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字卷之九 传信助字九之四

马建忠Ctrl+D 收藏本站

传信助字九之四

【9.6】颜氏家训音辞篇曰:‘按诸字书,「焉」者鸟名,或曰语词,皆读于愆反。自葛洪要用字苑分「焉」字音训,若训「何」训「安」,当音于愆反。’此「焉」字之为代字、为状字也;‘若送句及助词,当音矣愆反。’此「焉」字之为助字也。‘然江南读音,分别易晓,而河北则混同一音。’①要之俗音有轻重,而字义无分也。「焉」字之为代字,为状字,已散见于前矣。而其为助字也,玉篇所谓‘语已之辞’,柳子厚仍谓之‘决辞’,是皆助字之公家言,而非「焉」字之所独。

焉为助字,所以助陈述之口气也。「焉」字之用,在「也」「矣」两字之间。其为口气也,案而不断,而以之结句,隐然有坐镇之概焉。「焉」,代字也,及为助字,概寓代字本意。是犹「尔」字本状字也,及为助字,仍不失有状字之义耳。

「焉」字所助有三:曰句,曰读,曰字。

【9.6.1】一,助句。凡述往事,其结句有助以「焉」字者。

「焉」无所指。

[546]论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宫,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两节皆述往事,其结句各以「焉」字助之。不曰「行矣」「归心矣」者,盖其「政」之「行」与「民」之「归心」,非一过即了之事也。且记者之举「行政」「归心」两事,非断其效之必然,惟叙其事之如是耳。此两「焉」字似无所指,并无代字本义,然有一助,其句自觉为之镇定矣。

[547]孟万上: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他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

[548]左僖十五: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大子*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

[549]史汲郑列传: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550]汉赵充国传:朝廷每有四夷大议,常与参兵谋,问筹策焉。

[551]又郑吉传:都护之置,自吉始焉。

[552]史孟荀列传: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553]又大宛列传: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

[554]又: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

——以上所引「焉」字,以镇结句而述往事。诸「焉」字似无所指。

其有所指者,盖不胜引也。

[555]论语微子云: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问津焉」者,「问津于是」也。「是」指长沮桀溺也。

[556]孟子公孙丑下云: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宿焉」者,「宿于景丑氏」也。

[557]左传隐元年云:虢叔死焉。——「死焉」者,「死于制」也。

[558]又隐三年云: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属殇公焉」者,「属殇公于孔父」也。

[559]又僖五年云:初,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寘薪焉。——「寘薪焉」者,「寘薪于所筑之城」也。于是,

[560]又僖十五: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

[561]又:秦伯曰:‘是吾心也。’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562]又: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

[563]又僖二十三: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

[564]又僖二十八: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寘诸深室。宁子职纳橐饘焉。

[565]又襄三十一: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566]又庄二十八: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

[567]榖宣十五: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

[568]周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

[569]史项羽本纪: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570]又陆贾列传: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

[571]又大宛列传: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

[572]又游侠列传: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

[573]又: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574]又货殖列传: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

[575]又: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在仁义附焉。

[576]又封禅书:盖尝有至者,诸僊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所引诸结句,皆述往事,其「焉」字皆有「于是」之解。然仍不失为助字者,盖有此一助收句,辞气顿觉宽缓而不迫矣。

句述往事,「焉」字助之,并有「之」字之解者。如:

[577]孟子滕文公上云: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学焉」者,「学之」也,即学许行也。

[578]又: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名焉」者,「名之」也。「之」,指「尧」也。

[579]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过卫,卫文公不礼焉。——「不礼焉」者,「不礼之」也。「之」指「晋文公」也。

[580]汉书李广传云:上壮之,遂救止焉。——「止焉」者,「止之」也。

[581]又朱云传云:时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敬事焉」者,「敬事之」也。

[582]又于定国传云:定国皆与钧礼,恩敬甚备,学士咸称焉。

[583]又陈汤传云:郅支单于囚杀使者吏士以百数,事暴扬外国,伤威毁重,羣臣皆*焉。——「*焉」者,「*之」也。以上引「焉」字所助者皆结句也,而兼有「之」字之解。然经史中不数觏也。

