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曲高和寡的诗句汇编80句

时间: 2023-12-3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至春秋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1、 关关

译:鱼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译: 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还他美玉。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当初离家去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0、有匪君子,如切如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你送我木瓜,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

1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6、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全然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

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大司命》)

谕指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新相知的欢乐,却有与妻子生别离的悲苦。

后用以描述有情男女新相知的快乐和分别的痛苦。

5、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

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老窝,狐狸死的时候,据说那个头总是朝着它的出生地。

这里用比喻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绝不背弃故国,最终要返归故国的决心;后用来表达人们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

6、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屈原《卜居》)

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

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8、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渔父唱出了上面的几句歌。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9、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矫;(论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

宋玉,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10、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

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的这句话表达了不为人知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崇高情怀。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作品介绍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18首。这首诗写的是江亭饮酒席散之后,循柳路归官舍途中回忆席间吟诗的情景,抒发自己的诗曲高和寡的`感慨。

古诗名句“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就是出自《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这首诗。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原文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作者:唐·李商隐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注释

①诗在梓州幕作。

②春咏:指本篇作诗时在春天,故云。

③衔辞:含辞,犹吟哦。

④宋玉《对楚王间》:“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⑤殷忧:深忧。

⑥二毛:头发花白。语出潘岳《秋兴赋》。感:全诗校:“一作看。”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赏析

此诗作于何时何地,注家尚无定论,但由末句“唯感二毛催”,可知当作于三十岁以后的壮年或老年。潘岳《秋兴赋》云:“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二毛”者,斑白的头发也。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晋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这首诗写的是江亭饮酒席散之后,循柳路归官舍途中回忆席间吟诗的情景,抒发自己的诗曲高和寡的感慨。首二句是说席上饮酒赋诗,诗题是“春咏”,李商隐不敢轻易吟咏,吟了半句就止住了。“敢轻裁”是反语。裁,裁答,酬唱意。是不敢轻易唱和的意思。为什么呢?紧接着三四句作了回答:诗人吟“江映柳”,遭到嘲讽;吟“雪藏梅”,更被人斥弄。李商隐《柳》诗有云:“柳映江潭底有情。”“江映柳”是写情的;“雪藏梅”,是梅花被压在雪下,不能见天日,难艳于世,这是写诗人怀才不遇压抑痛苦的人生遭际的。既然“江映柳”,“雪藏梅”都不能吟,便只好“衔辞入半杯”了。当然,“江映柳”“雪藏梅”也可解释为诗人循柳路归家途中之所见。但即便如此,也仍然是诗人对自己“春咏敢轻载,衔辞入半杯”暗喻性的解释,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特点的真切的概括。

五句写诗人对平生作诗和之者寡的感慨。曲高和寡,写了好诗也是徒然。六句写诗人忧国忧民,自己仕途坎坷,前程渺茫,殷殷之忧,时时袭来,融景生情,见则感,感则动,发自内心的忧愤要抒发,于是禁不住又写。

末二句,写诗人追求的执着。纵然曲高和寡,诗不被人理解,自己从诗中也得不到什么,但是,仍然要写,以致于年纪不是很大就生出斑白的头发,催迫自己未老先衰了。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繁体对照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歸官舍)

作者:唐·李商隱

春詠敢輕裁,銜辭入半杯。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爾,殷憂動即來。

從詩得何報,惟感二毛催。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怀激烈,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岳飞抗金的志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忌恨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进行阻找,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诗第一首“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近。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看来,似乎有些消极情绪,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含蓄的笔法点出“知音”难遇的一种凄怆情怀,甚为沉郁。

近些年来,有人评论古典诗词,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分高下,于是或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词情调高昂激壮。我认为,评论事物,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是粗犷叫嚣绝不能算是高昂,而情调低沉的作品也不见得就是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所要表达的都是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过因为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是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分其高下呢?况且作词与作散文的方法不同,作词常是要用比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者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这首《小重山》词,以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之,这也正是运用词体之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者)。评赏词者应当懂得这个道理。我所撰《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即此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