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茅处处流痎疟,夜鸟声声哭瘴云。
羸骨不胜纤细物,欲将文服却还君。
酬乐天寄生衣。唐代。元稹。 秋茅处处流痎疟,夜鸟声声哭瘴云。羸骨不胜纤细物,欲将文服却还君。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送报本寺分韵得通字。唐代。牟融。 几度乘闲谒梵宫,此郎声价重江东。贵侯知重曾忘势,闲客频来也悟空。满地新蔬和雨绿,半林残叶带霜红。□□□□□□□,□□□□□□□。
和礼部孔经甫斋宫三首 其二。宋代。吕陶。 读书到老应成癖,了事他人莫笑痴。敲印旧曹烦夜直,看花新句感春熙。已闻骐骥腾千里,应许鹪鹩附一枝。荐牍屡交虚席久,埙篪应喜共君吹。
读邵康节击壤集二十首 其十三。明代。薛瑄。 人情物理总分明,七十年来老洛城。只向窝中耽至乐,却於身外薄浮荣。花红柳绿随时赏,云白山青取次行。还复振衣千仞上,都无尘垢半星星。
夜梦还家作示林古度。明代。吴兆。 晨光衔北牖,揽衣庭前步。默念戚无欢,心中缀想慕。君问想何为,夜梦还乡去。茫茫俄倾间,暂与骨肉遇。我家渐水上,门前荫古树。树下即池塘,塘边墟落聚。墟落几迁改,归梦犹循故。亲知异老亡,慊款如平素。小女扶床戏,弱子缘阶骛。攀枝不及花,牵衣适迎路。山妻饭中厨,含泪复含哺。入户理残机,行园摘寒瓠。在昔怨贫贱,归来甘荆布。绪乱语难终,神悸遂惊寤。想像反侧际,依稀情景具。怆怆心内酸,历历为君吐。君亦道路人,无语空相顾。
寓目 其二。宋代。宋伯仁。 昼景逢春渐渐长,博山添爇半匙香。梅花一片娇无力,自趁晴风过粉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