○1文通原书在‘然江南读音’一句前插入‘以上见助字辨略’七字,无需要,也易滋误会,今删去。按助字辨略引颜氏家训,只开头略去‘按诸字书,「焉」者鸟名’,径曰:‘焉,语辞’,其后无删节。文通引家训未全依原文,也未全依助字辨略,有所节略,也有所增益(‘为代字,为状字’,‘为助字’云云)。

【9.6.2】其陈当前之事理,与迭句以历叙事实也,亦如之。

「焉」字无解。

[584]礼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四句,不助「也」字而助「焉」字者,其辞气盖惟直陈其理而未为论断也。四「焉」字皆无所指,惟助结句,自为停顿耳。

[585]孟告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

[586]又尽上: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第一「焉」字,助推论之句,余两「焉」字,助言效之句。其不助「矣」字者,所谓案而不断也。余同上。

[587]庄养生主: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588]左庄四: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

[589]又僖二十三: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590]公庄三十二:君亲无将,将而诛焉。

[591]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将必宽然有伯诸侯之心焉。

——诸引结句,皆陈当前之事理。其不助「矣」字者,同上。诸「焉」字皆助字,似无他解。

其有解者,如:

[592]礼中庸云: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莫能载焉」者,「莫之能载」也。「莫能破焉」者,「莫之能破」也。

[593]论语述而云:自行东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诲焉」者,「诲之」也。

[594]又子罕云: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95]又先进云:非曰能之,愿学焉。

[596]左传庄公十四年云: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

[597]又僖公二十三年云: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

[598]又襄三十一年云: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599]庄子应帝王云:子之先生不齐,吾无得而相焉。

[600]左昭三年云:君若不有寡君,虽朝夕辱于敝邑,寡君猜焉。

[601]其昭公十二年云:对曰:‘臣尝问焉。’

[602]公羊宣公六年云: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以上所引,皆当前之事,所殿「焉」字,助字也,而兼有「之」字之解。

其兼有「于是」之解者。

[603]礼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系焉」者,「系于天」也。「覆焉」者同。

[604]以下又云: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605]又云:及其不测,鼋*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此益明「焉」字之解「于是」也。引句内「草木生之,禽兽居之」者,盖「生」「居」两内动之后,仍用宾次若止词然也。若「兴」「殖」两内动字之后,则惟转词是用矣。

[606]论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607]孟尽上: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

[608]又尽下: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609]左庄九:管召,雠也,请受而甘心焉。

[610]又僖二十三: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

[611]庄山木:是故无责于人,人亦无责焉。

[612]又僖二十七:民易资者,不求丰焉。

[613]又襄三十一:栋折榱崩,侨将厌焉。

[614]庄天道: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615]齐语: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

[616]公宣六:嘻,子诚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

[617]史屈原列传: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618]秦策:王既无重世之德于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①

[619]汉刑法志: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

——以上所引,皆为结句,以陈当前之事理,而所助「焉」字,则皆兼有「于是」之解焉。

○1章云:「焉」国策本作「矣」。史记春申君列传作「焉」,上句无「既」字。

【9.6.3】「焉」助迭句。

[620]礼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两「焉」字,助迭句。他如

[621]论语阳货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622]又先进云: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623]孟子滕文公上云:夫滕坏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

[624]又万章上云: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625]又梁惠王下云: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626]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云:令曰:‘不爇郄氏,与之同罪。’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焉。国人投之,遂意弗爇也。

[627]齐语云:令夫士,羣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其幼者言悌,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628]庄子应帝王云: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629]又在宥云:于是乎釿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

