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月的诗句及赏析摘录100条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带月的诗句及赏析摘录100条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2、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唐·杜甫

3、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唐·王维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

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7、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10、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12、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清·梁章钜

1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对联

14、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唐·刘禹锡

1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16、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清·张惠言

17、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清·萧诗

18、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1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2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

2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2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2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2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26、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28、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唐·张若虚

2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

3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1、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

3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3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3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3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36、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3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38、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

39、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晋·陶渊明

4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4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宋·晏几道

42、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宋·苏轼

4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4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6、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47、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48、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49、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李梦阳《秋望》

50、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赏析

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的《暮江吟》)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这里作者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床前一片洁白的月光,好像地上铺着一层霜。抬头远望天上的明月,低头不禁想起家乡。本诗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月夜思乡图。

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女主人公早晨起来对镜梳妆,为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变得衰老而发愁,男主人公由于情人不在身边,他感到异常孤单,以致觉得月光也是寒冷的。这两句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很真切。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为了不使田园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陶渊明的诗于平淡中很富有情趣。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自古皆然。既然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