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濠秋水净涟漪。红妆照水嬉。攀条寻藕怯船移。浮萍湿绣衣。
临好景,惜轻归。夕阳洲渚迷。城门灯火簇轮蹄。沙鸥飞去时。
阮郎归。宋代。晁补之。 一濠秋水净涟漪。红妆照水嬉。攀条寻藕怯船移。浮萍湿绣衣。临好景,惜轻归。夕阳洲渚迷。城门灯火簇轮蹄。沙鸥飞去时。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南乡子 戏题外子行乐图。清代。葛覃。 兰桨入方塘。绿柳荫中坐早凉。十里芙蕖红潋滟,芳香。荷叶罗裳一色妆。小婢折花忙。惊起鸳鸯拍镜光。雾鬓云鬟娇不语,端详。对此偏教恼寸肠。
阳谷县遇赏祁之问林上庵却寄。明代。陈洪绶。 赏生遇阳谷,为述君高迹。卖田结茅宇,乃在寒山东。设榻傍修竹,避人入深松。老僧语夜月,瘦鹤舞秋风。有酒能独饮,旧侣常不同。即与同饮者,道人浮海翁。书翻老庄子,作诗弗求工。齿豁发尚黑,食少肌犹丰。体气虽强健,颐养复有功。是为隐君子,悟道彻始终。我复世情深,乘亢不自封。去家十余里,偃蹇江海中。知君笃念我,恨我不能从。
同成父逸远自桃花游龟峰复回桃花赋诗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杖策入龟峰,行穿数里松。殿依山立壁,门径石成踪。药有仙灵异,僧才粥饭供。青冥谁为斲,衰疾奈何攻。
赠江湖隐者。宋代。蔡槃。 湖上人家住最幽,檐牙倒影落沧洲。诗成梅坞三更月,酒醒蓬窗午夜秋。移石为添烧药灶,卖金因起读书楼。经年不入城闉去,长倚阑干看白鸥。
又菊四咏 其一 醉杨妃。明代。孙传庭。 宿酒沉沉困未抛,犹馀醉态倚香苞。真同妃子柔无骨,殊异先生懒折腰。妆罢岂容飞燕似,睡来不数海棠娇。凌霜晚节胡如此,堪与倾城作解嘲。
次韵净天镜见招奉东云扉讲师兼怀张外史。明代。袁华。 曾陪外史清凉室,二老风流老更狂。海上留衣无吏部,僧中爱马独支郎。近传莲社开龙井,更约兰亭汎羽觞。己办青鞋仍载酒,举杯同吸鉴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