈),文曰: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如仰天唾,唾不至天公,还从己身堕;逆风扬恶(尘),不能污上人。贤者不可毁,祸必降凶身。

佛言:睹人行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1〕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火去,熟食、去冥〔2〕,此炬如故:福亦如之。(第十章)

注:

〔1〕沙门:即桑门,即僧。

〔2〕冥:黑暗。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意若无惧,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第卅三章)

按:胡适白话文学史说:“《四十二章经》是一部编纂的书,不是翻译的书,故最古的经录不收此书。”梁启超疑此经为伪书,因为文体不似东汉。这一论断怕有错误。译经的文体是不能拿文人的文体来衡量的。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则根据汉末人文字中已采用此经,断说:“后汉时已有此经,实无可疑。”摩腾、法兰两人生平亦无可考。(一说,《四十二章经》之译出在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七年。)

《八大人觉经》选 后汉·安清 译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1〕,出阴界〔2〕狱。

注:

〔1〕四魔:(一)烦恼魔;(二)五阴(色、受、想、行、识)之魔;(三)死魔;(四)“自在天”魔,即害人差事之魔。

〔2〕阴界:阴即五阴。界有十八: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内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外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六识中界。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1〕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注:

〔1〕菩萨:全译为菩提萨埵,义译为觉有情,或曰大士,故观世音菩萨亦称观音大士。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1〕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注:

〔1〕大乘:佛家最高之教义。

按:《八大人觉经》乃是杂采诸经、综合教理而成,类如现在所谓纲要、大纲一类之书。安清字世高,安息(古波斯帝国)国人,故以安为姓,于汉桓帝(147—167)时来中国,曾译经三十馀部。

《维摩诘经》节选 姚秦·鸠摩罗什 译

(文殊答维摩诘问“如来种”)

……于是维摩诘〔1〕问文殊师利〔2〕:“何等为如来〔3〕种?”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4〕、有爱〔5〕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6〕为种;五盖〔7〕为种……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曰:“何谓也?”

答曰:“若见无为〔8〕入正位〔9〕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10〕。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污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11〕,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尔时,大迦叶〔12〕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13〕此语!诚如所言,尘劳〔14〕之俦为如来种。……”

注:

〔1〕维摩诘:中印度毗耶离国之居士(在家修佛法的人),简称维摩。

〔2〕文殊师利:佛弟子,菩萨简称文殊。

〔3〕如来:佛号之一,常住而不变不改为如。乘真如之道,由因来果,而成正览,即是如来。

〔4〕无明:痴暗之心,一切烦恼皆属之。

〔5〕爱:谓世俗之爱。

〔6〕四颠倒:常、乐、我、净为佛家之四德,而“凡夫”每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非我为我,以不净为净,是为四颠倒。

〔7〕五盖:(一)食欲盖;(二)嗔恚盖;(三)睡眠盖;(四)掉悔盖;(五)疑法盖。“盖”是遮蔽之意,谓其能遮蔽本性,不生善法。

〔8〕无为:正法。

〔9〕正位:小乘之涅槃(不生不灭之境)。

〔10〕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译为无上正遍知。

〔11〕须弥山:或说即今地理学上所谓喜马拉雅山。

〔12〕大迦叶:佛弟子。

〔13〕快说:说得好。

〔14〕尘劳:即烦恼。

按:经多是佛说。或有非佛所说而经过佛之“印可”者。维摩诘经乃维摩诘居士说,故名《维摩诘所说经》。缘起是:维摩诘抱病,佛令其弟子文殊师利同其他弟子往问。相见之后,维摩诘与文殊关于佛理往复问答,乃有此经。

鸠摩罗什(343?—413),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地)人。公元384或385年间至凉州(今甘肃武威县),于公元401年至长安。其时姚兴称帝,国号曰秦,故什师为姚秦人。什师居长安十馀年,在此时期,国内国外、南方北方的大师多从之受法。同时,他译出的佛经共有三百馀卷之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妙法莲华经》(法华经)《阿弥陀经》和《维摩诘经》。

