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东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火红火红的,但是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完全跳出了海面,照耀着大海。
2. 此刻整个天空霞光万道,光彩夺目,在瑰丽朝霞的簇拥下,在轻盈云朵的缭绕下,太阳冉冉升起,像一位仪态端庄的少女。
3. 此时,她款步轻移,显得那样神秘而美丽,天色越来越亮,太阳慢慢地上升,同时也卸去了面纱,露出整个脸庞,笑吟吟地俯视着大地。
4. 渐渐地,太阳露出了小半个脸,红艳艳的,好似一位美丽含羞的少女,总也不肯露出她的庐山真面目。
5. 终于,东边天际露出鱼肚白。光线很柔和,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逐渐扩大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红色的锦缎。乍一看,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一眨眼,晨曦就成了深蓝色了。
6. 啊!多么壮观呀!天空顿时变得亮堂堂的,几朵彩霞围在太阳身边,就像几位贴身保镖,整个大海就像换了一件衣服,在阳光下,海水顿时变成了金黄色,远远的望去就像金色的地毯。
7.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终于露出了半个脑袋,像一个害怕陌生人的小孩,躲在大海的怀里。我迫不及待的想看到一颗完整的太阳,太阳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用力的朝海面一跃,跳出了海面。
8. 渐渐地,鲜红的太阳露出了小半边脸,好像一位美丽而又害羞的姑娘,久久不愿露出她那美丽动人的脸儿。这时的天空更红了,好像被红色的墨水染成的,美极了!
9. 远远望去,天地相接的地方仍是一片茫茫的云雾。过了一会儿,白云深处露出了一小片红光,把天边的白云都染成了红色。
10. 初升的太阳,随着饱览这一瑰丽景色的旅游者的呼唤声,若隐若现,若明若暗,翩翩起舞,冉冉上升。
11. 此时,如果恰有一望无垠的云海,景象就更为壮观:天上霞光万道,红云朵朵,下边连绵云海,万顷波涛,色彩斑斓。
12. 您看它,开始的时候多么像一轮金黄色的弦月,镶嵌在地平线上,然后慢慢变成扁圆形。宛如一盏巨大的宫灯,悬挂在东方的天边。
13. 啊!太阳升起来了。此时,它还收敛着自己的光芒,我可以直视它。不一会儿,太阳放射出灼目的亮光,给祖国大地披上了一件美丽的金装。
14. 放眼向东望去,茫茫的天际弥漫着一层轻飘飘的白雾。白雾远处,挂着一片淡淡的,桃红色的云霞。它不那么浓重,也不那么清淡。忽然,桃红色云霞的正中,出现了一个红得可爱的圆球。
15. 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16. 东方的天空,随着繁星渐没,天空的颜色先是灰蒙蒙的,继而由灰变黄、变红、变紫,渐渐地在地平线附近裂开一条缝隙。
17. 一会儿,缝隙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宽,同时越来越亮,几道霞光射向天空,忽然一弯金黄色的圆弧,冲破晨曦,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啊!太阳!太阳出来了!
