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洛水的北岸会合了多条从崤山、邙山流出的小支流,谷水是其中之一。谷水虽然短小,但流经洛阳城,而洛阳是古代多个朝代的首都:东周、东汉、曹魏、西晋以及《水经注》成书时的北魏,因此保留了大量史迹和故事,《水经》谷水经文虽然只得三十四个字,但郦道元用了八千多字为谷水作注。
经 谷水出弘农黾池县南谷冢林谷阳谷1;东北过谷城县北;又东过河南县北;东南入于洛。
1 弘农:汉郡名,汉武帝始设弘农郡,郡治弘农县,在秦关函谷附近,故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辖灵宝市东北。其地处长安、洛阳之间的黄河南岸,一直是历代军事政治要地。黾(miǎn)池县,又写成渑池,今县,汉弘农郡属县,现隶属河南省三门峡市。战国时,秦王与赵王曾在此相会,蔺相如为赵王解窘。墦(fán):分两列左右交替排列的坟墓群称为墦,墦冢林谷阳谷即谷阳谷中坟冢林立。
译文
谷水源头从弘农郡黾池县南面墦冢如林的谷阳谷流出;往东北流,经过谷城县的北面;又往东流,经过河南县的北面;往东南流,汇入洛水。
成周、定鼎、问鼎
经 又东过河南县北,东南入于洛。
注 河南王城西北,谷水之右有石碛1,碛南出为死谷2,北出为湖沟。魏太和四年,暴水流高三丈,此地下3,停流以成湖渚,造沟以通水,东西十里,决湖以注瀍水。谷水又径河南王城西北,所谓成周矣。《公羊》曰:『成周者何?东周也。』何休曰:『名为成周者,周道始成,王所都也。』《地理志》曰:『河南河南县,故郏、鄏地也。』京相璠曰:『郏山名;鄏地邑也。卜年定鼎4,为王之东都,谓之新邑,是为王城。其城东南名曰鼎门,盖九鼎所从入也,故谓是地为鼎中。楚子伐陆浑之戎5,问鼎于此6。』
1 碛(qì):浅水中的沙石、浅滩。
2 死谷:尾闾不通的谷水分支。
3 下:地势低洼。
4 定鼎:相传周公营建东都时,占卜询问上天周朝历年长短,又在东都放置象征天命所在的九鼎。因此古人称定都为“定鼎”。
5 楚子:《春秋》经文对楚国国君的称谓。楚人以蛮夷自居,不顾周朝封建礼制,自称楚王,孔子据周天子的封爵,在《春秋》中称楚君为“楚子”。陆浑之戎:古代居于洛河上游山区的允姓部落,被中原诸侯归类为戎,晋献公曾娶两位戎女,小戎女生晋惠公。
6 问鼎:公元前六〇六年,楚庄王征伐陆浑之戎,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即在周都洛邑陈兵示威,周定王派王孙满前往慰问,楚王向使者查问九鼎的轻重。后人据此典故,称争夺政权为“问鼎”,现代汉语则以争夺冠军为“问鼎”。
译文
谷水又往东流,经过河南县的北面,往东南注入洛水。
(谷水又经过)河南王城西北面,谷水的右方有一片石滩,水从石滩的南面流出的,就是尾闾不通的死谷;往北流出的成为湖沟。魏太和四年(四八〇),谷水暴涨,洪水高达三丈,这里地势低洼,积水成为湖泊,于是开凿了一条水道,以宣泄积水,水道从东到西长约十里,把湖泊的积水引入瀍水。谷水又流经河南王城的西北方,也就是所谓的成周。《春秋公羊传》说:“什么是成周呢?就是东周。”何休说:“取名成周,是因为周朝的政制刚形成,这是周王建都的地方。”《地理志》说:“河南郡河南县,从前是郏、鄏地方。”京相璠说:“郏是山名;鄏是城邑。(周公)占卜取得立国的年数,确定安置九鼎的地点,立为周王的东都,称为新邑,名为王城。”成周东南面的城门名为鼎门,大概是九鼎从这里进城,因此把这地方称为鼎中。楚国的君主攻伐洛阳以西的陆浑之戎,兵临成周城下,在这里探听九鼎的状况,问鼎的轻重。
赏析与点评
西周初年,周公为了控制东方,在洛水北岸建筑了两座城:靠西的是“王城”,是周人的政治军事中心,周平王东迁之后,成为周天子的居所;靠东的是安置殷朝遗民的洛邑。
前五一六年周敬王即位,因王城内王子朝势大,迁居到过去殷民居处之地。后因王子朝之乱,晋国率诸侯为周敬王于前五一〇年修筑新都,位于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称“东周”;旧城称为“王城”,俗称“西周”。从此成周与王城分为两地,但都在今日洛阳市附近。到周赧王时,周王才迁回王城旧都。
谷、洛斗处
【】注 《述征记》曰:『谷、洛二水,本于王城东北合流,所谓谷、洛斗也。』今城之东南缺千步1,世又谓之谷、洛斗处2,俱为非也。余按史传,周灵王之时,谷、洛二水斗,毁王宫,王将堨之,太子晋谏王,不听,遗堰三堤尚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人城郏,穆叔如周贺。』韦昭曰:『洛水在王城南,谷水在王城北,东入于瀍。至灵王时,谷水盛出于王城西,而南流合于洛。两水相格,有似于斗,而毁王城西南也。』颍容著《春秋条例》言『西城梁门枯水处,世谓之死谷』是也3。始知缘生行中造次入关4,经究故事5,与实违矣。考王封周桓公于是为西周6,及其孙惠公,封少子于巩为东周7,故有东西之名矣。秦灭周,以为三川郡,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汉以为河南郡,王莽又名之曰保忠信卿。光武都洛阳,以为尹8。尹,正也,所以董正京畿,率先百郡也。
1 缺千步:不足一千步。
2 斗:互相争夺、角力。
3 《春秋条例》:此书已佚。“颍容”句:道元据文献记述及遗留史迹,确定谷、洛斗处在城西。
4 缘生:郭缘生撰《述征记》。造次(zào cì):匆忙、轻率的意思。
5 经究故事:即查证史事。
6 是:此地。春秋后期,在王子朝之乱后(见下一则),周天子迁居成周,周考王元年(前四四〇)周考王封其弟王子揭于王城,是为西周桓公,于是周王畿一分为二。
7 封少子于巩:周显王二年(前三六七)又封少子王子班于巩,称为东周,于是周王畿内三小国并立,直至被秦所灭。此处疑有脱字。
8 尹:汉朝各郡长官为太守,京城所在的行政区长官称为尹,西汉为京兆尹,东汉为河南尹,以示区别。
译文
