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归山居寄钱起。唐代。李端。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题常乐寺五云堂。宋代。韦谦。 吾匠慕先哲,至理皆融通。一法果有至,五云凝在空。讲香侵棐几,夜月锁帘栊。弋者何须预,冥冥出塞鸿。
乞罢未报承延晋秦庆皆惠书。宋代。李复。 东西南北阅光阴,边意萧条老境侵。四府飞书惭过誉,数畴废壤愧初心。倾怀敢望时情合,论事须思后计深。髀肉久消筋力倦,但能操笔谢知音。
迎春。唐代。姚合。 半年留醉待花开,晓去迎春夜始回。风暖慢行寻曲水,天晴远望立高台。亦知无处将诗请,唯得终朝把酒催。今日柳条全弄色,游人相伴看春来。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书喜与杭越邻郡因成长句代贺兼寄微之。唐代。白居易。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閤入青烟。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