18.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它在加强着它的亮度。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慢慢地升起来了。
19. 看着东方的天空,那边渐渐地有些发白了,过了一会儿,星星不见了,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淡。
20. 那红从太阳的身边遍及天空中的没一片云彩。那朵朵祥云,多像小姑娘碎花裙上的小碎花呀。像小碎花的主人一样可爱,一样一尘不染。
21. 天边的朝霞红红的,像少女脸上的红晕。太阳慢慢升起,像挑着担子似的,艰难的向上攀爬。每向上爬一步天边的朝霞就更红一分。
22. 几分钟过去了,吹来一阵大风,太阳借着东风,猛地从乌云里钻了出来,那一瞬间,金色的阳光洒在了黄山这一片宝地上,映地我们的脸也金灿灿的。本来灰蒙蒙的天空,霎时间变得灿烂无比。
23. 不久,蓝翡翠旁的镶边比以前更多了,更绚丽了,像一条条彩带把东方团团围住,那是太阳快要升起来了。
24. 天空中间呈现青蓝色,两边淡蓝色,就像一块蓝翡翠。东方有一道五颜六色的彩霞,像一道道金光闪闪的利箭射向天空。
25. 过了一会儿,光悄悄地退去了,太阳闪出了万道金色光芒。天空变得更蓝了,深沉的大海透出了明净,白云也变得有光彩了,显得非常柔和,优美。
26. 10分中过去了,到了太阳该出来的时候了。一朵云霞下面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火红火红的。之后,红点越来越大,当人们看清楚,那就是太阳时,都发出了惊叹声。
27. 天边已经出现了粉红的云霞,眼看一个崭新的太阳就要带着我们崭新的一天从乌云里蹦出来了。
28. 看!天空出现了鱼肚般泛白的太阳,虽然还没有出现一半,可看起来那么纯洁、光明,让人进入无限的遐想当中。
29. 终于,它挣扎了云雾的缠绕,露出了她精致的小脸。这时,东方的上空已是一片金黄……
30. 一瞬间,云朵全染成了桃红色,云雾仙飘,突然天空中浮现出一个金黄色的蛋黄,一露面就被簇拥的云朵衔住了,若明若暗的球体,挣扎着、摆脱着、跳跃着、燃烧着。
31. 忽然从东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道亮光,是那样耀眼的照在海面上,风儿也来凑热闹,吹起了一道道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一条条银蛇,天越来越亮了。
32. 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个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了一个半圆形,就像刚刚从铁炉里夹出来的烧得通红炽热的铁,而且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帐幕撕得粉碎。
33. 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正燃烧着大火,而且在蔓延扩大。
34.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
35. 过了一会儿,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五彩纷披,灿若锦绣。那时恰好有一股劲的.山风吹来,云烟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云海中时隐时现,瞬息万变,犹如织锦上面的装饰图案,每幅都换一个样式。这
36. 我们在黎明的曙色中等待了大约半个钟头,才看到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辉映着朝霞,赛似刚从高炉里倾泻出来的钢水,光芒四射,令人不敢张开眼睛直视。
37. 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
38. 刹那间,它发出夺日的光亮,强烈的阳光,射得人睁不开眼。它旁边的云彩也被镀上一层金边。
39. 慢慢地,一纵一纵地。太阳使劲向上升着。最后,它如释重负般地跳出海面,整个脸膛儿通红的,红得可爱。
40. 渐渐地,太阳探出前额,红红的额头,只是没有光亮。它好像是很重很重似的,一点儿一点儿地从海面升起。
41. 放眼望去,东方天际微微露出橙黄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橙黄色不断扩散,并越来越浓,水天相接处已成为紫色。
42. 太阳离开地平线了,红彤彤的,仿佛是一块光焰夺目的玛瑙盘,缓缓地向上移动。红日周围,霞光尽染无余。那轻舒漫卷的云朵,好似身着红装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
43. 东方泛白之际,我已登上了山顶。只见那旭日东升,从茫茫云海中喷薄而出,顿时四周光芒万丈,蔚然壮观。
44. 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象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45.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
46. 一刹那间,它突然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如一团旺烈的火焰,释放出只属于它的万丈光芒,射花了众人的眼。
47. 我坐在楼顶天台上,等待着旭日东升之景。当雾气缓缓散去,东方开始泛白,那厚厚的天幕仿佛被撕裂开了一条缝……
48. 我想象着日出之景。就在我分神的瞬间,他突然从山后喷薄而出,化作一团火焰,射出万丈光芒。我不禁为着蔚然壮观之景而折服,感慨万千。
49. 待我掉首前望,果然东方泛出朝霞,刹那间,天宇变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瑰丽世界,花絮似的云霞闪烁着金红的光彩,恍如一条硕大无比、满身金鳞的大鲤鱼,横卧在天际。
50. 紧接着,金光喷射,人群齐声欢呼,但见一轮火球冉冉升起,一时间,万道金光,驱云散雾,漫天彩霞漫天虹,漫江春水漫江红,那憩息的卧佛,也仿佛苏醒了,只见他容光焕发,红光满面。
51. 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像个蒙着面纱的含羞少女,最后终于露出了笑脸。此刻霞光万道,把天空染的通红。
52. 这时,太阳惨白中带进一丝血般红的光波,放射出万道光芒。
53. 顿时,天空被映得红彤彤的。大地也被涂上了一层艳丽的金黄色。
54. 太阳越升越高。不知是谁把一块黑云扯在了太阳头上,一道道灿烂的光芒,把黑云下面镀了一层黑色的光柱。太阳终于扯开了黑云,冉冉升向天空。
55. 突然,一个耀眼的红点,慢慢地,吃力地从地平线上跳出来。一瞬间半个太阳溜出了地平线,好像半个光芒四射的光球在一个大盘子里跳动。
56. 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这时,万籁惧寂,突然有了一声鸟叫,划破了这寂静。()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大地也渐渐地光亮了起来。
