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日芳林迷去路,被蹊落叶误行踪。转岩却见层峦出,知是仙山第几重。
游终南山杂咏 云际院。宋代。李騊。 蔽日芳林迷去路,被蹊落叶误行踪。转岩却见层峦出,知是仙山第几重。
李騊,唐安(今四川崇庆县东南)人。神宗元丰初,知汉州绵竹县(《净德集》卷二五《著作佐郎李府君墓志铭》)。四年(一○八一),通判达州(《鸡肋集》卷六五《晁夫人墓志铭》)。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通判秦州(《金石萃编》卷一四三)。今录诗九首。 ...
李騊。 李騊,唐安(今四川崇庆县东南)人。神宗元丰初,知汉州绵竹县(《净德集》卷二五《著作佐郎李府君墓志铭》)。四年(一○八一),通判达州(《鸡肋集》卷六五《晁夫人墓志铭》)。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通判秦州(《金石萃编》卷一四三)。今录诗九首。
探春慢 独游极乐寺见海棠已残。清代。张祥河。 花烂当春,人閒似我,招寻独在芳径。颇绕溪流,便离尘境,到眼一泓明净。看竹看桃杏,又看到、海棠红剩。剩将几曲愁心,辘轳同袅金井。莫是么禽唤起,教如睡香魂,枝上催醒。宿雨阑低,晓阴篱短,次第欲斜还整。恻恻轻寒意,浑不耐、蝶衣飘影。细数韶光,封姨何事吹紧。
简孔别驾游禹门用谢太守韵二首 其一。明代。薛瑄。 别驾乘春访胜游,禹门佳处重迟留。两边翠璧连天起,三级银河入海流。变化岂无神异物,往来应有济川舟。遥遥明德人知否,地辟天成几万秋。
马太守庙。宋代。王十朋。 会稽疏凿自东都,太守功从禹后无。能使越人怀旧德,至今庙食贺家湖。
题陈氏学堂山房。元代。邓雅。 宦族宗秦国,山居扁学堂。古今留翰墨,草木有辉光。倚剑丹霄近,看书白日长。何当借云榻,共话到羲皇。
题僧壁(一本有和韦蟾三字)。唐代。段成式。 有僧支颊撚眉毫,起就夕阳磨剃刀。到此既知闲最乐,俗心何啻九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