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丽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初唐时期的诗人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初唐四杰”,对于杜审言了解的不多。他和“初唐四杰”是同时代的人,对于五言律诗的定型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和影响。为了给大家一个总体的印象,我们有必要对作者进行一番简单的介绍。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杜甫的祖父。咸亨年间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后官修文馆直学士。少有才名,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被称为“文章四友”。其五言诗,格律谨严,明丽清秀。宋人辑有《杜审言集》,新旧《唐书》和《唐才子传》卷一有传。
古人喜欢唱和,三五好友,约而同游,饮酒弦歌,兴致而起,起而赋诗,附而唱和。这首诗便是杜审言唱和陆丞的《早春游望》而作,诗句清新明秀,抒发自己宦游在外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大概作于武则天永昌年间,时任江阴县丞。他是咸亨元年(670)进士,仕途却一直失意,只做过一些县丞之类的'小官,和“初唐四杰”一样是才高位卑,满腔的抱负和壮志雄心无由施展,到永昌年间,已经宦游在外二十余年。况值早春时节,生气勃发之际,作者却宦途失意,前途黯淡,离乡背井,远离京洛,仕途失意之情和思恋家乡之情因陆丞《早春游望》而被勾起,起而唱和。
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两句,一开始就点明自己的特殊身份——宦游人,离别家乡,在外做官的游子。早春时节,经历一冬的沉寂,淑气勃发,生机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普通人眼中,应该是赏心悦目的。而此时的作者是“宦游人”,失意之人,自然无法像常人一样怡然自得地欣赏美景,心情舒畅。“独有”和“偏惊”,在这里更是加重语气,逼真的表现出诗人看到江南早春气候和景物的变化而起的怀归之情和复杂心情。一时一地,一景一物,本来极其平常,但在失意苦闷宦游他乡的诗人眼中就不在那么简单和平常了,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信然!
颔联和颈联都是写景,写的是江南早春的景,不是中原早春的景,写的是宦游之地的景,不是中原故土的景。欲写江南早春之景的新奇美好,欲增思念故土亲人之情。处处写的是江南早春的景,处处有中原早春的影子!中原腹地此刻的气候还很寒冷,此时的江南已经很温暖,鸟语花香,树色青绿,看到此时此刻的江南春,心里想到的都是故乡的春!所以这两联就是“偏惊物候新”的触动之景,就是通过物候新写自己的思乡怀归之情。所谓“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是也。
“云霞出海曙”是云霞出海图,日出东方,云蒸霞蔚,这是江南水乡的景象,江南地处东方,紧邻东海,地气温润,故日出而水汽上腾,仿佛云霞漂浮在空中,弥漫开来。江南的早春随着这曙光一起,像云霞一样蔓延在水乡江南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此刻的中原故土,还是依旧寒冷干燥,一派衰煞萧索的景象,看到此刻的景象,怎能不惊呢?
“梅柳渡江春”是梅柳渡江图,江南二月的温润,梅花张开自己美丽的容颜,尽情展示自己的魅力,它像一位纯情的少女,娇艳的吐露芳心,杨柳依依,婀娜多姿,一摆一扭,款款而来,翩翩而至,轻盈多姿,它像一位柔情的少女,柔媚的抛着媚眼。此刻的中原故土,还是梅敛笑容,柳眠娇羞,残冬还统治者中原大地,雪里寻梅,遥看柳色,不见踪迹,无处可寻,那里去看,怎能不惊呢?
“淑气催黄鸟”是黄鸟闹春图,淑气就是春天温润的气息,黄鸟就是黄莺,二月始叫。经历了一冬的沉寂,黄莺啾啾,欢呼跳跃,春意盎然,热闹非凡。这里的“催”字用得极妙,好像是黄鸟是被催促而来,有急切之意,春天到了,只没能缺少热闹呢,云霞和梅柳都是静物,而黄鸟是动物,这一下使得整个春天活跃起来,闹腾起来。此刻的中原故土,虽然黄鸟也已鸣叫,可那是断断续续,瑟瑟缩缩,提不起情绪,寒风一吹,哪里还顾得上欢叫,看到这热闹的景象,怎能不惊呢?