《述征记》说:“谷水和洛水原本在王城的东北方合流,即所谓谷、洛相斗地点。”现今距离城墙的东南方不到一千步,民间又说是谷、洛相斗的所在地,这些说法都不正确。我参阅史传,周灵王的时候,谷、洛二水相斗,冲毁了王宫,灵王打算筑堤拦阻,太子晋出言谏止,灵王不听,当时所筑的三道堤堰仍然存在。《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前五四八),齐人协助周天子修筑郏城,穆叔到周祝贺。”韦昭说:“洛水在王城的南面,谷水在王城的北面,往东注入瀍水。到了周灵王时,谷水泛滥,在王城西面溢出,往南流,与洛水合流。两水互相冲激,就像相斗一样,因此冲毁了王城的西南角。”颍容撰述的《春秋条例》所说“西城梁门枯涸无水的地方,民间称为死谷”,就是这里。由此看来,郭缘生旅途匆匆,入关时所查考过的史迹,与实际情况有所不符。周考王把这城分封给周桓公,称为西周,到了桓公的孙子惠公,又把巩城分封给小儿子,称为东周,所以又有东、西周的名称了。秦灭周之后,在这里设立三川郡,项羽分封申阳为河南王,汉朝设置河南郡,王莽又改名为保忠信卿。光武帝定都洛阳,把行政长官称为尹。尹是正的意思,用意就是要把京畿纳入正轨,作为天下百郡的典范。
赏析与点评
谷水汇入洛水之处,水流湍急,经常发生水患,古人认为是谷洛二水相斗造成的。郦道元在此处带出东周洛阳城为百郡典范的来历。
千金堨、王子朝之乱
【】注 谷水又东流径乾祭门北,子朝之乱1,晋所开也,东至千金堨2。《河南十二县境簿》曰:『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阳记》曰『千金堨旧堰谷水,魏时更修此堰,谓之千金堨。积石为堨而开沟渠五所,谓之五龙渠。渠上立堨,堨之东首,立一石人,石人腹上刻勒云:『太和五年二月八日庚戌造筑此堨。』更开沟渠此水衡渠上,其水助其坚也,必经年历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记之』云尔。盖魏明帝修王、张故绩也3。堨是都水使者陈协所造。《语林》曰:『陈协数进阮步兵酒4,后晋文王欲修九龙堰5,阮举协,文王用之。』掘地得古承水铜龙六枚,堰遂成。
1 子朝:即王子朝,是周景王(?至前五二〇)的庶长子。景王嫡后生有两子,名曰猛、匄(音丐),软弱无能,而庶兄王子朝却有勇有谋,有王者风范。景王崩,遗命由子朝继位,大夫单旗(单穆公)、刘卷(刘文公)杀顾命大臣宾孟,立王子猛为王,是为悼王。大臣尹文公、甘平公、召庄公不服,集合家兵,以南宫极为帅起兵拥立王子朝,悼王大败,逃出洛邑,向晋国告急。诸大臣立王子朝为王。晋国大军护送悼王入居王城,逐王子朝,但悼王猛借兵复辟,不得人心,一日三惊,当年冬天忧惧而死。单旗、刘卷拥立悼王的同母弟王子匄为王,是为敬王。晋国军队撤退后,王子朝率军攻打王城,敬王派兵迎战。敬王的军队不堪一击,王子朝入居王城。敬王逃到狄泉(又作翟泉,今孟津金村附近)。周王室两王并立,人称王子朝为西王,敬王为东王。其后晋国再次出兵,败王子朝,子朝奔楚,迎敬王入居成周。至此,王子朝之乱平定。
2 堨(è):堤坝。
3 王、张:东汉治水大臣王梁、张纯。
4 阮步兵:即阮籍,为汉魏之际“建安七子”之一,又是“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人称阮步兵,在司马懿、司马昭父子执政下任官,动辄饮酒佯狂,得以寿终。他曾登上汉高祖与项羽争天下的要塞广武城,有感而发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5 晋文王:司马昭封晋王,死后谥号为“文”,因此称晋文王。
译文
谷水又往东流,经过乾祭门的北面,东周王子朝叛乱,晋侯为了平乱开了这道城门,往东至千金堨。《河南十二县境簿》说:“距离河南县城以东十五里,有千金堨。”《洛阳记》说:“千金堨是从前为了拦截谷水而建,曹魏时重修这堤堰,称之为千金堨。堤堰是以石块叠砌。开了五条渠道,称为五龙渠。渠上筑了堤堰,堤堰的东端竖立了一尊石人,石人腹部刻有文字:‘太和五年(二三一)二月八日庚戌,筑成此堨。’又开凿一条沟渠,当大水来到,就可以拦截水流,以保障渠道的牢固,经久不坏,因此竖立石人记录下来。”这是魏明帝重修王梁、张纯的旧工程时所立。千金堨的堤堰是都水使者陈协所造。《语林》说:“陈协多次送酒给阮步兵(籍),后来晋文王司马昭有意重修九龙堰,阮籍推荐了陈协,文王任用他。”动工掘地时,出土了六枚古代的承水铜龙。堤堰终于顺利完成。
赏析与点评
春秋时期晋侯为周天子平定动乱之后,借其余威,为周天子都城修筑堤堰,以减轻水患,以示其尊王态度。其后历代修整,以保障洛阳安全。
千金渠、张方入洛
【】注 水历堨东注,谓之千金渠。逮于晋世,大水暴注,沟渎泄坏,又广功焉。石人东胁下文云1:『太始七年六月二十三日,大水迸瀑2,出常流上三丈,荡坏二堨。五龙泄水,南注泻下,加岁久漱啮3,每涝即坏4,历载消弃大功,今故无令遏5,更于西开泄,名曰代龙渠。』地形正平,诚得为泄至理。千金不与水势激争,无缘当坏,由其卑下,水得逾上漱啮故也。今增高千金于旧一丈四尺,五龙自然必历世无患。若五龙岁久复坏,可转于西更开二堨、二渠。合用二十三万五千六百九十八功,以其年十月二十三日起作,功重人少,到八年四月二十日毕。代龙渠即九龙渠也。后张方入洛6,破千金堨。永嘉初,汝阴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修之,以利漕运,公私赖之。水积年渠堨颓毁,石砌殆尽,遗基见存,朝廷太和中修复故堨。
按千金堨石人西胁下文云:『若沟渠久疏,深引水者当于河南城北、石碛西,更开渠北出,使首狐丘7。故沟东下,因故易就8碛坚便时,事业已讫,然后见之。加边方多事,人力苦少,又渠堨新成,未患于水,是以不敢预修通之。若于后当复兴功者,宜就西碛,故书之于石,以遗后贤矣。』虽石碛沦败,故迹可凭,准之于文,北引渠东合旧渎。
1 胁(xié):腋下。
2 迸(bènɡ):奔散、涌出。
3 漱(shù):洗涤、冲刷。啮(niè):逐点逐点咬。此处指冲刷侵蚀。
4 涝(lào):发大水,雨多成灾。
5 遏(è):抑制、阻止、拦截。
6 张方入洛:西晋八王之乱时,张方为河间王司马颙(yónɡ)手下大将,太安二年(三〇三),率精兵七万从关中东出函谷关入河南,在洛阳附近与长沙王司马乂三十万大军展开大规模决战。攻克洛阳后,将司马乂烧死,其后纵兵大掠,挟持晋惠帝及司马颖前往长安。成为洛阳史上又一次浩劫,史称“张方入洛”。
7 使首狐丘:典故出自《礼记·檀弓上》:“太公(姜太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连续五代国君),皆反葬于周(都返回周本土安葬)。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意思是不忘本,回归原位。
8 因故:即循故道。
译文
