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题目中包含着很多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情感,还有诗歌的内容、类型与体裁等。可以说,诗歌的题目就是鉴赏诗歌的向导。如果说鉴赏诗歌是画龙的话,那么对题目的分析就是点睛。鉴赏诗歌时,对诗歌的题目进行仔细分析能窥见诗歌中蕴涵的丰富信息,提高鉴赏的准确性。诗歌的题目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诗歌的题目能告诉我们诗歌的类型
许多诗歌的题目都能告诉我们诗歌的类型。比如,王昌龄的《送魏二》诗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储光羲的《咏山泉》诗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咏物诗;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诗题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怀古诗。
不同类型的诗歌在表情达意与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各的特点。按内容分类,诗歌可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等,每一种类型的诗歌都有其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能很好地鉴赏诗歌。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
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简析:由诗题可知这是一首怀古诗。主旨方面,怀古类诗歌往往是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发出咏叹,诗人一般都会融进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借古伤今,或以古讽今,或吊古伤己,或感慨个人的遭遇,或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构思方面,怀古类诗歌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借助典故叙事抒怀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由议论引发感慨的,如李商隐的《贾生》就对汉元帝的统治与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章法方面,怀古类诗歌或作盛衰之对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或侧面烘托,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利用怀古诗的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快速读懂《春日秦国怀古》,进而按照答题模式轻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1.这首诗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当年的秦国是何等强盛,如今的唐王朝却国势日衰,诗人眼前一片荒凉,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
二、诗歌的题目能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
这类诗歌很多,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张弼的《渡江》等。这些诗歌,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所写的对象、事件,以及事件中的人物、时间、地点等,从而掌握诗歌所写的内容。
示例:
示秬秸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
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
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
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
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
秬,秸:张耒的儿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太常寺少卿。
简析:读完题目和注释,我们即可知道这是一首作者写给儿子张秬、张秸的诗,而且诗人在诗的最后还对两个儿子提出谆谆告诫: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年轻人要有追求,要持之以恒,要勤勉而不懈怠。
三、诗歌的题目能告诉我们诗歌表现的情感
有些诗歌的题目会明确表露诗人的情感。例如,杜甫的《书愤》,一个愤字就把诗人的激愤之情表露无遗;李绅的《悯农》,诗题中的悯字已经表明作者对农民艰辛生活的同情;张籍的《秋思》,思字已经表明诗歌是要写诗人在秋天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中的.喜是全诗的诗眼,由其可知这种喜悦之情会渗透在诗歌的字里行间;王维的《田园乐》,一看诗歌的题目就会想象到诗人田园生活的愉悦和快乐。有些诗歌的题目则是暗示或渗透了诗人的情感。例如,杜甫的《孤雁》,诗歌的题目就已经流露了诗人孤独的情绪;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由题目中提到的时间夜和意象杜鹃,我们就完全可以感觉到诗人凄凉、哀伤、悲叹的情感流露。
示例: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简析:这是一首千古名作,诗歌的题目春日忆李白中的忆字已经透露了作者对李白浓浓的思念之情。由此可见,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抓住诗歌题目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了解诗人的情感,或者抓住题目中的特殊意象去揣摩诗人要表达的隐含情感。
四、诗歌的题目能告诉我们诗歌使用的表达技巧
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诗词常用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含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其中,描写手法有衬托(正衬、反衬)、联想、想象、白描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象征、借代、夸张、对比、互文、比兴、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诗歌使用的表达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或方法,分析诗歌的题目可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点。比如,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由题目即可知道此诗用到的表现手法可能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等。
示例: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释: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这首诗首联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简析:要答好此题不难,由题目清明即可知道这首诗所写内容为清明节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就一般而言,清明时人们的情绪往往会受哀伤与愁苦的感染。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春天到来后桃李绽放时生机勃勃的情形,然而此时诗人想到的却是荒野中深埋于地底下的那些已经长眠的人们,并因此而愁绪万端。这首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而且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诗歌的题目还可以告诉我们诗歌的体裁,如一看《琵琶行》《长恨歌》等的题目,就会明白它们是歌行体诗歌。
古诗词鉴赏题是语文高考卷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它不仅命题视野广阔、取材广泛,而且创新度高、常考常新。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彰显和多元表达,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诗歌是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文体之一,同时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在每年的高考语文卷中,不论是国家卷还是各省市自主命题卷,总会出现一道叫做“古诗词鉴赏题”的题型。自2004年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已有9个年头,其中诗歌鉴赏题已成语文高考卷中的“常驻嘉宾”了。下面笔者就2004至2012年以来江苏语文高考卷中出现的古诗词浅析一下古诗词鉴赏题的作用。
一、结合诗歌意象和意境 ,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
示例 1:(2009年江苏卷)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问题: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通过景象分析古诗词是高考命题的常见形式,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意象作为诗歌重要表现形式,诗人的情感都寄托在种种意象中。上述例题就是要求考生通过意象的分析理解从而达到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体悟。实际上这类题型可以概括为分析意境型,其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某两联写了哪些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往往用顺畅优美的语言把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出来,用能够准确体现景物特点的词语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恬静优美、闲适恬淡、凄凉悲伤、雄浑壮阔等;用能够准确表现诗人情感的词语概括其思想感情,如忧愁伤感、闲适恬淡、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等。总之,古诗词主要是通过意境美的渲染最终服务于作者的情韵美。通过分析意境型诗词鉴赏题,助于学生从意境入手去感受、品读其情韵,从而能深刻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结合诗歌的基础知识, 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写作技巧
