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句最富有杀气的诗句汇聚96句

时间: 2023-12-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第一篇:岑参高适边塞诗的特点

前人比较高适、岑参边塞诗异同的一些看法如下:

殷璠《河岳英灵集》:高适“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朝野通赏其文。”岑参“语奇体隽,意亦造奇。”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高岑一时,不易上下。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缛过之。”

元陈绎:高适“尚质主理”,岑参“尚巧主景”。

尚质,叙事质实、语言质朴,主理重在表达自己的看法;

尚巧,立意巧(如雪中送别),构思巧(如千树万树梨花开),主景,重在写景。

请你以《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两诗为例,以“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谈”为题,写一篇文学评论短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提示:可比较高适、岑参边塞诗在选材立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点。

示例:

高适、岑参边塞诗比较谈

高适和岑参是盛唐时期的两位诗人,以写边塞诗著称。他们的名字常被后人并列提及,是谓“高岑”。 两人都很幸运,赶上了“开元盛世”;又都很不幸,碰上了“安史之乱”。两人还都曾背井离乡,辗转于长安、洛阳两地,以求仕途升达;又都不堪卑躬屈膝、为五斗米折腰,转而投笔从戎,征战沙场。他们都有冲天的斗志,豪迈的气概,他们都有乐观的气度,宽广的胸怀,笔端一点,就将阵中凶险、塞外苦寒化作催人奋进的诗篇。他们的边塞诗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具有共同的特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悲壮慷慨的风格。

一、抒发为国守边、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和执著追求,洋溢着一种急于用世、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高、岑的边塞诗中,始终都洋溢着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怀。高适“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志存高远。岑参“万里奉王事, 一身无所求。”“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男儿感忠义,万里忘越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意气豪迈。他们都抒发了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但由于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差距,他们也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叹:“谁怜不得志, 长剑独归来。”“早治安边计,未尽平生怀。”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放弃对理想和抱负的执着追求,报国立功的情怀始终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和创作。

二、歌颂边塞将士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如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士兵们“铁衣远戍辛勤久”,远离家乡和亲人,即使是妻子儿女哭断肠,仍然义无返顾地走向战场,是他们无情吗?不!因为这是在“破残贼”,是在保家卫国。爱国主义是催促他们踏上征程的动力,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号角。战斗的条件异常艰苦,“山川萧条”“大漠穷秋”,他们依然斗志昂扬,英勇战斗。将领的指挥无能和草率轻敌,导致士兵身陷重围,使得“力尽关山未解围”,但他们没有放弃,仍然“杀气三时作阵云”,欲与敌人决一死战,以死殉国:“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岂顾勋”再一次升华了士兵的爱国境界。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着力描写边塞广漠“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的恶劣环境和奇险战况,描写将士们“风头如刀面如割”的艰苦生活以及敌势凭陵和唐军千旗万鼓、惊天动地的军威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歌颂了将士们浴血战斗、死节不顾身的英雄气概,突出表现盛唐边塞将士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主题。

三、高、岑边塞诗都具有悲壮的共同格调。

宋人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明人胡应麟也说:“高、岑悲壮为宗。”“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在他们诗中表现出来的为国建功的理想抱负使人感受豪壮,而这种理想抱负在现实追求中的挫折和失落,又使人感到悲凉,奇险的大漠风光使人感受雄奇壮美,将士们经受的劳苦艰辛又使人产生同情和怜惜,奋勇杀敌、尽忠报国的气节使人感受崇高,血染沙场、骨埋荒野又使人感到沉痛,对和平生活的强烈渴望使人向往美好,人们不得不为此忍受离乡背井、无尽思亲又令人愁肠欲断。这些诗中,既写出战争中的雄壮,更写出战争中的悲苦,这种壮和悲的并存,崇高和沉痛的纠结,造成了高、岑边塞诗悲壮的氛围和格调,给人悲壮的情感体验。元人辛文房说高、岑诗“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

高适、岑参边塞诗虽有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家庭背景、人生际遇的不同,造成了二人诗风的不同特点:高适悲壮而深刻苍凉,岑参悲壮而昂扬豪迈;高诗叙事、写实、议论,思想深刻,现实主义气息浓厚;岑诗写景、描写、抒情,富有艺术个性,浪漫主义色彩突出;高适直抒胸臆,语言朴质;岑参寓情于景,语言瑰丽,想象奇特。下文主要从选材立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比较高、岑边塞诗的不同点。

