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对董卓杀死幼主、焚烧洛阳,掳掠百姓的罪恶行为表现了极大的愤慨;对人民的遭遇和洛阳的惨象表示了极大的悲痛。诗中悲凉的气氛催人泪下。
还有反映军旅生活的《苦寒行》,表现了将士们倍受征战之苦和思乡至切的凄楚心情,其气氛也是极其悲壮凄凉的。
方东树指出:“《蒿里》……古直悲凉……悲痛哀远。”又说:“魏武《薤露》……所咏丧亡之哀,足当挽歌也。”(《昭昧詹言》卷二)《蒿里行》、《薤露行》在乐府中本来就多作哀挽之调,曹操用来叙述汉末丧乱的时事,所以其悲凉气氛更加感人。
通过以上分析,曹操诗歌中的雄气、勇气和悲凉之气,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这“三气”是怎样形成的呢?还有必要作一番探讨。
首先是“雄气”和“勇气”的形成原因。钟惺在论述曹操的诗时曾说:“志至,而气从之,气至,而笔与舌从之。”(《古诗归》卷七)说明了志、气、文三者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作家和作品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更具体地指出:“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是以贾生俊发,故文洁体清;长卿傲诞,故里侈而辞溢;……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叔夜俊侠,故兴高而彩烈;……”这里说明了作家的气质、个性对文章风格的决定作用。李白诗之所以豪迈奔放,是由于他的狂放不羁和傲岸一世的个性;苏轼文之所以“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苏轼自评语)是因为他有着旷达豪放的性格。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云:“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揽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这一节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文章与作家气质、个性的关系;一是文章与作者经历的关系。孟子因为善养 “浩然之气”,所以他的文章与其浩然之气相称,“不为山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司马迁因“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交游豪俊,所以其文章“疏荡”、“颇有奇气”。苏辙又说:“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曹操诗歌中之所以有一股“雄气”和“勇气”,也并非其有意为之,而是由他的独特个性和不平凡的经历决定的,然而他的个性和经历又与时代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建安时代,天下动荡不安,四方豪杰并起,有志之士,莫不欲建功立业,当时的大多数文人,也都胸怀雄心壮志,有建功立业的愿望。居于领袖地位的曹操是反传统的,他一扫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并重儒、道、名、法,使当时文人的思想解除了长期的桎梏而得到了空前的大解放。因此,使建安文人的作品大都形成了一种“清峻”、“通脱”的风格。所以曹丕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谓“时有齐气”;论刘桢,则称“有逸气”。可见建安诗歌大都含一 “气”字。至于曹操本人,这方面表现得就尤其突出了。他雄心勃勃,虎视四方,戎马倥偬三十余年,往往横槊赋诗,鞍马间为文,气盖群雄,笼罩一世,这就不能不使他的作品中充满着“雄气”和“勇气”。
在军阀混战的建安时代,曹操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他又自恃有经天纬地之才,非常的自信;袁绍虽出身于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曹操笑之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名称八俊,威镇九江的刘景升,曹操认为徒具虚名,其实难副;淮南袁术,曹操蔑之为 “冢中枯骨”,早晚必擒;至于刘璋、张鲁、韩遂等,曹操更视为碌碌小辈,不在话下。照他自己的话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生传》)《魏德论》说:“武帝之兴也,以道凌残,意气风发。神戈退指,则妖气顺制,灵旗一举,则朝阳播越。”曹操经过十余年的南征北讨,先后消灭了吕布、袁氏兄弟、韩遂、刘表等割据势力,平定了北方,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他不愧是拨乱世之英雄。所曹操这种英雄气概反映到作品中来,就必然成为一种雄壮豪放之气,刚健劲拔之风。
曹操有着刚强豪爽的性格,年轻时就很有胆略。他二十岁任洛阳北部尉时,已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造五色棒,悬于府门左右, 有违禁者,一律受罚。灵帝最宠爱的小黄门的蹇硕叔父犯了禁,照样棒杀之。一时“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倘若没有足够的胆略和勇气,岂敢如此。此外,他的庶族阶级地位,也使他有一种斗争勇气,在用人上,曹操一反过去的取仕办法,不管哪一阶层的人——即使是“盗嫂受金”者,或负侮辱之名——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都予以重用。这与其说是对豪强的一种反抗,勿宁说是对豪强的一种打击。前面已经说过,他的胆子很大,又无所顾忌,所以反映到他的诗歌中,也就必然有一种“勇气”。
