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卜筑依山势,五里松阴接海潮。渔舫隔州烟火乱,江枫夹岸浦帆遥。
云深古寺时闻磬,人到穷厓忽见桥。十载乱离逢此地,好驱鸡犬赴相招。
过李子草堂。明代。张家珍。 草堂卜筑依山势,五里松阴接海潮。渔舫隔州烟火乱,江枫夹岸浦帆遥。云深古寺时闻磬,人到穷厓忽见桥。十载乱离逢此地,好驱鸡犬赴相招。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
张家珍。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丁酉岁正月四日雪。元代。梁寅。 白头遭乱远江城,寄宿深山岁又更。雪里人家荒野色,天涯亲友莫年情。山魈夜应猿猱响,樵子晨冲虎豹行。草笠棕衣任来往,阴崖何处觅黄精。
友人纸帐名卧云求题。元代。胡奎。 白云劈茧春重重,仙人卧云如卧龙。天风吹下太古雪,平地幻出琼瑶宫。白云来来还复去,何如一榻留云住。胡蝶庄周两不知,谁能解此云中趣。小鬟折花香满衣,霓裳夜半行云归。周公梦回日丈五,此乐人间今古稀。梨花散漫春云暖,一色瑶台月华满。醉倚仙家十二楼,夜寒不上珊瑚钩。飞琼隔花吹小凤,缟衣惊起罗浮梦。溪藤剪霜翻素涛,翠禽啼烟红日高。世间万事邯郸道,人生不及卧云好。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宋代。吴芾。 晚上危亭避郁蒸,风生两腋觉身轻。更筹只是催归去,不到城头月未生。
过龟山。明代。邵宝。 渎庙龟山顶,长淮日夜东。放船方海月,挂席更天风。鬼物荒唐里,神功镇静中。济川吾岂敢,斯道正无穷。
潞河闻长笛。明代。王凤翎。 帝里莺花隔翠微,短蓬长笛晚依依。天清洞府龙争吼,风细秦楼凤欲飞。江渚凄声生客况,关山晴色照人衣。可堪吹却梅花落,肠断天涯春又归。
舟过青半,望横山塔二首。宋代。杨万里。 孤塔分明是故人,一回一见一情亲。朝来走上山头望,报道兰溪酒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