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失而复得的诗句汇编66句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写失而复得的诗句汇编66句

读 云

最好是炊烟袅娜时分,暮鸟匆匆归林,这时候,西端头的天空便悄不声地成了一个由极神秘的导演控制的大舞台。

斜躺在洞庭湖堤岸旁,闻着太阳晒香了的山坡上隐隐渗来的草香,杂念都蒸发去了,就纯净了心与眼,读黄昏的云。

紫金光束之后,金刚之声碎步踏来,刀剑翻飞之中,儿时的朋友笑眯眯地跳入眼帘。那是多么阳光灿烂的友谊哦,泥巴筑成的兄弟屋是否还在那遥远的故乡?看红云飞卷,也许能捎去久远的问候呢。

有微风自天际刮来,云的舞台又变幻了情节。

天上宫阙,玉树临风,广袖舒裙飘飘然仙女回眸。这次第,浑然演绎了某年某月某日怦然心动的故事。那方淡紫色的香帕,恍惚又捂住了双眼。伤心不止是一种心痛之后很仁厚地祈祷:好人一生平安。

这时候,远处的三两头水牛懒懒地觅着食,只可惜没有牧童吹着横笛。

云依然在蔑视任何主宰中自由自在地宣泄浪漫挥洒哲理。

我看云,有后宫佳丽三千的娇娆妩媚,也有浩然勃发之阳刚大气。黄昏,赋予云精灵神异;云,给了黄昏艺术秉性。

不知谁牵了夜幕的一只角,云在惊异之中给了我最美的一瞬,灿烂和动人也许是需要用心去悟的。

读 月

读月是要一点点条件的。心中物横欲流,或是权倾权轧,又或者三分盐两分醋的盘存,就不宜去读月了。那样,月弯月圆都会映出浊臭来。读月又无旁的苛求。没有荷塘的写意和深谷的幽情都不必在意。只需在江岸边踏着碎步,将唐吟宋句在脑海里沉淀,和着湖上清风,就可以慢慢地读月了。

沿着湖边小径,三二友朋,或是独自一人;一方沉淀了浮华,也许夹着伤感,当然最好是松弛空旷的心境,更是可以美美地读月。不必去想嫦娥、吴刚之类老掉牙的故事,也不必做“玉盘”“牛乳”一般的诗句。揣一颗失而复得的童心,跟着月的柔步,踱着想象的'脚,走出白日里的庸俗,以月色一般眼看着太空的玄妙,用月一样的深邃审视苍生的变幻。

读月,明明暗暗中就读出了童年的故事,读到了浪漫或者伤痛的情感。如果有一方草坪静卧着,随月漫去,便似灵魂裸着,窃窃沐浴了一场。心也便松松活活,无拘无碍,宽宽阔阔得很了。

独处,把月读得淋漓尽致。三二人同游同读,亦可读出夜的灿烂心的欢悦。一轮平常月,隔着云隔着心,有许多无奈,坦坦荡荡走近她,真真地读了,她便亲切随和得很。这就是月的高绝之处,有品格但不荒诞,有性情但不流俗,有内蕴但不张狂。分明是人永久要敬重和学习的呢。

读 雾

居住在湖近旁的日子很多,见惯了狂风怒号,也见惯了一波如镜,便时常忘了它的伟岸;倒是在湖岸边不经意地流连,有了些许触动,感应到某些灵性的东西。

那一回,是在湖边一箭之遥的一座山里悟出来的。

临近峰坡,阳光时明时暗,有一丝青雾袅娜于凹处。待云蓬勃、风息宁静时,雾便神神秘秘地游出来,成群结队,相拥相抱,绝无拘束地漫出山坳。细领略,似看如戏人生,舞台上舞台下,戴面具或不戴面具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再看,又似老子出函谷关,庄子鼓盆而歌,奥妙之多只在茫茫云雾里。

这是雾喧腾的日子,并非时时可见。此时便是不速之客的造访,山坳里尚无回应。

就等雾。

看山色平常,树木无异,远近高低无有奇绝,如寻常日子,淡淡似水。就想那雾真是不凡,稍一朦胧,山上山下恍如异变,让人生出万千想象。好比尘世嚷嚷,人迹混混,明眼处欲念如垢,虞诈似刃,倒不如保持些许间距,友善添一分,俗浊去一丝,相融相生,尚存乐趣。

读雾,是读一种人生艺术的翻版;品雾,倘沁出清凉新鲜,便漾了人情的滋味。

等雾,其实是等待领悟。

读瀑布

山里本有一泓瀑布,长年不绝;今年断了,不再喧腾。山壁的印迹,还有厚厚的湿意,仿佛山的伤感。立定于山脚,在碎石间凝望,有困顿如雾,源头必是演绎了哀愁的故事呢。

就想了生命源。山的生命源在绿色的深处,人的生命源呢?

