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毓明笠 刘卓娟主编.中学生古典诗词赏读金典: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11 :第213页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
林杰。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寄吴兴刘翰怡 其一。清代。王佩箴。 昔读独行传,范式陈平子。两人未谋面,相期在生死。今闻嘉业堂,南望翘双趾。谓是古之人,近代宁有此。谈史薄子元,校书嗣中垒。嵇吕思命驾,老彭欣窃比。朋友有神交,何嫌千万里。
送黄通之郧乡。宋代。欧阳修。 君子贵从俗,小官能养贤。无惭折腰吏,勉食落头鲜。困有亨之理,穷当志益坚。惟宜少近祸,亲发况皤然。
次韵刘蔡仲秀才雪后登竹阁 其一。宋代。释道潜。 槛前君子旧虚心,雪后相看意更深。晴日暖风催鸟语,翠梢高处啭柔音。
早行。宋代。韩琦。 脂辖行伤早,扬旌兴莫穷。水遥天色共,云细月波通。巧舌争啼晓,香牙尽入风。纵吟殊未已,初旭放晴红。
柳浓溪涨可维舟,人未能幽宅已幽。但肯携尊来见访,何妨秉烛与同游。
题门有字君应识,见戴无须我亦愁。直待来朝方握手,不知晚泊若为留。
闵伯先过里中晚泊溪头不肯叩门翌日以诗见投次韵奉酬。明代。李流芳。 柳浓溪涨可维舟,人未能幽宅已幽。但肯携尊来见访,何妨秉烛与同游。题门有字君应识,见戴无须我亦愁。直待来朝方握手,不知晚泊若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