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诗句解释合计100句

时间: 2023-12-3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1、看拼音写汉字,并完成下列题目。(5分)

kuíwúchénāiqiào陡()俊()

()()

上面所填汉字中,属整体认读的字有(),音节需要用隔音符号分隔的用“’”标出。

2、按要求填空。(3分)

“秉”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秉烛夜游”的“秉”字是___________的意思。“幽”字是____结构,共有____画。第8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___。

3、选字组词(3分)

翠、脆、萃、粹、悴、瘁

()弱()绿憔()纯()鞠躬尽()出类拔()

4、在下面括号中填上“看”的近义词(不重复)(3分)

仰()俯()远()()视()一眼()目

5、填成语(4分)

①()然大悟()然起敬()然无存()然无恙

②无()无()无()无()一()不()一()不()

6、选择题。(8分)

(1)、成语中含三的,有的表示多,有的表示少,下面按多与少分类正确的是:()

1一日三秋2三番五次3三言两语4三思而行5三瓦两舍

A、235/14B、234/15C、124/35D、251/34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居乐业盛气凌人兴国安帮

B、喜出望外完美无缺丰攻伟绩

C、坐井观天滥竽充数守株待兔

(3)、下列词语所使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一个词是()。

A、龙争虎斗B:百花争艳C:骄阳似火D:兔死狐悲

(4)、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幅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行人临发又开封”。这句诗中“开封”不是地名,而是指“把封好的信拆开”。()

(2)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如藏族的“藏戏”,安徽的“豫剧”等。()

(3)、“J、K、L、M、N”是按音序排的。()

(4)、“一张桌子,一位老师,一匹马车”这三个词语中的量词都用得对。()

(5)、在“难解难分”、“号称”两个词中,每个字都是多音字。()

9、按要求做题。

(1)那翠绿的的叶片和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束。(缩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否珍惜时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对小红说:“明天,我请你去公园玩。”(2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成语。(2分)

“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突出,人们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的分量重。

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紧跟而上,建设祖国需要我们一代代人。

(6)、写出下面古诗加点字或者成语的主要人物。(4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初出茅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负荆请罪()

同学们,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希望大家在玩耍的同时不要忘了学习,预祝同学们来年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大家提供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汉语拼音:(13分)

1、音序表中第5、8、10、12位大写字母是()()()()(2分)

2、将下列每组词中带点字音节补充完整(3分)

捕捉(u)绿叶(l)伸展(sh)

铺张(u)路途(l)声音(sh)

3、看拼音写句子、填空:(8分)

duànliànbiānpàofěicuìhūnàn

()()()()

jūliúrónɡyùkǒnɡbùdànshēnɡ

()()()()

二、查字典:(3分)

“乃、敛、允(yǔn)”三个字分别用什么查字法最好?选择填空:

1、音序法查()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2、部首法查()先查部首(),再查()画。

3、数笔画查()查()画。

三、字、词、句。(25分)

1、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并用另一个音组词。(4分)

调节(diào、tiáo)_________便利(biàn、pián)__________

传记(zhuàn、chuán)__________到处(chǔ、chú)___________

2、补充成语,再从中找出最恰当的一组同义词和一组反义词。(6分)

口若()河垂头()气滔滔不()幼()可笑

完()归赵赞()不已斗志()扬()负盛名

同义词()反义词()

3、选词填空:(6分)

甚至勘测居然毅然精密周密勉励鼓励嘲笑耻笑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线路。哪里要架桥,都要经过(),进行()计算。詹天佑经常()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平静宁静寂静安静幽静僻静

(1)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地睡着,他们的呼吸均匀而()。

(2)冬天的山村一到了夜里格外()。

(3)蜜蜂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的小站。

(4)一天夜里他在()的小路上散步。

(5)他怕再遇见敌人,忙跑到()的地方,把文件烧掉。

4、在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正确解释后打“√”。(2分)

(1)千钧一发

①生长、产生()、②头发()、③表达()④扩大兴旺()

(2)酸甜可口

①允许()②适合()③能够()④但、却()

5、根据词语不同意思造句。(2分)

①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②骄傲(自豪)

10、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东游指()。这句话选自《》,从中你感受到孔子是一个()的人。读了这篇文章,你会联想到孔子说过的这句话()。

(2)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这是______(谁)对_____(谁)的评价。从这一评价中,你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碑荟萃》一课中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位历史上的书法家。

11、根据语境填上恰当的古诗句。(4分)