[630]又天运云:故曰,至贵,国爵幷焉,至富,国财幷焉,至愿,名誉幷焉。是以道不渝。

——以上所引各节,皆有迭句间于中段,①「焉」字助之,所以历叙事实也。其「焉」字有有解者,有无解者,阅者观于前,可以反隅矣,而无庸多赘也。

○1例句中有的迭句在前,有的迭句在后,幷不是都‘间于中段’。

【9.6.4】句有以「有」「无」两字为坐动者,助「焉」字者有之,助「焉」字而以为提顿之句者亦有焉。至询问之句,亦有助以「焉」字者,则与「也」「乎」两字有别。

[631]礼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首句以「有」字为坐动,「焉」字助之,辞气一顿。句置段首,故为提顿之句。其余

[632]论语泰伯云: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633]又公冶长云: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①

[634]孟子万章下云: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635]又公孙丑下云: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636]论语述而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37]又公冶长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638]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云: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

[639]又襄公四年云:对曰:‘和戎有五利焉。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

[640]又昭公二年云:既享,宴于季氏,有嘉树焉。宜子誉之。

[641]榖梁传桓公十四年云:夫尝,必有兼甸之事焉。壬申,御廪焚,乙亥尝,以为未易灾之余而尝也。

——诸句助「焉」字者,皆以「有」字为坐动,而每句先置之提,下文承之,所谓提顿之句也。至如

[642]礼中庸: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

[643]又:有宋存焉。

[644]论雍也:井有仁焉。

[645]又微子:殷有三仁焉。

[646]孟梁下:无已则有一焉。

[647]左庄十: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48]左僖三十: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649]左昭十二: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

[650]史管晏列传: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651]孟离下:阳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

[652]左宣十二:武有七德,我无一焉。

[653]论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654]左僖七:若君去之以为成,我以郑为内臣,君亦无所不利焉。

[655]礼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上引「焉」字所助之句,各以「有」「无」两字为坐动,用为结句,或述往事,或陈事理,与以上诸句之煞「焉」字者无异。②所异者,徒以「有」「无」动字后往往助以「焉」字,故特为别耳。

○1此句全文是:‘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马氏引述不全,显不出是提顿之句。

○2「以上诸句」指【9.6.1】【9.6.2】【9.6.3】各节例句。

【9.6.5】经学家见经史中询问之句,有助以「也」字「焉」字者,则谓「也」「焉」两字同乎「乎」字。不知询问之句助以「也」字者,寓有论断口气。「也」字节下已言之矣。①其助以「乎」字者详后。兹助「焉」字者,藉问而陈义耳。此所以与「乎」「也」两字少有区别也。

[656]孟梁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牛羊何择焉」者,犹云「牛羊两者一无所择」也。此惟直陈其事理,以见无罪就死之可隐,牛羊同也。若云「则牛羊何择也」,是有责王之口气,以惟知隐牛而不知隐羊也。若云「则牛羊将何择乎?」则惟有诘王之口气,以同为无罪就死,两者之中,何一可择乎?今助「焉」字,既不论断其曲直,又不询王以何者当择也。

[657]论阳货: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658]孟万上:故诚信而喜之,奚*焉?

[659]左成十六: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

[660]又僖三十三:君何辱讨焉?

[661]庄大宗师: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662]又襄二十一: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

[663]汉张释之列传:使其中亡可欲,虽无石*,又何戚焉?