渠水经过堤堰,往东流注,称为千金渠。到了晋朝,曾经大水暴涨,沟渠水道都冲坏了,于是又扩大重建。石人的东侧胁下,刻了文字:“太(泰)始七年(二七一)六月二十三日,大水暴发,洪流汹涌而来,超越正常的水位三丈,冲坏了两道堤堰。从五龙渠宣泄出来的水,往南流注泻下,堤堰经年累月地受到侵蚀,每逢水涝都有损坏,这次大水使历年的巨大工程全都毁掉,所以不再建造堤堰拦水,改在西面开渠泄流,称为代龙渠。”由于地形平坦,开渠泄流确实掌握了治水的至理。千金堰不直接阻挡凶猛的水势,不会被冲坏,但由于地势较低,大水可能越过堤堰,对它冲刷侵蚀,因此把千金堰比旧堰加高一丈四尺,五龙渠自然必定会长久没有水患了。假如五龙渠以后年久损坏,可以转向西面再修筑两道堤堰、两条渠道。工程总共用了二十三万五千六百九十八人次,在这年的十月二十三日动工,由于工程浩大,人手不足,到八年(二七二)四月二十日才完成。代龙渠就是九龙渠。其后张方领兵攻入洛阳,破坏了千金堨。永嘉初年(三〇七),汝阴太守李矩、汝南太守袁孚把它重修,以利于漕运,无论官府还是百姓都依赖这条水道。积年累月,渠道和堤堰又再毁坏,砌堰的石块失散零落,只有遗址还在。朝廷在太和年间(四七七至四九九)修复了旧堤堨。
查看了千金堨石人的西胁下,刻有文字说:“假如沟渠年久荒废,进行挖深河道引水工程的人,应该在河南城的北面、石滩的西面,另开一条渠道,通往北面,与旧渠道会合。旧沟流向东方,循故道较为容易施工,石滩又较为坚固,节省工程时间,完成之后,就可以见到功效。但却因为边境多事,人力不足,而且渠道和堤堰刚刚建成,尚未受到水灾威胁,所以不敢预先把它修通。假如后世有需要重新动工,在西边石滩上施工较为适宜,因此把这些意见刻在石上,留给后世贤者参考。”现在石滩虽也已淹没了,但遗迹仍依稀可辨,参照石人上所刻文字,引渠往北流出,再往东与旧渠道会合。
赏析与点评
郦道元详细记录了千金渠的修建历史和人力物力的投放,为古代水利工程保留了珍贵的数据。
皋门桥
【】注 旧渎又东,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按桥西门之南颊文1,称晋元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2,改治石巷、水门,除竖枋,更为函枋,立作覆枋屋3,前后辟级续石障4,使南北入岸,筑治漱处,破石以为杀矣。到三年三月十五日毕讫。并纪列门广长深浅于左右巷,东西长七尺,南北龙尾广十二丈,巷渎口高三丈,谓之皋门桥。潘岳《西征赋》曰5:『驻马皋门。』即此处也。谷水又东,又结石梁,跨水制城6,西梁也。
1 颊(jiá):本义是脸的两侧,此处指桥的南侧面。
2 晋元康:晋惠帝年号。
3 覆枋屋:枋,两柱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直枋,直角式横竖结构;函枋,券洞式的拱门结构;覆枋屋,即有覆盖的廊桥。
4 级:石阶。
5 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著名的古代美男子。
6 跨水制城:制约入城水流。
译文
旧渠道又往东流,晋惠帝时,建造了一座石桥跨过水上,石桥西门朝南的一面刻了文字,说:“晋元康二年(二九二)十一月二十日,改建石巷、水门,拆除了直竖式的枋柱,改为券洞式的拱门,在桥上建屋覆盖,前后两端加砌石级,与石造堤岸连接,使南北两头都伸入岸上,又把易遭水流冲刷的地方加固,在石岸凿出坑纹以减煞水势。到三年三月十五日完工。”又在左右两旁的通道上记录了门的长、阔、深浅:从东到西长七尺,从南到北桥头龙尾宽十二丈,桥洞通水口高三丈,称为皋门桥。潘岳《西征赋》说:“在皋门停下了马。”就在这里。谷水又往东流,又建了一条石桥,横跨水上,以制约入城水流,这就是西梁。
赏析与点评
这节记述谷水的石桥,从描述中可见古代桥梁的不同建筑方法。
金谷
【】注 谷水又东,左会金谷水。水出太白原,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东南流径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1。石季伦《金谷诗集叙》曰:『余以元康七年,从太仆出为征虏将军2,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备具。』金谷水又东南流入于谷。
1 石崇:字季伦,小名齐奴,西晋开国元勋司徒石苞的第六子,年少聪慧,勇而有谋,石苞认为石崇有本事聚积财富,不分财产给他。其后因参与灭吴之战而封安阳乡侯,拜黄门郎,升迁至散骑常侍、侍中,甚得晋武帝器重。晋惠帝时,依附贾后而权势显赫,官拜太仆,他不择手段掠夺财富,以生活奢华闻名天下。其后在八王之乱中被杀。
2 太仆:九卿之一,主管皇室车马仪仗的长官。
译文
谷水又往东流,左方会合金谷水。金谷水发源于太白原,往东南流,经过金谷,称为金谷水,往东南流,经过晋朝卫尉卿石崇(季伦)的故居。石季伦《金谷诗集叙》说:“元康七年(二九七),我从太仆出任征虏将军。在河南境内的金谷涧中建有别墅,这里有清洌的泉水,茂密的树林,各种果树、修竹、翠柏和药草齐备。”金谷水又往东南流,注入谷水。
赏析与点评
金谷是魏晋时代洛阳近郊的风景名胜,不少达官、名士、富豪在这里建造园林别业,其中最著名的是当时的洛阳首富石崇,他在金谷建造“金谷园”,招待名士文人诗酒唱和,称为“金谷二十四友”。二十四友中较为后世所知者,有潘岳、陆机、陆云、左思、刘琨等。石崇与潘岳关系最好,潘岳字安仁,后世称他为“潘安”,有天下第一美男的称誉,他曾写《金谷集诗》赠与石崇,其中最后两句是“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石崇在政治上依附当权的贾皇后,永康元年(三〇〇),赵王司马伦起兵诛除贾氏,石崇被免官。石崇权势显赫时,纳名妓绿珠为妾,居住在金谷园中,极得石崇喜爱。赵王伦亲信谋士孙秀早已仰慕绿珠才貌,得势后派人请求石崇相赠。石崇不予理会,后来孙秀诬陷石崇勾结淮南王司马允谋反,派人收捕石崇。石崇当时在金谷园中一座楼阁上宴客,见状对绿珠说:“我今天因你而获罪。”绿珠流泪道:“妾当效死君前。”于是堕楼而亡。事见《世说新语》。
金谷园的位置,目前有多种说法:其一是今洛阳火车站对面的金谷园村,其二是在白马寺附近,其三是在孟津县送庄镇凤凰台村附近,其四是孟津白鹤镇北黄河岸边。但已无从核实。
金墉城
