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怀想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的不是水——
是千古悠悠中华魂
烟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的汉子
呐喊向前
用这千年不变的方式
去告慰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
从那湿辘辘的故事里
打捞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二:端午节遐思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一唱三叹
而你,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三:端午节随感
把儿时的端午提起
让我在他乡念叨粽子的味道
雄黄酒在飘香
让我思乡的情绪
从眼底延伸到遥望
把岁月吹老
让我把儿时的旧照珍藏
龙舟上挂着的香囊
让我思念的情结
从心底蔓延到脸膛
把琴弦弹唱
让我在他乡把她念想
艾草发着磬香
如烟的往事
让我从心底泛起到四处张望
把白酒酝酿
让我独自对月畅想
那一缕缕的兰香
从古时就与屈翁隔河相望
把自己扔在五月的渡口上
依着江南的烟雨
把那小桥流水的记忆再次来永藏
让我的呢喃编成连绵不绝的水云烟
让粽子的香味在这五月天飘香永远
四:端午节有感
泊罗江龙舟齐舞,
洛阳城粽子飘香。
屈原魂千秋恒世,
爱国情万古长存。
人虽死何图功名,
只愿志世间传袭。
求人间了我心声,
报祖国死视蝼蚁。
求求求,
此乃错上错。
莫莫莫,
此乃悲上悲。
五:追述端午节
无非是多了一天假日
在西北偏僻的小镇,叫端午
无非是多了市场的叫卖
在举国传统文化的大餐,叫米糕
我们对节日的意义知之甚少,二千七百年历史结晶的海盐
我们对夫子的理解微乎其微,呜呼的哀叹演绎成通俗白话
无非是泛泛的臧否时事,街头巷尾,饭后茶余
俗子挥舞的紧箍咒不念美猴王,念取经的和尚
无非是卸妆后素颜朝天,才能坦然面对交错的航线
无非是红歌嘹亮的海泱泱,淹没事无巨细所谓的规则
夫子,你自汨罗而来,春秋战国的阴谋如何更迭演变
香草深处,浊的还是被清的看见,显露与生俱来的原型……
想象,无非是水乡龙舟此起彼伏的号子呼号正气长存
无非是父老乡亲揉一把艾草,包一口肉粽,沉降而下
江南烟雨蒙蒙,五更不歇,缅怀鱼虾追随的瘦削坚骨……
原谅吧,夫子,钙质的吸收依赖充足的阳光和维生素AD
传承《离骚》豪迈的歌者,有谁勇于承担先祖些微哀痛?
无非像苇草营营苟苟随风摇曳,站在河滩,岸上,傍水而生
冥冥标记自己的海拔和坐标。老来眼前的事比一生的事都重要!
六:今年的端午节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电视里正讨论着
塑化剂的风暴
而岳阳楼仍在
洞庭湖却已口舌生烟
今年的'端午节
就这样到来
在我口袋开始干涸的时候
在楼价无论怎样调整还如不倒翁的时候
来了,艳阳高照
来了,梦如火烧
来了,端午节的绿
在硫酸铜的颜色里
淡淡的苦涩
在蒸煮翠绿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肠贴地
在看到那翠绿是硫酸铜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张着干渴的大口
没有了淋漓的风貌
天空拧着枯竭的奶罩
无力偿还大地的泪泡
后来,梦的汛期就决堤了
电视新闻说:南方旱区大部降雨
张了几个月的大口弥合了
过于狂喜就咬断了好几处路桥
洞庭湖又开始荡漾
岳阳楼又开始笙响
我嚼着那只翠绿的粽子
对端午对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蜡的味道
想假我如蜡,内心的温热应该可以煨干几个五月?
