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通明阁。元代。魏初。 千尺觚棱北斗横,一川烟树冷云平。瀛洲方丈知何在,渭水终南画不成。天上碧桃青凤啄,月边瑶草白龙耕。自怜未断人间梦,赤日黄尘六月行。
诗一首。魏晋。张载。 昌谷五月稻,平田垂青玑。遥峦相压叠,颓绿互蔽芾。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卉。攒虫锼古柳,芳径生红纬。莺唱子夜歌,瀑悬楚被翡。昭华寒不粟,贵嫔暑无疿。桂蕊女几簪,蕙花神娥扉。碧锦帖花柽,香衾事残贵。霞巘殷嵯峨,烟岚互叆叇。辟月舒窈斗,元云为仿佛。{上雨下矜}{上雨下昕}宛虹带,天空繁星衣。古桧拿屭贔,水华融觱沸。销声永薖轴,栖隐耽岑蔚。请事鸿宝元,至澹味无叶。悲歌激流风,逸响迥秋气。
暑雨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草茂水长蛙群鸣,涯深路坏人断行。故侯老退守瓜垄,翠蔓黄花偏眼明。
和济倅刘公伤秋。宋代。党怀英。 川流为潴钜野阔,水色天容两开豁。山随水远势奔骛,骏马西来衔辔脱。山前云木散不收,坐看木末来归舟。秋容澄明纳万象,画本寂默横双眸。谪仙曾来钓烟碛,想见夕阳寒影只。骑鲸去作汗漫游,只有荒台压澄碧。台边昨夜西风来,倦游羁宦心悠哉。岂无琼艘百柂载春色,是中可以忘形骸。官居得秋况不恶,高吟何遽悲摇落。君不见中郎诗翰忆湖山,秋色正满连云阁。
谢赐宸翰扇。宋代。曹勋。 恩从清暑殿中传,凤翥龙盘墨色鲜。何物老臣容拜赐,御风挟月下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