哲学家把思考当做生命源,文学家把笔墨当生命源,科学家在地球的奥妙中寻找生命源,音乐家的音符里跳跃着生命源。

在一次异地故旧重逢之后,友人飞鸿直下:“这份聚首,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心灵的滋养……我们见面了,掏心了,且像预期的那样美好。‘友情绝对是一种生命源’你如是说,可我更愿意认为那就是血液。 ”

曾经蜗居逼仄,不堪

寂寞夜里,有如星的情义相伴,我们还会苍白么?

在枯了生气的山壁下,我与山言:瀑布只是暂去休歇了,去寻寻她的源吧,寻到了,会还你往昔风采的。

读晴雨

印象中,一年365天,太阳“出巡” ,金光四放的日子不会超过150天,至少在我所居住的湘北丘陵地区是这样。譬如上周,老天“苦着个脸”三天了,另三天干脆“泪飞顿作倾盆雨” 。也不知所“悲”何事。

感觉器官灵敏一些的人,对天气的变化颇敏感。阴雨绵绵,人的精神也蔫蔫的;艳阳相拥,人便“新鲜”起来,连眼睛也明亮起来。遥想当年薛涛、李清照们“凄凄惨惨戚戚”的诗词,多半是雨中和着冷风写就。

阳光灿烂的日子,自然宜歌宜舞,但是在阳光不灿烂的日子里,又该如何面对那一份阴沉和冷寂呢?人生百年,又有多少从气象到人际到境遇的不“灿烂”呢?

天象原本只是一种征兆和感觉;心情,由世态人情所调动的标尺却分明投影了生活的灿烂与阴暗。

怀才不遇,冷暖炎凉,浊俗环境,清贫交迫,便把朝辉夕阴映得冷漠了。

有过太多的高人指点过此中迷津,光荣与正确写满了天幕,只是不灿烂的日子依旧陪伴着“不灿烂”的人儿。

其实,很简单,不灿烂便是不灿烂,用不着阿Q十足。把不灿烂从头到脚灌足了,然后用不屑和达观一点点挤对它,也不妨回赠一点给制造不灿烂者,然后大盏吃酒,大声唱喝,大气行止,偏在阳光不灿烂的日子里像调点鸡尾酒一般搅和自己的情绪直至旋出开心一笑,看天地人生万千变化,到头来殊途同归,天堂地狱谁上谁下还未可知哩。

别说小小蜗居小小处室,即便世界,不过“小小环球”一个。银河系、外太空、 UFO,无垠无际的未知和未来,给我们的灵魂留着无限的空间。那才是真气魄、大人生。

雨中有异声入耳,是否“太空”之声?

读远方

收拾好行囊,才发觉有一丝异样的感觉袭上心头。平素习以为常的一切,此时却分明有了灵性,有了依依惜别的神情。

要去远方,沿着长江与洞庭湖交汇的上水,一直走;或者顺着江流,往东海去;山水迢迢的那一方,似乎时装表演般不时换一种模样,亲切的,肃穆的,熟悉的,陌生的,让人生出许多联想。远方终归是有诱惑力的,因为朦胧,所以新鲜;又因为新鲜,人便产生向往。

水是活的,方生魅力;人在变化中,方不至老化。有诗人曾说:“蜘蛛隔着蛛网/对世界张望/以为这世界/全在它的网里/世界看这蜘蛛/和它的蛛网/无非是网里有蜘蛛自己。”或许我们都有过“蜘蛛”的心态,只是未曾承认。去远方,就有了突破视野的机会,不至于蜷缩在一隅做“蜘蛛”的幻想。

前人把“万里路”当做教科书,那里面的确有人情百态,奥妙无穷。行过万里路,必体验千般冷暖,人的心总是难料的,但一切都丈量过后,还有什么不能洞穿呢?

