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鹭鸶:此指白鹭,羽毛为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青玉:蓝绿色的玉。
群捕:许多只鹭鸶在一起捕食。溪影:溪中的影子,形容溪水清澈。
碧山:指山色青绿。
落晚风:在晚风中飘落,随晚风飞舞。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从诗的内容看,诗人被晚风中的白鹭迷住了,从而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456-457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开首两句,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赞语,而是通俗朴白的写实,然而就是这样一落笔,一群“雪衣公子”洁白美丽的形象,夕阳西下,蔽于溪影之中待机捕食鱼、虾的习性和机智,却全被描绘出来了,同时,诗人的迷恋之情也寓于其中了。白鹭那洁白的羽毛很美,故有“雪衣”、“雪衣公子”的美称。诗人正是被白鹭的这一特色所吸引,所以从这里切人表现白鹭的精神,表达自己的迷恋之情。而两个“雪”字的连用突出的是白鹭的“形”,其“神”尚未现,诗人巧妙地把它放在惊飞远去的情景中精心描绘,以
“碧山”相托,以“梨花”比喻,笔触空灵,而白鹭的精神也就显露出来了。第三、四句:“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一个“惊”字,便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顺势以“碧山”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山青鹭白,晚霞渐逝,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真是情景交融、自然浑成。可是,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接着展开想像的翅膀,好像暗暗地问了自己一句:“远映碧山”的点点白鹭究竟像什么呢?哦,像雪白的梨花在静谧而轻轻的晚风中飘然落下的美妙景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鹭鸶溪中捕鱼,朴白平实,似无余味,其实为后边的惊飞远去营造了气势。“一树”承“群捕”,“梨花”应“雪”字,读来晓畅自然,无一点造作之感。这首诗在许多咏鹭诗中别具一格,而且它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咏鹭诗中的名句。后人的一些咏鹭名句,如元代顾瑛的“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泊垂虹桥口占》)、清代郑板桥的“忽漫鹭鸶惊起去,一痕青雪上西山”(《潍县竹枝词四十首》)等,很可能就是受了杜牧的影响创作的。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除夜吟。宋代。曹勋。 咚咚夜漏严军鼓,鼓声入云云欲舞。寒风奰屃顽无声,野色埋光暗尘土。梅花随腊散胡笳,胡笳晓色明春圃。春风直莫媚新声,声断梅花还作主。
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三首。宋代。刘克庄。 云台玉局旧曾谙,回首茅山亦再监。惟有毫祠尤久任,白头三度入冰衔。
题画葡萄卷后。元代。子温。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月庵歌。宋代。邹极。 吴侯之来适荒年,政修民苏犹解悬。庭无留讼狱屡空,百姓爱悦奸吏悛。公馀何以度永日,坐督皂隶先疏泉。泉潴为沼净可鉴,清范即与名俱传。今年时丰民事简,退食纵步山之巅。诛锄芜秽出古木,矫如虬龙上参天。夷高培坳荫其下,百里胜景尽目前。烂柯石局候仙侣,月庵竹榻容醉眠。或弄瑶琴或放歌,或谈玄理或安禅。圆虚洞照万缘息,乾坤有量斯无边。庵中主人趣高上,喜我相过时留连。所嗟官满差迁去,肯顾衰翁须后贤。
读王奉常敬羙公所撰先君光禄公墓志铭感赋。明代。潘益之。 窆石何因乞鼎言,开函字字泪潺湲。两朝芹曝臣心切,一日丝纶帝命尊。虚拟杖藜游五岳,尚馀词藻动中原。趋庭往事今流水,万卷空馀手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