七:又逢端午
想起母亲手中的粽香
想起母亲偷偷系在
手上的五彩绳
在我们熟睡中
塞进耳朵里的蒿叶
想起父亲清扫庭院
踏着晨露
采摘回来的蒿草
想起那满怀悲愤
投江明志的屈大夫
想起那个
青史留名的申胥
这万千思绪
是因为
每逢佳节
倍感思念的惆怅
又是一年端午
一样的漂泊
一样的怀念
我便在彷徨的晚风里
寻一缕安静的光
八:端午情怀
六月里,朝霞映染的今天
艾叶包裹着甜甜的心愿
倾听糯米相连的情意
暖暖的祝福
缩短了时空的距离
思念啊
染红天边的云霞
一缕粽香飘到你的心上
只想,只想
快乐暖着守望的目光
绕着相知韵清
只想,只想
将这份温馨
洒满关爱的天空
芬芳里携起谊水情长
只想,只想
就这样守着一池碧水
用淡雅清秀的莲香润笔
和你一起,和你一起
舞墨飞花
让灵魂
在波光灵动的纯净里
自由吟哦
捧起一缕兰香
滴翠成章
听生命在我们的诗歌里
幸福的歌唱
九:端午
奶奶黄土布做成的香袋上,
屈大夫吟哦着千年的感伤。
父亲灰白的艾草岗立在门楣,
清气荡逐着污浊别想隐藏。
妈妈的粽香飘游在邻家屋里,
友睦的欢声如佛音引吭梵唱。
一脉相承传不朽的端午节啊,
爱国爱家爱人是你永远的大爱无疆。
风霜悄悄浸白了父母满头的黑发
岁月沧桑了他们皱纹纵横的脸庞。
操碎了的心儿从来不曾想歇下,
高飞的鹰线永远拴在他们心上。
我在生活河流的这一头不辞辛劳,
父母们在河流的那一头拼命奔忙。
真情遥寄相思密的端午节啊,
我们要在你的关爱下重铸灿烂辉煌。
十:五月五端阳
五月在石榴花枝头燃烧
烧出烈烈的雄黄酒
醉在故园的麦香
一缕缕思念绕成五彩线
牵出一弯新月挂天边
新月,勾出多少过往
悠悠湘江水日夜吟唱
唱的还是那曲离骚
引无数龙舟竞荡
屈子的忠魂
在每一处
艾草粽子飘香的地方
篇一:在端午,聆听
菖蒲行走,艾草联欢
陈爱,掬捧经年的
泪。藏进衣角,挂在旧时的月勾
往事如水,取出
《离骚》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
层层叠叠。将无奈引入巢
五月,一首诗站在门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兴奋粒粒粽香,往下的诗句
在一段段记忆话潮
此刻,汨罗江
被一枚叶子,带进尘世的杯盏
不用泪,不用愁
只愿诗意如故
把苦涩泡淡,枯叶喊绿
曾经包裹的忧心,经过千年洗礼
再去聆听,龙舟小调
画面上早已积满了;幸福
一个朝代的寒,被另一个朝代暖和
篇二:端午
菖蒲,艾叶
粽子,雄黄酒
用一根草绳连着
牵出一段历史
楚怀王、奸臣
组合在一起
就是明星与黑暗的交锋
时代远了
汨罗江水浅了
就是那纵身一跃
水光照亮后人
永远记着自己丈量爱国的深度
篇三:品味端午
汨罗江水的呜咽
已被历史的风雨淹没
撕开粽叶
抚摸千年暗伤
触及不到诗人心跳的律动
美人,香草
在岁月的河流中
与天问一道被渐渐漂白
自从“江陵端午祭”
申遗成功,撕开粽叶
只见一具具空壳
到处都是新鲜的伤口
没有滴血。这一天
我们依然和祖先一样
包粽子,吃粽子
但动作越来越迟缓
越来越无所谓
离骚已经包进了粽子
有谁为千年之后
再纵身一跃
篇四:端午的雨季
每年的端午
总是伴着细雨
屈原的想念
三千年
挥之不去
汨罗江的水
流到心底
都是思索的雨季
绕过雨季
一个伟岸背影
握着求索的冷剑
回望天际
长髯飘飘
怅然伫立
翩然而去
篇五:端午节想你
一天又一天
不知不觉的又是端午节
不知不觉的又是怀念屈原的日子
采一把艾香抱一包粽子
艾香浓浓的勾起我对你的爱
粽子鼓鼓囊囊的包裹着
我对你深深的情
远去的是一个节日
留下的是记忆的爱
一年又一年
不变的是一个端午节
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思念
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我的思念远去
远去的不是历史
而是一个民族魂
一种不屈不挠民族精神
端午节想你
我把一首诗歌鸣唱
我把一个故事传诵
有水的地方就有古乐龙舟
有人地方就有醉人的艾香
就有甜蜜的粽子
你一口我一口
甜了我饱了你远离了他
篇六:端午节遐思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 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 一唱三叹
而你 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 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 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 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 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 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篇七:端午的心情
绿色的粽叶
香糯的米
浸透挂念
沉甸甸
粒粒相拥
数不清的甜
裹紧满满暖暖的祝福
象绿色的小船
升起绿色的心帆
依着一个软绵思念
乘五月的暖风
悠悠远远
驶出我蓄满叮咛的心湖
走向你的心岸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1】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的不是水——
是千古悠悠中华魂
烟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的汉子
呐喊向前
用这千年不变的方式
去告慰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
从那湿辘辘的故事里