今天的远,也许正是明天的近;今日之近,也许不多时日已经十分遥远。永远可以亲近的是真实的大自然,应当加以距离的,倒是花花绿绿假面具之下的人心。

一卷唐诗,一册宋词,一双透彻的眼,一颗韧性的心,头顶一片开朗,脚踏一寸坚定,就这么上路,就这么远行,就这么走向未知,生命总该有些收成。

形容人生迷茫的诗句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3、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6、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7、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0、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拓展阅读:形容迷茫的句子

1、我迷茫了,于是有人说,迷茫是彷徨;迷茫是沙漠吗?于是我便试着彷徨;炙热的风吹来99万沙粒,铺天盖地而深不可测;来时的路呢?是丢弃了我还是被我丢弃了?那远处的一片树林,却又飘渺的像海市蜃楼。

2、一直于不能很好的感受到一些生活的中的幸福 快乐有些迷茫,有些担心,希望自己能好好的走下去吧,以后真的要自己一个人了,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心底的一点感触。

3、我问上帝:怎样才可以对悲伤的事情一边笑一边忘记?上帝回答:把自己弄的疯掉。我就像那漂流瓶中的纸条,前途一片光明,只是没有出路。

4、回首过去,我万般无奈,展望未来,前途又总是很渺茫。玫瑰花安静的盛开,紫罗兰安静的谢了。也草安静的蔓延,一丝沉没与压抑,却有品味。我沉默,不再离去。

5、如果我知道我所要错的,那么我将会珍惜我拥有的一切,人生不过是得到后失去,然后失而复得的过程。有一些失去了,仿佛秋天枯萎的花瓣总会有新开放的机会,而有一些错过了一时,就错过了一生。

6、我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只是现在迷茫如果将来赚了钱,到底是为了谁。昨天试着没联系她,心里空落落的,忍不住来论坛发下牢骚。

7、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亮的 溜掉的小鱼,总是最美丽的错过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总是最懂我的 我是始终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8、人对清澈见底的东西往往不再尊重与欣赏, 而只会对冰山上的一粒尘埃表示遗憾。

9、我真的很迷茫而且很纠结,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但是那时不懂,什么都不懂,妈妈在好姐妹和我面前从来不忌讳。

10、也可能会因你迷茫哭泣拥你入怀安抚,却仅止于此。也许平日里的他是个浪漫多情的男人,但到了你面前却不会做出任何越格的事情,你们只是在玩笑中亲密,在玩笑中虚拟你们的情感。

1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汉皇爱好美色,想得到绝代佳人,做皇帝统治天下多年,却一直找不到最理想的美人。开篇两句看似寻常,含量却极大。作为一国之君,不“重德思贤才”,却“重色思倾国”,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只七个字,就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确定了全诗情节发展方向。“倾国”一词,本来指能够使全国人为之倾倒的美色。《汉书·孝武李夫人传》载,李延年向汉武帝引荐李夫人时,曾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但在这里,后人读出了它的另一重意义:“思倾国,果倾国矣!”

“汉皇”,指汉武帝刘彻。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这里借指唐玄宗李隆基。本诗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只开头一句以汉代唐,其它地名人名大都是实的。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出落成人,娇养在深闺里,无人有幸相识。“杨家”,指蜀州司户杨玄

白居易将杨玉环写成以“处子”入后宫,有人以为这是“为尊者讳”。其实不然。白居易并非单纯地批判李、杨的爱情,他是要让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纯洁真挚的基础上,从而体会那一份由爱情毁灭爱情的无可奈何的感伤。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天然生成的美丽姿色,毕竟不能自甘埋没;时机到来的那一天,她果然被选到君王身边。此正白居易《昭君怨》“明妃风貌最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她回眸一笑,就生出百般妩媚、千般娇羞;相形之下,六宫中的美人全都黯然失色。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从“一”到“百”,再到“六宫”,数位的递升,展示了杨妃魅力的不可抗拒,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这里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寒冷的初春,皇帝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柔滑的温泉水浸润着她美玉似的肌肤。 “滑”,是华清宫水的特征,也是杨妃肌肤的特征,同时形象地呈现出晶莹水珠与光洁皮肤互映的情状。“凝脂”,出自《诗经·卫风·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侍奉的宫女将贵妃扶起,她显得娇滴滴的,身软无力;这正是她刚刚得到皇帝宠爱的时候。“恩泽”有两意:一指皇帝宠幸,二指云雨欢会。写云雨欢会,不带色情,而以含蓄丽辞状之,是高明处。