一、选材立意的不同。两人虽同为边塞诗人,同以“边塞”为题,他们在选材立意上却有质的差异。

高适的边塞诗所蕴含的沉厚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较岑参而言是比较复杂的。高适诗具有广阔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而岑参的诗则显得比较单一。高适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抑或是描写底层士兵和人民的生活,均是为了表达沉重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常以政治家的眼光分析问题,以政论的语调来表达自己对边塞之事的政见,抒发自己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内涵较丰厚。其《燕歌行》有感于边帅作战兵败,反而邀功请赏一事所作。全诗以“单于猎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的民族矛盾为导线,展开一系列的矛盾。战士慷慨赴难、杀敌报国与久戍不归:“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丈夫思乡、妻子断肠与久戍不得归:“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将军士兵苦乐不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也议论战败原因:边帅的骄与奢。最后“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发出了边陲战士渴望良将镇戍的愿望。

而岑参虽然也是以“入幕”为目的,但其诗只能看作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以其诗人式的敏感、敏锐的心灵去感受战斗的生活和边塞的风光,有着昂扬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而缺乏一个政治家的深刻性以及关怀底层黎民百姓的情怀。可以说,这种差别与创作主体的个人身世以及生活体验不无关系。岑参祖上三代都以文墨至相,虽家道中落,但终究没有像高适般受过潦倒与贫困的折磨,未能从思想上接近人民,看到人民的疾苦,所以从作家本体来说,它缺乏对下层人民生活的贴切观照与人生感悟。

二、在抒情方面,高适、岑参也表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

高适的诗重在抒情,他往往直抒胸臆,或者夹叙夹议,因此他的诗常常带有浓郁的主观情调。在抒情中虽偶有夹杂景物的描写,然而旨在借景抒情,所以有时在景物的描写上显得有些节俭,但也颇有感染力。

而岑参的诗歌却重在描写塞外的神奇风光以及种种的边塞军旅生活。可以说,他是在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或者可以说,他是寓情于描写之中。所以他的诗往往是客观的示现,展示出一幕幕五彩缤纷的生活画面,以奇异之思引人入胜,而作者的深厚感情也就浑含其中。景物的转换过程又是其心灵的解悟过程。

三、艺术风格同中有异,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就唐代的边塞诗来说,高、岑齐名,风格也有许多相近的地方,尤其是他们的“悲壮之风”。大概是由于当时的整个盛唐气象的影响,抱有“入世”愿望的他们怀有强烈的报国立业的豪情壮志,再加之所选的“边塞”题材,塞外地域广阔,风景壮丽,战争军旅生活的悲壮,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的缘故,高、岑诗歌的豪迈奔放尤为明显,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别而已。

高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岑参诗雄浑悲壮中显得雄放,洒脱。高适常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语言刚健质朴、精炼准确;岑参则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翁方纲在《石州诗话》说:“高之浑厚,岑之奇峭。”高适诗多寄壮气于苍凉中的慷慨悲歌,“曾是不得意,适来兼别离。如何一尊酒,翻作满堂悲。”“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悲歌声里,跳动着一颗不甘寂寞的雄心。高适诗作中,对比和反衬手法运用娴熟,“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战士与将军,效命疆场与纵情声色的对比;“大漠孤烟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战争失利的场面。写景状物常从大处落笔,粗犷雄浑。

岑参注重观察,精于细节描绘,语言平凡却新奇独特。“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落。”“匹马西从天外来归,扬鞭只共鸟争飞。”“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拔。”从细节处写大背景、大场面。岑诗多比喻和夸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便是代表。岑参描写边塞风光的奇异,往往起到烘托的作用。“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以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战士的不畏艰险。

四、在对文学遗产的继承上,选择有所不同。

首先,高适诗在承传汉魏“风骨”的'特点上比较突出,在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方面,因袭较多,突破与创新似嫌不足。高适的诗历来被文学评论家们认为是颇有“气骨”的,其“气骨”与魏晋时期的“建安风骨”颇有相似之处。其“气”主要指的是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与作家本体的意气有关。由于作家本体意气骏爽,故其诗在思想情感上才呈现出一股纯正清明之气。高适在边塞诗的创作中,对于众多的传统文学样式,他因袭了乐府旧题。《燕歌行》就是一个沿用乐府旧题的典型例子。同时,他所沿用的诗题与所要表达的内容是基本和谐的。但是,其借用这些乐府旧题,毕竟是旧瓶装新酒,形式上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抒发自己丰富的感情,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显然有些拘谨了,并且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

与高适相比,岑参则较多地融合了六朝以来的语言风格,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作了适当的创新,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他沿袭了六朝骈文语言绮丽雕琢的风格,并加以奇特的想象,创造出了绮丽雄奇的风格。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好比喻跨越了质朴,又有奇特的想象,“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冻”、“翻”的字句锤炼亦独出机杼。另外,他创造了新兴的歌行体而取代了旧的乐府诗题,从而在诗歌的形式上彻底突破了乐府旧题材的羁绊,句式随情感表达需要而参差错落,卷舒自如,自由放纵。对于整个盛唐诗坛来说,岑参的诗歌可谓是别开生面。

