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尘世烦扰的诗句总汇100句

时间: 2023-12-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过香积寺》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过香积寺》

作者: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解】

①香积寺:今名风穴寺,又名千峰寺,位于汝州市 区东北9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风穴山口,两山夹道,万木葱茏,流水潺潺。迤俪北行3华里,方能发现寺院,确有“深山藏古寺”“曲境通幽处”的诗情画意。

②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③钟:寺庙的钟鸣声。

④咽:呜咽。

⑤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⑥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⑦薄暮:黄昏。

⑧曲:水边。

⑨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

⑩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韵译】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翻译】

不知香积寺在此山中,行来数里身入云峰。无人的石径旁丛生古树,深山里是何处响起钟声。流泉声咽,穿过峭立的崖石;日色清冷,照着浓荫的青松。暮色降临空潭侧畔,入定的禅心制服了邪念妄想。

【评析】

香积寺:唐佛寺名,在今陕西长安县南神禾原上。

香积:佛教传说众香国的佛名。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沉缅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

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历代的一些诗评家,从唐代的司空图到清代的王士禛,称王维为“诗佛”,竭力推崇王维的这一类诗,认为“字字入禅”,最有神韵。清人吴汝伦就称赞这首诗“幽微夐邈,最是王、孟得意神境”(《唐宋诗举要》引)。

这首诗构思精妙,写景技巧高超。从构思说,前四句写赴寺道中山景。首联写他在云雾弥漫的高山中行走了数里,还不知道香积寺在哪里。落笔就以“不知”二字,表现出一种迷惘的心境。次联写只见古木夹道,寂无人迹,忽闻钟声自林霭传来,却仍不知寺在何处。这两笔生动地表现出山的深幽。“何处”既与“无人”对偶,又遥应开篇的“不知”,将一种幽远深奥、缥渺莫测、令人迷惘讶异的'意境氛围渲染得越来越浓。因此清人赵殿成说:“此篇起句超忽,谓初不知有山寺也;迨深入云峰,于古木森丛人迹罕到之区,忽闻钟声,而始知之。四句一气盘旋,灭尽针线之迹;非自盛唐,未易多靓。”(《王右丞集笺注》五六句,再进一步借泉声的幽咽和日色的凄冷,渲染山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结尾两句才写到寺,但仍然不写寺中景物,而写寺外清漂的空旷幽寂,潭岸的曲折深僻,僧人的安禅入定。安禅:佛家语,指佛徒安静地打坐,身心安然入于静思凝虑万念俱寂之境,制毒龙,佛家故事,说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条毒龙害人,被佛教高僧以无边佛法制服,这里比喻佛法可以克制人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由此可见,全诗写寺,不从正面直接描绘,而只是由低处到高处、由远处到近处地从各个侧面烘托山寺的深幽。近人俞陛云说:“ 常建过破山寺,咏寺中静处;此咏寺外幽景,皆不从本寺落笔。”(《诗境浅说》)正是借助于这种巧妙的构思,诗人由浅及深地创造了超脱尘俗和忘我入禅两个境界,使外在景物与内蕴的禅境相互映照。

这首诗最精彩的一联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上句写所闻,下句写所见。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暗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

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

“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在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比较早地并且成功地将通感运用于诗歌创作的。

【读后感】

修身养性的生活是我现在的理想追求,我对长安城的香积寺已经慕名已久,那是心灵深处的一座家园,那是超脱尘世的一片乐土。我决定去寻找我的家园,我的乐土,不知该何去何从,一边寻找一边前进,行不数里,便来到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下。那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乐园吗?我被眼前这方景象惊呆了,古木参天的丛林中,茂密的丛林盖过了外面的世界,偶尔从树叶的缝隙中透露点点太阳的影子,这茫茫的绿色之中,杳无人迹,在这空灵之中耳边却传来隐隐淡淡的钟声,让我兴奋,令我惊奇的是这钟声非但没有冲淡环境的幽静,反而增添了几份“鸟鸣山更幽”的僻静。