她有云一般的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春宵是那样的美好,只是苦于太短,干脆睡到太阳老高。从此以后,君王再也不上早朝听政了。“春宵”承上,属修辞上之顶真格,同时又开启下文。“春宵”之可贵,正在其短,而李、杨鱼水和谐,爱意正浓,尤觉“春宵”之短。这两句不但写李、杨欢情浓烈,亦含有贪爱怠政之意。因为圣明君主亲躬政事,日夜操劳犹恐有失,决不会贪睡而“不早朝”。而沉溺于个人情欲之中的君主,无论其情欲是否合理,都终非“圣明天子事”。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她享受着君王的恩宠,侍奉君王欢宴,没有一丝空闲。春日之时,随从君王游赏,夜晚之时,陪伴君王共枕。“承欢侍宴”,据《新唐书·杨贵妃传》:“……太真得幸,善歌舞,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后宫中的美女有三千多人,但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于她一身。一句之中,用大小迥异的两个数字,形成对立之势,给诗句增添了表现力。前面“回眸”一联,采用的是递升的夸张,此处用的则是递减,充分写出杨妃得宠之专、受宠之深。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她在华美的房屋中梳好晚妆,更显娇艳,准备着侍奉君王过夜;玉楼欢宴完毕,醉意中更洋溢着春情。《长恨歌》前半部分用了许多“春”字,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李、杨一系列的活动只发生在春天,诗人只是利用了“春”这一原型意象而已。春天是万物萌动的季节,是人的情欲勃发的季节。细细品味《长恨歌》前半部分,我们就会发现,有“春”这一背景作衬托,李、杨的爱情就更加热烈,更显浪漫。“金屋”,指专为女性所修之华美房室。据《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年幼时曾说,如果能娶表妹阿娇作妻子,就给她造一座金房子住。这里是指杨贵妃的住所。“玉楼”,华贵的楼阁,《十洲记》:“昆仑有玉楼十二。”此指华贵的宫室。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凭借贵妃,杨氏一门兄弟姐妹个个拜

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遂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们都改变了心愿,不重视生男孩只想生个千金。杨妃的得宠,居然改变了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观念。白居易如此写,目的很明确,仍是为了显示李隆基对杨妃的宠爱之至,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陈鸿《长恨歌传》通行本云,当时民谣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楣”,门户上的横木,古时显贵之家门户高大,因以门楣称门第。此句指杨家因生女而一门显赫。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骊山的华清宫,高高地耸入云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配合着管弦之乐,她轻歌曼舞。皇帝如醉如痴,整日整夜,看个不够。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歌舞丝竹在缓慢舒长的节拍下,渐趋于平稳,李杨长相厮守的爱情生活,也要就此在尘世间告终。

渔阳

突然间,渔阳叛乱的战鼓惊天动地而来,惊断了宫中演奏的《霓裳羽衣曲》。至此,全诗的节奏和笔调,顿时由缠绵婉转,变为劲健快捷。“渔阳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京城里到处升起了烟尘,成千上万的车辆马匹护卫着皇帝逃往西南。“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长安。“烟尘生”,指发生战事。“西南行”,指逃亡四川。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逼近长安。玄宗带领杨贵妃等,凌晨自延秋门出,随从仅宰相杨国忠、韦见素、陈玄礼、内侍高力士及太子等人;亲王、妃主、皇孙以下,大都从之不及。可知这次逃亡极为仓促。“六军扈从者,千人而已”,情况本来十分狼狈,可是写到诗里,就和历史不一样了。诗中用“千乘万骑”,有“为尊者讳”之意。《傅雷家书》评价说:“写帝王逃难自有帝王气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皇帝的仪仗车驾飘飘摇摇,行进中走走停停。从京城西门逃出,两天才走了不过一百余里,来到马嵬坡。安史叛军眼看就要杀来,逃难入蜀的队伍应该是没命地奔跑,为何行进如此迟缓呢?这是因为“千乘万骑”本不想追随李、杨落荒而逃。这两句反映出军心不稳、人心涣散,含蓄地烘托出兵变即将发生时的气氛,预示着悲剧的高潮即将出现。“翠华”,皇帝仪仗队上树立的'华盖,以翠鸟之羽毛为饰,故名。“百余里”,指马嵬距长安一百多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