57. 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向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晶莹耀眼。
58. 一轮旭日,庄严地从水波涟涟、亮光熠熠的海面上升起,而海洋好像在它下面颤抖和脸红起来似的……这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
59. 天空像绷紧的淡蓝色绸缎,清澈明亮地笼罩在海洋和陆地上。嫣红与金黄的透明云彩,簇拥着它。
60. 霎时间,整个鄱阳湖显得生机勃勃,碧蓝的湖面上金波闪烁,白帆点点。
61. 水天相连的地平线上,由淡青变为淡黄色,渐渐又由淡黄变为绯红、深红、金红,紧接着金光四射,跃出一轮红艳艳的朝阳!
62. 先是一角、半圆、全圆,刹时万道金光投向大地,山林亮了,幽谷亮了,溪水也亮了,四野青翠欲滴,阳光普照大地,又是崭新的一天!
63. 等着,等着,天色由黎明的鱼肚白色,逐渐成淡蓝色。大家全神贯注的凝视对面的山峰,中央山脉的顶峰亮了,接着一片霞光四射,只一眨眼,如轮的旭日跃升而出。
64. 掉首望去,身后高耸的天柱峰,染上了片片玫瑰色,重重叠叠的峰峦间,镶起了道道银边,闪烁得如同金蛇狂舞……新的一天开始了。
65. 我站在山顶上,期待着旭日东升之景。雾渐渐消散开来,黑夜的气息也越来越弱。东方泛白,预示着太阳即将露面。
太阳是怎么样描写的'?各位同学,在写
关于太阳的词语
日出旭旭日出东山 日出三竿 日上三竿 日高三丈 三竿日出
日色东升 日头露脸 火轮升腾火球高升 为乌飞升 一轮红日
红日高照 红日当空 赤日当空 赤日当天 赤日炎炎 赤日烫人
丽日当空 丽日高照 烈日当空烈日当头 烈日炎炎 烈日灼烈
日悬高天 日悬中天 日正中天 日色过午 日头炽热 明日高挂
太阳高照 太阳毒辣 骄阳满天 日已中天 日头正毒 日轮当午
太阳当空 艳阳当空 艳阳骄骄 艳阳高照 艳阳普照 春阳灿灿
秋阳明丽 秋阳明媚 秋阳高照 余辉灿灿 令人目眩 色彩斑斓
高悬天空 太阳偏午 雨后晴阳 太阳平西 太阳西斜 太阳偏西
太阳西沉 太阳西坠 太阳入山 一缕阳光 一团红光 一丝亮光
太阳落山 太阳西下 太阳落坡 夕阳正美 夕阳如血 夕阳如丹
夕阳如火 太阳嫣红 夕阳欲坠 晚霞夕照 艳艳阳光 放射光芒
夕阳将坠 夕阳将落 夕阳西坠 夕阳西照 夕阳将沉 夕阳斜照
夕阳映照 夕阳残照 夕阳晚照金光万丈 光芒四射 光芒万丈
夕阳西落 夕阳西下 夕阳西沉 夕阳入山 夕阳余辉 残阳似血
残阳如血 残阳夕照 残阳消尽朝晖满地 金色阳光 金光耀目
斜阳淡照 斜阳落山 红日平西 红日西斜 红日西坠 红日西沉
日近黄昏 日头西落 日头偏西阳光直射 日光斜射 朝晖灿烂
日影西斜 日傍西山 日头西斜 日头压山 日头西沉 日头西坠
日薄西山 日落西山 日头刚落阳光暴热 阳光炫耀 阳光西斜
日落西天 日出日落 金乌西坠 落日熔金 落日余晖 西山日落
一轮斜日 一抹夕阳 一缕夕阳阳光耀阳 阳光艳丽 阳光正烈
徐徐降落 阳光初照 阳光抚照 阳光普照 阳光和煦 阳光明媚
阳光明丽 阳光灿烂 波光粼粼一轮旭日 喷薄欲出 喷薄而出
红日欲出 红日未出 红日初升 红日喷薄 红日艳艳 旭日初露
旭日初升 旭日东升 旭日临窗旭日将升 旭日当空 晓日初升
烈日灼人 日当正午 日头正顶 金盘滚动 一轮朝日 朝阳初升
金辉斜照 万道金光 金光万道 灿烂朝晖 阳光很足 徐徐上升
关于太阳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____李觏《乡思》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王维《使至塞上》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____朱熹《春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____白居易《暮江吟》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____钱福《明日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____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____王之涣《登鹳雀楼》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李白《送友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____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____王勃《滕王阁序》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____白朴《天净沙·秋》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____苏舜钦《夏意》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____吴均《山中杂诗》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____刘方平《春怨》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____佚名《行行重行行》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王安石《元日》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____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____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____王维《归嵩山作》
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____李白《阳春歌》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____袁枚《苔》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____杜牧《金谷园》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____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____程颢《秋日》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____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____杨万里《初秋行圃》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____李贺《将进酒》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____杜甫《秋兴八首》