我完全淘醉于这天籁之音中,可是随即却又被迷茫笼罩了,这钟幽幽扬扬的钟声又是从哪儿传来的呢?何处会传出这来自天籁的声音呢?我是多么急切的想要去捕捉着让我痴狂沉醉的声音啊!幽远深奥、缥渺莫测、令人迷惘讶异的林霭如在眼前。溪水之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

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冷色的青松,使照在上面的日光仿佛也变冷了。泉声的幽咽和日色的凄冷,使我感觉置身于山寺,远离世间烟火、俗人难以接近的氛围。此情此景只能让我用“冷”来形容往日激情如火的太阳,幽幽的落日余晖点点滴滴涂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上,这情状,岂能不“冷”?我涉荒穿幽,直到天快黑时才到香积寺,看到了寺前的水潭。

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聆听着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的悠扬的诵经声,我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我这才遁悟,原来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尘世见的烦恼在这隐隐约约的经声中化为乌有,显得那么渺小,那么不堪一击。原来那天籁之音竟来自这深山寺庙,这就是我心中的最终故土啊!没有烦扰的寂静禅境,深幽超尘。洗净铅华,看透红尘。

守候的诗歌1

天青色了好久

一如你窗前那一弯低垂的杨柳

你不来

累了守候

我把你揽在胸口

看远山缠绕在一湾水的娇柔

天亮了

昙花还是

遗落在夜的温柔

执一笔忧伤

品一处闲愁

已成为风中的邂逅

请允许

我再一次读你

看细水长流

我不知道过了多久

还恋一场花开的盛世

惜一朵落花的闲愁

随风飘散的你

惹怨了一江春愁

请允许

让我在每一个有你无你的日子里

静静的想你和逝去的日子

我一直都在守候

没有说出口

..........

守候的诗歌2

我在某年某个特定的时候

放弃了一段曾经美好却始终都不属于我的感情

放弃了一个对我好却始终都不会在我身边的人

放弃了一种我所想要的却无法去真正实现的梦

然后我的生命里剩下的是我的桀骜不驯与许多莫名的感伤

回想之前的生活

那些曾经被视为美好的会发光的日子

可能都只是我的一种假想敌

而当我一无所有的时候

我才那样清晰的看到:

所谓的感情,所谓的身边的人,所谓的梦都只是因为自己是脆弱的,需要依靠

而当这一切或者说而当我有了另一种依靠时就不需要了

原来我并不在乎那份感情,那个人,那段梦

竟在乎我自己

现在应该平静了吧

因为感情也罢,人也罢,梦也罢

只是自己一时所拥有的情绪与感受

没有了,放弃了

就不再是重要的,或者不再是我说需要的了

而你的,包括我自己的

守候——我们各自的

就像我所常说的要幸福一样

我始终相信放弃的,只是自己的一种行为,别人不会

所以如果可以幸福,幸福去吧

因为我们所能拥有的实在太少,能抓住的也实在太少

守候——你的,我的,我们的

守候的诗歌3

天真的我却有过一段时尚又甜蜜的故事

也许那真如天真的我,不懂真惜的源头

同时也有过放弃的感受

悲欢离和常常有

总是忍住了走

我们因那解不开的迷常风雨里走

又因甜蜜,月光留

是我的天真不太在乎对方的感受

使你常常忧愁

因我不给的的温柔,你也常常泪溜

也许你那梦想中的守候,不值得我停留

也许有时我的过错

让你难以接受

也许因那古怪的脾气

使你无法忍受

我也不曾感动过

感动的是你那真心守喉

我也不曾放弃过

使你哭泣就走

我也不曾粗言冷语

使你下降你的温柔

我也不曾坦白过

我们却舍不得分手

然而,我欠了你太多的温柔

不知如何向你挥手

我也想过后来的我们

为此,我需将你换奏

美丽是每个女人的追求

可是你那出格的要求

总让我忧愁

我真需将你换奏

不懂那男人的背后

你不太喜欢我那音喉

对你说话像头牛

我也为此吃尽了苦头

我们为此要付出

总为此刻逗留

是我不懂得挽留

才让你心落在他后

其实,我也不强求

最后....

好走....