【】注 谷水又东径金墉城北,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角筑之,谓之金墉城。起层楼于东北隅,《晋宫阁名》曰:『金墉有崇天堂1。』即此。地上架木为榭2,故白楼矣。皇居创徙3,宫极未就,止跸于此4。构宵榭于故台,所谓台以停停也。南曰乾光门,夹建两观5,观下列朱桁于堑6,以为御路7;东曰含春门,北有䢰门。城上西面列观,五十步一睥睨8,屋台置一钟以和漏鼓9。西北连庑函荫10,墉比广榭。炎夏之日,高祖常以避暑11。为绿水池一所,在金墉者也。
谷水径洛阳小城北,因阿旧城12,凭结金墉13,故向城也。永嘉之乱14,结以为垒,号洛阳垒,故《洛阳记》曰『陵云台西有金市,金市北对洛阳垒』者也。又东历大夏门下15,故夏门也。陆机《与弟书》云16:『门有三层,高百尺。』魏明帝造,门内东侧,际城有魏明帝所起景阳山17,余基尚存。孙盛《魏春秋》曰18:『景初元年,明帝愈崇宫殿雕饰观阁,取白石英及紫石英及五色大石于太行谷城之山,起景阳山于芳林园,树松竹草木,捕禽兽以充其中。于时百役繁兴,帝躬自掘土,率群臣三公已下,莫不展力。』山之东,旧有九江,陆机《洛阳记》曰:『九江直作圆水。水中作圆坛三破之,夹水得相径通。』《东京赋》曰:『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今也山则块阜独立19,江无复仿佛矣。
1 崇天堂:城内殿堂名。
2 榭(xiè):建在高台上或水面上的木屋,多开窗户,供人休憩及眺望,临水的木屋也称为榭。
3 皇居创徙:指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初。
4 跸(bì):本义是帝王出行时清理道路,禁止他人通行,引伸为帝王行止:“出称警,入称跸。”
5 夹建两观(ɡuàn):本义是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尔雅·释宫》郭璞注云:“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6 桁(hénɡ):本义是梁上或门框、窗框上的横木,引申泛指横木。朱桁,即漆上红色的横木。堑(qiàn):本义是下陷之处,此处指两座观中间的低处。
7 御路:皇宫正门直出的南北大道,又名天街。晋朝御路名为铜驼街。
8 睥睨(pì nì):最初指皇帝的一种仪仗,宫廷侍卫以凌厉的眼神斜着眼监视进见的臣子。睨即斜眼看,后来睥睨有侧目而视、眼神傲慢的意思。
9 “屋台”句:钟、漏和鼓都是古代的计时和报时器具。
10 庑(wǔ):堂下周围的廊屋。
11 高祖:北魏孝文帝庙号高祖。
12 阿(ē):依附。
13 凭结:紧靠、连接。
14 永嘉之乱:西晋惠帝永兴元年(三〇四),原为晋朝雇佣兵将领的南匈奴首领刘渊起兵于离石(在今山西省中部)反晋,国号汉(后改称赵,史称前赵)。延至晋怀帝永嘉四年(三一〇),刘渊死,其子刘聪继位,麾下大将羯人石勒大败晋军,攻破洛阳。石勒纵容部属肆意抢掠,俘虏晋怀帝,杀太子、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15 大夏门:汉魏洛阳城北门。
16 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曾任东吴丞相、上大将军;父陆抗曾任东吴大司马。陆机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吴国灭亡后出仕晋朝,后死于“八王之乱”。
17 际:旁边。
18 孙盛:东晋名士、史学家,十岁时随族人避乱于江左,官至秘书监,加给事中。博学多闻,《晋书》本传称:“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撰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史书,今散佚。
19 块阜:小山丘。
译文
谷水又往东流,经过金墉城的北面。魏明帝在洛阳城的西北角建筑这座城,称为金墉城。在城的东北角筑起一座多层高楼,《晋宫阁名》说的“金墉有崇天堂”,就是这里。地面架设木板筑起台榭,从前称为白楼。刚迁都的时候,宫殿尚未完成,皇帝在这里暂时居住。在旧台上再筑起台榭,正所谓“台以停停”(楼台高耸)了。南门名为乾光门,两边建了两座楼观,观下的护城河上,架设了漆了红色的桥梁,是专供皇帝行走的御路。东门名曰含春门,门的北面有小门。城上的西面建有一列楼观,每隔五十步一处瞭望楼,屋台上放置一口钟,配合鼓声报时之用。西北部是一排互相连接的廊屋,隐密遮蔽,宽广的台榭紧靠着城墙。在夏天酷暑的日子,高祖孝文帝常到城上避暑。并造了一个绿水池,就在金墉城内。
谷水经过洛阳小城的北面,小城依傍着旧城,与金墉城连接,是旧时向城的故址。永嘉之乱时,把几座城连结起来,成为防守的堡垒,称为洛阳垒,所以《洛阳记》说:“陵云台的西面有金市,金市北对洛阳垒。”又往东流,经过大夏门下,这是从前的夏门。陆机《与弟书》说:“夏门有三层,高约一百尺。”这是魏明帝时建造,门内的东边,靠近城旁有魏明帝所起的景阳山,残余的基址还在。孙盛《魏春秋》说:“景初元年(二三七),明帝扩大宫殿观阁,修筑得更高大,雕饰得更华丽,从太行山和谷城山采掘白石英、紫石英及五色大石,在芳林园内筑起一座景阳山。山上遍植松树竹林和各种草木,捕捉珍禽异兽放养其中。当时各种工役同时进行,明帝亲自到来掘土,带领群臣参加工程建设,三公以下无人不出来尽力。景阳山的东面,从前有九江,陆机《洛阳记》说:“九江汇成一个圆形水池,池中央造了一个圆坛,三道堤把水池一分为三,堤架在水上,与圆坛相通。”《东京赋》说:“有濯龙园、芳林园,有九谷池、八溪池,荷花覆盖水面,秋兰长满水边。”如今景阳山只是一座寂寞的孤丘,九江则不留痕迹了。
赏析与点评
金墉城是魏晋洛阳城西北角高台上的城堡,建于曹魏明帝曹叡时期,其后西晋、前赵、后赵、北魏、北周以至隋朝和唐朝初年一直沿用。金墉城形势险要,可以俯瞰洛阳,是战略要地,也是当权者囚禁失势对手的地方,曾发生过不少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
华林园、天渊池
