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
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病中客散复言怀。唐代。刘言史。 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从潘丈求字二首。宋代。赵蕃。 束发学忆今白头,腕中无力合休休。规模尚欲从公乞,翰墨于今第一流。
送叶天根南还。元代。陈旅。 我识天根子,于今二十年。吹箫来翠岭,鼓枻入丹渊。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巅。人间方夜半,海上得春先。老我江湖迥,微官岁月迁。荒泉流竹里,冷雨浸芝田。发短何为者,君归重惘然。飞霞浮夕景,定在石林边。
尚书学士吴兴董公过小祗园作。明代。王世贞。 惊传星象傍吾庐,孺子能勤长者车。林竹选留诗句后,石苔开识履声馀。先春丽藻争思御,及暝玄言转自舒。不独马曹堪拄笏,从他学士也焚鱼。扳留一水元衣带,惜别孤蟾似髻梳。为约把杯挥麈地,五陵车马万花初。
不伐寄长短句因答之。宋代。吴则礼。 安得不教青鬓老,飞雁年年太行道。低吟一曲叹疆场,独遣老子惊绝倒。句法吾人莫细论,天教阿杰解玄文。衡门饱脱两屦,此事玄文初不与。
熊耳山。清代。杨揆。 名山古熊耳,禹迹详记载。嶙峋势如蹲,嵩华屹相对。众峰互回抱,百里分向背。中见双崖披,半壁色纯黛。车轮愁欲脱,马力行苦惫。摩空磴道盘,危步屐齿碍。疏花坼林红,惊羽堕岩翠。下视浮濛流,出涧仅如带。随山三百折,始与洛水汇。中原苦平衍,到此意殊快。全秦收不得,奇沓落关外。长空卷层阴,绝壑忽昼晦。飞云过太行,流影逼衣袂。因知二陵近,风雨如有待。循途陟高冈,勇进非敢退。投足得山坳,漫告仆夫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