护驾的六军不肯前行,又有什么办法呢?在凄楚缠绵之中,绝代美人杨贵妃就这样被凄惨地勒死于马前。“六军”,周代制度,天子六军,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后泛称皇帝的警卫部队。“宛转”,犹展转,形容美人临死前哀怨凄楚缠绵的样子。“

“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诗句以替罪羊之死,委婉含蓄地抨击了唐玄宗。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头上的花钿一件一件掉落地上,无人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一代君王,面对此状,只能掩面痛哭,却无法挽救;回头眷顾,禁不住血泪交流。“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是无助与无奈。既曰“掩面”,又曰“回看”,岂不矛盾?其实,“掩面”是不忍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地离去。这里,一“血”一“泪”,一死一生,衬托出凄惨、痛苦、万般无奈的情状。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

秋风瑟瑟,卷起漫天黄尘,君臣们历尽艰辛,通过盘旋曲折、高入云宵的栈道,才抵达剑阁。“剑阁”,又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小剑山之间,是由秦入蜀的要道。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为蜀相时,命人凿石驾凌空栈道以通行。据历史记载,玄宗幸蜀并不经过剑门关。白居易如此虚构,意在借助剑门关的险峻,渲染一种艰辛的氛围。另外,入蜀之初在六月,七月即达成都,一路上的真实景况也不会“黄埃散漫风萧索”。秋天乃万物凋零、生机消歇的季节,是生命悲剧的季节。从春天到秋天,李、杨爱情也走向悲剧。白居易虚构路途的险峻、时景的萧瑟,无非要与当时动荡的时局,与玄宗衰飒的心境相配合。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峨嵋山下行人稀少,太阳暗淡无光,旌旗也失去色泽。“峨嵋山”,今四川峨眉山。明皇逃蜀,并未经过,这里也是泛用典故。“无光”与“薄”互文,渲染气氛,以衬托人物的心境。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蜀江一片碧绿,蜀山一派青葱,日日夜夜触动着君王的相思之情。上句写连绵不断的碧水青山,下句写李隆基的内心世界。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回肠荡气的相思之情。“朝朝暮暮”,用循环往复的动态变迁,衬托李隆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在行宫里望月亮,是一片伤心之色;空山夜雨里,听铃铛声响,是令人断肠的哀音。这两句诗不直说唐明皇伤心断肠,而以悲凉之景,烘托人物的痛苦悲情,曲尽其妙。“行宫”,皇帝外出时临时居住的宫室。“夜雨闻铃”,栈道险要处,要拉铁索方能通过,上系铃铛,以便行人闻声前后照应。唐代郑处诲《明皇杂录》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遇)霖雨(连阴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明皇)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战乱平定后,时局好转,君王起驾回京,路经赐死杨贵妃的马嵬坡,徘徊留恋,不忍离去。“天旋日转”,暗指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郭子仪军收复长安,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长安。去时同车共载,返时人如黄鹤,再经马嵬,怎能不倍感伤情!“龙驭”,皇帝的车驾。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马嵬坡下,杨妃葬身之处,空有荒凉的泥土,再也见不到她美丽的容颜。据史载,唐玄宗由蜀返回长安,途经马嵬坡葬杨妃处,曾派人置棺改葬。挖开土冢,尸已腐烂,惟存所佩香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君看着臣,臣望着君,伤心的眼泪,打湿了衣裳。向东远望长安城,放松马绳,任它前行。马嵬坡距长安百余里,东望是望不到的,此处只是说长安从心理上感觉已近。即将回到失而复得的京城,本该快马加鞭,然而玄宗怅然若失,意趣全无,只因美人已去,其他一切似已无足轻重,正所谓“不爱江山爱美人”。“都门”,都城之门,这里代指长安。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回到宫中,水池庭苑依然如故;太液池的荷花、未央宫的杨柳,还是那样娇媚动人。那荷花就像贵妃美丽的面容,柳叶就似她的双眉,面对此景,叫人如何不伤心落泪?“太液”、“未央”,是对“池苑”的具体申说。“太液”,即太液池,在大明宫内。“未央”,汉有未央宫。这里借指唐长安皇宫。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熬过了春风拂面、桃李盛开的夜晚,却难度秋风秋雨吹打梧桐落叶的时日。上句呼应前文“春从春游夜专夜”等句,暗示李、杨昔日形影相随缠绵甜蜜的爱情;下句开启下文“西宫南内多秋草”等句,点出李隆基目前形影相吊思恋欲绝的处境。诗人以时光和景物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秋天与春天进行近距离地观照、对比,使李、杨前后境遇的大起大落,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更强烈的心灵震撼。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西宫、南内到处都是枯黄的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这两句用凄凉的气氛、环境,烘托出李隆基居处的荒凉冷落和后期生活的痛苦孤独、百无聊赖。其中所突出的衰草这一意象,和人物的心情是对应的,同时暗示了被隔离的处境。“西宫南内”,皇帝居住的皇宫叫“大内”,亦简称“内”。唐代以太极宫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兴庆宫为南内。唐玄宗回京后,先住在南内。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宦官李辅国挑拨玄宗和肃宗的父子关系,把玄宗迁到西内的甘露殿,实际是幽禁。