——诸引句,皆藉问以陈义耳,故其辞气非若「乎」字之专主于问也。阅者试于所引之句,以「乎」「也」两字递与「焉」字代嬗而玩索之,即可知所区别矣。

①「也」字节下并未论及此点,【2.4.3.1】节曾谈到询问代字助以「也」字的问题,但也未提及‘寓有论断口气’。

【9.6.6】差比之句,其「焉」字本代字也,而既以殿句,亦可视同助字。用若「然」字,以状句者亦然。

「焉」兼代字助字。

[664]孟尽上: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焉」字所助者,差比之句也。「焉」字解如「于是」,代字也。今如云「乐莫大于是」,则语气不完,仍应加以「焉」字,云「乐莫大于是焉」,方可煞住。是「焉」字既为代字,又为动字,一字而两用明矣。

[665]左桓二: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666]又僖十五: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667]又昭二十八: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人,贿莫甚焉。

——诸引同上。此种句法,国策以下不习见焉。

「焉」用如「状」字状句。

[668]孟子尽心下云:孟子曰:‘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焉」代「然」字,犹云「若将终身然。」

[669]孟尽心上:宜若登天然。——句法同,见状字篇。①

[670]左传哀公十六年云: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

[671]又云:国人望君,如望岁焉。

[672]庄子逍遥游云: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句法皆同。

○1此指【9.6.6】节。

【9.6.7】二,「焉」字助读,凡以为顿挫之辞耳。其为义也,与助句同。「焉」字助读,仍寓有陈述口气与代字之解。惟读之辞气未完,助以「焉」字,又兼有抑扬顿挫之致焉。至所助之读,不一其式。

设事之读,有助「焉」字者。

[673]礼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焉」者,犹云「心如不在」也,此所谓设事之读,即假设一境以观后效也。

[674]孟梁下:见贤焉,然后用之。

[675]又: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676]又: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677]又公下:欲有谋焉,则就之。

——所引皆设事之读也。「焉」字后三承「然后」,一承「则」字,皆继事之连字也。余同上。

至[678]左传文公十二年云:若使轻者肆焉,其可。

[679]周语云: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①

——所引两读,皆有「若」字冠焉,其为设事之读无疑矣。

以上诸读,助「焉」字而不助「也」字者,盖欲全其案而不断之口气,且欲令读者稍一停顿,而味其抑扬顿挫之神焉。又上引诸「焉」字,皆无代字之解。

①[679]「若不然」是设事之读,「焉」 所助为「叔父有地而隧」,‘非设事之读’一类。

【9.6.8】记时之读,有助「焉」字者。

[680]孟离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三云「既竭……焉」,而皆承以「继」字,所谓前事与后事相际也,故谓为记时之读。助「焉」字者,与上节同。然不助「矣」字者,盖助「矣」字,则必前事已终,而后事方来,与前事不并时而立者也。夫竭目力以用规矩准绳,是目力犹用也,而继以规矩准绳者,惟在目力用足之时,非谓用规矩准绳时,即将目力置而不助也。

[681]公庄元: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

[682]又定四:于其归焉,用事乎河。

——三读皆助「焉」字,记时之读也。释词谓三「焉」字犹「也」字也。盖「也」字助并时之读,常也,惟助以「焉」字,则前后两事之相际益明矣。

[683]公定八:于其乘焉,季孙谓临南曰。

[684]汉霍光传:还,复过焉,乃将广西至长安。

[685]庄养生主: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所引三读,皆记时而助「焉」字者也,同上。

高邮王氏引

[686]吕氏春秋季春篇云: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①

又引

[687]晋语曰:尽逐羣公子,乃立奚齐,焉始为令。

又引

[688]墨子鲁问篇曰: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

——三引皆记时之读。王氏谓「焉」字解‘犹「于是」也’,是矣。愚尝引入代字篇,以见「焉」字之为代字之证。②然王氏必以「焉始」两字连读,误矣。而又推及诸他「焉」之之助读者,谓「焉」字皆‘犹「于是」也,’‘「乃」也,’‘「则」也,’与前引同解,而强割「焉」字与下句连读,则尤误矣。于是引

[689]礼祭法曰:坛墠有祷焉祭文,无祷乃止。——以「焉」字作「则」字,下属为句,读作「焉祭之」,与下文「乃止」相对为文。其引

[690]大戴礼王言篇曰:七教修焉可以守;三至行焉可以征。——以「焉」作「乃」字,谓「焉可以守」「焉可以征」也。③引

[691]曾子制言篇曰:有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以「焉」作「则」字,谓「焉谓之友」「焉谓之主」也。引