你的好朋友因为父亲工作调动要转学去很远的地方,依依惜别之际,他担心彼此之间的友谊因为相距太远会淡忘,你会这样安慰他,他又担心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很难再遇到像你一样的朋友,你会这样劝他,他有感于你送别的真情,情不自禁地感叹。

要毕业了,想把这句诗送给老师,正是他们的付出,换来了今天你的优秀。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22分)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新课标第一网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果实累累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承诺()慈爱()乞求()

3、在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1分)

4、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自然段之间。(1分)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5、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地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2分)

6、依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把下面的话写具体。(3分)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7、结合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1)如果麦子没有考验,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上帝没有满足农夫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五十年里,农夫一直在祈祷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划出。(2分)

9、读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2分)

题目:一个令人________的时刻

要示:1、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心情的词,如忧伤、悲愤、高兴等。

2、文笔流畅,内容生动,情节感人。

3、文中应有必要的景物,场面,人物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4、500字左右。

附加题(20分)

1、根据要求写诗句。(4分)

①“日”字在古诗中当“太阳”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字在古诗中当“阳光”的意思讲的_______________

③“日”字在古诗中当“天”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日”字在古诗中当“时候”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不同的标点,使它们表示不同的意思。(3分)

①你同意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同意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同意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补充句子。(5分)

(1)A是一座金字塔,C是未满的月牙儿,D是一把竖琴,O是_________,F是_________

(2)例:幸福是什么?救灾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

幸福是什么?医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只桶(8分)

①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②前者一上路_______________地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③后者蹦蹦跳跳,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焦急的行人老远就听到_______________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④然而不管后者怎样地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没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一只盛着酒盛:______②哗众取宠宠:________

2.第④句中有两个词①“前者”是指_____________。②“后者”是指_______________。

3.依次在文中两条横线上填入形容词,恰当的是()

A冷静胡闹B冷静吵闹C沉静胡闹D沉静吵闹

5.用“‖”给全文划分层次。

6.两只桶分别可以比喻哪两种人?

①盛着酒的桶:________________②空无所有的桶: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小学语文毕业暑假作业试题,更多小学教学计划、小学

暑假即将到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假期学习问题。为大家提供了15年六年级语文升学暑假作业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枯涸(hé) 踱步(dù) 戛然而止(gá)

B.伎俩(zhī) 要挟(xié) 不屑置辩(xiè)

C.颓唐(tuí) 蜷缩(juǎn) 忐忑不安(tè)

D.阻挠(náo)岔道(chà) 寝食难安(qǐ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脉博静谧唏嘘焦躁不安

B.摩挲璀璨青睐谈笑风生

C.伶俐仓穹慷慨甘败下风

D.铿锵懒惰防碍世外桃源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

B.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C.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句子是()(2分)

A.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既要独立思考,又要相互合作,积极探索。

C.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D.各地中小学建立和完善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5、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2分)

A.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色厉内荏

B.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C.口是心非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D.呆若木鸡 一日三秋 如虎添翼

6、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

(1)瞬间,大圆盘的边缘,透出一线光亮。

(2)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宝蓝色的天幕上。

(3)渐渐的,渐渐的,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先前更明亮,更皎洁。

(4)为了看月食,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5)八点十七分,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6)周围的繁星闪烁,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发出青白色的光。

A.(4)(6)(5)(2)(1)(3) B.(4)(5)(2)(6)(1)(3)

C.(4)(5)(6)(2)(3)(1) D.(4)(5)(6)(3)(2)(1)

7、下面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2分)

A.他不能给你讲真话。 B.难道他能不给你讲真话?

C.他能不给你讲真话吗? D.他不能不给你讲真话。

8、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 )(2分)

A. 千树落花红 B. 云傍马头生 C.山高月上迟 D.春到鸟能言

9、解释下列划线字词(4分)

(1)拈轻怕重( ) (2)举一反三( )

(3)犹豫不决( ) (4)囫囵吞枣( )

10、写出有关寓言、历史故事的成语各两个(4分)

寓言(1) (2)

历史故事(1) (2)

11、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在数学考试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大家坐立不安,非常着急。

改成比喻句:

(2)李宁严肃对小明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成转述句:

(3)仿写:大自然像一本书,藏着丰富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掘。

大自然像 ,等着

12、根据人物、情节写书名。(4分)

(1)过五关斩六将( ) (2)黛玉葬花( )

(3)卖火柴的小女孩( ) (4)智多星吴用( )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yú chǔn tān huàn wān yán dǒu qiào( )( )( )( )

pénɡ pài miǎn tiǎn jǐn shěn jīnɡ jí( )( )( )( )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争先( )后——( ) 面面相( )——( )