《江亭》诗词1
古诗原文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译文翻译
舒服仰卧在暖暖的江亭里,吟诵着《野望》这首诗。
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
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
江东依旧在进行艰苦的战争,我每一次回首都因为对国家的忧愁而皱眉。
注释解释
坦腹:舒身仰卧,坦露胸腹。《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此正佳婿也!’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野望:指作者于上元二年(761)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寂寂:犹悄悄,谓春将悄然归去。
欣欣:繁盛貌。
“江东”二句:一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平静安定。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即是一次游临江之亭有感而作。
诗文赏析
这首诗表面看上去,“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和那些山林隐士的感情没有很大的不同;然而一读三、四两句,区别却是明显的。晚春的季节,天气已经变暖,诗人杜甫离开成都草堂,来到郊外,舒服仰卧在江边的亭子,吟诵着《野望》这首诗。《野望》和《江亭》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从表面看,“水流心不竞”是说江水如此滔滔,好像为了什么事情,争着向前奔跑;而诗人却心情平静,无意与流水相争。“云在意俱迟”,是说白云在天上移动,那种舒缓悠闲,与诗人的闲适心情完全没有两样。仇兆鳌说它“有淡然物外、优游观化意”(《杜诗详注》)是从这方面理解的,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看法。
拿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来对比,王维是本来心中宁静,从静中看出了流水、暮禽都有如向他表示欢迎、依恋之意;而杜甫这一联则从静中得出相反的感想。“水流心不竞”,本来心里是“竞”的,看了流水之后,才忽然觉得平日如此栖栖遑遑,毕竟没有意义,心中陡然冒出“何须去竞”的一种念头来。“云在意俱迟”也一样,本来满腔抱负,要有所作为,而客观情势却处处和诗人为难。在平时,原是极不愿意“迟迟”的,诗人看见白云悠悠,于是也突然觉得一向的做法未免是自讨苦吃,应该同白云“俱迟”才对了。
王维的诗“流水如有意”,“有意”显出诗人的“无意”;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不竞”泄露了诗人平日的“竞”。“正言若反”,在作者却是不自觉的。
下面第三联,更是进一步揭出诗人杜甫的本色。“寂寂春将晚”,带出心头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万物兴盛而诗人独自忧伤的悲凉。这是一种融景入情的手法。晚春本来并不寂寞,诗人处境闲寂,移情入景,自然觉得景色也是寂寞无聊的了;眼前百草千花争奇斗艳,欣欣向荣,然而都与诗人无关,引不起诗人心情的欣悦,所以他就嗔怪春物的“自私”了。当然,这当中也不尽是他个人遭逢上的感慨,但正好说明诗人的心境并非是那样悠闲自在的。写到这里,结合上联的“水流”“云在”,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杜甫写此诗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虽然避乱在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的,因此诗的最后,就不能不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首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江亭》诗词2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题。
甲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粗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是日更定 莫衷一是
B、更有痴似相公者 更深夜色半人家
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且焉置土石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
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参考答案:
1、D
2、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3、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4、(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2)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D
《江亭》诗词3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17.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 ;第二首: 。(2分)
18.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杜 牧:
李清照:
参考答案:
17. 遗憾,惋惜;赞扬,肯定(2分)
18.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2分)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春夏秋冬四条屏的诗句一
撇开作品最深层次的寓意表达,只单纯的看此副春夏秋冬国画四条屏的话,此幅作品画面境界阔大,灵秀俊美的外衣包藏着高大壮美的意境,以含蓄的朗润和饱满的激情,展现出山水欢歌及墨韵线条奔腾瞬间所爆发出的共鸣。整幅作品在色彩的使用上浓淡相间,给人以淡而不素,薄而不滞之感,而且在山水布局上远近相间、颇有章法,给人以古典的艺术享受,为当代画坛难能可贵的山水四季条屏佳作。
春夏秋冬四条屏的诗句二
国画名家李林宏的《春夏秋冬》取自山水四季之景色,寓意人生历程的发展与转变。第一幅作品春,刻画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欣欣向荣、无限美好的.遐想;第二幅作品夏,展现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盛夏之景。象征着个人事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第三幅作品秋,表现了一个硕果累累、充满收获的季节。经历了春天的耕耘、夏天的拼搏,来到了秋天这个享受付出、收获成功的季节,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第四幅作品冬,展示了别具一格的冬韵景象。经历了春、夏、秋三季的努力、积淀与升华,冬季才能显示出深厚的底蕴和别样的风采。
春夏秋冬四条屏的诗句三
整套作品,“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可谓一幅一景,各臻其妙、各有千秋;四幅作品“观之夺人心魄,赞其巧夺天工”!山水“大气磅礴,水墨淋漓、变化多端”的独有特点,王宁老师山水皴法可谓变幻莫测、笔疾身徐行、落墨恰如风、山石大小错落有致、墨彩浓淡相生、笔法乱而布局不乱,使得“春夏秋冬”四景真实而自然的跃然宣纸之上,让藏其者犹如置身“四季更替、景色宜人”的现实场景。
春夏秋冬四条屏的诗句四
春景,作品以桃花春境入画,画面境界阔大,灵秀俊美的春桃胜景包藏着高大壮美的山水意境,以含蓄的朗润展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作者笔法凝练,写意细致入微,构图层析分明,给人营造出一种桃源仙境之感,寓意春来报晓,春色满园。
夏景:夏山如碧、夏树苍翠是本幅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作品以饱满的艺术激情及墨韵线条勾勒描绘出“炎炎夏日,书画生凉”的艺术美感。整幅作品笔笔精到,片片枝叶绘画精细入微,细节之处更显功力,实乃赏析收藏之上乘作品。
秋景:作品构图心思巧妙,以山间局部透以整个秋意深浓的天地,以暗黄笔墨写意出秋天色彩之美,山静泉幽,金风送爽,给观者营造出淡泊名利、处事不惊的氛围。山间雅士行于其中,令人遐想万分。叶泛黄、秋意浓,令人感叹自然之美,人生之美。
冬景:此幅作品以素墨之色入笔,以灰白笔墨构图,远处天空并未采取传统留白,反而以灰色表现,更显珍贵意境;高山树木皆应物象形,大笔墨的渲染展现出冬日雪景之巍峨壮观;山脚之下,入冬时节,高士结庐品读,修竹丛丛,瑞雪皑皑,壁立千仞,更具高洁圣贤、远离杂尘之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