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韦处士郊居。唐代。雍陶。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红叶在风中纷纷飘落,铺满了整个庭院,使人仿佛置身于诗的境界。步上台阶,只听叮叮咚咚的琴声在身畔缭绕,哦,原来正溅落着一道隐蔽的飞泉。
走出门外,已是夕阳西下,秋天的景色也失去了平时的姿彩。只剩下冷森森的万竿绿竹。沉沉的暮烟正从蜿蜒流淌的溪水上升腾起来。
韦处士:韦处士生平不详,不仕之士。
绕砌:石阶。
万条寒玉:玉质清凉,故称寒玉。多用以比喻清冷雅洁之物。此指寒竹。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是一首描述友人韦处士郊外隐居环境之作。诗人在郊居中没找到友人,就在院内绕了一圈,看到秋色甚美便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首联写韦处士郊居庭院景物,起句描写整个庭院满是飘飞飘落的红叶,将深秋庭院装点得色彩绚丽、纹饰斑斓,极富诗情画境。所以,诗人以“诗境”二字赞叹共庭院之奇景妙境,虽然抽象,但却绝佳,堪称微妙夺神。而韦处士并不去清扫地面的红叶,顺其自然,一任红叶飘落,表现出韦处士喜爱、欣赏自然野趣的兴致。次句写韦处士室内弹琴,那清泠的琴声在庭院台阶间缭绕回旋,从琴声流荡之间,不时地从暗处传出泉水滴答的声响,琴声有暗泉的泉水滴答声响陪伴,汇成自然美妙的音韵和旋律。古代弹奏琴声,多有觅求知音的寓意。此处,写琴声有暗泉相伴,暗示出韦处士以自然天籁为知音的自得其乐的清高。
次联写韦处士郊居门外的景物。三句写门外正是秋晚黄昏晴好的天气,放眼望去,满目秋色,一个“老”字,点染出秋色的苍翠浓深。末句以“寒玉”、“溪烟”之意象描摹秋色之“老”。“寒玉”,一般形容清冽雅洁的物象,如水、月、竹。此诗“万条寒玉”,是形容、描摹韦处士门外生长了茂密的苍翠挺拔的青竹,好像万条寒洌的碧玉清高地耸立于尘世。“一溪烟”,是写韦处士门外临近一条溪流,那溪流从万条寒玉之间穿过,水面上飘浮着如烟似雾的潆漾水气,更烘衬出韦处士郊居的清幽、雅洁,特别是“寒玉”意象更具隐喻意味,似乎衬托并象征着韦处士的人格与精神。全诗一句一景,按照“满庭”与“门外”两截描摹,借境写入,见境知人,耐人寻味。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雍陶。 雍陶(约789~873以前),字国钧,成都人。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云末峰。宋代。蒋之奇。 遥睇青冥绝险生,山翁相指乱云横。不知身世在何许,但觉满怀风露清。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三十六。明代。区大相。 季布黄金百,虞卿白璧双。穷愁应有作,意气盛难降。目断南征雁,心驰北去艭。仍因著书暇,日暮隐南窗。
题汪圣鍚坟庵真如轩在玉山常山之间。宋代。杨万里。 东吴南垂楚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百滩千嶂自一川,清空不是人间世。玉山先生携老禅,把茅结庵开小轩。身前身後来醉眠,一醉不醒三千年。先生杖屦半宇宙,每到此轩去还又。为怜雪立孤竹君,月骨风箸如许瘦。向来种笋今排天,先生手痕故依然。骑龙帝旁为飞仙,玉棺寂寞空寒烟。
论淡黄色。宋代。贾似道。 肉白红头项掺青,头粗脚壮齿如针。这般虫子非容易,九遍交锋十次赢。
离泗州有作。宋代。张耒。 舸艤大艑来何州,翩翩五两在船头。淮边落帆汴口宿,桥下连樯南与北。南来北去何时停,春水春风相送迎。沙岸飞鸥旧相见,短亭杨柳不无情。清歌一曲主人酒,主人寿客客举手。明日酒醒船鼓鸣,沙边破堠不知名。行人十里一回首,云边犹有塔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