自强不( )——( ) 名不( )传——( )

如雷( )耳——( ) ( )头丧气——( )

三、我会选。(5分)

1、下面哪篇不属于写人的文章。()

A、《永远的歌声》 B、《稻草人》 C、《詹天佑》 D、《老人与海》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 )

A、泰山的壮观景象 B、庐山的壮观景象

C、黄山的壮观景象 D、华山的壮观景象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 C、发扬 D、传播

5、“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望——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

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换 C、声音的延长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错误。(5分)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镜,篮天白云倒映着水中,塘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们都说它真像一副漂亮美丽的风景画。

五、判断题。(10分)

1、“当日东南风起甚紧”,中的“甚”是“甚至”的意思。( )

2、在不知道“蔺”的读音时,用部首查字法最方便。( )

3、“曹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

4、“我需要努力。”与“我不得不努力”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 )

5、“敌视、憎恶、怨恨、埋怨、不满”是按程度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列的。( )

6、“上学”中的“上”与“下乡”中的“下”都含有去的意思。( )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唐朝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 )

8、“川流不息、阴谋鬼计、聚精会神、拨苗助长、纷纷扬扬”这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 )

9、“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两个“幸福”的含义相同。( )

10、《秋天的怀念》、《花边饺子的爱》以及《为了五美元的礼物》都是写伟大的母爱。( )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分)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积累与运用。(10分)

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自寓言故事,我还能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大合唱》是由______________写的词,_______________谱的曲。

3、我能默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劝戒朋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可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书房里可以贴上这样一句名人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顾本学期学习的课文,我感受很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我认识到,无论在天涯海角,祖国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最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__________________的忠诚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使我感受到童话世界原来这样精彩。(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课题)

7、《将相和》这篇课文一共讲了三个故事,按课文先后顺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中的 “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八、口语交际。(5分)

小明吃完早餐,拿出餐巾纸擦完嘴巴,随手把纸扔在了地上。小军看见了,笑着说:“你还真讲究个人卫生的呢。”小明听了,红着脸捡起纸团扔进了垃圾厢。

小军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还可以这样对小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小军的话,小明应该这样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练习。(21分)

(一)课内阅读(6分)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释带点的字。(2分)

其人弗能应也。 弗:___________ 应:______________

誉之曰 誉:________________ 曰:__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2分)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火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 史记 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坐着羡慕别人“成”,()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2、请你为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2分)

3、按要求写词语。(2分)

写近义词:艰苦——( )爱慕——( )

写反义词:需要——( )廉价——( )

4、用“——”划出文中的反义词,并改写成陈述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也来写一句话。(2分)

仿写: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7、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轻松习作。(30分)

题目: 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3.字数在450字以上。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yú chǔn tān huàn wān yán dǒu qiào

(愚蠢 )(瘫痪 )( 蜿蜒)( 陡峭)

pénɡ pài miǎn tiǎn jǐn shěn jīnɡ jí

(澎湃 )(腼腆 )(谨慎 )(荆棘)

二、补充词语,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6分)

争先(恐 )后——(害怕 ) 面面相(觑)——(看 )

自强不(息 )——(停止 ) 名不(虚)传——(虚假 )

如雷(贯)耳——(贯:贯穿,进入 ) (垂 )头丧气——(

1、下面哪篇不属于写人的文章。(B )

A、《永远的歌声》 B、《稻草人》 C、《詹天佑》 D、《老人与海》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B )

A、泰山的壮观景象 B、庐山的壮观景象

C、黄山的壮观景象 D、华山的壮观景象

3、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D )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C )

A、举起、升起 B、飘动、飘荡 C、发扬 D、传播

5、“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望——全家人健康、幸福,就是她唯一的,也是最大的企盼了。”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A )

A、解释、说明 B、话题的转换 C、声音的延长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段中的错误。(5分)不好意思,不会打修改符号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镜,篮(蓝)天白云倒映着(在)水中,塘中荷花点点;(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竹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放前边)到过这里的们都说它真像一副(幅)漂亮美丽(任意去掉一个)的风景画。

五、判断题。(10分)

1、“当日东南风起甚紧”,中的“甚”是“甚至”的意思。(x )

2、在不知道“蔺”的读音时,用部首查字法最方便。(对)

3、“曹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错)

4、“我需要努力。”与“我不得不努力”表达的意思基本是相同的。( 错)