曹操诗中“悲凉之气”的形成,也有各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决定于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董卓之乱, 把首都洛阳糟踏成一片废墟,周围“二百里内,室屋荡尽,无复鸡犬。”(《资治通鉴》卷五十九)军阀割据,战祸频繁。人民或惨遭屠戮,或死于饥饿瘟疫,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出现了“人相啖食,白骨盈野,残骸余肉,臭秽道路”(《晋书•食货志》)的空前残酷局面。曹操和建安文人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元稹指出: “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其抑扬冤哀存离只作,尤极于古。”(《元氏长庆集》卷五十六)如曹植的《泰山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狐兔翔我宇。”描写了当时边海地区人民的苦难生活,表现了诗人的同情和悲哀。再如王灿的《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更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死不保的深切同情, 气氛更加悲哀凄凉。另外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蔡琰的《悲愤诗》等,也同样充满着悲哀凄凉的气氛。这说明了作品的格调与时代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经历了八年的颠沛流离和忧国忧民的生活,使他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但当他听到平定了“安史之乱”的消息时写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其以前的诗风则大相径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欢快的气氛。辛弃疾胸怀抗金复国的伟大抱负,却不能实现,所以形成苍凉悲壮的词风。曹操诗歌中的悲凉气氛,给人一种凄凉、悲愤之感,一方面,是由于他敢于正视残酷的社会现实,对当时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有同情之心,并力图改变这种社会状况;另一方面,是由于他有着政治上的宏伟理想和抱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如他在《对酒》中,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生活图景。虽然这种“太平盛世”在封建社会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曹操还是做了许多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它。譬如他兴办学校,广开屯田,颁布“存恤令”、“给贷令”等等。陈祚明指出:“《对酒》序述太平景象,极尽形容,须知反言之,并以哀世也。”(《采菽堂诗集》卷五)正因为这种“太平景象”难以实现,所以诗人才悯世事之乱离,哀风俗之日哀,因此使他的诗歌笼罩着悲凉的气氛。正像陈祚明说的那样:“孟德所传诗篇,虽并属拟古,然皆以写己怀来,始而忧贫,继而悯乱,慨地势之须择,思解脱而未能,……本无泛语,根在性情、故其跌宕悲凉。”(同前)谭元春说曹操诗歌中有“菩萨气”,是很有见地的。
综上所述,曹操诗中的“雄气”、“勇气”和“悲凉之气”,既表现出曹操不但有囊括四海的宽阔胸怀,又有体恤人民疾苦的恻隐之心;同时也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曹操诗的风格。正如方东树所说:“大约武帝诗沈郁直朴,气直而逐层顿断,不一顺平放,时时提笔换势换气,寻其意绪,无不明白,玩其笔势文法,凝重屈,诵之令人满意。”(《昭昧詹言》卷二)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在谈到“建安风骨”时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曹操的诗歌之所以能撼动人心,“诵之令人满意”,关键在于他的慷慨“多气”。曹植诗虽独步于“建安七子”,然较之其父诗,就未免显得气弱、气短。曹丕诗不如其弟,更无以与其父诗相比,刘熙载评曹操诗曰:“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艺概》卷二《诗概》)刘氏之评,殆为定论乎!
更多《观沧海》文章推荐阅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引导语:《短歌行二首》是汉末政治家、文学家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两首诗,诗文表达了作者的野心,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曹操《短歌行》的教案。
读英雄天下归心豪志
品诗人生命觉醒情怀
——曹操《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诵读品味,体味曹操虚心招贤、胸怀天下的英雄气概;
比较拓展,感悟曹操自我觉醒、慷慨求索的生命情怀。
教学方法:
探究法、朗诵法、品鉴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背景导入,知人论事
教师导入:乱世是一个造就英雄,也是一个造就诗人的时代。曹操所生活的建安时代也是如此。建安十三年冬,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刘决战。曹操,这位身处乱世的雄主,已经54岁了。这年11月15日,天气晴明,风平浪静,明月皎洁,曹操在大江之上置酒设月,欢宴主将。酒酣之时,怀想往事:“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丈夫之志。”赤壁之战在即,此战倘若成功,天下可定。想到此处,曹操不禁心潮起伏,慷慨作歌。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短歌行》。
设计意图:介绍诗歌背景,了解创作由来。
Ppt:《短歌行》曹操
板书:短歌行 曹操
教师设问:请大家齐读课文。
学生活动:一读课文。形式:齐读
教师点拨:《短歌行》这个题目并非曹操首创,属于乐府旧题。按照宋人郭茂倩的说法,“短歌微吟不能长”。《短歌行》是表示歌声的长短,与诗歌内容无直接关系。
环节二:拟写题目,整体感知
教师设问:为了更好理解诗歌主要内容,请大家默读课文,试着给这首诗再拟写一个标题,并结合诗歌说明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检测预习成果,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Ppt:默读课文,请试着给这首诗再拟写一个标题,并结合诗歌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二读诗歌,概括诗意,拟写标题。
教师:总结评价,并在点拨过程中完成对于《短歌行》中贤才意象的解读。
(哪些诗句中透露出追慕贤才?)