守候的诗歌4

七夕节,原只供夏夜消遣的传说

有人说,这是中国的情人节

借摩羯、天琴之名,为一个编织的美丽守候

于是,天下痴情男女缠绵吟哦

我的守候,源自12年前的远游

迢迢千里的携手,把你根植身边

只在炎夏,你可能露出笑靥的季节

才把你想起,但我的守候一年一次

为你的笑脸和芬芳沉醉……

未曾想你秋日的期盼,以及冬夜寒沁

你唯有从春的开始就凝聚终年的情意

只为今夜那一瞬,有人能为你守候

甚至,你绝不会想到

你短暂的娇艳与灿烂注定你的幻灭

你用无尽的期盼融入的清芳

只能在一碗汤里回荡,回荡

……昙花

守候的诗歌5

(一)

使用妖术

做一次移花接木

让飞鸟和鲈鱼结合

让菊花和紫竹相爱

丹桂的绿叶停在云梦之上

茅屋就有了春意

在接近山洼之前

我要让蝴蝶做一回颠簸的梦

在丰润而干净的地方

手执紫荆

为秋天做最后的点缀

(二)

秋雨是缠绵悱恻

是温暖和苦寒的

是和解的和对立的

残荷在池塘里做最后地挣扎

她哀怨,她寂静,她无奈

她曾挥霍多少善意的偶遇啊

在秋的深处

丈量雨与荷的距离

一个梦接一梦远游

一滴幻灭

足以点亮通往地狱的灯盏

(三)

我会告诉流浪者

佛也曾经走过淡花荒村的童年

秋天来了

没有房子没有家

一些低声耳语飘过来

生活有些不可以想象的事情

相关的路径已经封口

趁着心依然跳在身体的外面

找一个山洞独眠

无人眷顾的佳境天各一方的病去

谁在乎你的生死

(四)

在黎明醒来时刻

薄雾笼罩了玉带河

金色的田野播种了不老的爱情

以及欢乐和痛苦

露珠漏出光阴

一起滋润生命的枝条

我们一起感谢造物主,高尚背负着十字架

陇上土壤很清醒

正期待农夫一次原始野蛮侵袭

在她梦一般的岁月里

耕种出花季

守候的诗歌6

像散落在天空星星的守候

照射在流失时间的背后

也像湖中荡起涟漪的小舟

期待游玩能有美丽的邂逅

也像倒立的精确特制的沙斗

用砂子细数着韵致的.节奏

更像温暖酥香的双手

织缝着时光每粒纽扣

沉思扩张在黑夜的深沟

赶跑了浮躁却撵不走烦扰

浮动的脑海闪闪的美眸

将过去的花絮和片段慢慢聚收

少年的挑灯夜读不分夜昼

为了人生理想的追求

采药老人在峭壁上危险地爬走

为了很多生命在恐惧中获得挽留

花朵在尽情绽放着害羞

是为了大地穿上美丽的衣袖

记忆在看似杂乱地拼奏

却格格秒读着生活的节奏

盛满了鲜花和美酒

抛弃了落寞的陈旧

推开了悲伤的诅咒

扫掉了不平的哀愁

人总在记忆的节奏中充满了生活的守候

又在生活的守候中目睹了记忆的节奏

我柔韧在记忆的节奏

利索拿起脆弱的笔头

慢慢着力

尝试把珍贵的生活轻轻穿透

摊满着青春的鸣啾

享受着常规的午休

品味着清淡的茶粥

将记忆的节奏记录在时光的缎绸

凝成智慧和勇敢的溪流

守候的诗歌7

我不知道,像现在这样一厢情愿的等待会不会有结果;

我不知道,我这样一味得自怨自艾的哀伤到底值不值得;

我也不知道,我为何会这样深深地把你放在了心里;

我只知道,现在,我的心,让我等待。

为你哭、为你笑、为你悲伤、为你抑郁,我的心快要凋谢。

我哀恸的表情,你凌乱的脚步,你凌乱的脚步,可你却从未涉足。

你的友好、你的微笑,却是对我的讽刺。我知道,那不是你的不忍心伤害,而是因为我从未在你心里有过一席之地。

这笑容,爱了谁,痛了谁,伤了谁,最后忘了谁?

