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庭树新阴叶未成,玉阶人静一蝉声——唐·韩偓《夏日》
2、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唐·刘长卿《听弹琴》
3、静言思之,寤辟有摽——先秦·佚名《柏舟》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5、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6、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唐·王维《酬张少府》
7、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汀烟轻冉冉,竹日静晖晖——唐·杜甫《寒食》
9、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宋·陆游《破阵子·仕至千钟良易》
10、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唐·王昌龄《太湖秋夕》
11、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12、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唐·孟浩然《初秋》
13、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宋·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14、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宋·朱淑真《卜算子·咏梅》
15、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宋·柳永《蝶恋花·凤栖梧》
16、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南北朝·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7、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宋·王炎《江城子·癸酉春社》
18、莫道幽人一事无,闲中尽有静工夫——唐·吕洞宾《绝句》
19、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宋·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20、高轩当滟滪,润色静书帷——唐·杜甫《雨四首》
21、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唐·杜甫《月三首》
22、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唐·白居易《池上早夏》
23、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唐·罗隐《梅花》
24、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唐·李白《从军行》
25、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唐·郑谷《鹭鸶》
26、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先秦·佚名《氓》
27、静掩兰房,香铺卧鸭烟罢唼——宋·杨泽民《华胥引·征车将动》
28、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9、夜静星河出,耿耿辰与参——唐·顾况《游子吟》
30、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清·律然《落梅》
31、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32、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宋·吴文英《满江红·翠幕深庭》
33、香随静婉歌尘起,影伴娇娆舞袖垂——唐·温庭筠《题柳》
34、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唐·韩翃《同题仙游观》
35、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宋·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36、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唐·罗隐《咏月》
37、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38、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唐·崔颢《入若耶溪》
39、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宋·汪元量《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40、门静人归晚,墙高蝶过迟——唐·温庭筠《春日》
41、凝然愁望静相思,一双笑靥嚬香蕊——唐·魏承班《木兰花·小芙蓉》
42、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唐·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43、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44、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宋·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45、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46、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唐·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47、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卷馀香袅——宋·寇准《踏莎行·春暮》
48、好摅怀,堪寓目,身闲心静平生足——唐·顾夐《渔歌子·晓风清》
4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50、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唐·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51、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宋·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52、凡鸟爱喧人静处,闲云似妒月明时——唐·司空图《山中》
53、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宋·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54、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宋·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55、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唐·温庭筠《早秋山居》
56、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唐·杜甫《垂老别》
57、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唐·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58、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唐·王维《桃源行》
59、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唐·王维《青溪/过青溪水作》
60、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唐·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61、藏莺院静,浮鸭池荒——宋·仇远《声声慢·藏莺院静》
62、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
63、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唐·卢纶《晚次鄂州》
64、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五代·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
65、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宋·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66、东风静、细柳垂金缕——宋·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67、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唐·杜甫《曲江对雨》
68、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唐·杜牧《西江怀古》
69、洞连非俗世,溪静接仙踪——唐·薛能《桃花》
70、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金·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71、庭院静,空相忆——宋·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72、夜寂静,寒声碎——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73、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宋·柳开《塞上》
74、静里悠然心自乐——元·许有壬《蝶恋花·万象森森天漠漠》
75、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宋·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76、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唐·杜甫《秋兴八首》
77、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唐·李颀《琴歌》
78、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79、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先秦·佚名《柏舟》
80、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宋·程颢《秋日》
81、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82、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83、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韩愈《山石》
浣溪沙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①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②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③夕阳:落日。
④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⑤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⑥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⑦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⑧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⑨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译文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然后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然后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然后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然后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然后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然后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然后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清漏将短。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桂华又满。闲步露草,偏爱幽远。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此行重见。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两眉愁、向谁舒展。
周邦彦精通音律,晚年被宋徽宗任命为国家最高音乐机关──大晟府提举官。他同当时任大晟府协律郎的晁端礼、撰制万俟咏一起,讨论古音,制定古调,增演漫词,创制了许多新曲。《绕佛阁》,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宦途失意、流落他乡所引起的倦客之悲和对故友的怀念。上片写入夜以后,“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四方的灰尘收敛了,在远处耸立的楼台的灯火映照下,佛寺的影子与词人所寄居的旅舍,轮廓分明地呈现出来。“清漏将短。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夜阑人静,更漏声渐渐短了起来,诵经之声与书签掀动经页之声,令人十分生厌。“桂华又满。闲步露草,偏爱幽远。”桂华,月亮。又是月圆时候,词人步出室外,漫步在沾满露水的草地上,朝偏远幽深的地方走去。“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清婉的花香,在作者周围浮荡,举头望去,城墙投下的阴影,曲折连绵,一直伸展到河岸边上。
下片,“倦客最萧索”,对上片加以总结,然后,通过“舟下如箭”,引出“故友难逢,羁思空乱”的感叹:我这个疲倦的旅人,是多么冷清孤独!带着几分酒意,靠在挂着柳丝的小桥上。这好像在汴京隋堤,送别友人时,站在横跨水面的虹桥上,目送着灯火在波浪里颠簸,船儿箭一般地向下游驶去。汴京的景物可以重见,可老友却难以相逢了,心绪纷乱;堆积在两眉间的愁恨,如何消解呢?此年,作者已六十一岁,五年过后,即在南京与世长辞了。
就四声、韵脚与句式长短来看,下片变化很大,五、七、九字的句式,占据主导地位,只是在后面穿插使用三个四字句。感情比上片有明显变化,节奏也变得急骤而有较大的.起伏。领字,如“厌闻”、“望中”、“还似”、“看”、“叹”等,在词中起着穿针引线、转换语气的作用,更增添了音节的激越。这样的节奏和句法,都是随着声情变化而来的。而且与词的内容结合得十分紧密,非洞晓音律的音乐家,是不能做到这一步的。夏承焘在《唐宋词字声之演变》中说:“此(指本词上片)十句五十字中,‘敛’上去通读,‘池’、‘动’、‘迥’阳上作去,‘出’清入作上:四声无一字不合;此开后来方千里、吴梦窗全依四声之例;《乐章集》中,未尝有也。”字声的讲求,与词调的发展,与声调谐美、声情相宜的要求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词律发展的必然过程。从温庭筠词开始,不仅讲求平仄,而且兼顾四声的运用;晏殊、柳永开始严辨上、去声,柳永尤谨于入声,而且对四声的运用,更加严谨。到周邦彦,对于四声的运用,已完全成熟并善于变化。正如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所说:“读先生之词,于文学之外,须更味其音律。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宜,清浊抑扬,辘轳交往。”这首《绕佛阁》,便是很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