青青子衿——清雅美好,文质彬彬 (学生三读:读出怀思,声调低婉)
明明如月——才高德圣 (学生四读:读出仰慕,声调高昂)
乌鹊南飞句——徘徊择主的状态 (学生五读:读出着急,声调沉郁)
环节三:辨析题目,体味情怀
教师设问:在曹操笔下,对于贤才有着最诗意的赞美。其实,我也在课前拟写了两个标题,请大家依据诗歌原句来一下说说哪个好。
设计意图:体味曹操虚怀纳士、急切渴盼人才的情怀。
Ppt:招贤歌/求贤歌?
学生活动:比较研讨
教师:点拨
解析:求字好,更能体现出曹操虚怀纳士、急切渴盼的情怀。
有以下依据:
为君故沉吟至今——求才不得之思贤若渴 (学生六读)
(沉吟的点拨:沉吟可不可以换作沉思,歌吟?沉吟是沉思吟语,是沉思之后怎会有吟语?《古诗十九首》有“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踟蹰”之句,是说当你凝神思虑的时候,你就把外界都忘记了,如痴如醉,甚至于口中念念有词,这不仅是一种渴慕,甚至是一种固执的追求和向往?辅助以朗诵)
有嘉宾鼓瑟吹笙——求得贤才之热烈分享 (学生七读)
(呦呦的点拨:呦呦是鹿的叫声,是说鹿发现山野之间有它喜欢吃的萍草,就发出快乐的声音,招呼同伴都来享用。为什么要写君臣佐之以宴会?仍表曹操之诚心竭力。)
越阡陌枉用相存——为求贤才之竭尽诚心(学生八读)
念旧恩契阔谈䜩——求得贤才之摆设欢宴(学生九读)
效周公三握三哺——为求贤才之竭尽诚心(学生十读)
(周公的点拨:这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读到这里,你才知道他前面那些都是有用意的,不仅仅是一般诗人的感慨。《管子》“海不辞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求的渴求程度
环节四:关联材料,深味情怀
教师设问:我也很同意大家的'看法。求字包含了曹操求才不得时的思贤若渴,为求贤才之竭尽诚心,求得贤才之后的热烈分享,更为恰当。曹操用了大量的语句表现对于人才的渴慕,甚至是一种急切的渴盼,固执的渴盼。这其中包含着他一份诚恳真诚的赤子之心。然而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却表达二十年绝宾客往来之望仍可与同岁中始举等耳。这是为什么呢?
Ppt :“年纪尚少,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让县自明本志令》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体会曹操天下归心的壮志与英雄暮年的忧心相统一的情感。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背景及关联材料的引入。
解析:
学生理由1: 曹操的目标不同一般人的理想,他是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渴望成为一方的霸主。(教师设问: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天下归心!何时可掇?我有嘉宾。)所以对于贤才的渴慕不是有还是没有,而是够不够供他收复天下。大事要大做。大事要急做。大事要盛年之时来做。
学生理由2: 文章开头说到,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仅仅是人生短暂,而且来自于作者如今已尽暮年,他要完成的却是一统天下的雄伟壮志,这种急切是一种来日无多的紧迫感,一种唯恐志意落空的忧虑。
教师总结:如果在曹操年轻之时,他当然不会。从《让县自明本志令》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是有一等自信与包袱的人。他也说过“唐诗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然而一个人,不管你多么有才智理想,当你死去的时候,你的一切才智和理想就随之落空了,还不如那朝露。这是一种生命苦短的自觉,然而这种自觉并没有演变为一种消沉的生命姿态。而是在作者慷慨求贤的呐喊中换化为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这非英雄而不能为,非大英雄而不能为。只有大英雄,才能把诗歌在顺境中写出积极的生命姿态,在逆境之中写出更蓬勃的生命意志。他写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更写的是你我的生命。让我们再来读一遍。
学生活动:再读诗歌。
环节五:与诗相遇,升华感悟。
ppt:大屏幕出现教师感悟:浩浩愁,茫茫夜,短歌终,明月缺,悠悠我心,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曲求贤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教师活动:教师朗读
教师提问:当曹操与诗歌相遇,成就的是英雄的志意,诗人的风骨。当大家与这首诗歌相遇,收获了什么?请用两三句话写下你的感悟。
ppt : 当与 相遇,
学生活动:学生书写,口头表达。
设计意图:借用课终交流活动,将学生思维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巩固下来,升华课堂效果。
环节六:布置作业,拓展体悟
教师提问:当我与你们与这首诗歌相遇,收获了很多很多。请结合下发的积累资料,以“与曹操相遇”为题,写一篇随笔。
Ppt:请结合下发的积累资料,以“与曹操相遇”为题,写一篇随笔。字数不限。
学生活动:记录作业。
1、[初入仕途,反叛家族]叛逆的个性有时也正是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有为青年。走别人一直在走的路也许很安全、很舒心,但是却会感觉很无聊。因为没有期待,没有新的惊喜。人生是需要一点自己的东西的,因为人生是因为与众不同而变得更有意义。曹操也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而成就了非凡的人生的。如果你是一个初入职场但是还懵懵懂懂的年轻人,那就不要过于畏首畏尾,做最自然的自己,获得成长的机会就越多,越是掩饰自己,越是担心忧虑,越是难以获得真正宝贵的经验和机会。
2、对于个人的事业而言,若能以卓越的胆识勇为天下先,做了许多别人所不敢做也不能做的事,定会受到众人的赞叹和钦佩。
3、想成为事业的霸主先要成为群雄的冠首。获得人心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一个领导者想要获得众人的帮助,除了自身的品质受人敬佩之外,也要有过人的智谋,懂得因谋成事的规则。
