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依河正自宽,夕阳分出半街寒。自鲦以我为渔父,竹杖前身是钓竿。
且屈石栏供暂坐,敢劳双鲤劝加餐。百文便够黄昏过,隔水桃花懒去看。
鱼乐桥吃松花饼。近现代。王季思。 小市依河正自宽,夕阳分出半街寒。自鲦以我为渔父,竹杖前身是钓竿。且屈石栏供暂坐,敢劳双鲤劝加餐。百文便够黄昏过,隔水桃花懒去看。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某部母夫人诗。明代。徐渭。 太母旧称贤,清霜一节坚。孤雌寒夜老,雏凤紫霄骞。风纪千金重,天书两字悬。今朝为寿处,不负影梅边。
赋得戏燕俱宿诗。隋代。虞世基。 大厦初构与云齐,归燕双入正衡泥。欲绕歌梁向舞阁,偶为仙履往兰闺。千里争飞会难并,聊向吴宫比翼栖。
鲍母江旌节歌。明代。唐桂芳。 呜呼棠川风俗美,当时父子争相死。煌煌秉笔玉堂仙,曾为殷勤著青史。孝子奕叶孙又孙,如何笃行传闺门。阿娘二八已择对,纫针补缀秋灯昏。嗟嗟藁砧早不淑,瘦影零丁媚幽独。中郎有女续家声,伯道无儿延世禄。浚也眉目甚分明,见客拜揖知姓名。移桃接李乃犹子,嚼指动念如所生。盛年耿耿冬复夏,东家罗绮跨鞍马。霜筠纵老节不枯,夜夜孤眠泪盈把。昨朝有使来京都,里闾旌表大字书。浚也起舞献亲寿,冥冥不负操心初。只今乱离兵戈里,朝为秦兮暮为楚。代间多少烈丈夫,不及孱然一妇女。
听杜山人弹胡笳。唐代。戎昱。 绿琴胡笳谁妙弹,山人杜陵名庭兰。杜君少与山人友,山人没来今已久。当时海内求知音,嘱付胡笳入君手。杜陵攻琴四十年,琴声在音不在弦。座中为我奏此曲,满堂萧瑟如穷边。第一第二拍,泪尽蛾眉没蕃客。更闻出塞入塞声,穹庐毡帐难为情。胡天雨雪四时下,五月不曾芳草生。须臾促轸变宫徵,一声悲兮一声喜。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回鹘数年收洛阳,洛阳士女皆驱将。岂无父母与兄弟,闻此哀情皆断肠。杜陵先生证此道,沈家祝家皆绝倒。如今世上雅风衰,若个深知此声好。世上爱筝不爱琴,则明此调难知音。今朝促轸为君奏,不向俗流传此心。
端午漫书。明代。沈周。 周也浑衰惫,奔波已不便。亲淹䃈上殡,食仰水中田。借贷烦亲戚,饥寒罪岁年。低头搔白鬓,雪涕在青编。忧患今如此,聪明不及前。私情吾自讼,公急众谁怜。凋瘵应伤骨,劬劳不息肩。趋文弃田稚,随例劾庸钱。违夺虚吾日,号呼彻上天。诛求家百世,政令月三迁。简静高明度,更张小谅权。鸟安求茂木,鱼乐奔深渊。流剽如为衅,搔惊孰任愆。申商疑实际,卓鲁似徒传。青艾谁攻病,红葵他自妍。深居思俊德,分赞仗诸贤。莫以威严恃,须知忧乐悬。厌儿求角黍,与俗话蒲鞭。积雨殊滂矣,浮云亦黯然。致婴门限外,此意向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