【】注 谷水又东,枝分南入华林园,历疏圃南。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为之1,以缁石为口2,工作精密,犹不变古,璨焉如新3。又径瑶华宫南,历景阳山北,山有都亭堂,上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莱山。曲池接筵,飞沼拂席4,南面射侯5,夹席武峙6。背山堂上,则石路崎岖,岩嶂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游观者升降阿阁,出入虹陛,望之状凫没鸾举矣7。其中引水飞皋,倾澜瀑布,或枉渚声溜8,潺潺不断。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微飙暂拂9,则芳溢于六空,实为神居矣。其水东注天渊池,池中有魏文帝九华台,殿基悉是洛中故碑累之,今造钓台于其上。
1 珉(mín):亦作瑉,意指像玉的石头。
2 缁(zī):黑色布帛,此处借用为黑色。
3 璨(càn):明亮、灿烂。
4 沼(zhǎo):本义是积水的洼地,此处借用为水花,飞沼即飞流而下的水花。
5 射侯:箭靶。
6 夹席:即箭道两旁。武峙:指相对的位置摆放武器设施。
7 凫(fú):野鸭。鸾(luán):凤凰的一种。
8 枉:此处是经过的意思;渚(zhǔ):水中的小洲。
9 飙(biāo):狂风。微飙,指微风。
译文
谷水又往东流,分出一条水道,向南流入华林园,经过疏圃的南面。圃中有古代的玉井,井内全部铺砌珉玉,又以黑色的石头砌成井口,制作精致,风格古朴,光彩璀璨,像新造一样。又经过瑶华宫的南面,流过景阳山的北面,山旁有都亭堂,与上面的方湖连接,湖中堆起石头筑成御座。御座前面是人工建造的蓬莱山。弯弯曲曲的湖岸上,座席一个接一个,飞流而下的水花散落在座席上,南面的座席两旁,放置箭靶。蓬莱山背后的殿堂上,却是崎岖不平的石路,岩峰高耸险峻,山上有云台风观,周围山峦岗阜环抱,游人在楼阁之间上上下下,从长虹般的曲阶进进出出。从远处望去,山峦楼阁忽然像水鸟潜入水中,又忽然像凤凰腾空飞翔。又引水从山峦之间飞流而下,倾泻为瀑布,泉水流经池渚,淙淙有声,潺潺不断。翠竹苍柏在层层叠起的山石上投下浓荫,繁花盛放在泉水旁堆成锦簇,微风吹拂,阵阵芳香在空中飘散,这真的是神仙的住处了。水往东流,注入天渊池,池中有魏文帝的九华台,殿基全是洛阳一带的旧石碑堆叠而成,现在上面建造了一座钓台。
赏析与点评
华林园原名芳林园,始建于三国魏明帝时,其后因避废帝曹芳讳,改名华林园。华林园是洛阳城内的离宫,魏晋及其后的北魏时代为皇帝后妃的休闲游乐之地,但这里也是酝酿政治阴谋的地方。史载:晋惠帝不慧,游于华林园,闻蛤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慌乱,百姓饿死,朝臣向惠帝报告百姓没有饭吃,惠帝竟说:“何不食肉糜?”这闻名千古的故事就发生在华林园。晋室南渡,东晋皇室在都城建邺(后改名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内,也修建华林园,同样是皇帝后妃的休闲游乐之地,也同样发生过多次政治事件。
听讼观、华林隶簿(刘桢磨石处)
【】注 池南直魏文帝茅茨堂1,前有《茅茨碑》,是黄初中所立也。其水自天渊池东出华林园,径听讼观南,故平望观也。魏明帝常言:『狱,天下之命也。』每断大狱,恒幸观听之。以太和三年,更从今名。观西北接华林隶簿2,昔刘桢磨石处也3。《文士传》曰:『文帝之在东宫也4,宴诸文学5,酒酣,命甄后出拜6,坐者咸伏,惟刘桢平视之。太祖以为不敬,送徒隶簿。后太祖乘步牵车乘城7,降阅簿作,诸徒咸敬,而桢拒,坐磨石不动。太祖曰:「此非刘桢也?石如何性?」桢曰:「石出荆山玄岩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内秉坚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莹,禀气贞正,禀性自然。」太祖曰:「名岂虚哉?复为文学。」』
1 茅茨(máocí):用茅草覆盖的屋。古帝王在宫中或离宫建造这种房屋表示节俭。
2 隶簿:被判服劳役犯人的收押所。
3 刘桢:建安七子之一。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丞相幕僚),与曹丕兄弟颇有往来。
4 文帝:曹丕。东宫:太子所居宫殿称为东宫。
5 文学:文学侍从官员。
6 甄后: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原为袁绍幼子袁熙之妻,以美色闻名。曹操灭袁氏,曹丕率先入袁府,娶甄氏为正妻。其后传闻甄氏与曹丕弟曹植有不伦之恋。曹丕篡汉称帝,都洛阳,甄氏则被留在邺城,仍为夫人,不立为皇后。甄氏愈发失意,有怨言,被曹丕赐死。死后民间尊她为洛水女神。
7 “后太祖”句:曹操巡视城墙建筑。
译文
天渊池的南面正对魏文帝的茅茨堂,前面有《茅茨碑》,是黄初年间(二二〇至二二六)所竖立。水从天渊池的东面流出华林园,经过听讼观的南面,这是从前的平望观。魏明帝曾说过:“司法审判是人命攸关的天下大事。”每逢有重大案件审讯,他会亲自到观中听审。从太和三年(二二九)开始改名听讼观,沿用至今。观的西北面连接华林隶簿,这是昔日刘桢磨石的地方。《文士传》说:“魏文帝仍是东宫(太子)的时候,设宴款待所有文学官员,酒饮得高兴,太子请甄后出来向各人行礼,在座的人都俯伏不敢看,只有刘桢平身直视她。曹操认为他犯了不敬之罪,把他送去囚犯服劳役的地方。其后曹操乘坐由人拉动的步牵车在城内巡视,下车视察劳役工场,所有囚徒都恭恭敬敬地行礼,只有刘桢拒绝行礼,坐着磨石,动也不动。曹操说:‘这不是刘桢吗?这石头质地怎么样?’刘桢说:‘这石头是从荆山的玄岩采下来的,外表是五色灿烂的花纹,内里秉性坚贞,志不可夺。对它加以雕琢,不增加美观;加以打磨,不增加光彩。它的气质天生坚贞刚正,禀性质朴自然。’曹操说:‘真是名不虚传呀!恢复他的文学官职。’”
赏析与点评
曹魏时皇帝审讯犯人的地方,发生过一件曹操与名士刘桢斗气的故事。
铜驼街、永宁寺、曹爽故居
【】注 渠水又枝分,夹路南出,径太尉、司徒两坊间1,谓之铜驼街2。旧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3,陆机云:『驼高九尺,脊出太尉坊』者也。水西有永宁寺4,熙平中始创也,作九层浮图5,浮图下基方十四丈,自金露盘下至地四十九丈,取法代都七级6,而又高广之,虽二京之盛,五都之富7,利刹灵图8,未有若斯之构。按《释法显行传》9,西国有爵离浮图,其高与此相状,东都西域,俱为庄妙矣。其地是曹爽故宅10,经始之日,于寺院西南隅得爽窟室,下入土可丈许,地壁悉累方石砌之,石作细密,都无所毁。其石悉入法用。自非曹爽,庸匠亦难复制此。桓氏有言11,曹子丹生此豚犊12,信矣。
