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鸟飞绝诗句带拼音聚集96句

时间: 2023-12-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原文:

江雪 柳宗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千 山 鸟 飞 绝 ,

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

万 径 人 踪 灭 。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独 钓 寒 江 雪 。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千山:虚指所有的山。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万径:虚指所有的路。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5、蓑笠(suōlì):蓑衣,斗笠。

译文

千里的山上鸟都没有,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

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赏析

柳宗元这首五言绝句自来受人推崇,后世许多山水画家也都就此取材造境。这首诗好在哪里?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体味: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与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是诗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平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诗人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这首诗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与柳宗元约略同时的诗人张志与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与张志与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带拼音的登鹳雀楼古诗

dēnɡ ɡuàn què lóu

登鹳雀楼

zuò zhě:wánɡ zhī huàn

作者: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日依山尽,

huánɡ hé rù hǎi liú。

黄河入海流。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

欲穷千里目,

ɡènɡs hànɡ yì cénɡ lóu。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的诗意解读

久远了,唐朝,千古风烟,凌空飞散。但是,却又近在眸子里,抿紧在嘴唇上。

一座楼,谓之鹳雀楼,耸立中国的'版图,明亮。四檐三层,黑瓦朱楹,斗拱翻飞,直插云霄。薄雾,一袭蓝纱,裹住鹳雀的起早贪晚。

南眺,山影逶迤,苍龙横卧;北望,大河依旧,一泻千里;俯看,一派田园,尽收眼眶。走上去,再上去,风大了,眼阔了。屏住心跳,耳际都是鹳雀的鸣叫,还有那雀翅上唐风宋雨的古筝轻弹。

唐朝真的很远、很远了。但王之涣就在眼前。风来了,尽管那是昨天的风,但一直被他踩得铮铮作响。雨依然,好似一杯满盈盈的酒,被他潇洒地泼洒于国土之上。

王之涣,那二十字的歌《登鹳雀楼》,一直都是他在唐诗宋词里率先领唱。悠悠然,飘飞千古。那古老不衰,沧桑而又充满磁力的绝唱,在摇篮里吟诵,在学校里朗读。

太阳,如一个红彤彤的苹果被搁置在西山,它拐了一个弯,尽于山后,就抛下了时光的殷殷恋情和渴望;黄河,咆哮着,奔涌着,永无止息,它把万年的激情灌满大地的血管,又迫不及待地扑进大海里情深意长。

站得高,缩万里于咫尺;看得远呢?把咫尺放大于万里遐想。山对水,日对月,工整对仗出厚重的哲理芬芳。再把进取,做成一盏心灯,永远照亮探索者的苦旅远方。一杯风雨酒,自斟自饮;万里江山心,有欲也刚。遥望鹳雀楼,抑制不住的骄傲,从我心底萌发,漫过黄山黄河、长城长江。

光阴如水,生命有限;只争朝夕,追求不息。苍山如海,请惆怅走开;残阳如血,请立下军令状。迈开愚公的步子上楼,上一层,上一层,再上一层。执着那美景,那江山如画的美丽家园阳光,蓝天,村庄,田野,鸟儿自由飞翔,日子简简单单。

鹳雀楼,你就立在那里,在山西新的永济市,在一座古蒲州城的遗址上。鹳雀楼,你风风雨雨,亲亲切切,立在亿人朗诵的口中,立在有作有为的国人心坎里,光彩耀目。

太阳,朝升暮落;大河,奔腾远方。一步路,一层楼,迈出扎扎实实的步子,踩着千年不变的祷钟,写着攀登的新篇章,一代一代,生生息息,幸福安康,更上更上......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关于江雪柳宗元的古诗带拼音是怎样的呢?

江雪 柳宗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

千 山 鸟 飞 绝 ,

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

万 径 人 踪 灭 。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独 钓 寒 江 雪 。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韵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小诗,它字浅句顺,让人过目成诵,经久不忘。如果一个人只能背诵三首古诗,《江雪》十有八九是其中之一。当我们陶醉于它的凝练的时候,不禁会思考它到底表达了什么?

一首诗的内涵能有多大?《江雪》似乎提供了一个典范。西方中世纪释读《圣经》,曾有“四义释读法”,主张分字义的、寓意的、规训义的、灵义的四个层次理解《圣经》。我们也不妨从多层意义上来欣赏这首小诗。

首先从最浅显的字面上看,《江雪》提供的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寒江独钓图”。前两句是天寒地冻的大背景:千山叠嶂,白雪皑皑,万径盘曲,冰封凄凄,天空中没有一只飞鸟,路面上没有一个行人。后两句是小焦点:在这大背景中有条江,江面上有一小渔船,渔船上有一穿蓑戴笠的老渔翁,老渔翁手持一根钓竿,独自垂钓。描绘极有层次,很多的国画常常取材于此。宏阔的天地和微小的渔翁形成鲜明对照,而整幅画面给人直观感受是“冷”和“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马上会想到诗人恐怕不单单是为了画一幅毫无意义的图画吧?这苦寒静寂的图画背后,是怎样一付情怀呢?自永贞革新失败以来,诗人屡遭打击迫害,被贬谪到荒凉的.永州,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各一方,生活上又陷入失朋少伴的孤独之中。这陷入幽静寒冷的境地之中,在千山万径的人世间也没有同伴的孤苦老渔翁,不正是此时诗人的自况么?

然而,用诗人的政治、人生遭际作比附,虽然可以一一应验,却不能中止我们对诗意的领会。从更深一层看,这首诗则反映了诗人的在此厄运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虽深陷绝境而不悔其执着之心,虽历冰雪而不改其高洁之志。有论者以为在这样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这个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不过,精神写照说,还算不得最高层次的理解。因为这样的精神,必得在如此的环境中才能展现出来,诗境真正的高超之处却在于超越这个苦寒的世界,而达到精神的沉寂。这便是禅的境界。诗人深受佛禅思想浸染,必然深悟“色即是空”的佛理,千山也好,飞鸟也好,万径也好,人踪也好,江面、小船、钓钩、老翁,不过都是空无,唯一存在的是渔翁的超脱。所钓非鱼,乃禅也。

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同层次上体会这首小诗的美,层次虽有深浅之分,然而每一层面都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美。言有尽意无穷,这也许是《江雪》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已,以二十字而占据中国文学史重要一席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