蝴蝶,终究飞不过沧海;黑夜,注定逃不出阴霾。风,吹走了我的等待。静寂的夜空,只有我、一个人徘徊。

我知道,一味的等待并不会有好结果;我知道,勇于追求才能明白彼此的心意;

但我怕,我怕在没得到的同时连朋友也失去。

至少,现在,我们算是朋友。

当别人提及,我会勇敢的说:“我有喜欢的人。”

因为我曾说:“我不觉得喜欢他是一件很耻辱的事。”因为我喜欢的你并没有什么不好。

青葱的年华里,我十八了,而十八的这一年,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喜欢了你。

虽然,曾痛过、曾伤过、曾绝望、曾流泪、也曾因你的一个笑容而窃喜、也曾因你的一个眼神而慌乱,却仍使我甜蜜。

虽然在我为你难过、为你流泪的时候没有你的陪伴,但我仍然会继续喜欢你,因为这是我选择的,我不会轻易放弃,我会坚持下去,直到我的心让我停止。

但现在、它让我等待。

现在,我只有了等待,不管有没有结果,至少我喜欢过,我告诉过你,我就再没了遗憾。但我现在却没了资格追求,你也没了资格再喜欢上包括我在内的其他女生。

天,会荒会老;海,会枯会烂。而我、只是不想再有遗憾。

守候的诗歌8

走出家门迎着刺骨的晚风

暗示温顺的美;即将凋谢散落

冬天早已提前来此光临

闭上眼睛;漫天的飞雪

像是蝴蝶纷飞盘旋天空

待落下时立刻冰镇了全城

我忧郁的眼神迷茫在此时

捆绑上车水马龙的思绪

走出城镇遥看雾都花开

窒息的胸膛早已闷闷不乐

遥想爱不在的那些日子

郁闷只有用笔墨来记载

雪仍在飘,还是依然的下着

雾都花开已经向晚倾述

我陪伴着冬夜的惆怅迷茫

用文字来抒写情愫的存在

键盘上敲打着清纯的理由所在

雪花漫天白茫茫一片景色

守望的心还会依然吗

不再向往前景是否怎样

已经迷失了前路的方向

快快卸载下心灵感触吧

雾都花开里我看到了什么

就觉得时间太久长-久长

我多想厚积薄发;但却无奈

也多么想博冠取长补短

最终还是茫然了事

守望的心还会依然吗?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就让时间来判断真实的感悟

让笔墨继续来见证心愫的纯真

在内心深处默默的祈祷祝福

也许明天会充满色彩的阳光来

守候的诗歌9

揉碎了多少情思

荡漾夜的思绪

夜色遮掩了旋律似狂潮

泛波黑瞳

月满含深情抚慰着风的呜咽

沁入星蓝的幽梦中

无言以对星辉中枯瘦的是那思,那忧

梦里,红烛点燃灯芯囚禁了情缘

那爱不可以都是镜花水月的梦

烛光,是否是佛的慈悲

泪是佛的旨意?

如果是,那么佛降临尘世的都是凄美的枷锁吗?