4、奖励和惩罚也许只是一个瞬间的决定,但却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前途。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于奖惩应该分明,更应该谨慎。依据客观情况,若能给别人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也是功德一件的好事。
5、愚昧有时只是一种表象,不要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的眼睛。何为真正的聪明,何为真正的愚笨?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学谋略先看三国,懂江湖必看水浒。
6、在生活中,就智商而言,谁都不会比谁笨多少。笨人可能会做蠢事,但自以为聪明的人有时却会做更蠢的事。所以说,自以为是也是很危险的。
7、面对机遇不要缩头,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才可能有所收效。
8、运气不是成就事业的最关键因素,但却是足以对时局产生影响的环节。不管事实究竟如何都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运气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但却足以对时局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些偶然遇到的人和之事,不要不以为然,也许,成功就孕育在其中了。
9、人生有时就是一个九连环。一环扣着一环,当发现对手的意图时,将计就计有时反而会收到不错的效果。世问的谋略总是真假虚实难辨的。在对敌斗争中,你越主动,敌人越被动,而你越被动,敌人则越主动。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示弱诱敌,攻其不备。在曹操看来,诡道变化莫测,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凡是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者,都可以广泛实施。这也是他屡次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10、信任是团队合作的精神基点,一旦失去了这个,人就会变得犹豫不决,事情也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还会给对手以可趁之机。计谋,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在人际交往中,身份地位出身背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塑造可信的形象,获得别人在能力上的初步认可。这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前提。省
11、做一个好领导要学会恩威并重,该鼓励属下的时候也不要吝啬。当一个团队的人可以团结在一起,劲儿往一处使的时候,未来就有无限希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做到所有人的前面去,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
12、做人做事不欺骗自己的良心才能保证内心的安宁。这样活着也许很平淡,但却是可以让自己受益的。你会感觉无比的快乐,当你收买一个你欣赏的人的时候,也要坦诚相待,不要欺骗对方。不管是什么事,都不要违心去做。这样坚持下去,待别人发现了你品格上的优点自然会被你"征服",对你产生钦佩之情。所以,从争夺人才的角度看,一个领导的计谋不算是错的,但是从争夺人心的角度看,却未必合适。
13、一个做大事业的人,不会单枪匹马地乱撞。建立辅助自己的智囊团队尤其重要。高明的管理者,并非事事都亲自去过问,只要选拔好好的管理人员就行了,让他们去做,自己只要管好当头的几个就行了。就好比放羊,那么多一大群,哪能都一个个照顾得了,一个要往东,另一个往西,还有停滞不前的,如果放羊的人每一个都要去管非得累死不可。
14、团结就是力量。一个集团,只有作为一个整体作战才能发挥它的强大作用。
15、心里撑得下多大的东西,你就可能拥有多远的未来。盛下一个海,你就能从狭隘中走出来,走向博大深邃。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意为领导者应有宽容的气度和宽阔的胸怀,能宽容下属的细小过失,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16、信任,是工作团队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尤其是在面对竞争对手的威胁时。
17、没有良好的根基就没有宏伟的建筑。同样,对于做事业的人,打好基础是重中之重。眼前利益永远只能作为一个跳板,你是要借此跳上龙门的,而不是就此了结一生的。生存是第一需要,发展和实现自己才是人生的终极需要和最高需要。浑水摸鱼有两种方式:一是水本来就是浑的,精明人下去摸就是了;另一种是原来水是清的.,精明人以自己的方式下去把水搅浑再在浑水中摸出鱼来。这两种方式需要依据不同的局势作出选择。
18、做事业也要注意舆论和大众愿望,过于随心所欲只会使人离散,万事难成。
19、在诸多的人生目标中,名和利是两大主题。虽然有人说追逐名利者俗不可耐,只因名利为浮云。但是在干事业的人眼中,名利双收仍旧是不变的主追求。有理想的人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并不过于计较名利,但是在成就之后反而迫切的需要。这是因为,功成名就被狭义地理解了,其实,掌握自身命运的权力高于一切虚名。
20、一个想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规划和步骤,按部就班地接近目标才能胜券在握。如果自己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寻找一个延续梦想的方式就是至关重要的事。
21、竞争无处不在,不会因为你的软弱而改变。成大事者心中只需要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优胜!