[692]管子幼官篇曰:胜无非义者焉可以为大胜。引

[693]墨子兼爱篇曰: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引

[694]庄子则阳篇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又引

[695]荀子非相篇曰:面长三尺焉广三寸。——以上所引「焉」字,或助言故之读,或助言容之读,皆以解作「乃」字或「则」字,而又强令「焉」字与下文连读。诚如是也,则王氏以后所引

[696]楚辞招魂云:巫阳焉乃下招。——可读若「乃乃招魂」矣。

[697]汉书霍光传云:还复过焉,乃将广西至长安。——可读若「乃乃将广西至长安」矣。④

[698]孟子告子上云: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可读若「则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

[699]韩文原性云: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可读若「则则少反焉」。是皆不同矣。

夫「焉」字助读,顿挫有力,其寓有承转之势,自隐然有「乃」「则」两字之意,呼起下文。而必强令「焉」字解作「乃」「则」两字以代其位而冠诸句首,不亦固哉?且试将王氏所引,悉本文,遇有「焉」字而重读之,与从王氏遇「焉」字必下属而连读焉,其词气之顺逆,有不待辨而已定矣。王氏又引

[700]礼乡飮酒义云: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与下两节皆强割「焉」字连下,而读为「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云云,盖以上文众宾自入,及不酢而降,句末皆无「焉」字为证,⑤是诚不知所证之谓何矣。

详观本文前后各节,句法不同,则用字自别。即制艺之文,其对比所助虚字,尚有岐异之处,在谓周秦之文,必令句句合掌乎?就令两节诸句应比而同之矣,则夫以上文无「焉」字在句末,以证下文「焉」字之宜下属者,愚亦可以上文无「焉」字在句首,以证「焉」字之宜上属矣,岂非子矛子盾乎哉?至王氏所引

[701]楚辞九章曰:焉洋洋而为客。

[702]又曰:焉舒情而抽信兮。—为「焉」字弁句之证,不知两「焉」字乃状字也。故王氏又引

[703]楚辞远游篇曰:焉乃游以徘徊。

[704]列子周穆王篇曰:焉乃观日之所入。——以为古人用「焉乃」二字连文之证。不知两「焉」字亦状字也,解同「何」字「曷」字「安」字,⑥常语也。总之,「焉」在句首,自不能使为助字,亦犹「焉」为助字,自不能强为状字也明矣。

[705]庄子逍遥游云: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706]又田子方云: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尝为女议乎其将。’

[707]又知北游云: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而不知其所止。吾已往来焉在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凡六引「焉」字皆以助读,而承之者则有「则」「而」各字。然则「焉」字之不能下属也益信。

○1此下一大段,文通作者与经传释词作者辩论,引例与论难夹雑,殊不易解。大意谓有一部分例句同意王氏,以「焉」属下,但「焉」与「始」仍应分开讲,不应合为一词(‘连读’),而多数例句则「焉」应属上,助记时之读,王氏以之属下,非是。本书标点,依照文通作者意见,前一类例句在「焉」字前加逗号,后一类例句不加逗号或加在「焉」字后。

○2参【2.2.8】节。

○3章云:王氏原注云:‘家语作「然后可以守」,「然后可以征」。’

○4[697][698][699]三例乃文通作者所加,非经传释词原有引文。

○5章云:释词云:‘乡飮酒义曰:「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又曰:「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又曰:「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皆言「于是知其能如此」也。’原注:‘三「焉」字属下读,不属上读。上文「众宾自入」及「不阼而降」,句末皆无「焉」字,是其证。正义以「焉」字属上读,失之。此刘氏端临说。’

○6章云:远游「焉」字,朱熹集注云:‘「焉」,语辞也’。列子文云:‘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旦行万里。’「焉」字似均不能作「何」字「曷」字「安」字解。

