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天的诗句和作者锦集90条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写春天的诗句和作者锦集90条

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它们全身嫩绿嫩绿,远看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下文是一些写春天的诗句以及诗句的`朝代作者和诗名,欢迎大家阅读!

写春天的诗句写出朝代作者和诗名篇1: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4、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金门答苏秀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6、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初春小雨》

7、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8、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9、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10、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1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12、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清明二首》

13、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5、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16、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17、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1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19、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2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21、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春日》

22、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2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2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26、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27、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2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9、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

30、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3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宋·苏轼《春宵》

32、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33、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

写春天的诗句写出朝代作者和诗名篇2:

1 《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4 《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6 《春夜喜雨》——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

7 《渔歌子》——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8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9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10 《乌衣巷》——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

12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3 《忆江南》——白居易(唐)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4 《题都城南庄》——崔护(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15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6 《江南春》——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7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8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9 《春日》——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20 《游园不值》——叶绍翁(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1 《村居》——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归.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2 《春晓》————孟浩然 (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3 《晴景》—— 王驾(唐)

雨前初现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疑是春色在邻家.

2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7、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8、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9、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5、《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7、《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8、《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0、《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净沙·春

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译文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子里静悄悄。院外黄莺啼鸣,春燕飞舞; 小桥之下流水飘满落红。

注释

⑴和风:多指春季的微风。

⑵阑干:即栏杆。

⑶帘栊(lóng):窗户上的帘子。李煜《捣练子》:“无赖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栊,窗户。

⑷啼莺舞燕:即莺啼燕舞,意思是黄莺在歌唱,春燕在飞舞。

⑸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赏析

这支《天净沙·春》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体现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全曲句句不离春天的特征。“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也就是说,作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光背景画面。在这一句里,作者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这样的画面很美:明媚的春光里,春山润泽,春日融融,春风和煦,怡然与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近写,词人从远处的“春山”转为写近处的“楼阁”与“院中”的景物。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的“阑杆楼阁帘栊”也是与别个季节截然不同的,无不映照着“春山”的新绿,沐浴着“暖日”明媚,披拂着“和风”的温情。站在楼阁上,站在在窗子前,凭栏而立欣赏春光,是一件惬意的事。“杨柳秋千院中”一句,幽静雅致的小院,那小院里有傲然的白杨,有婀娜的垂柳,特别是那树下的秋千悠然的荡来荡去,仿佛有妙龄少女们的欢声笑语传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这结尾两句,词人的目光又从庭院里转移到晴空中,转移到旷野上,渲染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氛围。春树枝头,黄莺在悠扬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闲地飞舞;旷野之间,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桥下淙淙作响,落英在微微的春风中静悄悄地飘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显得和谐,更显得意趣盎然了。

这首以“春”为题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画,寥寥几笔,清丽隽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据自己的仔细观察、体验,写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调。

和乐天春词

唐代: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译文

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走到庭中查数新开的.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注释⑴春词:春怨之词。“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⑵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一作“粉面”。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⑶蜻蜓:暗指头上之香。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天涯

唐代: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译文

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

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注释

天涯:一指此处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

天涯:二指此处特指具体的天边。

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可以读古音,也可以按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通例上读今音。

莺啼:莺鸣。宋辛弃疾《蝶恋花》词:“燕语莺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啼”字语意双关啼叫和啼哭。

最高花:树梢顶上的花。也是盛开在最后的花。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天津桥望春

唐代: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译文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

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

注释⑴天津桥:即洛桥,简称津桥,是洛水上的一座浮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是洛阳名胜之一。

⑵风丝:微风。斜:韵脚念xiá。

⑶翠辇(niǎn):皇帝乘坐的车子。这里借指皇帝。

⑷宫莺(yīng):泛指宫中所栖之鸟。上阳:上阳宫,唐高宗时建造,在洛阳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桥附近,高宗常居此听政。

赏析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荡。这美好的自然春光,不减当年,自然令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非昔比。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已不能再见到了。宫殿重门紧闭,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而今一片寂落,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面对着这番情景,诗人自然是心潮起伏,感叹万千。

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淡泊。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两句,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三、四句转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岁岁春天重临,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这正是以乐景写哀,因而“倍增其哀”的手法,较之直抒胸臆,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金殿闭”是诗人“望”中所见,但苑内的凄凉之状,毕竟是“望”不到的,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飞出墙外寻觅春光,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这一细节,是诗人“望”中所见,因而落笔极为自然,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诉说的深沉感叹,含而不露,淡而有韵,堪称全诗中精彩的一笔。

春思

唐代: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译文

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之绿。

当你怀念家园盼归之日,早就思念你而愁肠百结。

春风啊你与我素不相识,为何吹进罗帐激我愁思?

注释

⑴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

⑵秦桑:秦地的桑树。秦,指陕西省一带,此指思妇所在之地。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⑶君:指征夫。怀归:想家。

⑷妾:古代妇女自称。此处为思妇自指。

⑸罗帏:丝织的帘帐。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春风

清代:袁枚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译文

春风就像贵客一般,所到之地立刻繁华起来。

春风吹来时融化千山的积雪,吹过后留下万国的花香。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春雨

唐代:徐凝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译文本该是阳光明媚的春日却是连日阴雨,乌云笼罩大地连日的大雨将堤坝冲毁。

昨天感觉天气良好就启程上路,不成想让这大雨阻了前路停滞不前。

注释花时: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红锦:红色名贵的绢织品。

徐凝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春草

唐代: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译文

1。托:依赖。

2。萋萋:草长得茂盛的样子。“春草生兮萋萋”,“山中兮不可久留”。春草催人归家,所以称之为“无情物”。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