22、[丰富知识,获取谋略]在外界各种客观条件不相上下的时候,自身具备的软实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23、[恩怨情仇,包容天下]判断一个人胸怀的大小,去看看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仇人就知道。
24、[不信天命,追求无悔]命运的走向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命运也绝不是注定好的。所谓的天命和时运只是一种观念,信则有不信则无。真正的强者会把自己的人牛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后悔自己以前做过的决定,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事业成败在强者看来皆是宝贵的财富,所以在收获成就的同时铸就了岁月无悔的精神。
25、[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所谓计谋,在很多时候都是在事前我们的一厢情愿,究竟事情是否能够按照它的既定线索发展,谁都没有把握。
26、[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万事皆有自己的规律,但很多人是不相信命运的。与命运相比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27、[天地间,人为贵]世界是由人组成的,成功还是失败都因人的努力而有意义。天地间,以人为贵是理所当然的。
28、[历尽坎坷,蜕茧成蝶]一种伟大的胸怀,是用笑脸迎接悲惨世界的气概。任何时候都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遭遇是可怕的,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当我们有足够胆量前行的时候,就不会停滞不前,因为不惧怕失败的人是永远有路可走的。在他的人生里,每次的失败都是一种收获,都是一种积累,注定了未来的质变。
29、[不恨失败恨小聪明]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做得比别人更好更优秀就是聪明。真正的聪明是不耍小心眼的,真才实学的人总是低调的。
30、[杀人欲借刀,刘表计更高真正计谋深的人是懂得利用条件为自己制造局面的人。
31、[孔明打草惊蛇,逼退曹军]任何人都有失败的时候,所以失败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种最宝贵的经历。凡有所成者皆是看明白了这一点的人。
32、[周瑜反间计,曹操斩羽翼]信任是一天一天建立起来的,但是却可能在一天之内崩塌。所以,信任是很脆弱的东西,需要更聪明的智谋和更广阔的心胸才能维系。
33、[青梅煮酒错识刘备]英雄间自然能心心相惜,即使发现对方可能是最具威胁的对手也会有珍惜他的想法。
34、[乱世用重典——"杀"的心理震慑]一个人的威仪从哪里而来?是来自他的官威,还是来自他的实力?是来自他的手段。
35、[视权如命,因受而善用]承认对权力的热爱。是成功者展示自信的第一步。
36、背水一战灭强敌"否极泰来"就是对一无所有的人的最好鼓励。当你没有退路的时候,潜力才能爆发出来。
37、[一石三鸟,排除异己]打败竞争对手的方法有很多,那种背地里放冷箭的是最愚蠢的。光明正大地谋划也能达成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要你有足够的聪明才智。
38、[曹操用计定军心]世上最难以获得的东西无外乎真爱和人心。
39、[激励士气,望梅止渴]激励是管理者刺激员工积极性的一种激素,因为重视人、依靠人的关键一条就是激励人。
40、[机警应变]应变能力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但要始终牢记,"随机应变"不等于"投机取巧"。虽然有些难,但是有心人还是可以辨别出来的。
41、[相信下属,明断于禁谋反]既然选择了合作就要相信你的合作者,胡乱猜忌不仅会伤及情面还会耽误正事。
42、[江山时刻未雨绸缪]有人说,担心未来的人是在杞人忧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而事实是,只有认真对待现在,才能不浪费未雨绸缪的思考。
43、谦虚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正如高尔基所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44、[智慧传承小曹冲]聪颖的智慧在品质高尚的人身上发光,而智慧的启蒙在于多种因素的引导。
45、[从曹操教子看家教]良好家教对年轻人的人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