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旌猎猎镇飞扬,画角声声说故乡。立马平羌台上望,万株红柳倚斜阳。
甘凉途中杂咏 其三。清代。罗文俊。 双旌猎猎镇飞扬,画角声声说故乡。立马平羌台上望,万株红柳倚斜阳。
(1791—1850)广东南海人,字泰瞻,号萝村先生。道光二年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乞病归。时穆彰阿权势倾天下,文俊会试出其门下,独不肯一谒。 ...
罗文俊。 (1791—1850)广东南海人,字泰瞻,号萝村先生。道光二年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乞病归。时穆彰阿权势倾天下,文俊会试出其门下,独不肯一谒。
道旁山村。清代。李宪噩。 却羡藤州道,闲闲置小村。疏林露茅屋,深竹隐柴门。鸟路山峰转,渔梁涧水喧。宁知瘴烟地,风景逼乡园。
游灵峰院龙龛山。宋代。蔡襄。 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云崩石道险,潮落海门高。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臯。
游江阴君山。元代。贡师泰。 孤嶂临沧海,千山涌大江。远帆归市独,高塔倒波双。鸥鹭争洲溆,蛟龙怒石矼。壮游心未已,飞雨洒楼窗。
萤二首。唐代。罗邺。 水殿清风玉户开,飞光千点去还来。无风无月长门夜,偏到阶前点绿苔。裴回无烛冷无烟,秋径莎庭入夜天。休向书窗来照字,近来红蜡满歌筵。
加四五姑七十。宋代。陈藻。 壮岁贫而旅,无家可语归。见多延酒馔,躬为补裳衣。头白诸亲忝,心丹百事违。何堪持报德,但喜母年希。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唐代。李贺。 空留三尺剑,不用一丸泥。马向沙场去,人归故国来。笛愁翻陇水,酒喜沥春灰。锦带休惊雁,罗衣尚斗鸡。还吴已渺渺,入郢莫凄凄。自是桃李树,何畏不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