梨园弟子白发新,

当年的梨园弟子新添了根根白发,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夜晚的宫殿中流萤乱飞,玄宗愁闷无语,悄然相思。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夕”为时间意象,黄昏之时,最易引发人的思念与哀愁。“殿”为空间意象,其空旷又易引发人的孤独之感。“萤”指萤火虫,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所聚之处多为荒芜冷落之地。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本已空旷的大殿更觉昏暗。就在这一片昏暗中,惟有两种光,一是孤灯,一是萤火虫,更加烘托出凄凉的景象。“孤灯”,除了表示数量意义之外,还带有一层情感色彩,实指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玄宗。古时用灯草点油灯,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挑一下,让它继续燃烧。“挑尽”,是说夜已深了,灯草即将挑尽,它表示一种结果,也暗示一个过程,即一直挑至终了。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总觉得长夜漫漫,钟鼓迟迟不响,眼看着夜色一点点退去,天空渐渐露出曙光。上句照应上文“夕殿”句,下句照应“孤灯”句。一早一晚,暗示玄宗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杨妃。“钟鼓”,报时的工具,所谓晨钟暮鼓是也。“迟迟”,是说时间迟缓,拖得很长,这是不眠人的自我感觉。“初长夜”,意为漫漫长夜刚刚开始。“耿耿”,明亮之意。“星河”,银河。银河在即将天亮时愈显明亮,这是不眠人所见。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寒冷的鸳鸯瓦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冰凉的翡翠绣被,与谁共用?这两句是形容玄宗失去贵妃后的孤独、凄楚与悲伤。“鸳鸯瓦”,屋顶上的瓦一俯一仰,相合构成一对,如鸳鸯双栖,故名。“翡翠衾”,布面绣着翡翠鸟的被子。鸟儿雌雄双飞,是爱情的象征。白居易在作品后半部分往往明里暗里把李、杨境遇前后进行对比。李、杨相亲相爱之时,“芙蓉帐暖度春宵”;爱情失落之后,“翡翠衾寒谁与共”。一“暖”一“寒”,是自然界变迁所致,更是人事变迁的结果。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生离死别已经过了一年,杨妃的亡魂始终未曾进入梦中。思念到极处,在梦中相见也可聊以慰藉,然而这样的期待依然落空。此时的痛苦真是到了无以复加、难以忍受的地步。这两句语调酸楚动人,有浓重的抒情气氛,为下文作好了铺垫。“经年”,唐玄宗于天宝十五载(756)六月离长安奔蜀,次年十二月回长安,历经一年半。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有一位临邛的道士客居长安,能用至诚招回死者的魂魄。“临邛”,今四川邛

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为太上皇苦苦思念贵妃、辗转不眠之情而感动,于是命道士想方设法努力去寻找贵妃灵魂。“为感”、“遂教”之前省略了主语,至于是谁,不必细究。“展转思”总结上文“黄埃”以下三十二句所写李隆基思恋杨妃之状。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道士腾云驾雾,疾驰如闪电,几乎一切地方都寻找个遍。结果,上登九天,下入黄泉,两下里渺茫迷离,全都找不见。这里是具体描写“殷勤觅”的情状。“下”之后承上省一“穷”字。“碧落”,道家所称东方第一层天,为碧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忽然听说东海之上有座仙山,坐落在虚无缥缈的云海间。玲珑的楼阁上,萦绕着五色祥瑞之云,楼里面住着风姿绰约的天仙。在寻觅希望即将破灭之际,接以“忽闻”,使文章叙述陡起波澜。而由“忽闻”转入肯定性叙述,点逗出“仙山”后,复接以“虚无飘渺”之词再作跌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其中有一位仙女名叫太真,她雪一样的肌肤,花一样的容貌,看起来很像要寻找的贵妃。诗人写杨妃的出现,故意不下肯定语,而模糊言之。“太真”,杨玉环为道士时的道号。

