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
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秋日忆暕上人。唐代。李端。 一从持钵别,更未到人间。好静居贫寺,遗名弃近山。雨前缝百衲,叶下闭重关。若便浔阳去,须将旧客还。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胡妇杀虎图。明代。沈周。 谁谓绕指柔,能化百鍊钢。谁谓妇女柔,杀虎如刲羊。有女如鼠恐其虎,况能杀虎非不祥。脱夫之命岂例此,当熊之勇同肝肠。寻常针线倦紫凤,卒与虎力争其强。虎时顾得不顾失,妇心顾存不顾亡。手中有刀爱作刀,以义淬之无敢当。天寒月黑星有光,虎血涂地葭苍苍,人生有行无枣阳。
得仲弟家书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万里天南信,经年未易闻。清宵频梦草,白日几看云。朔雪迷凫影,春山掩雁群。忽来逢粤使,欣读八行文。
如梦令·自净方能净彼。宋代。苏轼。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大文殊寺。明代。王昶。 五岳泰华衡恒蒿,出云降雨参神功。此外灵区表绝胜,菩提娑树侔天宫。普陀独镇巨澥中,峨眉鸡足西南雄。妙吉祥居道场启,若非天眼焉能穷。萦青缭白千万叠,须弥鹫岭遥相通。风沙万里截紫塞,冰雪三伏浮苍穹。十方三界来听法,龙王鬼伯相随从。烟霄朝现应真像,刀仗夜伏修罗凶。鲸钟鼍鼓互震吼,狮林鹿苑殷虚空。窣堵波高飏铃铎,睺罗那厂开荒丛。望海峰峦更奇伟,归墟赴壑连鸿濛。洹沙净众得未有,梵呗响答千岩松。忆自摩腾入中夏,昙鸾灵辨追前踪。长者雨花撰合论,导师海墨分禅宗。弥天并尽未来际,一切摄授归圆融。生平梦游安得至,何幸万骑随飞龙。登山入寺首瞻仰,已觉壮丽非人工。狞狮狂象愁调御,华严楼阁森重重。严寒渐退春意足,慈云慧日交曈昽。南台中台次第到,水田万指咸趋风。黄衣红帽亦密教,大宝所授薰修同。山镫夜炬闻可见,愿乞加被昭颛蒙。
别张三。明代。王世贞。 千觞不醉洗天亭,一曲汪伦最有情。不分游人明夜月,依稀拾得绕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