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
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
送梧州王使君。唐代。张籍。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要望之过我庐。宋代。王安石。 念子且行矣,要子过我庐。汲我山下泉,煮我园中蔬。知子有仁心,不忍钓我鱼。我池在人境,不与獱獭居。亦复无虫蛆,出没争腐余。食罢往游观,鱍鱍藻与浦。清波映白日,摆尾扬其须。岂鱼有此乐,而我与子无。击壤谣圣时,自得以为娱。
赠袁重其。清代。朱用纯。 与子情亲已有年,今朝蓬鬓觉萧然。交游虽广贫何救,尘世真难巧自全。寒雪河桥负米路,春风画桨寄诗船。须知乐意谁能似,半百婴儿戏母前。
水龙吟。金朝。李纯甫。 几番冷笑三闾,算来枉向江心堕。和光混俗,随机达变,有何不可。清浊从他,醉醒由己,分明识破。待用时即进,舍时便退,虽无福,亦无祸。你试回头觑我。怕不待峥嵘则个。功名半纸,风波千丈,图个甚么。云栈扬鞭,海涛摇棹,争如闲坐。但尊中有酒,心头无事,葫芦提过。
方山和篇再和韵。宋代。杜范。 慇勤里社间,谈笑文字会。平生一尊酒,无虑千百醉。问梅穷涧冈,乐事此其最。风霜尽木末,冰雪封户外。谁其念岑寂,自得以颠沛。岁寒二三友,已不数苍桧。卓彼方山翁,自许行偕辈。古心味玄酒,于世百不嗜。少小诵佳篇,搜句亦奇伟。年来久不作,吾党几丧气。珠璧忽堕前,畴昔曾梦寐。三咏结束语,坐令百感至。来者恐未然,往者非所计。汗青几名节,徒起千载喟。
书长春观二首 其二。明代。卢楠。 天门日出海云蒸,碧殿霞绡山气层。嬴女吹箫乘夜月,茅君骑鹤下秋灯。金茎玉露生华发,紫极丹书接上升。缑氏山头一挥手,几观沧海变崚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