金阙西厢叩玉

轻轻叩响金色楼阁中西厢房的玉门,请求仙女小玉、双成速去报知。“金阙”,黄金装饰的宫殿门楼。“玉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听说汉家天子派来了使者,九华帐里的她从梦中猛然惊醒。“惊”,既指杨妃由梦而醒,也意味着方士的到来事出意外。“汉家”,代指唐朝。“九华帐”,绣饰华美的帐子。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披起衣服,推开枕头,走出床帷,激动得来回走动不停,一路上把珠帘银屏层层打开。上句七字之中竟有四个动词,层次感很强地展示出杨妃接连不断的行动,透露出她在仙界朝思暮想的殷切期待和由于消息突然传来而表现出的惊喜,以及由惊喜带来的不知所措,描写逼真而传神。“珠箔”,珠帘。“银屏”,饰银的屏风。“迤逦”,接连不断。

她发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杨贵妃站在仙山之上,清风吹来,衣袖随之轻轻飘起,就好像当年曾为君王表演《霓裳羽衣舞》时一样妩媚动人。诗人借助想象,让杨贵妃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她风采依旧,但已是亡魂,恒在的美丽,掩饰不住人世变迁的哀伤。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杨贵妃身居仙山蓬莱宫中,天长日久,生涯寂寞;听到玄宗派遣使节到来,她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晶莹的清泪,就好像一枝梨花带着点点春雨。“玉容”应以“梨花”,均有白皙之意。由于梨花色白且经不住晚春风雨,诗人往往用它象征不幸而哀伤的女性。“泪阑干”应以“春带雨”,写杨妃珠泪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她含情凝目,再三请道士转谢君王,诉说着与玄宗一别以后音容渺茫的惆怅。“两渺茫”,指李、杨两地悬隔,空有相思而不得相见。“两”与“一”相互映衬,分别加强“别”和“渺茫”的效果。“一别”句以下数句,把叙述者(白居易)的叙述与故事中人物(贵妃)的叙述结合在一起,用双声更好地唤起读者心理上的共鸣。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昭阳殿里的恩恩爱爱已经断绝,贵妃只能在蓬莱宫中苦度漫长的时光。上句对过去的爱情做了个总结,“绝”字凝重而断然;下句则一笔写入无限的未来,“长”字悠远而凄然。爱情属于短暂的过去,未来属于无尽的孤寂。“昭阳殿”,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寝宫,此借指杨贵妃住过的宫殿。“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贵妃在仙山的居所。

回头下望人

回头下望人世间,只能望见尘雾,却始终无法看到长安。此二句道出生死隔绝,为开启下文着笔。长安既不得见,相会自然更无因缘,于是才有聊寄信物以表深情的描绘。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

惟有拿出当年与君王恩爱时所得的旧物略表深情,请求道士把这钿盒、金钗带回君王前。金钗被掰成两股,钿盒分作两半,双方各持一股、一扇。只要两人同心,如金钿一样坚贞,天上人间虽阻隔重重,总会有相聚的那一天。

不写成“钿盒”而用“钿合”,也许还有相合、相会之意。以物之两半相合喻夫妻合谐,或以两半之分喻两情悬隔,这种写法由来已久。金钗、钿盒原是完整的两件东西,如今一分为二。一方面,如原文所言,是表示爱情的地久天长;但另一方面,意味着永无复合的可能。这也正象征李、杨再次结合的期望永无实现的可能。故具有反讽效果。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临别时又反复多次委托道士把话儿

“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之时。“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集灵台侧近。不过,唐代也称皇帝寝殿为长生殿,不必细究。这几句写得哀婉动人,深情缠绵。“七月”以下六句,为作者虚拟之词。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云:“长生殿七夕私誓之为后来增饰之物语,并非当时真确之事实”,“玄宗临幸温汤必在冬季、春初寒冷之时节。今详检两《唐书·玄宗纪》无一次于夏日炎暑时幸骊山。”“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只有一目一翼,其名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虽然天长地久,也会有穷尽时,而这生离死别的绵绵长恨,却永远不会有了结的时候。最后两句以