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自小刺头①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③凌云④始道⑤高。
作品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
③直待:直等到。
④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
作品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篇二: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1,立根原在破岩中2。
千磨万击还坚劲3,任尔东西南北风4。
诗词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诗句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篇三:《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在这首诗前两句赞叹小草生命力顽强,后面两句呢意思是晴空下,翠绿的野草连成一片淹没了古道,伸向远方,连接着荒凉的古城。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就像如画里,山晓望晴空肯定。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肯定。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隆替。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明代诗人张九一曾加入过李攀龙的诗社,被列为“经典诗句后五子”之中,其诗秀拔流逸,英气奇崛。此诗是他搭船经长江三峡至江西九江途中,饮酒而观山水但仍然难消胸中郁闷心情的作品。
回答者: 麻雀要革命等级:中将时间:零九-零八 零八:零三《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气象晚来秋肯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肯定。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肯定。随便春芳歇,天孙自可留肯定。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肯定。 银筝夜久周到弄,心怯空屋不忍归肯定。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肯定。 秋风吹不尽,老是玉关情肯定。 何日平胡虏,夫君罢远征肯定。生命力旺盛的诗句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就像如画里,山晓望晴空肯定。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肯定。
诗人在船上借酒释愁,想到自己那不值得珍视的身体也就更为放得开。《晋书》中载嵇康自视其身体为“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但他对《广陵散》不能流传下去却深为惋惜。儿行千里母担忧诗句 儿行千里母担忧歌词 张九一能抛开生去世大念敞开胸怀,故能酒照喝,事照做,人照骂,仍然一个刚直不阿的词客酒人兼官员。“楼台三峡月,鼓角九江春”,是诗中的过渡句,言说他沿江而下的经历,但用一“月”字一“春”字,却赋予了此句不平常的'内涵。生命力旺盛的诗句 他作为山水游客不仅在阅览山水古迹,也在体会着长江的汗青和长江上无数风流人物的故事,这便自然引出后面诗句的感慨。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2、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作者:佚名
3、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生气通天论》
4、世谓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试以物类验之,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论死篇》作者:王充
5、墨家之论,以为人死无命;儒家之议,以为人死有命。言有命者,见子夏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言无命者,闻历阳之都一宿沉而为湖(;秦将白起c赵降卒于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皆死。《命义篇》作者:王充
6、人莫不以其生生,而不知其所以生;人莫不以其知知,而不知其所以知。《侈乐》作者:吕不韦及门客撰
7、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有死生寿夭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命禄篇》作者:王充
8、命当贫贱,虽富贵之,犹涉祸患矣。命当富贵,虽贫贱之,犹逢福善矣。《命禄篇》作者:王充
9、故命贵,从贱地自达;命贱,从富位自危。《命禄篇》作者:王充
10、命与时也。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知者归之于天,故坦荡恬忽。《命禄篇》作者:王充
11、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作者:韩愈
12、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祭十二郎文》作者: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