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____佚名《陌上桑》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____郑谷《鹧鸪》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____寇准《咏华山》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____张蠙《登单于台》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____杜甫《江汉》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____李商隐《日射》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____鱼玄机《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____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关于太阳的词语:
No.1 赤日 朝晕 酷阳 落日 红日 炎日 炙烤 炫目 骄阳
No.2 余晖 日蚀 火轮 日食 金轮 暗淡 日夕 落阳 旭日
No.3 残照 阳光 残阳 日出 曦阳 日影 日头 日冕 酷日
No.4 烈日 曙光 和煦 斜阳 艳阳 金阳 斜照 日光 日落
No.5 晨曦 朝阳 斜晖 夕晖 冉冉 明媚 光辉 夕阳 日轮
No.6 曙色 艳丽 红轮 灿烂
No.7 明晃晃 红艳艳 暖洋洋 金灿灿 热烘烘 红彤彤
No.8 太阳落山 夕阳将落 高悬天空 夕阳西坠 日头炽热 一缕阳光
No.9 灿烂光辉 三竿日出 日傍西山 烈日灼人 太阳西斜 放射光芒
No.10 日正中天 艳阳高照 朝晖灿烂 阳光抚照 阳光耀阳 夕阳西下
No.11 阳光普照 赤日炎炎 丽日当空 夕阳欲坠 太阳升高 日已中天
No.12 红日欲出 烈日当空 日悬中天 西山日落 日头西沉 阳光正烈
No.13 日影西斜 金乌西坠 旭日初升 阳光和煦 烈日灼烈 太阳偏午
No.14 日头西坠 一轮斜日 红日初升 日高三丈 晚霞夕照 烈日炎炎
No.15 一团红光 阳光明媚 秋阳高照 旭日东升 金色阳光 夕阳余晖
No.16 阳光暴热 日出东山 太阳落坡 雨后睛阳 一缕夕阳 夕阳余辉
No.17 夕阳如血 徐徐上升 太阳西沉 秋阳明丽 万道金光 太阳毒辣
No.18 骄阳似火 火球高升 光芒万丈 夕阳西照 红日高照 艳阳骄骄
No.19 朝阳灿灿 艳阳普照 艳艳阳光 日正中午 烈日当头 太阳高照
No.20 灿烂朝晖 火轮升腾 烈日如焚 红日西沉 徐徐降落 红日西坠
No.21 太阳入山 日出扶桑 夕阳落山 日出旭旭 一轮旭日 金光万丈
No.22 残阳似血 阳光西斜 日衔山脊 太阳偏西 日头正顶 一轮红日
No.23 日近黄昏 夕阳晚照 朝晖满地 夕阳将坠 青山衔日 朝阳火红
No.24 朝阳普照 残阳消尽 日光斜射 日出三竿 日头正毒 日轮当午
No.25 山衔落日 日色东升 霞光万道 金光万道 赤日当空 秋阳明媚
No.26 日头露脸 阳光初照 余辉灿灿 夕阳如丹 夕阳衔山 朝阳初升
No.27 赤日烫人 夕阳正美 太阳嫣红 日落西天 日出日落 红日当空
No.28 阳光艳丽 金光万缕 太阳高起 一丝亮光 红日喷薄 红日西斜
No.29 旭日临窗 日色过午 金盘滚动 红日高悬 丽日高照 落日衔山
No.30 太阳西下 夕阳西落 旭日当空 骄阳满天 一轮朝日 金辉斜照
No.31 为乌飞升 日上三竿 夕阳斜照 残阳夕照 夕阳入山 晓日初升
No.32 喷薄欲出 阳光炽热 明日高挂 阳光很足 金光耀目 雨后晴阳
No.33 夕阳如火 旭日将升 喷薄而出 夕阳残照 斜阳落山 日头偏西
No.34 日头西斜 太阳西坠 一抹夕阳 夕阳将沉 红日未出 落日熔金
No.35 红日艳艳 日当正午 光芒四射 阳光暗淡 阳光明丽 残阳如血
No.36 色彩斑斓 赤日当天 太阳平西 夕阳西沉 夕阳映照 阳光炫耀
No.37 落日余晖 令人目眩 日悬高天 阳光直射 旭日初露
描写太阳的诗句:
No.1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袁枚《苔》
No.2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谢榛《渡黄河》
No.3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刘昚虚《阙题》
No.4 终日厌厌倦梳裹。——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No.5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No.6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李白《短歌行》
No.7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
No.8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No.9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No.10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No.11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No.1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No.13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鱼玄机《赠邻女》
No.14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No.15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No.16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No.17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刘叉《偶书》
No.18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No.19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No.20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No.21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No.22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苏轼《花影》
No.23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No.24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
No.25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No.26 明日落红应满径。——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No.27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No.28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No.29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No.30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李商隐《隋宫》
No.31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No.32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徐元杰《湖上》
No.33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No.34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No.35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No.36 风柔日薄春犹早。——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No.37 年年社日停针线。——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No.38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高蟾《金陵晚望》
No.39 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No.40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王令《暑旱苦热》
No.41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No.42 霜日明霄水蘸空。——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No.43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No.44 晚日寒鸦一片愁。——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No.45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No.46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No.47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杜审言《渡湘江》
No.48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No.49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No.50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王士祯《真州绝句》
No.51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刘长卿《别严士元》
No.52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戴复古《江村晚眺》
No.53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No.54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No.55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No.56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No.57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No.58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No.59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No.60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No.61 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No.62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No.63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No.64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No.65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No.66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No.67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No.68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No.69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No.70 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No.71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No.72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No.73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No.74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No.75 风日迟迟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No.7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No.77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No.78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