1 太尉:西汉初主管中央军权的首长,汉武帝以后不常设。司徒:《周官》(即周礼)所载六卿之一,西周钟鼎铭文已有此官,写成“司土”,是主管土地、人民的官员,春秋以后已不见此官职。汉光武帝中兴之后,废丞相、御史大夫,改设太尉、司徒、司空,称为“三公”,职责是坐朝论道。汉以后太尉、司徒、司空等,逐渐成为荣誉官衔,如果没有其他职位,则没有实权。太尉、司徒两坊,因汉魏时太尉府、司徒府所在而得名。
2 铜驼街:魏晋皇宫正门外南北向大道,称为御道,宫门放置铜制骆驼,因此民间称之为铜驼街。西晋八王之乱时,洛阳受乱兵摧残,继之以五胡之乱,晋室南迁,一代繁华,顿时荒废。《晋书·索靖传》载动乱发生之前,“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迟些我会看到你埋没在荆棘之中啊)”。后世称世事变迁由盛转衰为“荆棘铜驼”。
3 阊阖(chānɡ hé):传说中天宫的正门称为阊阖,其后借用指皇宫的正门。魏、晋皇宫南面正门名为阊阖门。
4 永宁寺:北魏熙平元年(五一六),掌权的胡太后(即灵太后)修建,在洛阳城内,御道(铜驼街)南,寺中木塔异常宏伟,据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述,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丈,一百里外都可看见。永熙三年(五三四)二月,被雷电击中起火焚毁,大火焚烧三月不熄,现只余塔基。
5 浮图:梵文Buddha的其中一种音译。古代印度佛教徒建塔埋藏佛之舍利,后来演变为具有佛教象征性的重要标志,而中国的佛塔形制与印度差异逐渐增大。
6 代都:指北魏前期首都平城,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四九四)迁都洛阳。平城原属代郡,因此称为代都。
7 五都之富:指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所描述的盛况,也不及永宁寺塔宏伟。
8 刹:指佛寺。图:即浮图。
9 《释法显行传》:东晋高僧法显在弘始二年(四〇〇),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僧人,从长安出发,西渡流沙,远赴天竺寻求戒律。义熙八年(四一二)从海路归国,至青州登岸,求法前后十四年。归国后著《佛国记》一书,记录西行见闻,又名《法显传》或《法显行传》。
10 曹爽:曹魏宗室,名将曹真之子,曹操侄孙。魏明帝临终,嗣子曹芳年幼,明帝委任曹爽与司马懿辅政,懿假装年老糊涂,却暗中培植势力,其后趁爽前往高平陵祭祀明帝,起兵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曹爽放弃权力之后不久被杀。
11 桓氏:大司农桓范,有“智囊”之称,曾提醒曹爽注意司马懿,不听。高平陵之变后,被司马懿以谋反罪族灭。
12 曹子丹:曹真字子丹。
译文
又有水道从渠水分出,在御路的两旁向南流,经过太尉、司徒两坊之间,称为铜驼街。从前魏明帝在阊阖门以南的大街放置了铜铸的骆驼等兽类塑像。陆机说:“铜骆驼高九尺,他的驼峰比太尉坊的围墙还要高。”水的西面有永宁寺,创建于熙平年间(五一六至五一八),寺中建造了一座九层佛塔,塔的基座方十四丈,从塔顶的金露盘下到地面,高四十九丈,仿照代都平城的七级佛塔式样建造,但比它更高更大。就算二京的繁盛,五都的富饶,那里的佛寺宝塔,都比不上这里雄伟状观。参阅《释法显行传》,西域有爵离浮图,它的高度与这塔相似,那么东都和西域的两座宝塔,庄严精妙,可以互相媲美了。这地方原是曹爽故居,永宁寺开始营建那天,在寺院的西南角发掘出曹爽的地下密室,深入地下一丈多,地面和四壁都用方正的石块砌成,石工细致,完好无损。这些石块全部用作建筑佛寺的材料。要不是曹爽,平庸的工匠难以复制这些石头。桓氏(桓范)说过:“曹子丹(曹真)生了一个没出息的蠢才。”说得对啊。
赏析与点评
魏晋洛阳城的中轴线,象征皇权的延伸,但政权倾倒,一切化为灰烬,令人唏嘘叹息。
白马寺、平乐观
【】注 谷水又南径白马寺东。昔汉明帝梦见大人,金色,项佩白光1。以问群臣,或对曰:『西方有神名曰佛2,形如陛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发使天竺3,写致经像,始以榆欓盛经4,白马负图,表之中夏5。故以白马为寺名。此榆欓后移在城内愍怀太子浮图中6,近世复迁此寺,然金光流照,法轮东转,创自此矣。
谷水又南径平乐观东。李尤《平乐观赋》曰:『乃设平乐之显观,章秘伟之奇珍。』华峤《后汉书》曰:『灵帝于平乐观下起大坛7,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8,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奇兵骑士数万人,天子住大盖下。礼毕,天子躬擐甲9,称无上将军,行阵三匝而还,设秘戏以示远人。』故《东京赋》曰:『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龙雀蟠蜿,天马半汉。』应劭曰:『飞廉神禽10,能致风气,古人以良金铸其象。明帝永平五年,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平乐观。』今于上西门外无他基观,惟西明门外独有此台11,巍然广秀,疑即平乐观也。又言皇女稚殇,埋于台侧,故复名之曰皇女台。晋灼曰:『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而蛇尾豹文。』董卓销为金用,铜马徙于建始殿东阶下。胡军丧乱12,此象遂沦。
1 项:指颈部。佩:环绕的意思。
2 佛:梵文佛陀(拉丁文:Buddha;巴利文:Buddho)的省译,意为“已经觉醒”,古代中国有“佛陀”、“佛徒”、“浮陀”、“浮图”、“浮屠”、“佛图”等不同译法。
3 天竺:古代中原称印度为天竺。《史记·大宛传》称此地为身毒,至东晋南朝,改称为天竺,成书于南朝的《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
4 榆欓:落叶乔木,木质坚实。
5 中夏:中原。
6 愍怀太子:晋惠帝长子司马遹(yù),母谢玖,小字沙门。年幼时聪明睿智,深得祖父晋武帝司马炎疼爱。惠帝继位后立其为皇太子,但惠帝智力甚低,皇后贾南风专权,贾后忌恨太子英睿,阴谋废黜,数月后将其杀害,年仅二十二岁。贾后被杀后,司马遹获追颁谥号为愍怀太子。太子笃信佛教,后人为他建塔荐福。
