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结束还军府,光辉过御沟。
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
送陆郎中归田司空幕。唐代。李端。 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结束还军府,光辉过御沟。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摊破浣溪纱 忆广南胡家歌姬。明代。曹溶。 缓步藏春进酒来,好风微觉画裙开。料是君家常作使,莫嫌猜。送恨将心吹玉管,含羞当面整金钗。轻薄未应嫌杜牧,且徘徊。
城头陈慕古君八十。明代。罗洪先。 家君昔驻城北隅,夜堂几醉迷归途。是时慕古三琪树,弟也恭敬兄怡愉。一见欣然动颜色,质类古人多自得。二兄久矣跨鹤飞,故留难弟存矜式。耒耜还山四十年,江城独到每凄然。丈人与见已垂白,性行只今谁比肩。忽道称觞四月二,寿比磻溪钓璜事。自惭六十久毵然,始知五福康强冀。凤毛庭下勤诗书,相烦执酳传芳誉。太丘孝友应难得,城市何人表里闾。
嵇侍中庙。明代。王磐。 十载家艰恨未消,又持手版仕昏朝。已知定乱功难就,犹幸临危节可要。忠血数班沾藻火,英名千古迫云霄。一杯欲酹祠前土,野鹤昂藏未易招。
和曾守洪倅喜雪。宋代。曹勋。 不知时雪覆云沙,但怪虚窗木影斜。入竹不妨听窻窣,映空宁复问津涯。杯深喜近围炉火,香冷谁寻小树花。语到蓬仙烦寄我,固应黄竹属诗家。
买陂塘 寄绮筠妹山左。清代。袁绶。 剪梧桐、一丝凉翠。西风先到金井。乱虫吟瘦疏林月,香雾暗迷三径。人语静。剩竹外栏边,翠袖伶俜影。宵长漏迥。待选石弦琴,倚楼横笛,玉臂阿谁并。年来事,覆雨翻云无定。鳞鸿偏滞芳讯。欢踪输与山灵笑,嫩约十年难省。痴欲问。恁絮果兰因,曾指姮娥證。心香篆冷。便社燕多情,盟鸥无恙,离绪甚时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