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人生感言短句汇集60条

时间: 2022-11-15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禅心人生感言短句汇集60条

证严禅师说:“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减少一棵杂草。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

善心对坚硬而言是柔和,对难以克制而言是容忍,对冷酷而言是温暖,对厌世而言则是乐趣。善心代表着一种能够被他人欣赏和尊重的巨大的内在力量,随和、仁慈可以激励人们忘我地工作而孤意、强硬则无能为力。

佛语禅心(2)

达摩大师说:“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一念不生,万法庄严。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正,万法归一,无处不庄严,无处不是妙有。修行的根本就在正念,平时一定要提起正念。

佛语禅心(3)

慈航法师说:“一个好人,一生当中最耀眼的,是他那充满仁慈的行动,虽然微不足道,默默无闻,也没有人会记住。一切天性仁慈的人,总是热心地做些不求报偿的善事。”

仁慈的底蕴是高尚的情操,慷慨豪迈是它的风格,仁慈是自觉自愿地投入,与人同行让人一生快乐。人生在世,要做好人好事善于给予爱,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幸福。

佛语禅心(4)

佛陀说:“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万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恶言,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也就被污染了。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己能不扬人恶。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在意别人的过失与缺点而是懂得宽容。

做人,应该看到他人的优点宽容他人的不足。

佛语禅心(5)

《佛陀的格言》中说:“莫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莫轻视小善,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人应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不能防微杜渐,小恶可以积成大恶,终必酿成大害。

佛语禅心(6)

《阿含经》有

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作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我们要一辈子都不懈地身体力行,才能屏绝恶而不断接近善,人格才会日臻完善人生才会日臻完美。

佛语禅心(7)

古诗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了慈悲心,我们的生命才能够是善的循环,而不是恶的叠加;有了恶性,就会无法突破自我。博爱者必得人爱,作恶者终害自己。

佛语禅心(8)

《佛陀的格言》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不要把别人带来的伤害,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你的心;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

宽容是一种雅量,是文明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你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宽容还是制止报复的良方,善于宽容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摆弄,即使受了他人的伤害,也绝不去冤冤相报,而是时时提醒自己:“邪恶到我为止。”

佛语禅心(9)

《佛经译本》上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若以怨报怨、以恶待恶,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气致祥、诚心和气比疾言厉色、怒发冲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诚心和气,势必乾坤朗朗、霁日光和、祥瑞普降。”

报复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将剑刺进对方身体与心理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但愿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一些怀有仁爱宽容之心的人少一些对人施报复的人!

佛语禅心(10)

净空老法师说:“凡夫看佛菩萨,佛菩萨也是凡夫;佛菩萨看凡夫,凡夫也是佛菩萨。”

心里光明的人看别人也是光明的;如果心里阴暗,看别人也是阴暗的。一个人应该时时保持内心光明,不要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防微杜渐使自己的品质更加高尚。

1.

2.

3.

4.

5.

6.

7.

8.

9.

10.

若不自我设限,人生就没有跨不出的藩篱。

做人就要敦伦尽分地活在责任、义务中。

能把自己压得低低的,才是真正的尊贵。

我们要感恩逆境,逆境就是我们的名师,是我们成就佛道的增上缘。

不要担心爬得比别人高,应该永远试着超越自己。

力能折人于一时,德可服人于一世。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身上,保证你活的痛不欲生。

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相应。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闭关是要你认识自己的本性,还有关闭你的一切恶业,并不只是要把身体关起来而已。

明心见性不是像死人,不是什么都没有作用;是什么都作用,而什么都放得下。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人生便像一出自导自演的戏,主角就是自己,而「公演」的机会仅此一次。

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我们是佛的弟子,应当时时刻刻以整个佛教的兴盛为考量。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

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少数人发表你自己的意见;接纳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自己的判断。

一个技术高明的木匠,毋须因未受到外行的赞美而伤心。

古云:「世间欲免刀兵劫,除非众生不杀生。」

当你用手指指向别人的错误时,有三只手指是朝向你自己。

不肯挑五十斤的人,就永远担不起一百斤。

感恩每个人,用感恩心过日子,舒畅多了。

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得比较烦恼。

文明即是无明的面纱,由无明所发明出来的产物也是无明。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在娑婆世间大彻大悟的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去,就是)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一条又长又好的链子,中间坏了一个小环,就不能佩带。

君子慎独,恶小莫为,阎王虽酷,也不收无恶之人。

破天下之至巧以拙,驭天下之至纷以静。

当死亡来临时,你所面对的,是一生所造邪恶的负担。

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智慧是生命的泉源。愿望是生命的动力。行动是生命的展现。

用你心中的温暖烛光,点燃你周围的另一支烛光,这世界就亮了起来。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空」不是否认万物的存在性而是透视它的不永恒性。

所谓的神通就是把内心的烦恼弄通。

彻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

世间事,无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

「明心见性」就是运用在这现实的社会当中才会有意义。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执幻为真。

不要绝对相信权威,因为权威有时也会犯错误。

以伤害别人的手段来影射自己的优点,都是愚痴的人。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活出你真正的生命来,否则生命即失去意义。

骄傲与偏见,好像双面刀片,面面都能伤人。

禅语禅心感悟人生精选

1.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2. 举世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

3. 言多必失,说话要精简。

4. 能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

5. 彻悟本性的人,纵然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依然不觉得寂寞。

6.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7.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8. 凡事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着想,便是慈悲。

9.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10. 行善不求回报,无缘(条件)大慈,同体大悲是圣者之行。

11.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12. 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13. 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

14. 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

15.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禅语禅心感悟人生

1. 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着他的泪。

2. 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3.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4. 适当的欲望,是人类所必须的,但超过了范围,痛苦、罪恶,便如影随形。

5. 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6. 律已要严,待人要宽。

7. 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8.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9.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10. 大贫亦是大富,一无所有、了无牵挂,宁静谈泊、恬然自得。

11. 人常想病日,则尘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则道念自生。

12.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13.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14.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15.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16. 各有因缘莫羡人。

17.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18.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错误的东西。

19. 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20.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禅语禅心感悟人生欣赏

1. 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2. 无法去除内心的烦恼,纵然遍游世界,也得不到快乐。

3.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4. 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5.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6.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7. 佛法是什么?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8.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啓悟你的内在。

9.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10.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11. 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12. 算命不如认命。

13. 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14.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15. 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