【9.6.9】三,「焉」字助字,与助读同。

「焉」字助字,其见于经籍者,不若其助读之数数也。而其为义也,亦惟以足所助者之语气耳。

「焉」了名字。

[708]庄子德充符云:先生之度,固有执政焉如此哉!——「执政」公名,助以「焉」字,宛若一顿,而语气以足。

[709]墨子非攻篇云:天乃命汤于镳宫,而受夏之大命。汤焉敢奉率其众以乡有夏之境。——「汤」本名了,「焉」字助之,文势一振。王氏所以误解「焉」如「乃」字而以属下读者此也。①盖凡读与字,一为「焉」字所助,文势停蓄,一若下文接缝中隐然有「乃」「则」各字之神情跃于纸上,固不必强指「焉」为「乃」「则」之字,而始有其意存焉也。至王氏引

[710]山海经大荒南经云: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羣帝焉取药。 又引

[711]楚辞招魂云:巫阳焉乃下招曰。——以两「焉」字作「于是」解者是矣,不知「羣帝」与「巫阳」一公名,一本名,助以「焉」字,文气以足。是则

[712]礼三年问云: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经生家皆以「焉」字解作「于是」,在视同助字,于义更顺。不特此也,

[713]诗陈风防有鹊巢云: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714]又小雅巧言云: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715]左传隐公六年云: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716]又襄公三十年云:安定国家,必大焉先。

[717]又昭公九年云: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

[718]吴语云: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

——六引「焉」字,王氏皆解如「是」字,而以周语作‘晋郑是依’ 为辞。愚以「是」字代所引各句「焉」字读之,舍「晋郑是依」一句外,余皆不词。试以诸句分疏焉,则引诗两句与左昭九年传句之「焉」字,起词也,故皆助字也。②如读若「是」字,则为倒文,而为止词矣。所引左襄三十年传与吴语之「焉」字,既不能以「是」字代读,亦可视为动字。盖止词置先于其动字,亦非创例,故顿以「焉」字,使之读若两节,在语气较为遒劲。是则左隐六年传句「焉」字,句法相似,谓之助字,似无不可。如必以周语改「是」字为证,则将以传句改语句,谁曰不宜?盖攻实学者,皆以同文互证之不足独证也,于斯益明。此以上,皆「焉」字之助名字也。

「焉」助静字。

[719]礼中庸云:上焉者∣下焉者。

[720]韩文原性云: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七引「焉」字,皆助静字而无所指。其有所指者,则为比句。如

[721]左僖十五:德莫厚焉,刑莫威焉。

至[722]论语泰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723]孟子公孙丑上云:夫志至焉,气次焉。——四「焉」字所助者读也,非静字也。

[724]左哀十七年传云: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725]孟子尽心上云:人莫大焉无亲戚君臣上下。——两「焉」字,王氏解作「于」字,谓「边于大国」也。③有以「裔焉」解作「远焉」,则「焉」为状辞,同「然」字,而以「大焉」仍解「于是」两字,下文「无亲戚君臣上下」,乃「是」之加辞。两说姑两存焉。④要之,「焉」字助静字以为顿挫者,不概见也。

「焉」助动字,有在句读中者。

[726]孟尽下: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727]又: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愿乎!‘

[728]左襄三十一: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729]又文七: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

[730]庄天道: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731]又山木: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

[732]又秋水: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

[733]又养生主: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诸「焉」字皆助动字,间于句中而若有所指也。所引天道云‘有数存焉于其间’,如「焉」非助字,而惟为代字解作「于是」,则「于其间」三字缀于「焉」字之后,非迭床架屋而何?故所引「焉」字,谓之助字,而仍不失有代字之意者,此也。

[734]公羊僖公元年云:然则曷为不于弒焉贬?

