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射策几人惊,要与三苏共入评。
先圣子孙多异禀,累朝图牒有高名。
书传科斗犹须定,钓拂珊瑚未可行。
子墨文章豪气在,登临怀古一含情。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宋代。晁补之。 二人射策几人惊,要与三苏共入评。先圣子孙多异禀,累朝图牒有高名。书传科斗犹须定,钓拂珊瑚未可行。子墨文章豪气在,登临怀古一含情。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至后二日登狼峰。宋代。张榘。 江流不尽天边地,山意无穷春复秋。多少诗人无分到,我来三月得重游。
纂修姜进士。明代。周瑛。 手和丹青愧未匀,缪于清庙绘牺樽。虞廷事业凤来舞,周室太平鹥在亹。谟典篇章劳点窜,春秋义例熟评论。君材自极中朝选,灯火相依几夜分。
虎岩纪游。宋代。孙应凤。 月出山越高,云行月益忙。树影遍空白,疎星避月光。总非往者见,不从意内量。聪晨此一进,境界因久忘。深坐庭露淹,山僧促回廊。鼓钟奏天乐,经行重山堂。暮楫动朝梵,初日升屋梁。佛心光见日,林晖洞八方。细雨霏日中,飞烟青逐黄。出门绕山迳,两道夹修篁。茗根千百个,却於山隈藏。径深见奇巘,云与戴云望。因之曳竹杖,集伴凌高冈。他年记此际,风花带天香。
赠西域无名苾刍。明代。王世贞。 离车边地种,能不羡支那。久客秦音惯,无师梵字讹。羼提游自稳,檀越见偏多。莫以流沙隔,犹堪只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