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江上看山。宋代。苏轼。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去了。
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盘回曲折,高远处隐约地看见有人在上面行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举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单的船只却像飞鸟一般往南驰逐而去。
走马:奔跑的骏马。
倏忽:很快地,忽然。
槎(chá)牙:形容不齐的样子。
变态:改变形态。
杂沓(tà):沓,一作“逐”,杂乱。这里形容“惊奔”的样子。
微径:山间小路。
缭绕:回环旋转。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的样子。
欲与言:指想和山上的行人说话。
参考资料:
1、杜甫《前出塞》:‘‘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2、《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枯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3、杨抱朴编著.《诠释与解读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40
嘉祜四年(1059年),苏轼从眉山赴汴京途中,途径荆州,乘船江行,看到两岸的群山心中充满不尽的喜悦之情,其中被巫山秀美艳丽景象、巍峨的气势所吸引。于是诗人写下这首诗,以多维多角度地描写船行之速,来表现诗人当时的奇趣盎然。
参考资料:
1、杨抱朴编著.《诠释与解读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40
2、王琳、邢培顺编选.苏洵 苏辙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210
这首诗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作者抓住急遽变化中的事物,恰当地表现出它们的变化。是诗人在诗歌创作初期所作的写景诗的代表,说明当时诗人已经具备了因物赋形的艺术功力。
诗的前四句描写的是荆州水路途中早晨在江上看山的图景。时令是冬季,诗人在初升的日光中,前望崖岸剥落的山岭,草木荒疏萧索,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赤红的颜色。船不断地前进,诗人却没有感觉到船动,而只感觉到两岸的山在不断地移动。船下行,看到的山是上行。“如走马”,意思是山像马一样在走动,这里诗人是采用化静为动的写作手法,以反衬船速之快。同时也可见蜀中的山之多,因为蜀中的山连绵不断,“马”连成了群,一群一群地在自己眼前飞快地过去。船在加快速度前进,前面的山高低不齐,不成马形,后面的山却像受了惊的马群失去队形乱哄哄地奔跑。
诗的后四句描写所见山上道路以及环边小景。傍晚时分,前行途中,偶一回头,把目光转向盘旋曲折的山路上,看到在落日余晖之中,天空孤云飘荡,山上云气缭绕,加之山路上的行人,景色美妙如新成之画。而最后两句“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诗人正想举手和他说话,而船“如飞鸟”已驶过去了。记下了一刹那,又是一种境界。这里写了船动。由雄悍、廓大转入细徐,跌宕而有致。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摹的景物,既有立体感,又有动态感,画面鲜明。运用比喻,新鲜活泼,语言明快而自然,风格雄健。诗人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优美的自然景色的欣悦和向往之情。这首诗呈现了苏轼诗风的基调。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同舍弟游紫阳。宋代。陈芾。 紫阳高不极,旧是许仙家。古观开山麓,悬崖吐杏花。云飞笼晚树,鹤唳落残霞。且共探玄理,从他日欲斜。
呈王大参。明代。薛瑄。 千年海岳钟英俊,独步文章擢茂科。执法乌台留劲节,分符薇省布阳和。春风陇麦行边秀,时雨棠阴到处多。金鼎调元应有日,丰功行见被弦歌。
蒲中杂咏 安民堂。宋代。赵鼎。 恺悌颁条坐啸馀,自书下考拙催租。编民不解歌襦裤,凿井耕田一事无。
冬日同仲巽及府寮游万寿寺。宋代。郑獬。 峻阜如蟠虹,蓄泄气象灵。绀宇隐红树,缭若画在屏。联骑转城角,沙步俯回汀。野寺对寒水,白壁敞云扃。嶛深松桂黑,地古莓苔青。朱橘拥繁梢,悬缀黄金铃。横梯出虚阁,古像铜青荧。眺听揖秋境,豁露无藏形。清气换俗骨,萧爽毛发醒。汲泉煮露芽,却坐竹间亭。高谈落四座,金石朗众听。脱落见逸调,骤如马在坰。眇然遗组绂,太山一浮萍。落景不我顾,檐角出寒星。燕客未渠央,归鞍安得停。岁宴幸丰乐,楚人饱且宁。蟋蟀刺褊陋,及时洒子庭。传闻落帽山,风凉久凋零。已酿白玉泉,连车载百瓶。行期一佳赏,相与快烦冥。
题陈司业祖范诗册。清代。翁同和。 知止斋中听讲时,儿能执笔父哦诗。白头侍直今何用,惭负寒机千丈丝。
鸡山十景 其三 雪观。明代。徐宏祖。 北辰咫尺玉龙眠,粉碎虚空雪万年。华表不惊辽海鹤,崆峒只对藐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