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鹧鸪天 折栩楼紫丁香一枝,寄颐盦塞上。近现代。郭则沄。 梦隔莺花更几重。艳阳催展旧珍丛。半垂紫雪和烟润,千结琼香胜酒浓。愁黯黯,信悤悤。折枝方便托边鸿。断肠人比春前瘦,何况高楼雨又风。
惠州西湖杂诗 其六。清代。丘逢甲。 分割栖禅已可哀,纪功空费勒铭才。人间更有痴儿女,乱葬朝云墓畔来。
曹仁宪谨荣寿。清代。林铭勋。 五年循政播弦声,淡水斯文仗主盟。夏雨化人原大德,春风坐我有馀情。菊泉敬藉金樽献,蓬饵唯将雪盌盛。偻指潞公庚甲会,如先一岁是同生。
牡丹为黄公器咏。明代。练子宁。 不将红紫竞芳菲,似与天公别有期。金缕织成云外锦,珊瑚长出海中枝。一栏国色君须记,满袖天香我所思。陪赏喜同诸俊彦,醉歌浑似洛阳时。
越上别陈子隽。明代。王祎。 十载论交久,相亲若弟兄。同为天上客,复此越中行。暑雨田苗秀,斜阳驿树明。分携亦常事,此别各关情。
南山有嘉木一首赠友人。宋代。吕陶。 南山有嘉木,秀拔何亭亭。盘根盖得地,直干自挺生。朝为杲日照,暮得甘雨零。气敌雪霜劲,势凌云霄青。岂非涧下材,独赋轮囷形。属当构大厦,量度审重轻。彼尺我已丈,一柱支百楹。夫君承显家,累世公与卿。天质由庆禀,湛然宝纯明。膏粱莫能迁,志操务洁清。纷华未易胜,仁义思力行。学殖固原本,词章露葩英。早夜勤琢磨,日望贵器成。间岁下明诏,时哉会光亨。遥遥万里涂,思君如户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