[735]又庄公十二年云:此虏也,尔虏焉故。——「不于弒焉贬」者,「不于弒之之时贬」也。「尔虏焉故」者,「尔虏于是故」云也。是两「焉」字,代字也。

「焉」助动字,后有承以连字者。

[736]庄天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诚。

[737]左襄二十一: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738]韩原道: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

[739]又与陆员外书:主司疑焉则以辨之,问焉则以告之,未知焉则殷勤而语之。——诸引「焉」字,所助者惟动字耳。不知诸动字有此一助,自成上截,承以「而」字「则」字,则下截或为继事,或为言效之句。是「焉」字所助之上截,读也,非仅为动字而已。

[740]庄子田子方云: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

[741]荀子正论篇云:于是焉桀纣羣居,而盗贼击夺以危上矣。——「焉」字助「于是」两字一顿。此两「焉」字,非代字而无所指也明矣。夫「焉」为助字而无有所指者盖寡。

统考所引,无论为读、为字、为句,助以「焉」字,胥觉有顿挫之势。即「焉」字确有所指而为代字,仍若寓有助字之用,故统谓之助字者近是。

○1文通原文此句句首衍一「此」字。

○2此句说‘……之「焉」字,起词也,故皆助字也’,文义难通,疑‘起词也’之前脱「助」字。

○3章云:「边于大国」之解,王氏本诸顾炎武氏左传杜解补正。 今案:此句于文义应于「边于大国」之后继以「莫大于无亲戚君臣上下」,释词原有。

○4此所云「两说」,一为经传释词之说,即解「焉」为「于」,一为‘有以……’之说。但后一说马氏既未举出处,说解亦欠明晰。‘大焉’应为‘「大焉」之「焉」。’‘乃「是」之加辞’,案孟子原文,‘人莫大焉……’下句为‘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无「是」字。

【9.7】至助字助读而不助句者,则惟者字。「者」字,说文谓‘别事词’也。王氏解谓‘或指其事,或指其物,或指其人’也,所谓接读代字也,见代字篇。「者」字有助本名者、公名与静、动诸字者,观其所助各字,亦皆有指物、指事、指人之别焉。此亦散见于各篇矣。其助状字也,如「今者」「昔者」「不者」「且者」等语,皆无所指,借以顿住起下而已。若非代字而殿读焉,亦惟以推原事理以求其故耳,已见代字篇。其助顿也,同乎名。

[742]礼大学云: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凡皆重引前文,助以「者」字,一若将前文并成名字,以便诠解也。

前文有注意之字句,欲重引焉以申其仪,则先助「也」字,复缀「者」字。

[743]礼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744]孟子万章下云:金声之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诸句皆以「也者」两字迭助前文而为之申解也。

总之,「者」字之助字、助读、助顿,业已散见于前,而又习见于经史,固无事博引为也。遍考古籍,「者」字无助句者。而经学家有以

[745]论语卫灵公:事其大夫之贤者。

[746]又宪问:君曰:‘告夫三子者。’

[747]左传隐公五年:公将如棠观鱼者。——三「者」字谓为语已辞,不知「事其大夫之贤者」,犹云「事其邦大夫中之贤者」也;「告夫三子者」,犹云「其告诸所称为三子者」;「如棠观鱼者」,犹云「如棠以观渔人」也。三「者」字用以助字,非以助句也。①

惟至唐人疏状,凡引敕旨讫,则以「者」足之。

[748]韩昌黎论变盐法事宜状:右奉敕,将变盐法,事贵精详,宜令臣等各陈利害可否闻奏者。——宋明因之。今则平行公事文尾,与民间券契,概以「者」字为煞者,此殆所谓「者」字助句也。求之古文,则未之见。

传信助字,「也」「矣」「已」「耳」「尔」「焉」「者」,都计七字尽矣。而方言不与焉。

○1此处所作解释对「贤者」合适,对「三子者」「鱼者」不甚合适。且若作如此解释,则「者」应为接读代字,不仅仅‘用以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