打捞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2】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 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 一唱三叹
而你 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 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 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 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 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 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3】
缕缕粽香
书不完心底的怀念
浩浩汨罗江水
吐不尽五月端午的泪
昌蒲艾叶
期盼着民族安康
龙舟锣鼓
提振着寻梦者的信心
一个不死的灵魂
穿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悲壮而又伟岸
忠贞和赤诚
永远活在这一天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4】
把儿时的端午提起
让我在他乡念叨粽子的味道
雄黄酒在飘香
让我思乡的情绪
从眼底延伸到遥望
把岁月吹老
让我把儿时的旧照珍藏
龙舟上挂着的香囊
让我思念的情结
从心底蔓延到脸膛
把琴弦弹唱
让我在他乡把她念想
艾草发着磬香
如烟的往事
让我从心底泛起到四处张望
把白酒酝酿
让我独自对月畅想
那一缕缕的兰香
从古时就与屈翁隔河相望
把自己扔在五月的渡口上
依着江南的烟雨
把那小桥流水的记忆再次来永藏
让我的呢喃编成连绵不绝的水云烟
让粽子的香味在这五月天飘香永远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5】
谗言放逐了赤子的梦想
汨罗江上的游船
穿越节节历史的隧道
追寻着以身殉国的英魂
那首千古吟诵的《离骚》
不厌其烦地播放着
楚国风云变幻的喋血情节
国破家亡的臣民
哼着悲凉的《九歌》
臣服于十二金人集权和暴戾的疯狂
逝者如斯的感叹
无力抚平汨罗江岸的伤痕
千百只龙舟以气吞山河之势
驰骋在江河湖海
寻找爱国者的感伤
撕开苇叶制作的粽子
袒露大红枣儿的赤诚
门户穿插的艾叶和杯内的雄黄酒
让满堂的正气穿透所有的感官
“举贤而授能”的主张
被历朝历代制作成字体迥异的牌匾
遮掩了世袭的丑陋
行走在朝堂上的正气
总是让奸小终日惶惶
“循绳墨而不颇”的谏言
被人治淹没千年
律典在艰难的爬行中
把行为和秩序挂在方与圆的墙框
《涉江》的《哀郢》难平《国殇》
《问天》的答案用《九歌》唱响
举世皆浊的独清
被《湘君》的羽衣舞出一江春水
世人皆睡的唯醒
伴《山鬼》巡游在暗夜蒙昧的路上
滚滚汨罗江啊
你在千年流淌的喧嚣中
将蝇营狗苟的沉渣涤荡
那些还原屈子梦想行者们
将昨夜的精忠
托给一个个五月的端阳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6】
聚齐五毒
九尊硕鼠
蜈蚣蟾蜍
金龟银针定数
胡峰创设隐蔽的巢城
高木悬挂显眼的葫芦
明雄祭旗别号
鲜艾剑配菖蒲
一月三次
炫耀力度
即使撤退
亦躲端午
剩余的时光
猖狂于无顾
米粽再次上市
谁念屈平头颅
民心金首
编织永固
崎岖是长久的话题
平衡是悠远的归路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7】
在小年和老年一同闻到粽子香 一同串起
凤尾竹的绿裳
池塘和海洋能屏住呼吸吗
快乐的风
可否让绝望的痛苦者的青春有一次摇头
海洋哭泣已是千呼万唤 千山万岭
谁能阻止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谁能阻住它不要越过地中海 不要越过高加索
不要跨过怀王视野中的玉门 不要
在地平线孤单独白
汉界与楚河
心中的江心中的`河
生于斯亦止于斯
汨罗 你身边一条凄风苦雨的木船与界碑
载你心中的不系之舟
国大 大不过海基
心宽 宽不过四肢与五官围砌的一方炊烟一方炉火
城墙宽 宽不过楚园的方 楚园的圆
宽不过隶属楚城里约定俗成的脑壳方与圆
加微信吧
我们谈论柏枝 苦艾 金钱草 蒲苇
谈论童年时声声母亲唤儿归
还能屏住呼吸吗
说楚楚如玉 生海内
海内存知已
说一个千古如斯圆圆的楚玉盘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8】
粽叶清香
糯米淡香
红枣甜香
粽茶沁香
艾条幽香
香包浓香
每个端午
我们都享着您给的
我的亲娘
今又端午
我学着您的样子
包了香香的粽子
您却一口也不能咽下
甚至连一口粽茶都不敢喝下
女儿该是怎样的声泪俱下!
我的亲娘
女儿记得六岁时的那个端午
您被打了 伤得很重
躺在床上无声地泪流
不懂事的女儿
见了人家的粽子
趴在您身上
嚎哭着要粽子
您一把糯米和一把泪水
为我们包了香的粽子!
我的亲娘
女儿记得许多个端午
您插秧回来
双腿肿胀的连坐下都很困难
却依然在我们熟睡的晚上
为我们包了香的粽子!
我的亲娘
女儿还记得
在我学了点知识后的那个端午
我取笑您
不知屈原不明汩罗
没想到那以后的每个端午
您都神情凝重包着粽子
再不许我们吃粽子时
说笑打闹!
我的亲娘
女儿记着您陪我走过的每个端午
今又端午
您却躺在医院的床上
瘦骨嶙峋
摇头都很艰难
我的亲娘啊
粽子还是那样的香
儿心里是无边悲凉!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9】
五月在石榴花枝头燃烧
烧出烈烈的雄黄酒
醉在故园的麦香
一缕缕思念绕成五彩线
牵出一弯新月挂天边
新月,勾出多少过往
悠悠湘江水日夜吟唱
唱的还是那曲离骚
引无数龙舟竞荡
屈子的忠魂
在每一处
艾草粽子飘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