7 灵帝:汉灵帝。
8 华盖:中国古代星官名,属三垣之中的紫微垣,共七星,排列成伞状,象征帝王或贵官所用的伞。
9 擐(huàn):穿着。
10 飞廉:又作蜚廉,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风神,其形象为鸟身鹿头,或鸟头鹿身。春秋时的秦人自称是蜚廉后裔。
11 西明门:汉魏洛阳城西侧其中一座城门。
12 胡军丧乱:指永嘉之乱,五胡乱华。
译文
谷水又往南流,经过白马寺的东面。昔日西汉明帝做梦梦到一位巨人,浑身金色,颈上白光环绕。明帝将梦中所见询问群臣,有人回答说:“西方有神名为佛,形态正如陛下梦中所见,不知是不是他?”于是派使者往天竺,抄写佛经,绘画佛像,以榆木箱子盛载佛经、图像,以白马背负,带回中原,因此以白马为寺名。这榆木箱子后来移放在城内为愍怀太子所建的佛塔中,近代又迁回这寺中,金光照耀,佛法传来中土,就从这时开始。
谷水又往南流,经过平乐观的东面。李尤《平乐观赋》说:“于是建设宏大显赫的平乐观,展示难得一见的秘藏奇珍。”华峤《后汉书》说:“汉灵帝在平乐观下建造巨大祭坛,坛上竖起重叠十二层的五色华盖,高十丈,大坛的东北面另建小坛,又竖起重叠九层的华盖,高九丈,齐集了数万奇兵骑士在台下列阵,皇帝留在大华盖底下。行礼完成,皇帝身上披上甲胄,全副武装,自称无上将军,绕阵三周然后回宫,还安排有各种杂技秘戏,招待远方来客。”因此《东京赋》说:“西面有平乐会场,有神兽龙雀蟠旋飞舞、天马腾跃上银河半空等表演,给远方来客观看。”应劭说:“飞廉是有神力的鸟,能够刮起大风和气流,古人用优质的金属替它铸像。明帝永平五年,从长安取来飞廉和铜马,放置在上西门外的平乐观。”现在的上西门外没有其他楼观的基址,只有西明门外留下这土台,既广阔又巍峨,也许这就是平乐观了。又传说有皇帝的女儿年幼夭逝,埋葬在台的旁边,因此又称为皇女台。晋灼说:“飞廉,身躯像鹿,头颅像鸟,头上生角,有蛇的尾巴,豹的斑纹。”董卓把它销熔了,用作铸钱的材料,铜马则搬移到建始殿的东面台阶之下。胡人军队作乱,此铜马像也丧失了。
赏析与点评
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由皇帝批准兴建的佛寺,至今仍在,见证千年兴废。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市中心以东十五公里处,其东面不远,便是汉魏洛阳城遗址。
国子太学、石经
【】注 又东径国子太学石经北1,《周礼》有国学,教成均之法2。《学记》曰3:『古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4。亦有虞氏之上庠、下庠,夏后氏之东序、西序,殷人之左学、右学,周人之东胶、虞庠。《王制》云』:『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故有太学、小学,教国之子弟焉,谓之国子。』汉魏以来,置太学于国子堂。
东汉灵帝光和六年,刻石镂碑载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蔡邕以熹平四年,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5,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6,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笔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矣。今碑上悉铭刻蔡邕等名。
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古文出于黄帝之世,仓颉本鸟迹为字,取其孳乳7相生,故文字有六义焉8。自秦用篆书,焚烧先典,古文绝矣。鲁恭王得孔子宅书9,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10,盖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耳。言大篆出于周宣之时,史籀创著11。平王东迁,文字乖错,秦之李斯及胡母敬12,又改籀书谓之小篆,故有大篆、小篆焉。然许氏《字说》专释于篆13,而不本古文。言古隶之书起于秦代,而篆字文繁,无会剧务,故用隶人之省14,谓之隶书。或云即程邈于云阳增损者,是言隶者,篆捷也。孙畅之尝见青州刺史傅宏仁说:临淄人发古冢,得桐棺,前和外隐为隶字,言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也。惟三字是古,余同今书,证知隶自出古,非始于秦。
魏初,传古文出邯郸淳15,《石经》古文,转失淳法。树之于堂西,石长八尺,广四尺,列石于其下。碑石四十八枚,广三十丈。魏明帝又刊《典论》六碑16,附于其次。陆机言:『《太学赞》别一碑,在讲堂西,下列石龟碑,载蔡邕、韩说、堂谿典等名。《太学弟子赞》复一碑,在外门中。』今二碑并无。《石经》东有一碑,是汉顺帝阳嘉元年立,碑文云:『建武二十七年造,太学年积毁坏,永建六年九月,诏书修太学,刻石记年。用作工徒十一万二千人,阳嘉元年八月作毕。』碑南面刻颂,表里镂字,犹存不破。《汉石经》北有晋《辟雍行礼碑》17,是太始二年立,其碑中折。但世代不同,物不停故,《石经》沦缺,存半毁几,驾言永久,谅用怃焉18。考古有三雍之文,今灵台、太学,并无辟雍处。晋永嘉中,王弥、刘曜入洛19,焚毁二学,尚仿佛前基矣。
1 国子太学:汉武帝在首都长安设立太学,聘名儒讲授五经,为王朝中央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太学生成绩优秀者可出仕为官。东汉及魏、西晋在洛阳设太学。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四年(一七五)开始刻五经于石碑上,至光和六年(一八三)完成,称为《熹平石经》,立于洛阳太学门前,为中国最早的官方定本儒家经书。三国曹魏于正始二年(二四一)又以大篆、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刻五经于石,称为《正始石经》或《三体石经》、《三字石经》,刻成《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等经文。后经多次战乱,今只剩残余碎片。