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共同与不同的特点,都很鲜明突出。阅读高、岑边塞诗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有生命力的文学流派,其共性应反映时代精神,表现时代的主旋律,而各个作家又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高适、岑参边塞诗派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其基本原因就在此。

第二篇:岑参的边塞诗的特点

岑参是唐朝边塞诗人代表之一,和高适并称为“高岑”。长达六七年的边塞生活让岑参的边塞诗充满着边塞异域雄伟的气势,而岑参本身的个人经历和坎坷身世又使得他的边塞诗极其赋有感情而又充满着对命运的嗟叹和感怀。其代表作有《玉门关盖将军歌》、《碛中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轮台歌》等。

岑参的边塞诗主要可具体概括为“壮”、“奇”。

“壮”是说岑参的边塞诗具有壮大的报国志向和壮伟的边塞异域景象,如火山云,瀚海,飞沙走石,黄沙漫天,地冻天寒等等。

“奇”主要表现在岑参的边塞诗写作手法独特,想象奇异,诗歌中运用的修辞奇特。边塞的壮阔之景让岑参的想象也变得宽宏起来。如《春梦》之中“洞房昨夜春风起”大为后人称赞。

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中的千古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把突如其来的纷纷大雪比作是洁白的梨花,给人以新奇而又欢快之感,想象奇妙之外又形神兼具,让读者觉得冬季的寒冷一扫而空反而洋溢着欣喜。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环境恶劣的塞外,岑参还是积极乐观。

岑参的边塞诗的浪漫主义色彩也颇为丰富,岑参仕途坎坷,但是他依然满怀报国之志两次入塞,希望可以建立功业。所以岑参的边塞诗色彩明丽,悲壮中又乐观积极,加上长期的边塞生活更是奠定了其作品的浪漫主义基调。

1、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2、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3、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4、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李贺《致酒行》

5、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6、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7、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8、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9、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

10、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2、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

13、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14、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15、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1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17、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8、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19、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旧梦游》

20、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1、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牛峤《菩萨蛮·舞裙香暖金泥凤》

22、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苏武《留别妻》

23、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24、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25、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26、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27、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8、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9、闷损阑干愁不倚。——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30、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王昌龄《青楼怨》

31、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32、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33、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34、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乔吉《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35、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6、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37、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8、无情对面是山河。——辛弃疾《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39、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4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1、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42、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43、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5、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游次公《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46、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李白《丁督护歌》

47、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4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49、西风梧井叶先愁。——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50、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51、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52、东风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鬓。——锺过《步蟾宫·东风又送酴釄信》

53、年年拚得为花愁。——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54、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5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6、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李白《怨歌行》

57、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几《苏秀道中》

58、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59、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60、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陈与义《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61、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62、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63、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曹植《杂诗六首·其一》

64、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65、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66、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边贡《午日观竞渡》

67、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68、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69、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70、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1、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王磐《古蟾宫·元宵》

2、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3、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张炎《疏影·梅影》

4、还惊海上然犀去,照水底、珊瑚如活。——张炎《疏影·梅影》

5、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

6、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7、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9、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0、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11、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12、一枝先破玉溪春。——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3、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辛弃疾《念奴娇·梅》

14、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5、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16、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17、高情已逐晓云空。——苏轼《西江月·梅花》

18、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19、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20、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21、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22、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3、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

24、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辛弃疾《念奴娇·梅》

25、行云梦中认琼娘,冰肌瘦,窈窕风前纤缟。——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26、浓香吹尽有谁知。——李清照《临江仙·梅》

2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8、恼得梅花睡不成。——黄升《南乡子·冬夜》

29、等闲老去年华促。——孙道绚《滴滴金·梅》

30、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31、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与恭《思母》

32、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33、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34、夜阑风细得香迟。——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35、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36、一朵江梅春带雪。——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37、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38、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39、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40、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41、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42、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43、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44、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红梅》

45、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阴铿《雪里梅花诗》

46、年年为客遍天涯。——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47、渭城丝雨劝离杯。——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48、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49、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50、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51、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52、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53、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苏轼《洞仙歌·咏柳》

54、催了开时催谢时。——刘克庄《长相思·惜梅》

55、雪花不似梅花薄。——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56、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57、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王十朋《红梅》

58、疏梅月下歌金缕。——晏几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缕》

59、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朱敦儒《卜算子·江上见新年》

60、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陆游《朝中措·梅》

61、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62、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63、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64、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65、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66、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李方膺《题画梅》

67、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68、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69、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70、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71、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赵嘏《喜张沨及第》

7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73、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律然《落梅》

74、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75、斜横花树小,浸愁漪。——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76、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张可久《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77、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司空曙《新柳》

78、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79、暗香浮动黄昏月。——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80、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板桥《山中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