示例 2:(2007年江苏卷)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问题:“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这类题型可归类为分析技巧型,其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诗人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有什么样的效果?请赏析这首诗某一联的修辞手法?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样的,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方面的技巧;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抒情形式方面的技巧等。课标也指出鉴赏诗歌要了解诗歌的基础知识,如体裁、表现手法、格律等知识。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写作技巧,而通过对这种技巧的理解更有利于体会作者的艺术构思及其思想情感。
三、结合学生语言品味能力, 考查学生的语言感悟、炼字功夫
示例3:(2012年江苏卷)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问题: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这类属于鉴赏炼字型,其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的某联中的某字用的好,好在哪里?此诗某句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艺术金字塔的塔尖。古人写诗炼字,力争一字传神,常常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色彩词、叠词以及词类活用上狠下功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范例,在古典诗歌创作中可谓俯拾即是。对文字的推敲,说到底是对思想感情的提纯。抓住了这些词语,就抓住了寻找所炼之字的关键。阅读古诗词就要做到咬文嚼字,读读品品,这样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感,从而更好地体悟诗词思想的能力。
四、结合学生的整体阅读观, 考查学生整体感知、鉴赏评价的能力
示例4:(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题: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这类可归结为综合赏析类,其常见的命题方式有:你对此有何看法?你认为怎么样?这类题型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及其个性理解,其开放性大, 答案多元、主观性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关注到学生的内心情感的体验。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诗歌属于文学作品的一种形式,因此鉴赏诗歌决不该只抓住一鳞半爪或只言片语就加以分析,应先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深入到具体细微处。上面的例子就是侧面考查学生是否能从整体的角度去感知诗歌、把握诗歌,从而考查学生鉴赏和评价诗歌的能力。
关注题目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思路,有助于较快切入文本,回答问题也更容易。
诗题是诗歌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提供给读者窥视诗歌内容的独特视角。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而我们的学生在揣摩语句时,往往无视标题的暗示,而就具体诗句片面分析领悟。
例:颈联颇有韵味,请揣摩表达的情感。(2分)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学生答案】自己被贬沉沦处境不佳,感到对不起亲人,诗中表达辛酸惭愧之情。
分析:得1分。作者是写了自己被贬沉沦而惭愧心酸之情,因为有标题“喜外弟卢纶见宿”,可见作者对表弟相见频的感激,自己有“喜”亦有悲。
【参考答案】因为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诗人自己感激而喜;而因为处境不佳,诗人自己面对亲人频见而愧。
启示:标题的动词暗示了文章的事件,而形容词往往暗示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由此可见,诗歌的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只有首先借助对诗歌标题的分析才能窥见诗歌中蕴涵的丰富信息,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诗歌的标题具体的作用有哪些呢?
一、通过标题,可帮助弄清诗歌的题材,揣测诗歌大体内容。
送别诗的标题多带“赠”和“别”,如白居易的《南浦别》,杜甫的《赠别》,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从标题可以得知诗歌的大体内容不外乎: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再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王维《使至塞上》,李白《塞下曲》,通过标题很明显可以看出题材是边塞诗,内容大概是: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以及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标题看出题材是咏物诗,咏物诗内容:实写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所处环境,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人的精神品质。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二、通过标题,可帮助捕捉诗歌选用的意象,把握诗歌蕴含情感。
准确的把握诗歌的意境,就能够很好的鉴赏诗歌。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含着“意”(主观思想)和“象”(客观景物)两个方面,意境就是由这两方面自然而有机融合而成的。很多诗歌的标题本身就直接用诗歌的意象命题,有的诗歌甚至在意象前直接加上表明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这都有利于我们借助诗歌的标题就能大体上把握诗歌蕴含的情感。如陆畅的《惊雪》:“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晖。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诗题的“雪”就是诗歌的'意象,即思想情感的载体。“惊”,惊讶,惊叹,借雪花飞舞的冬景,表现出诗人热爱自然风光、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标题借“乌衣巷”这个具体的“象”的今昔变化来表现“意”———写出感慨历史的变迁和豪门贵族的兴衰的情感。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标题可看出借“山寺桃花”这个“象”表现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三、通过标题,可帮助体会诗歌的构思,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考查各级各类考试中的诗歌鉴赏题,不难发现,对写作手法的考查始终是重中之重。因为写作手法的选用往往最能显现诗人的艺术匠心,也最能体现某一首诗歌构思的特色。分析诗歌写作手法的方法有许多,扣题分析法是其中之一。如卢纶《山店》: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流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题目问,这首诗题为“山店”,全诗是怎样写山店的?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要求考生分析其写作上的特点。即使不是做考题,而是自由鉴赏,我们只要养成了读标题的习惯,也可能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既然是以“山店”为题,那它就必然是本诗的写作对象。可诗的内容:长而又长的山路,何处是个尽头啊?潺潺流动的溪水,到处都可以听到。山风吹动树叶,山中小犬低吠,隔着秋云隐约看见有几户人家。仔细思考不难发现作者的构思,行色匆匆是因为天色将晚而不见山店;写水写山是借大山的空旷、寂静反衬不见山店的焦急心情。“山犬”自然是山店中的犬。“松火”自然是山店中的火。诗人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巧妙地暗示了山店就在前面。间接写出了诗人的心情由不见山店的焦急,到听到狗吠后充满希望,再到看到松火想到即将到店时的欣喜。再进而想到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个对象的,就不难发现本诗的写作手法侧面烘托。在这里,诗人无论是对“山店”的描述,还是对自己心情的表达,都不是正面着墨,而是侧面烘托。
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高考诗歌赏析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利用各种方法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那就从关注诗歌的标题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