5、“敌视、憎恶、怨恨、埋怨、不满”是按程度由深到浅的顺序排列的。( 对)

6、“上学”中的“上”与“下乡”中的“下”都含有去的意思。(对)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唐朝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 错 南宋)

8、“川流不息、阴谋鬼计、聚精会神、拨苗助长、纷纷扬扬”这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对 )

9、“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两个“幸福”的含义相同。(错)

10、《秋天的怀念》、《花边饺子的爱》以及《为了五美元的礼物》都是写伟大的母爱。(对)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分)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分别指:_第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这从“嘴上带着微笑”可以看出;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这两个“幸福”的实际意义就是受罪和死亡。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_______

七、积累与运用。(10分)

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自寓言故事,我还能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_守株待兔__、__亡羊补牢__、__自相矛盾__、___掩耳盗铃___。

2、《黄河大合唱》是由_______光末然、_______写的词,___冼星海____________谱的曲。

3、我能默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劝戒朋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可用诗句____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____。

5、在书房里可以贴上这样一句名人名___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

6、回顾本学期学习的课文,我感受很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使我认识到,无论在天涯海角,祖国永远是我们心中的最爱;____《索溪峪的野》__和____《迷人的张家界》___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__________________的忠诚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使我感受到童话世界原来这样精彩。(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课题)(这个很抱歉,对课文不够熟悉,无法作答)

7、《将相和》这篇课文一共讲了三个故事,按课文先后顺序,分别是___完璧归赵____、____渑池之会______、___负荆请罪___。课题中的 “将”指的是___廉颇_____,“相”指的是___蔺相如__。

八、口语交际。(5分)

小明吃完早餐,拿出餐巾纸擦完嘴巴,随手把纸扔在了地上。小军看见了,笑着说:“你还真讲究个人卫生的呢。”小明听了,红着脸捡起纸团扔进了垃圾厢。

小军的言外之意是:你不讲究集体卫生。

小军还可以这样对小明说:“ ___请保持环境卫生______。”

听了小军的话,小明应该这样来回答:“__我错了,今后一定改正。__

九、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练习。(21分)

(一)课内阅读(6分)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释带点的字。(2分)

其人弗能应也。 弗:__不能__ 应:__回答__

誉之曰 誉:____夸奖____ 曰:___说___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这句话的意思是__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__,应读出___嘲弄、讽刺___的语气。(2分)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__(2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火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 《史记 》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已填上)

2、请你为第5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2分)(已加上)

3、按要求写词语。(2分)

写近义词:艰苦——(艰难 )爱慕——(倾慕 )

写反义词:需要——(多余 )廉价——(昂贵 )

4、用“——”划出文中的反义词,并改写成陈述句。(1分)

___是反问句吧,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改为:我们就不用要成功了。

5、仿照“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也来写一句话。(2分)

仿写:任何___一次发明的成功__都___需要发明者千百次的努力;

任何___一个奖牌____都___要运动员付出无数的汗水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2分)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积累__,功是成的__基础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遥不可及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必然的______的。

7、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3分)

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李时珍历尽艰辛,写成《本草纲目》

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

8、“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启示。(2分)

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十、轻松习作。略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

第一天:专攻背诵默写

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19篇,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一些语句的理解性记忆了。所以把默写功夫做到细致准确、一字不差、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中考要求。

第一步:大声诵读。诵读确实是背诵的好方法,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你不妨大声诵读古文古诗,每篇连续诵读五遍以上,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强化你对文章的再熟悉,另一方面随着诵读数的增加会逐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即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体会,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另外,随着诵读的深入,你对每句话的意思也会更明白,有的同学读完一句古文,这句话的意思也会马上在他的眼前出现,这就是对古文相当熟悉的结果,这个步骤做得好,也会为下面的句子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出声背诵。在前面大声诵读的基础上,现在可以完全抛开书本,出声背诵,每篇连续背诵五遍以上,你会发现在第一、二遍时你有一些生硬,到三、四遍时你已相当流利了,到五、六遍时你已完全熟练地掌握了全文,而且不会发生漏字、添字和语序颠倒的情况了,这时候让你背错都难了。这两个步骤中,出声是关键,因为读出声音来是对人的记忆功能的再重复,能起到在心里默背的双重功效,而且出声也使得同学能随时发现、检查自己的错误。尤其对一些背诵准确度不高的同学而言,出声背诵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第三步:背熟文章之后,便是保证字的正确率。这时候,你可以再拿起书本,一行一行看下去,将容易写错的字多练几遍,保证不改字,不写错别字,这一步骤是收尾工作,如果做不好,前面的努力将前功尽弃,所以要认真对待。