2 成均: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据说五帝时称成均,虞舜时称上庠,周代称辟雍,汉以后称太学,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相当于近代的国立大学。
3 《学记》:《礼记》其中一篇。
4 《王制》:《礼记》其中一篇。
5 五官中郎将堂谿典:五官中郎将,汉朝官名,负责宫廷警卫;堂谿典,人名,姓堂谿名典。
6 书丹:古人刻碑,先以毛笔蘸朱砂在碑石上书写碑文,字为红色,称为书丹,刻工据此用刀镌刻。用朱砂书写是因为墨汁在光滑的石板上容易流淌,而且笔画会收缩失真,朱砂没有这缺点。
7 孳乳(zīrǔ):本义是繁殖,泛指衍生。
8 六义: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 鲁恭王:汉景帝子刘余,封为鲁王,都曲阜,因扩建王宫,拆毁孔子故居时在墙壁中发现大批竹简书籍。刘余死后谥号为恭王,也作鲁共王。
10 科斗:又写为蝌蚪,即青蛙幼虫。古文形状似蝌蚪,故有此俗称。
11 史籀(zhòu):人名,后世有古代字书名《史籀篇》。
12 胡母敬:人名,姓胡母名敬。
13 《字说》: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14 隶人之省:隶人,指低级小吏;省,简化笔画。
15 邯郸淳:三国魏书法家,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一作子礼,文帝黄初时为博士给事中,博学有才,尤精古文大篆、八分隶书,善苍雅虫篆。
16 魏明帝又刊《典论》:《典论》为明帝父文帝曹丕所撰有关政治、文化的一部学术论著,全文共有二十二篇,大部分已亡佚,只存《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
17 辟雍(pìyōnɡ):周天子所设的学府,方形建筑,环以圆形水池,正门有便桥,通往池外,其后历代太学内都有相同建筑物,为皇帝亲临讲学及举行与教育有关礼仪的地方,今北京清朝国子监(太学)内仍有辟雍,保存完好。
18 怃(wǔ):失望。
19 “晋永嘉”句:刘曜,南匈奴人,刘渊族子,参与灭西晋战争,灭晋后镇守长安。刘渊死后乘乱称帝,都长安。但登位后不久,将领石勒叛变自立,中原再陷分裂。刘曜提倡儒学,设立学校。王弥,东莱郡人,西晋末为南匈奴刘渊大将,参与灭晋。
译文
(谷水)又往东流,经过国子太学石经的北面。《周礼》记述,“周朝设立国学,教授礼仪法度”。《学记》说:“从前,家里有私塾,小村庄有庠,大村庄有序,国家有学。”也就是帝舜时代的大学上庠、小学下庠,夏朝的大学东序、小学西序,殷朝的大学左学、小学右学,周朝的大学东胶、小学虞庠。《王制》说:“把有学识的退休卿士称为国老,供养于上庠;士人的老者称为庶老,供养于下庠,分为太学、小学两个级别,使他们教导国家的年青人,称之为国子。”汉魏以来,在国子堂设立太学。
东汉灵帝光和六年(一八三),把五经的经文刻凿在石碑上,竖立在太学讲堂的前面,全都排列在东边。熹平四年(一七五),以大儒蔡邕为首,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向皇帝上书,请求确定标准的《六经》经文,灵帝批准了。于是蔡邕亲自把经文以朱砂写在石碑上,请工匠凿刻,竖立在太学门外。自此之后,后辈的儒生学者,都来阅读石经,查证正确的经文。石碑竖立的初期,到来观看以及抄写的人,马车每日多达千余辆,阻塞了附近的大街小巷。现今碑上都刻着蔡邕等人的姓名。
魏正始年间(二四〇至二四九),又竖立了古文、篆书、隶书的《三字石经》。古文是黄帝时创造出来的,仓颉依据鸟类的足迹造字,其后有所变化和发展,于是有六种造字的规律,称为六义。自从秦朝采用了篆书,焚烧前代的典籍,古文从此失传。鲁恭王在孔子故居的墙壁中获得一批古代书籍,却不认识这种古文,因为字形弯曲很像蝌蚪,所以称之为蝌蚪文。据说大篆起源于周宣王时期,由史籀所创。平王东迁之后,文字的写法没有准则,于是秦朝的李斯和胡母敬,把史籀的文字写法加以改造,称为小篆,因此有大篆、小篆的分别。然而许慎《字说》一书,专门解释篆文,却不以古文为依据。有人说古代的隶书,起源于秦朝,因为篆字笔画繁复,不能适应繁忙的政务,所以采用了低级小吏的减省便捷写法,称为隶书。也有人说隶书是程邈在云阳增减笔画,整理文字而形成的,称之为隶书,是篆书的简化。孙畅之曾听到青州刺史傅宏仁说,临淄人发掘古代墓冢,获得一口桐棺,棺的前端和外侧有一些隶书文字,说这是齐太公六世孙胡公的棺柩。但只有三个字是古文,其余文字的写法与今文相同,以这文物为证据,得知隶书自古已有,并非从秦朝开始。
魏初,传习古文的人都出自邯郸淳门下,但《石经》上的古文写法,却不依照邯郸淳的标准。石经竖立在太学正堂的西边,每块石碑高八尺,宽四尺,排列在堂下。碑石一共有四十八块,从头到尾排开长达三十丈。魏明帝又刻制了六块《典论》碑文,附列在《石经》后面。陆机说:“又有另外一块《太学赞》碑,在讲堂的西面,下面有石龟碑座,刻有蔡邕、韩说、堂谿典等人姓名。又有一块《太学弟子赞》碑,在外门中间。”现今两块碑都不存在。《石经》东面有另一块碑,是汉顺帝阳嘉元年(一三二)所立,碑文说:“建武二十七年(五一)创建太学,经历多年逐渐毁坏,永建六年九月(一三一),皇上下令重修太学,刻石记年。工程耗费人力十一万二千人,阳嘉元年八月完成。”碑的南面刻着颂辞,正反两面所刻的字,依然完好无损。《汉石经》北面有晋朝的《辟雍行礼碑》,是太(泰)始二年(二六六)所立,已经拦腰折断了。但世代变迁,事物更改,《石经》已经残缺不全,至今保存下来的已不过半数,永久保存的说法,只会令人失望。查考典籍,古代有辟雍、明堂、灵台,即所谓三雍的记载,现今只有灵台、太学,却没有辟雍所在之地。晋永嘉年间(三〇七至三一一),王弥、刘曜攻入洛阳,焚毁灵台、太学两处学校,而基址遗迹依稀可寻。
赏析与点评
儒家学说自汉武帝以来都是历朝思想学术主流,历朝投放巨大资源,培养为朝廷效力、定国安民的儒生,洛阳城外的汉魏太学,规模宏大,可见当时儒学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