那朵还在等待、彷徨的睡莲

是否也相信千年过去爱情的花蕊

不会因佛意而凋零

更不会因烛灰而熄灭

深情的依恋是否天长地久

誓言,篆刻在心底

珍藏在春天每个有雨的夜里

如果心已不在

不要让我站在雨中

如同凋零的花朵等待

如果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不要让我亲手打碎还深深扎进心底

若爱需要时间的契约

我愿签订三生

若爱需要等待

我将把黄泉铺满爱你的玫瑰

如果三生石上没有我们的名字

就让我在此刻醒来

我要置身烟花三月里

走出寒冬的包围

就让我随着漂泊的云凝一场雨

再邀来漫天的风

解开心中万千结扣

脸庞锁住了所有撕心裂肺的疼

任凭虚空飘过无数幻象

哀愁总是被排斥在夜梦之外

这种柔情蜜意的欢喜

是你给的妩媚

满刻心怀的

是风霜凝结成苍老的时候

让步履蹒跚的印迹淡然的勾画深浅人生

你的面容清晰如月

情缘从不奢望来世的约定

但求在今生爱你的心能够

晨昏守候

守候的诗歌10

《为爱静静地守候》

很多时候

相处就是安静地对视

吹不散诺言

落不下嫉妒

一个眼神

就是传递温暖的阳光

很多时候

相依就是安静地牵手

冲不淡甜蜜

不过是风在湖面上鼓起的一个个涟漪

一抹柔情

会熨平心里的褶皱

很多时候

相融就是安静地偎依

一起激情抒写生命的精彩

肩靠肩看夕阳悟云淡风清

一席温存

暖了彼此平淡的岁月

很多时候

相爱就是安静地相拥

相互依存就会燃烧起希望的热烈奔腾

相互偎依取暖就会融化千年的寒冰

一缕体香

浸润着腐骨蚀魂的多彩人生

任季节辗转

静静地依恋成了默契

任往事如风

默默的坚守成了永恒

岁月洗尽铅华

在彼此心里依就是那一段最美的风景

不知不觉中

从晨曦走向黄昏

从青春静守到白发丛生

因为有爱

彼此依然优雅在静守的日子里…(作者:李治)

王维的《终南别业》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中岁:中年。

道:这里指佛理。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见。

林叟:乡村的老人。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翻译】

(我)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讲解】

第三首《终南别业》,八句全是叙述,没有一个描写句。别业,即别墅。终南别业就是辋川别业,王维的庄园。全诗说:过了中年,很喜欢修道养性,因此在晚年时就迁居到终南山脚下。兴致来时,常常独自出游。这种乐趣,也只有自己知道。胜事,即乐事。是什么乐趣呢?例如:沿着溪流散步,一直到泉水尽处,坐在石上看山中云起。或者偶然在树林中遇到一二老年人,在一起谈谈笑笑,忘记了回家。

“谈笑无还期”,这个“无”字是平声字,在这里是失黏的。《国秀集》中选录此诗,作“谈笑滞归期”,平仄就粘缀了。但恐怕这已不是王维的原作。因为这首诗与前二首不同,前二首的声韵都符合律诗规格,是五律正体,而这首诗的第一、二联,已经不合律诗规格,试看:

中岁颇好道平仄仄仄仄

晚家南山陲仄平平平平

兴来每独往仄平仄仄仄

胜事空自知仄仄平仄平

这四句根本不是律诗,即使把末句的“无”字改为“滞”字,仍然无济于事。我以为王维作此诗,并不要它成为律诗。这是一种古诗与律诗杂糅的诗体,也是从古诗发展到律诗时期所特有的现象。在孟浩然的诗集里,这种五言诗有好几首。高棅编的《唐诗品汇》里,把这一类诗都编在古诗卷中,这是对的。

《唐律消夏录》的著者顾小谢对此诗有一段评释:“行坐谈笑,句句不说在别业,却句句是别业。‘好道’二字,先生既云‘空自知’矣,予又安能强下注解。”这两个观点,都使人不解。“句句是别业”,这句解释,似深实浅。既然诗题是“别业”,全诗所写当然是别业中生活。但是,和王维同时的殷瑶所编的《河岳英灵集》里,这首诗的题目却是《入山寄城中故人》。我以为这是王维的原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被人妄改了。因此,也可知顾小谢的解释是胡说。“空白知”明明是指“胜事”,就是指下面二句所叙的山居生活,与“好道”毫无关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王维的名句。对偶工稳,两句一贯而下,是高超的流水对。作这一联,好象极其自然,并不费力,但当时恐怕也曾苦思冥想了好久,才能得此佳句。

王维这三首诗,都是正面描写,并无比兴,没有什么寓意,也并不歌颂什么。在诗的创作方法中,这种作法纯然是赋,因此,我们可以一读就了解,无须从字里行间去寻求隐藏的诗意。王维诗的风格大多如此,正和他的画一样,用的是白描手法。

【评析】

这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何等自由惬意,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从这段描述,我们就可知道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