《佛遗教经》选 姚秦·鸠摩罗什 译

汝等比丘〔1〕,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当端心,以质直为本。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若不尔者,既非道人〔2〕,又非白衣〔3〕,无所名也。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4〕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是肉眼,而是明见人也。是名智慧。

注:

〔1〕比丘:或译绊刍,即僧徒。

〔2〕道人:出家修行佛法之人。

〔3〕白衣:在家俗人。

〔4〕闻、思、修慧:即闻慧、思慧、修慧之省文。

按:《佛遗教经》是佛临灭度(死)时最末所说的一部经,最为平实。

《大明咒经》 姚秦·鸠摩罗什 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1〕波罗蜜多〔2〕时,照见五阴〔3〕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4〕,无色、声、香、味、触、法〔5〕,无眼界〔6〕,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7〕,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是无上明咒,是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

竭帝竭帝。波罗竭帝。波罗僧竭帝。菩提僧莎诃。〔8〕

注:

〔1〕般若:义译智慧。

〔2〕波罗蜜多:义译到彼岸。

〔3〕五阴(一名五蕴、五荫):即色、受、想、行、识。细分说之,凡一切有形有作之事物叫作色。凡身心所感叫作受。凡身、口、意之所造作叫作行。凡所思想叫作想。能了解、分析事物之心叫作识。

〔4〕眼、耳、鼻、舌、身、意:统名六根。

〔5〕色、声、香、味、触、法:由六根出,统名六尘。

〔6〕界:差别之义,又有体性之义。譬如眼界,即是说眼的本体与其自性。馀五类推。

〔7〕苦、集、灭、道:统名四谛。细分说之,沉沦于“生死海”中叫作苦。诸苦俱集,叫作集。灭是涅槃。道是正道,即佛法。

〔8〕咒语能生善法,去邪恶。佛经于咒,皆译音而不译义。

附录 《心经》 唐·法成 译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1〕住五舍城〔2〕鹫峰山〔3〕中,与大绊刍众及诸菩萨摩诃萨〔4〕俱。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5〕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6〕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7〕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蜜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

“峨帝峨帝,波啰峨帝。波啰僧峨帝。菩提莎诃。”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8〕、阿苏罗〔9〕、乾达婆〔10〕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注:

〔1〕薄伽梵:佛之另一尊号。

〔2〕五舍城:在中印度摩迦陀国。

〔3〕鹫峰山:即耆阇崛山,或译灵鹫山、鹫头山。其峰形如鹫鹰,故名。

〔4〕摩诃萨:义为大。菩萨摩诃萨,犹言大菩萨、大士。

〔5〕三摩地:或译三昧,义为禅定(静坐调息,澄心念法)。

〔6〕观自在:即观世音。

〔7〕具寿舍利子:即舍利弗。

〔8〕天人:神鬼,天上之人。

〔9〕阿苏罗:或译阿修罗、修罗,义为恶神。

〔10〕乾达婆:音乐之神。

按:什师所译《大明咒经》,于原文多有删节。至唐代,玄奘重译,文字与什译大同小异,亦非全本,而改名《心经》,流传最广,很少有人知道什译本了。现代附录唐代法成法师所译的全文,以资比较。《心经》虽然很短,且是观世音所说而不是佛所说,然而佛家理论体系差不多已尽具于此经。所以后人相传,有“心经是诸经之胆”这么一句话。尽管经中所说那种“不生不灭……”的“诸法空相”没有半点马列主义哲学的影儿,可是“般若波罗蜜多”由智慧到彼岸,即由智慧得觉悟,以及“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仍不失为相当的真理。其次佛在世日,虽然说了许多经,却没有写过一部书。佛灭度后,其大弟子等集体记录(由阿难主其事),所有一切佛经统是这么做成的。几乎所有的经在一开头,必有“如是我闻”一句,接着便是“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与”什么人“俱”(在一处);底下方是经文;而结尾必是说听法的人(或鬼神)“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为了使学人知道佛经的共同体制,这一附录似乎并非多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