第四步:勾画出每一篇古文、古诗的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语句(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等)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将这些句子重点背诵,并理解它在文中的作用,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第五步:做一些理解性背诵的题目,仔细咀嚼题干的要求,抓住关键字来思考该回答哪些内容,注意在回答题目时有可能要作一些细微变化。如“安陵君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和“唐雎拒绝秦王易地要求的理由的句子”是不相同的,同学很容易混淆。这道题要抓住“理由”二字回答,答案应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和“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其它的话均不是理由,所以不应写。

第六步:对于某一篇古文、古诗的理解性背诵,理解起来还是较简单的;而对于在所有学的文章中搜索符合题干要求的语句,难度就大多了。这只能要求同学多积累,多贯通,如积累一些描写山水景色、战争残酷、爱好和平、悠闲自得的心境、自然环境、友情等方面的句子,给它们加以归类,有意识地逐渐扩大你收集的范围,在答题时可多想几个诗句,然后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天:文言实词的掌握

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考试较容易得分的部分,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不妨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一下。首先,调理一些特殊的实词: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这样整理下来一是拓宽思路,提高迁移能力,二是掌握扎实,记忆深刻。其次,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却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

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因为实词的掌握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个实词的确切意义,了解它的一词多义,我们的文言语感才会逐渐形成,才能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举一反三,为今后高中的进一步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书下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

第三天: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在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第一天朗读文章的时候,就给句子翻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句子翻译又要特别注重句中关键实词的理解,所以第二天的实词整理又为它打下一层基础,那么,句子翻译就显得轻松多了。在全面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不妨再一课一课地重点整理这些文言语句:首先,整理课文当中的句言警句,体现中心主题的关键性句子。其次,整理课文中带有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再次,整理句中含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的实词的句子。最后,整理文中有固定格式、常见格式的句子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是以文言实词的掌握为基础的,句中的几个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了,这句话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基本功要掌握扎实。句子翻译还重在培养语感,只有课内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课外文言阅读中以不变应万变。

第四天: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语段阅读也是在整篇课文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天的课文诵读已让同学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还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整理:首先,概括每篇课文的中心,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并概括段意。其次,找出文中重点段落(能反映中心或体现作者心情的段落),体会它带给人们的启示、蕴涵的深刻哲理。再次,找出文章中心句和重点段落中的关键句,并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最后,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的特点等。

这一部分中的.中心句、关键句可以和理解性背诵的语句联系起来,它们是相通的。答题时只要把文章的大方向(中心、写作目的、思想感情)把握住了,其它的题也就不会难倒我们了。

第五天:课外语段阅读的把握

不要被课外语段所吓倒,其实有很多课外语段并不比课内所学的难,只要我们循序渐进,掌握一定量的文言文实词的含义,具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相信同学会轻松度过这一关。

首先,同学需要有一定量的简单的课外语段的积累,以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为主,如《东施效颦》、《守株待兔》、《画蛇添足》、《郑人买履》等,了解这些文章中的重点实词(以课内有的为主),会翻译文中能揭示哲理或含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现象的句子,并理解故事的主旨、寓意或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积累一些故事,名言(如“业精于勤,荒于嬉”等),也可作为议

其次,你还要找10篇未读过的文言短文,开始强化训练。拿来一篇从未阅读过的短文,先不要慌,先把文章浏览一遍,一边浏览一边将你知道的翻译出来,而不翻译的词先抛到一边,一遍下来,文章大致写的内容应该理解得差不多了。然后第二遍再仔细阅读,这回要字斟句酌,仔细推敲,遇到熟悉的实词可以好好想一想在哪篇文章中学过,遇到一词多义的实词可以比较一下用哪一个意思在此处最恰当。读完后如还有看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要上下句联系,推测它的大致意思。读完第二遍后,就可以做习题了,最难的容易失分的习题莫过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即挖掘短文的寓意或主旨,同学应注意要将文中的某个人的某种行为加以概括引申,进而扩展到“告诉人们做事要怎样,不要怎样。”

如果这五天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循序渐进地将文言文基础知识整理归纳之后,相信你的文言阅读能力将飞跃一个层次。最主要的是,你的思路理顺了,对整个文言部分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就能更好地跟随老师进行下一轮的深入复习,相信今后的学习会轻松得多。我们还需看到,这种自我归纳整理不仅让同学在中考前受益匪浅,更会将打好的坚实的文言基础带到高中的学习中去,让你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